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佳筠
Lin, Chia-Yun
論文名稱: 清代「存留養親」的法律面與實務面之研究——以《刑案匯覽》為中心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清律存留養親留養承祀刑案匯覽情理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2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代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取得主導地位,並影響中國傳統法制內涵,形成以禮教與家族為核心的法律文化。其透過情、理、法一體的司法運作,建立一套具有倫理特色的法制系統。
    自《魏律》將犯罪者可有條件存留養親的規定入律,經歷代發展,至清朝臻於成熟,並透過條例的設立擴大實施面,使部份犯罪可矜者蒙獲恩准減刑。從存留養親的理念與運作,可觀中國傳統法出禮入刑之體現。
    《刑案匯覽》系列收錄乾隆至光緒年間中央司法機關處理的刑案。在律文不變,案情萬變的情形下,《刑案匯覽》反映的是多樣的案件如何適用於法律的情況。參究本系列「犯罪存留養親」條目案例,可得見該條文法律面與實務面互動的情形,並在結合條文規定與案件紀錄後,得到更為詳盡的留養制度內涵。
    法律作為國家秩序的維護手段,不僅具有強制性,亦具有正當性,並隱含國家文化特色。儘管清末繼受西法的過程中,具有傳統禮教色彩的法律條文有所變動、刪去,包括留養制度不再於新法中被執行,但仍不可忽視其精神,正是傳統倫理的寄託。
    清律「犯罪存留養親」不僅是作為一個法律條目被執行,更是一個國家藉由法律方式傳遞、維持正統文化精神的微縮體。該制度體現法律人性化的一面,也展示「情理允協」的成果,成為中國傳統法律中一項富有成效與極具特色的法律制度。

    【目錄】 摘要 ------------------------------------------------ 1 第一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二節 近人研究成果述評 ------------------------------ 6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運用 -------------------------------- 10 第二章 清代以前的留養制度 ----------------------------- 17 第一節 唐以前存留養親相關法令演變 --------------------- 17 第二節 唐律中的留養制度 ------------------------------- 24 第三節 唐以後的留養制度 ------------------------------- 34 第三章 清律存留養親的相關制度 -------------------------- 47 第一節 清律「犯罪存留養親」律例 ------------------------ 47 第二節 「犯罪存留養親」例文釋義 ------------------------ 65 第三節 「犯罪存留養親」聲請程序 ------------------------ 74 第四節 留養承祀的衍生法及條文規定 ---------------------- 85 第四章 清律「犯罪存留養親」的司法運用 ------------------- 91 第一節 清代司法運作依據 ------------------------------- 91 第二節 《刑案匯覽》中「犯罪存留養親」案例探析 ------------- 97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的司法互動 ---------------------------- 139 第五章 清律「犯罪存留養親」的終結------------------------ 145 第一節 晚清禮法爭議經過 -------------------------------- 145 第二節 「犯罪存留養親」法律討論與制度終結 ---------------- 155 第六章 結論 ------------------------------------------- 163 附錄:參考書目 ----------------------------------------- 165 【表目錄】 表一 北魏至明代聲請留養規定統整-------------------------- 41 表二 「犯罪存留養親」十七條定例與修纂時間----------------- 47 表三 死罪案件聲請存留養親流程---------------------------- 74 表四 一般案件聲請存留養親流程---------------------------- 78 表五 《刑案匯覽》四種「犯罪存留養親」列表------------------ 93 表六 秋審矜緩比較--------------------------------------- 117 表七 清代存留養親細則規定-------------------------------- 128

    一、傳統文獻:(以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清)伊桑阿,《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年。
    (清)托津等編《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1992年。
    (清)全士潮等校刊,《駁案新編(附續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沈家本撰,《歷代刑法分考》,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6年。
    (清)沈家本撰,《寄簃文存》,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6年。
    (清)沈家本等編訂,《欽定大淸現行新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沈家本撰,李貴連整理,《刑案存》,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
    (清)沈之奇編,懷效鋒、李俊點校,《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清)吳潮等編,《刑案匯覽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吳壇編纂,馬建石、楊育棠校注,《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1992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清)祝慶祺編,鮑書蕓參定,《刑案匯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祝慶祺編《續增刑案匯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席裕福纂,《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清)勞乃宣著,盧氏校刻,《桐鄉勞先生(乃宣)遺稿》,收於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清)崑岡等奉敕著,《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潘文舫等編,《新增刑案匯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薛允升著,黃靜嘉編校,《讀例存疑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凌銘麟撰,《律例指南》,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緖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緖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佚名輯,《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田濤、鄭秦點校,《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
    田濤、鄭秦點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杜家驥主編,《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秀清等點校,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纂,《大清新法令(1901-1911).點校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011年。
    群眾出版社編輯部,《歷代刑法志》,北京:群眾出版社,1988年。
    羅福頤校,《雍正朝上諭檔》,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70年。
    懷效鋒主編,《清末法制變革史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

    二、專書:(以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宋北平,《秋審條款源流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2009年。
    李貴連,《沈家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范忠信、鄭定、詹學農,《情理法與中國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探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那思陸 ,《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胡興東,《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出版, 2008年。
    胡興東,《中國古代判例法運作機制研究:以元朝和清朝為比較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徐忠明,《情感、循吏與明清時期司法實踐》,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9年。
    張溯,《清代刑法硏究》,臺北:華岡出版社,1974年。
    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中秋編,《中華法系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張友漁主編,《中國法學四十年》,上海:上海人旻出版社,1989年。
    張晉藩、林中、王志剛,《中國刑法史新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
    張晉藩,《清律硏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金全、汪世榮主編,《中國傳統司法與司法傳統》,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惠馨,《清代法制新探》,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陳顧遠,《中國文化與中國法系》,臺灣:三民書局,1969年。
    楊鴻烈,《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
    楊鴻烈,《中國法律思想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鄧勇,《試論中華法系的核心文化精神及其歷史運行:兼析古人法律生活中的「情理」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黃源盛,《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出版社,1998年。
    黃源盛,《中國法史導論》,臺北:元照出版社,2012年。
    黃源盛,《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臺北:元照出版社,2007年。
    黃宗智,《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2007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南:僶勉出版社,1978年。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出版社,1966年。
    蘇亦工,《中國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鄭秦,《清代法律制度硏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三、期刊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王月,〈《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的史料價值〉,《歷史教學(高校版)》,2009年第8期,頁79-80。
    王瑞、郭大松,〈清末禮法之爭探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頁96-100。
    向達,〈清末禮法之爭述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頁140-145。
    周子良、王華,〈中華法系倫理法特質衍生的社會基礎〉,《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頁86-90。
    周祖文,〈清代存留養親與農村家庭養老〉,《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頁129-136。
    周旋,〈清末禮法之爭中的勞乃宣〉,《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頁133-139。
    張丹露,〈儒學對晚清禮法之爭的影響——以伍廷芳和張之洞為考察對象〉,《文山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頁45-49。
    李在泉,〈試論清末「禮法之爭」〉,《昌濰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 第3期,頁53-56。
    李艷君,〈論清代的「存留養親」制度〉,《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頁1-6。
    吳建,〈清代的犯罪存留養親〉,《法學研究》,2001年第5期,頁126-136。
    柴榮,〈清末禮法之爭背后的法律思想價值〉,《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頁152-157。
    楊昂,〈略論清例對明例之繼受〉,《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27-31。
    陳戍國,〈《大清律》與清朝禮制〉,《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12月第4期,頁8-13。
    馮曙霞,〈中華法系倫理量刑的核心意蘊——「孝道」規範的歷史沿革〉,《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頁56-58。
    馮爾康,〈國法、家法、教化——以清朝為例〉,《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 第2期,頁165-180。
    馮爾康,〈略述清律的諸種同罪異罰及制訂原則〉,《文史哲》,2007年第3期 ,頁112-126。
    趙文健,〈中國古代法制建設中的情與法——以清代犯罪存留養親為例〉,《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9月,第13卷第3期,頁31-34。

    四、碩士論文:(以作者姓氏筆劃順序)
    陳超,〈清代存留養親的司法運用〉,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陳文成,〈清代存留養親制度研究〉,安徽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黃麗君,《孝治天下:入關前後滿族孝道觀之轉化及其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