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薛淑如 shu-ju hsueh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 Interviewing mother of adolescent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uter network access and mother-adolescent Interaction |
指導教授: |
許美瑞
Hsu, Meei-R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母親 、中年婦女 、電腦網路使用 、母子(女)互動 |
英文關鍵詞: | mother of adolescents, middle age women, computer network access, mother-adolescent inter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39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資訊社會崛起,電腦網路使用者與日遽增,許多電腦網路使用研究結果顯示,家庭為主要的使用場所。當電腦網路進入家庭之後,親子間的互動產生了何種效應,為研究者欲瞭解的重點。由於近年來電腦網路使用者之調查研究,多以青少年為研究對象,以青少年母親為研究對象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試圖從另一角度來看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定九位居住大台北地區之育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以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母子(女)互動為主題,利用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與受訪母親進行深入訪談。訪談所得內容,為本研究之主要分析資料。研究者除了關注受訪母親個人的電腦網路使用經驗之外,並希望瞭解受訪母親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的情形,進一步加以分析其中之互動內涵。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
壹、 瞭解育有青少年子女之母親電腦網路使用經驗
貳、 探討母親對於自己及其青少年子女使用電腦網路所持的觀點與一般親子互動的情形
參、 分析親子使用電腦網路時的互動行為
研究者首先進行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探討,並使用研究者自行編製之「受訪者個人基本資料暨電腦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表」、「訪談大綱」、「訪談說明書」、「訪談日誌紀錄表」、「訪談檢核表」等研究工具,進行相關資料之蒐集。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母親學習電腦網路的主要動機以工作需要者居多;使用用途多以查詢資料為主;使用時間以下午居多,多在家中上網;使用頻率與時間方面,半數以上的受訪母親每天至少上網一次,少數兩位受訪母親每天上網數次;有八成受訪母親每次使用時間在兩小時以內。在受訪母親個人使用經驗方面,可分為資訊工具取向、人際溝通取向以及娛樂取向等三方面。本研究受訪母親於此三方面取向之使用經驗內涵,則充分顯現電腦網路本身所具備的豐富多元、便利、使用者年輕化、即時與非即時互動等特性。
電腦網路使用之母子(女)互動則可分為兩部分,一為母親對親子使用電腦網路之觀點與其中互動之內涵,另一則為親子使用電腦網路時外顯行為上的互動。受訪母親對電腦網路的觀點可分為學習、聊天交友、電腦遊戲三個面向。在學習方面,母親普遍贊同電腦網路的學習媒介特性,此一面向觀點中之互動內涵為「肯定鼓勵」與「提供服務」;在聊天交友方面,不論母親自己是否曾涉入聊天場域中,皆認為網路交友虛幻不實,此一面向觀點中之互動內涵多為「耳提面命」;在電腦遊戲方面,對於子女在家中使用時,母親並不會加以限制,反對主要原因是孩子時間控制的問題。對於子女於網咖中使用電腦遊戲的看法,由於受訪母親皆未涉足網咖,對網咖多存有負面的印象。在電腦遊戲面向觀點中的親子互動內涵為「觀察監督」與「提醒警告」。
親子使用電腦網路時的互動,主要著重在使用電腦網路時的外顯行為互動。當電腦網路成為親子互動的媒介工具時,其互動模式可歸納為四纇,分別為:網路資訊分享互動、教導使用互動、人際溝通功能使用互動以及娛樂功能使用互動。另外,受訪母親對子女使用電子郵件、網路聊天、遊戲功能時的規範,則是受到母親教養風格的影響;與電腦網路有關活動的參與,則視平日親子的互動情形而定。
綜合上述之研究發現,研究者對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家長以及後續研究者等方面提出建議,並說明本研究在文獻及研究方法上的限制。
中文部分
Tapscott, Don(1998)。N世代 : 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 : 麥格羅. 希爾出版。
王文科 (1995)。質的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王石藩(2000)。網路使用者人口結構及使用動機調查分析。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王志仁(1997)。網際網路大調查:族群分析。天下雜誌,198。.124-129。
王美芬(民82)。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交通部統計處(1998)。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提要分析。中國統計通訊,9(9),16-23。
交通部統計處(1999)。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
交通部統計處(2001)。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friendly_print.asp?newsid=1506
任秀媚(1984)。家長參與幼兒學校學習活動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 : 揚智文化。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業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瑞玲(1986)。青少年心目中的教養方式。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之十六。617-645。
江中皓、周靈山、吳運全、林秀穗(2000)。 城鄉學童休閒活動與親子間互動關係之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2(2),61-75。
江樂文(1997)。全球資訊網使用行為對線上購物意願影響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惠,柯澍馨(1997)。親子溝通、父母管教方式與青少年性態度之研究。台灣性學學刊,3(1),29-41。
吳秀櫻(1987)。一般青少年與偏差行為青少年親子關係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1998)。電腦網路學習特性及其相關問題的省思。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9,23-39。
吳明燁(1998)。青少年初期父親與母親管教行為之比較。東吳社會學報,.7,39-79。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美美(1996)。課程改革和資訊素養教育,社教雙月刊,No.74,32-39。
吳虹妮(1998)。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統雄(2000),調查知識管理:研究方法與資訊系統,發表於「第三屆調查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
吳齊殷 (1998)。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個人真實生活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的新領域。Net’98台灣網路新世紀研討會。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互動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盈萱(1994)。父母管教態度與青少年自我概念:以臺北市國、高中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嘉文(1999)。女性與網路--從女性與科技出發。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2,1-5。
汪文聖(1997)。「描述」與「建構」--建構實在論與胡塞爾現象學之一比較。哲學雜誌,.22,70-89。
周倩、楊台恩(1998)。電腦網路的特質及相關問題初探。社教雙月刊,84,17-20。
林奇賢(1999)。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編。
林玲妃(1996)。相逢何必曾相識—網際網路上的人際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惠雅(1999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1):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1999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2):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燕卿(1997)。親職性教育介入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邱獻輝(2000)。青少年家長「親子溝通諮詢團體」之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榮泰(2001)。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攻擊行為、攻擊信念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依萍(1996)。台灣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網路素養資訊觀層面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香如 (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http://report.ice.ntnu.edu.tw/nscreport /872511009015N
柯舜智 (1996)。電子佈告欄使用者的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碧芬(1990)。慢性病童手足之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法商學報,29,.259-304
孫秀英(2001)。網際網路使用者溝通才能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曼蘋(1997a)。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54 ,221-223。
孫曼蘋(1997b)。中美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及其家庭生活之比較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9,49-72。
孫曼蘋(1997c)。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ios.sinica.edu.tw/SEMINAR/infotec1/pc.htm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儷瑜(1986)。小學兒童的生活適應與親子溝通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玉珠(民84)。青少年休閒活動傾向、凝聚力、與情緒調適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陳世敏(1989)。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的公視收視行為、滿意程度和休閒活動區隔化分析。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製播組
翁樹澍(民79)。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智(2000)。網路學習。管理雜誌,.308,22-23。
高淑芳(1997)。父母管教態度,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三生的心理健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崔小茹(1996)。婦女與電腦。中央日報。21版。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建民(1999)。以休閒活動類型及形式規劃休閒活動之探討。大專體育,.42,158-164。
許美瑞(1998)。關懷本位的家政教育:廿一世紀的家政課程新典範。課程與教學,1(4),95-112+140。
許筱梅(民84)。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瓊心(1999)。博物館家庭觀眾參觀行為與親子互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伶(1995)。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單親與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欣怡。林以正(1998)。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科學月刊,29(6),476~480。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世敏(1990)。收看電視行為的變遷。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183-202。台北:三民書局。
陳年興(1998)。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之學習環境 (上)。公教資訊,2(2),6-17。
陳宏一(1998)。電子郵件與傳統電話的使用態度調查」。網路生活雜誌,.33,22-25。
陳怡冰(1991)。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娟(2000)。幼教實習教師與輔導教師互動之研究 -- 以兩個個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瑤恬(1996)。後工業社會的新媒體---網際網路的文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陶振超 (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仰止(1997)。電腦網路社會中的人際關係:以電子郵件傳遞為例。發表於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http://140.109.196.210/itst/paper/fu-2.htm
彭文賢(民81)。人群關係的生態面。台北:幼獅出版社。
游森期(2001)。E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
馮建三(2000)。資訊社會理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黃君瑜(1994)。青少年與父母間動力關係之探討──從「契合理論」觀點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1999)。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第三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心理研究,9,83-96。
黃迺毓(1989)。家庭教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迺毓(1996)。台灣地區父母之子女教養方式與子女社會化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登榆(1997)。網路色情現象初探:從閱聽人的角度談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菁芳(1993)。城鄉地區學前兒童親子互動與語言能力之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儀娟(2000)。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自強(1984)。國中生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叔卿(1998)。電腦資訊教育與性別差異之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40(2),22-31。
楊洲松(2000)。網際網路的特性及其成人教育上的應用。亞太成人教育,1(1),65-83。
楊秋燕 (1993)。青少年親子衝突來源、情感經驗與解決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與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萍 (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雅雯(1994)。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個人適應、社會適應及異性交友影響的比較研究—生親與單親家庭之比較。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曉雯(1994)。淺析資訊特性及讀者的資訊需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訊,16,25-29。
葉恆芬(2000),網路媒體可信度及其影響因素。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的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梅如(1998)。主題情境測驗的編製及其在父母效能課程中對親子溝通效果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劉文菁(1993)。台北市民家庭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慧(1999)。折衷取向的質性資料分析方法。諮商與輔導,165,16-19。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劉駿州(1997)。電子資訊使用與生活品質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鄭自隆(1995)。1993年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鄭自隆(1995)。1993年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菁秤(2000)。兒童電視識讀能力與父母介入兒童收視行為。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怡玫(1993)。家庭電視的社會性使用。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穆佩芬(1996)。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2),195-201。
蕃薯藤網路調查。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urvey.yam.com/
蕭育純(1999)。青少年電視觀看歷程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念祖(1998)。電子娛樂風潮下的線上遊戲市場。Internet Pioneer 光碟月刊,46,74-80。
薛雅菁(2001)。初探女性的網路使用經驗。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到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分
Barnes, H. L., & Olson, D. H. (1985).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and the circumflex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6, 438-447.
Baumrind(1967).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3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43-88.
Bhaushan, R., & Shirali, K. A. (1992). Family types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A comparison of youth at different identity levels.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 21(6), 687-697.
Binger,J.J.(1989).Parent-child rel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New York:Macmillan.
Bird, G. A., Goss, R.C. & Bird, G. W.(1990).Effect of home computer use on fathers’ lives. Family Relations, 39(4), .38~42。
Boaden, R.J. & Lockett, G.(1989). A Study of Electronic Mail:Its Valu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Message Handling System and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Boneva. B. Kraut, R. & Frohlich. D. (1999) .Using E-mail fo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Difference Gender Make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homenet.hcii.cs.cmu.edu/progress/research.html
Brady, D. (1999). The Net Is a Family Affair. Business Week, Issue 3659, Business Week
Brody, G.H. & Stoneman, A & Sanders, A.K. (1980).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ewing on family interaction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Family Relations, 29,216-220
Bronfenbrenner, U. (1975). The origins of alienation. In U. Bronfenbrenner & M. Mahoney (Eds.). Influences on Human Development, pp.485-501. Hinsdale, IL: Dryden.
Campell, E., Adams, G. R. & Dobson, W. R. (1984). Family correlate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a study of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connectedness and individuality in family relation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3(6), 509-525
Carolyn, A. Lin and David J. Atkin (1989). Parental Mediation and Rulemaking for Adolescent Use of Television and VC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3(1), 53-67.
Daly, K. (1992). The fit betwee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milies, Qualitative Methods in Family Research. Ch5,1:3-12, CA:Sage.
Dautton, W. H., Rogers, E.M. &Jun, S.H.(1987). Diffusion and social impacts of Personal compute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14(2), 219-250.
Dautton, W. H., Rogers, E.M. &Jun, S.H.(1987).Diffusion and social impacts of Personal compute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14(2),pp.219-250.
Enda, M.(1985). The Dynamics of Family Interaction Around Home Video Games.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8(1), 121-132.
Environics Research Group(2001),79%加拿大青少年在家上網,資策會FIND網路脈動,[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1582
Faber, R. J., Brown, J. D., & McLeod, J. M. (1979). Coming of age in the global village: TV and adolescents, In E. Wartella (Ed.). Children Communicating: Media and Development of Thought, Speech, and Understanding, pp.215-249. CA: Sage.
Gross, L. S., & Walsh, R. P.(1980). Factors affecting parental control over children’s television viewing: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4, 411-419.
Holden, G. W. (1997). Parents and the dynamics of child rearing. WestviewPress.
Jong, M. L. (1992). Attachment, individuation, and risk of suicide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1(3), 357-373.
Kiesler, S., Lundmark, V., Zdaniuk, B., & Kraut, R. E.(1999). Troubles with the Internet: the Dynamics of help at Hom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homenet.hcii.cs.cmu.edu/progress/helpdesk.htm (2001.3.09)
Kubey, R. & Larson, R. (1990). The use and experience of the new video media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1),107- 130.
Kuhen, S. A.(1994).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Instructional Settings:A Research Agenda.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3,171-183.
Lull, J. (1990). Families social uses of television as extensions of the household. In J. Bryant(Ed.), Television and the American family , 59-72. Hillsdale: NJ: LEA.
Masselam, V. S., Marcus, R. F., & Stunkard, C. L. (1990).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chool performance.Adolescence, 25(99), 725-737.
Nielsen/NetRatings(2001). [On-line]Available: http://www.acnielsen.com.tw/home.asp
Newhagen, J. E., & Rafaeli, H., (1996).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46, 4-13.
Pitkow, J. E. & Reeker, M. M. (1994). Using the web as a survey tool: resultsfrom the second WWW user survey.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gatech.edw/pitkow/survey/survey-09-l994/ html-paper/survey-2-paper/html.
Roberts, C. A. & Burke, S. O. (1989). Nursing Research :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 Boston: Jones and Bartiett.
Rockville, MD.(1997). Parents guide to the internet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Rogers, Everett M(1986).Communication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Snyder E. E.(1982), Socialization into Sport :parent and children reverse and reciprocal effec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s,53(3) ,263-266
Sprafkin, J., Gadow, K. D., & Abelman, R. (1992). Television and the exceptional child: A forgotten audi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
Steinberg, L. Dornbusch S., & Brown, B. B.(1992). Ethic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achievement: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47(6),723-729.
Stewart, E. R., McKenry, P. C., Rudd, N. M., & Gavazzi, S. M. (1994).Family processes as media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mongrural adolescents, Family Relations, 43, 38-45.
Suler, J.(1998),Adolescent in cyberspace.[On-line]Available: http://www1.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adoles.html
Thomas, V. & Olson , D. H. (1993). Problem families and circumflex model: observational assessment using the clinical rating scale(CRS).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19(2), 159-175.
Venkatesh , A., & Vitalari, N.(1987). A post-adoption analysis of computing in the home.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8,1961-1980.
Vitalari, N. P., Venkaresh, A., & Gronhaug, K. (1985). Computing in the home : Shifts in the time allocation patterns of household.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512-522.
Watt, D. & White, J. (1999). Computers and the family life: A family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