研究生: |
李乃佳 Nai-Chia Lee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與學習需求評估 An Assessment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he Learning Needs in Adolescence |
指導教授: |
周麗端
Chou, Li-T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 、親子關係 、學習需求評估 、家庭教育 、家政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adolescen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learning needs assessment, family education, home econom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28 下載:18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並評估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學習需求。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採方便取樣大台北地區國中、高中、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獲得有效樣本665份。研究工具包含「親子關係量表」、「親子關係學習需求量表」以及「個人基本資料」;其中,青少年親子關係之內涵是由「訊息交換」、「情感傳達」、「問題解決」、「生活參與」和「角色期望執行」等五個構面組成。所得資料以SPSS 10.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 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
1. 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品質仍有再提升的空間。
2. 女生與父、母親的關係優於男生。
3. 與父親關係好的青少年,與母親的關係也是好的。
4. 青少年親子關係在高中職階段存在轉折點:高二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最差,高三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提升。
二、 青少年親子關係學習需求評估:
1. 家庭教育專家及青少年對親子關係學習需求的看法大致相同。
2. 對親子關係有學習需求的青少年,其親子關係是好的;反之,對親子關係沒有學習需求者,其親子關係較差。
3. 國中及高中職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優先學習議題包括「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使用多樣化的方式與父母交換意見」、「使用外顯的、多樣化的方式表露情感」和「尋求外界協助解決親子問題」。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相關建議給予青少年、青少年父母、學校教育及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1999)。中華民國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王淑卿(2004)。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22,201-216。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成年禮(無日期)。2007年1月18日,取自http://rosseauism.kscg.gov.tw/asw2/06age.asp。
行政院(200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和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臺北市: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會。
余國良和辛自強(2000)。應用心理研究,7,1-7。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武典(1988)。青少年問題與對策。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李青松(2000)。家庭間親子關係的變遷:社會創新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換影響。應用心理研究,5,43-45。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莎(譯)(1990)。保羅.柏斯威克。如何瞭解青少年。臺北市:大光書房。
沈玉琴(無日期)。從家庭系統理論看家庭。2007年3月2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6/46-32.htm.
沈瓊桃(2007)。B-3親職角色與責任。2007年1月11日,取自http://www.cbi.gov.tw/upload/files/download/10/0410.pdf.
周月清、李文玲和林碧惠(譯)(1994)。家庭壓力管理。臺北:桂冠。
周玉慧(2001)。親子間正負面社會交換:青少年長期資料分析。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typ.sinica.edu.tw/modules/mydownloads/topten.php?hit=1
周玉慧、黃宗堅和謝雨生(2004)。家人關係中社會支持策略之運用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6(4),329-347。
周愫嫻(2004)。社會階級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係。犯罪學期刊,7(1),31-48。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周麗端(2000)。家庭理論與應用。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和李淑娟,婚姻與家人關係(26-58頁)。臺北縣:空大。
易言嬡(200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親職經驗之性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文瑛和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載於楊國樞(編),親子關係與教化(2-92頁)。臺北市:桂冠。
林文寶和杜明城(1992)。山地成人教育之現況、需求與可行模式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林昭溶(2005a)。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一):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5,213-248。
林昭溶(2005b)。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二):良好轉折之影響因素。應用心理研究,26,225-248。
林昭溶和林惠雅(1999)。國中學生親子衝突的因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11,47-101。
林振春(1998)。台灣地區成人識字教育需求內涵與評量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5-2413-H-003-011。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瑩珠(譯)(2003)。青少年期教養法。臺北市:遠流。
邱獻輝(2002)。婚姻與家庭系統環繞模式之探討(上)。諮商與輔導,193,27-32。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洪久賢(1994)。高中生學習家政需求之研究。臺北市:文景。
唐先梅(2000)。家庭擴展期。載於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和李淑娟,婚姻與家人關係(158-201頁)。臺北縣:空大。
張安芝(1992)。價值觀的一致程度對親子關係和諧性及子女生活適應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111-123。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嘉真和李美枝(2000)。親子間情感行為的溯源與文化塑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2),1-35。
教育部(2006)。教育統計摘要(95年版)。2007年7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ebooks/edusta/32-41.XLS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臺北市:教育部。
莊玲珠(2000)。國中生親子衝突來源及其處理策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莊慧美和卓紋君(2006)。大學生分離--個體化團體諮商之影響分析。中華輔導學報,19,73-108。
莊耀嘉(1999)。家庭中人際互動結構與運作。本土心理學研究,12,3-46。
許建民和高俊雄(2006)。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3),51-63。
郭靜晃(2000)。少年身心與生活狀況--臺灣地區調查分析。臺北市:洪葉文化。
郭靜晃(2006)。中國民國九十四年臺閔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少年報告書~。臺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郭靜晃、曾華源、湯允一和吳幸玲(2000)。臺灣青少年對家庭生活認知與感受之分析。華岡社科學報,14,31-52。
陳妍穎(2002)。國中學生生活經營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妍穎和許美瑞(2003)。國中學生生活經營能力學習需求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家政教育學報,4,40-62。
陳若琳(2005)。親職教育。載於黃迺毓、周麗端、鄭淑子、林如萍、陳若琳和唐先梅,家庭生活教育導論(139-165頁)。臺北縣:空大。
陳若琳和李青松(2001)。臺北縣雙薪家庭父母親的親職喜悅與壓力之探討。生活科學學報,7,157-180。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與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4,173-188。
黃光國(1999)。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215-248。
黃宗堅(1999)。家庭系統的測量與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83-109。
黃宗堅(2006)。符號互動論在家人關係研究中的意涵與應用。輔導季刊,42(1),27-34。
黃宗堅、周玉慧和張思嘉(2000)。家庭系統的測量與類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9-2413-H-032-001。
黃宗堅、張思嘉和周玉慧(1999)。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8-2413-H-032-002。
黃宗堅、謝雨生和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政傑(1995)。成人教育課程設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迺毓(主編)(2005)。活力家庭Follow me, go!:國中及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四小時以上家庭教育課程教材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淑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榮村(2002)。家庭教育寶典--部長序。2007年1月14日取自http://www.cfe.ntnu.edu.tw/orange/orange0-4%20main.htm.
黃德祥(200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圖書。
楊鳳娟(2004)愛與接納是轉變的階梯。諮商與輔導,221,57-57。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葉光輝、黃宗堅和邱雅沂(2006)。現代華人的家庭文化特徵:以台灣北部地區若干家庭的探討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5,141-196。
葉在庭、劉珣瑛和黃惠君(2005)。問題解決心理晤談模式理論與實施。諮商與輔導,239,36-46。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廖永靜(2004)。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83-11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趙梅如(2003)。孺慕父親情情結量表之建構及其信效度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199-222。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55-92。
蔡淑鈴和吳麗娟(200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59-78。
鄭亮(2003)。教育重要解釋名詞。教育趨勢導報,3,1-2。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思嘉(2000)。親職角色的成人發展觀點。應用心理研究,7,9-12。
羅信宜(2004)。臺灣地區青少年人際關係評估工具--本土性社會適應量表之研制。國民健康局九十二年度科技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1308。
羅品欣(2003)。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關秉寅(2001)。青少年處理人際糾紛之方式初探。應用心理研究,11,141-173。
英文文獻
AAFCS (1998) . National standards for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Education. GA: NASAFCS.
Ballard, S. M. & Morris, M. L. (2003). The family life education needs of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Family relations, 52, 129-136.
Beckert, T. E., Strom, R. D., Strom, P. S. & Yang, C. (2006). The success of Taiwanese fathers in guidi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41(163), 493-509.
Beckert, T. E., Strom, R. D., Strom, P. S., Yang, C & Chen, Y. (2005). Success of Taiwanese mothers in guiding adolescent. Adolescence, 40(159), 475-488.
Bredehoft, D. & Wichael, M. (Eds)(2003).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MN:NCFR.
Burr, W. R., Day, R.D. & Bahr, K. S. (1993). Ch7: Family development. In: Family science. CA: Brooks/Cole.
Collinsworth, P. , Strom, R. & Strom, S. (1996). Parent success indicator: development and factorial validation.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6(3), 504-513.
Duvall, E. M. (1957). Family development. Chicago: J. B. Lippincott.
Duvall, E. M. (1961). Family living.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Galambos, N. L. & Almeida, D. M. (1992). Does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increase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4), 737-747.
Grando, R. & Ginsberg, B. G. (1976). Communication in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the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Family coordinator, 25(4), 465-473.
Green, B., Jones, M., Hughes, D. & Williams, A.(1999). Apply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in a study of GP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7(3), 198-205.
Gullotta, T. P., Adams, G. R. &Markstrom, C. A. (1999). The adolescent experience. CA: Academic Press.
Husen, T. & Postlethwaife, T. N. (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 research and studies. NY: Pergamon Press.
Keeney,S., Hasson, F.& McKenna,H.(2006). Consulting the oracle: ten lessons from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in nurs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3(2), 205-212.
Leigh, K. & Peterson, W. (1986). Adolescents in family. Ohio: South-Western.
Kister, J., Sarle, R & Boggs, H. (1994). Home economics middle school resource guide. Ohio: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Laboratory.
McKillip, J. (1987). Need analysis: tools for the human services and education. CA: Sage.
Noller, P. & Callan, V. (1991). 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 NY: Routledge.
Olson, D. H. (1993).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n Wash, F. (Ed.), Normal family process (P104-137). NY: Guilford Press.
Olson, D. H. & Gorall, D. M. (2003).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n Wash, F. (Ed.), Normal family process (P514-548). NY: Guilford Press.
Packwood, T. &Whitaker, T. (1988). Needs assessment in post-16 education. Oxon: The falmer press.
Rice, F. P. & Dolgin, K. G. (2002). The adolescent: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Rhonda, A. R. (2004). Early adolescence talking points: questions th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nt to ask their parents. Family relations, 53, 87-94.
Sclafani, J. D. (2004). The educated Parent. Westport, Conn: Praeger Pub.
Smetana, J. G., Yau, J., Restrepo, A.& Braeges, J. L. (1991). Conflict and adaptation in adolescence: adolescent-parents conflict. InColten, M. E. & Gore, S. (Ed.), Adolescent Stress (P43-65). NY: Aldine De Gruyter.
Steinberg, L. (2004). The ten basic principles of good parenting.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Strom, P. S. & Strom, R. D. (2005).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early adulthood.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29, 517-529.
Strom, R. D., Beckert, T. E., Strom, P. S., Strom, S. K. & Criswold, D. L. (2002).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Caucasian fathers in guidi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7(145), 131-149.
Suarez, T. M. (1995).Needs assessment. In Husen, T. & Postlethwaite, T. N.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Vol. 7, pp.4056-4060).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Press/Elsevie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