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曉容 |
---|---|
論文名稱: |
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0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議題 、性別敏感度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2 下載:3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使教育的內容與生活脈動緊密連結,許多重要的社會議題被期待以融入的方式進入學校的課程中,而將社會議題融入過去總被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領域,很具有挑戰性與時代的教育意義。因此,研究者擬透過行動研究設計一個融入「性別議題」的美術鑑賞課程,以服務學校的高中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課程的設計、實施情形與教學成效,最後並提出改進教學與研究之建議。
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後現代的美術鑑賞教學,應該以多元詮釋取代過去的單一詮釋,訓練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培養「觀看的智慧」。
二、傳統美術史的菁英背景,雖然為後現代藝術教育所批評,但其偏狹的性別意識型態正好可以做為「性別教育」的教材。
三、對於新教育制度的實施或新興議題的教學,以行動研究的態度來了解、透過行動研究的方法來發展,是理想又有效的方式。
四、經由本課程的實施,學生除了「鑑賞能力」進步外,也提升了觀看藝術品的「性別敏感度」,對本研究課程而言「性別教育」與「美術鑑賞教學」能發揮相輔相成的學習效果。
基於前述結論,研究者進一步提出個人行動研究之省思與建議,做為研究者未來教學與研究之改進,並提供教學實務工作者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1)。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創新。台北市:揚智文化。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江秀琪(2004)。視覺文化教學概念融入國中藝術創作課程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蓉(2000)。性別與藝術。台北市:上硯。
吳爵汝、郭男先(2004)。藝術教育新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8,57-64。
周珮儀(1999)。從現代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市:師大。
周麗玉(2000)。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的困境與突破。兩性平等教育與課程改革研討會研討實錄。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周麗玉(2001)。台北市立萬芳高中兩性平等教育成果與經驗分享。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42。台北市:杏陵基金會。
林旻慧(1999)。藝術作品的詮釋 – 以背景脈絡觀點為考量詮釋作品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市:雄獅美術。
徐明珠(2004)。行動研究在教育改革中的問題與價值。國家政策論壇季刊,春季號。
袁汝儀(1996)。生活藝術教育雛論。通識教育,3(4),61-79。
高實珩(2000)。西洋美術史觀之變遷研究。台南師院學報,33:503-522。
教育部(2004a)。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由URL:http://teach.eje.edu.tw取得。
教育部(2004b)。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台北市:高等教育。
莊蕙菁(2004)。以視覺文化為核心之藝術教育課程研究-以廣告影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美術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台北市:文景。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師大學報,39,545-582。
郭禎祥(1998)。我國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屏東師院視覺藝術與美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郭禎祥(1999)。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1-9。
郭禎祥(2002)。當代藝術教育新方向。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4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郭禎祥、趙惠玲(2003)。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325-366。台北市:桂冠。
陳瓊花(2000)。兒童與青少年如何說畫:在描述,表示喜好,和判斷繪畫作品時的觀念傾向。台北市:三民。
陳瓊花(2001)。大學通識教育之藝術鑑賞課程設計-以「性別與藝術」為主題之課程設計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5,27-70。台北市立師院。
陳瓊花(2004)。「以重要概念出發的探索式統整美術設計」之省思。美育,139,52-55。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著(2004)。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張素卿(2005)。性別議題融入高中藝術教育之課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美術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有志(2001)。後現代藝術教育本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曬淑(1997)。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5,81-121。
黃政傑主編(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市:漢文。
黃淑君(2000)。女性主義觀點的課程發展。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新視野,113-157。台北市:師大。
黃淑馨(2001)。台北市高中職學生「兩性平等教育」評量研究。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局。
楊馥如(2004)。行動研究的意涵、方法及其在藝術教育中的應用舉隅。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75-196。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趙惠玲(1997)。美術鑑賞。台北市:三民。
趙惠玲(2000)。“她在那兒?”-尋找美術教育的性別議題。美育,117,40-46。
趙惠玲(2001)。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從惠玲檳榔與荷莉的例子談起。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1-433。
趙惠玲(2003)。性別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之發展模式:以視覺藝術為例。 中等教育,54 ,72-86。
趙惠玲(2004)。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藝術教育。 台灣教育,628 ,14-22。
劉容伊(2004)。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視覺藝術範圍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職進修美術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瑞琪(2000)。女性主義藝術史研究方法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195-235。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59-96。
潘慧玲(2005)。研訂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能力指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成果報告,未出版。
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潘慧玲主編(2003)。性別議題導論。台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1994)。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營研習資料,11(2),1-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戴麗卿(1997)。文本轉化與觀者視角的研究-從圖意學、藝術史詮釋學到接受美學兼談台灣的美術史教學與研究。藝術學,18,99-161。
謝攸青(1995)。藝術鑑賞教學內容應有的範疇與方向之研究。台北市:北市美術館。
魏惠娟(2000)。兩性平等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原則。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45-50。台北市:教育部。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
羅青(1997)。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市:學生。
中譯部分:
Altrichter , P. & Somekh(1997). 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夏林清等譯)。台北市:遠流。
Berger, John(1993). Ways of Seeing.藝術觀賞之道(戴行鉞譯)。台北市:台灣商務。
Berger, John(1998). About Looking.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台北市:遠流。
Broude, Norma, Garrard, M. D. ed.(1998).The Expanding Discourse: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 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謝鴻均等譯)。台北市:遠流。
Cachin, Francoise(2001).Manet. 馬內:「我畫我看到的!」(李瑞媛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Doll, W. E. (1999).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後現代課程觀(王紅宇譯。台北市:桂冠。
Feldman, E.B.(2000).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藝術教育的本質(洪麗珠等譯)。台北市:五觀。
James,A.Banks(1998)。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多元文化教育概述(李苹綺譯)。台北市:心理。
Lipton, Eunice(1993). Alias Olympia: A Woman’s Search for Manet’s Notorious Model and Our Desire. 化名奧林匹亞(陳品秀譯)。台北市:遠流。
McNiff, J., Lomax, P., Whitehead, J.(2001).You and Your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吳美枝、何禮恩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Nochlin,Linda(2005)。Women, Art, And Power:And Other Essays. 女性,藝術與權力.(游惠貞譯)。台北市:遠流。
Parsons, R. D., Hinson, S. L., & Sardo-Brown, D.(2002). Educational Psychology.行動研究教育學(溫明麗等譯)。台北市:洪葉。
Pollock, Griselda(2000).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the Histories of Art. 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陳香君譯)。台北市:遠流。
Smith, Paul. (1997).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羅竹茜譯)。台北市:遠流。
Walker,S.R.(2004).Designing Art Curriculum with Big Ideas. 以重要概念出發的探索式統整美術設計(許靜宜譯)。美育,139,40-51。
英文部分:
Andersen, M.L.(1987).Changing the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women Culture and Society,12 (21), 222-254.
Elizabeth A.Ament.(1998) .Using 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September ,56-61.
Freedman, K.(1994).Interpreting gender and visual culture in art classroom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157-170.
Feldman, E. B.(1980).Some Lessons From Art History For Art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4 (3),81-90.
Jacqueline Chanda. (1998). Three Options for Art Education Practice. Art Education. September , 17-24.
Parsons, M. J.(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Andersen, M.L. (1987).Changing the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women Culture and Society,12 (21), 222-254.
Elizabeth A.Ament. (1998,September ) .Using 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September ,56-61.
Freedman, K.(1994).Interpreting gender and visual culture in art classroom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157-170.
Feldman, E.B. (1980).Some Lessons From Art History For Art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14 (3),81-90.
Jacqueline Chanda. (1998,September). Three Options for Art Education Practice. Art Education. September ,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