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盛文
WU, SHENG-WEN
論文名稱: 新竹縣公立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Hsinchu County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Recreational Sport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Constraint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on Research
指導教授: 吳慧卿
Wu, Hui-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阻礙因素休閒運動效益
英文關鍵詞: Leisure Sports, Motivation, Constraints,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3下載:1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與休閒運動效益之影響情形。以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19,850人為研究對象,透過自編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調查問卷」為工具實施調查,採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有效樣本數為1,596。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數變異數分析、Scheffe’s事後比較、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以有從事休閒運動的學生最多,有955(59.8%)人,其中平均每週從事休閒運動三次以上的人較多,有557(34.9%)人。在最常參與的運動類型中,從事球類運動的學生最多,有605(63.4%)人。二、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以「心理需求」動機最高,以「知識需求」為最低。而在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方面以「個人阻礙」為主要阻礙來源,最不受「人際阻礙」之影響。在休閒運動效益上以「心理效益」最受重視,「社會效益」得分最低。三、研究對象的「性別」、「就讀年級」、「課後補習」、「參與頻率」等四個背景變項,在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皆有顯著差異存在;而「課後補習」、「參與頻率」等兩個變項,在休閒運動效益有顯著差異存在。四、就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與休閒運動效益三者的關係而言,「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對於「休閒運動效益」具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力,但亦可藉由降低「休閒運動阻礙」以增加「休閒運動效益」。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常舉辦不同組別、層級的運動競賽,並開放運動場館及提高運動器材的妥善率以降低阻礙之發生,以滿足學生之運動參與動機,提高休閒運動參與頻率,進而獲得較多的休閒運動效益。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motives, constraint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for students from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A total of 19,850 students from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Hsinchu County agreed to join this study as research subjects. Implementing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on Motives, constraint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for Students from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this study conducts proportionat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While the effective sample size is equal to 1,596,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Scheffe’s post comparison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and many other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conducted for data processing.
    The main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Regarding the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955 out of the 1596 students (59.8%) had participated in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ies. On average, 557 out of the 955 students (34.9%) had done sport three or more times per week. Meanwhile, regarding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or sport,”605 out of the 1596 students (63.4%) had mostly engaged in ball games.
    2.Regarding the “motive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most students had engaged in sports activities, becaus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while only a few people were doing sports just because of their “knowledge needs. ”Meanwhile, regarding the constraints factors, “personal factor” was the primary impediments while the “interpersonal challenge” being the least significant factor. Finally,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mental benefits” are most acknowledged while “social benefits” the least.
    3.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motives and constraints factor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in terms of the four background variants (i.e., gender, grade, after-school cram sessions, and participatory frequency). Meanwhile,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in terms of the two background variants (i.e., after-school cram sessions and participatory frequency).
    4.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es, constraints factor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motives can exert a direc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benefits gained from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Nonetheless, the benefits gained from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can also be increased by lessening the constraints factor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schools should hold sports competitions regularly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or different grades, build stadiums, well-prepare and lower the failure rate of sports equipment, so as to satisfy motives and elevate the frequency of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among students while gaining more benefits from leisure sport participatio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休閒運動的定義及分類 7 第二節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休閒運動阻礙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休閒運動效益理論與相關研究 29 第五節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相關研究 37 第六節 本章總結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63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6 第六節 資料處理 67 第肆章 結果與分析 68 第一節 研究樣本特性分析 68 第二節 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量表之內涵分析 70 第三節 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分析之差異比較 75 第四節 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結構分析 84 第伍章 討論 91 第一節 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 91 第二節 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之內涵 93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新竹縣公立國中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及休閒運動效益之差異比較 95 第四節 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結構情形 10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09 引用文獻 111 一、中文部份 111 二、英文部份 120 附錄 125

    一、中文部份
    丁嘉輝(2008)。臺北縣、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文化。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熏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王振宇(2009)。臺北市國小資優生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方進隆(2001)。學生體適能的理念與期望。學校體育雙月刊,11(7),2-3。
    白家倫(2005)。青少年性別角色特質、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間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休閒活動專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行政院衛生署(2010)。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運動的指引。線上檢索日期:2012年5月1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宇炫明(2009)。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紹文(2009)。苗栗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易利(1995)。臺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吳科驊(2006)。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淑玲(1996)。青少年休閒之道。台灣教育月刊,546,36-39。
    余青忠(2003)。桃園縣中等學校田徑選手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瑋舲(2009)。大臺北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仁佐(2007)。臺中縣市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昭儀(2009)。桃園縣老人大學學員休閒運動動機、休閒運動阻礙與休閒運動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邱政皓(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圖書,(修訂五版)。
    林子軒(2008)。運動人口倍增計畫活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東泰(1992)。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文(2001):認知行為治療。臺北市:五南圖書。
    林正常、王正順(2002):健康運動的方法與保健。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忠濱(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季樺(2010)。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高齡者休閒運動動機、涉入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秀英(2009)。國小女性校長領導特質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教育大學,嘉義縣。
    林誠得(2007)。南投地區國中、高中教師休閒活動涉入及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文琪(2010)。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志忠(2007)。澎湖地區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連進(2009)。臺北市運動中心參與者休閒運動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羽球、健身、舞蹈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煌佳 (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耀輝(2003)。從運動社會學觀點談臺灣女性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2(1),7-11。
    孫慶彰(2006)。高雄縣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2(3),43-61。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林口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張玉鈴、余嬪(1999)。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與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0,83-111。
    張治文(2007)。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洲(2006)。中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效益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太極氣功十八式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良漢(2002)。休閒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臺北:師大書苑。
    張國振(2008)。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0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教育部(2007)。96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九十八年度地方教育事務統合視導報告。2011年11月26日,取自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55/98%a6~%ab%d7%a6a%a4%e8%b1%d0%a8%7c%a8%c6%b0%c8%b2%ce%a6X%b5%f8%be%c9%b3%f8%a7i-99.4.22.pdf
    許任榮(1992)。高中生的非理性觀念、認知風格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忠義(2007)。青少女眼中性別化的運動與遊憩空間。觀光研究學報,13(3),193-211。
    許思源(2007)。新竹科學園區員工生活滿意度模式。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美玉(2009)。瑜珈參與者動機、休閒效益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智傑(2009)。原住民藝能班青少年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許樹淵(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宏文、邱文芳(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臺北市:商鼎文化。
    陳青雲(2009)。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陳高彬(2006)。宜蘭縣國中學生課後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仲傑(2006)。臺北市公立高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尚彣(2009)。台灣微軟公司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現況、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月琴(2009)。高雄市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素娥(2006)。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瓊茶(2003)。回饋與運動成就動機對運動表現及內在動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佳蕙(2007)。高中職學生休閒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之研究-以臺中縣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永安(2007)。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湘茹(2008)。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縣某完全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冠曲(2007)。遊客遊憩體驗、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肇華(2009)。城鄉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活動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2006)。城鄉運動設施規劃與利用。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郭亮吾(2008)。臺北市高中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郭進財(2008)。我國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大學,桃園縣。
    陸士毅(2009)。臺北市國小學生課後運動社團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曹以樂(2003)。大臺北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3-109。
    游又嘉(2004)。休閒教育成效與休閒滿意之探討-以大葉大學和彰師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彭臺臨(2006)。臺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曾嘉珍(2006)。臺北市運動舞蹈消費者參與動機、滿意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瑞怡(2005)。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安男(2009)。彰化縣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黃鴻斌(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金柱(2007)。休閒概論。臺北市:師大書宛。
    黃壬要(2003)。苗栗市高中學生課後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世民(2009)。臺北縣國小學童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城鄉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景耀(2009)。東吳大學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威涵(2007)。新竹市十八尖山登山者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新竹縣教育網(2011)。學校基本資料查詢。2011年11月26日,取自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網址http://web.nc.hcc.edu.tw/new/index.php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2011)。教學新趨勢。新竹縣100年度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研習資料(頁10)。新竹縣:作者。
    楊淑美(2009)。遊客對慢遊之參與動機、遊憩體驗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台鐵郵輪式列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楊胤甲(2006)。愛好自行車休閒運動者之心流體驗、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楊燕餘(2006)。澎湖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趙元芝(2007)。國中學生網路休閒行為、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中縣立清水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縣。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廖建盛(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斗六市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廖榮利(1995)。休閒行為與工作滿足之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69,206-218。
    廖國翔(2008)。臺北地區網球參與者休閒效益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芳遠(2001)。社區民眾使用學校運動場地之參與、需求和阻礙因素調查研究-以新竹市南寮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文慈(2006)。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明恭(2008)。中風患者生活及休閒活動參與動機與參與情形及其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順聰(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大學,桃園縣。
    謝大才(2007)。教師參與家庭日休閒活動動機及效益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盧俊宏(1998)。從事體適能運動所帶來的108種利益。臺灣省學校體育,(8),17-21。
    謝鴻隆(1994)。臺北市國小學童課後運動之參與動機、知覺運動障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家馨(2002)。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賴翠琪(2002)。臺北縣某國中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溢宏(2005)。彰化地區高中職課後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琇惠(2009)。水中有氧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瓊珠(1997)。大專運動員休閒行為之研究-以國立臺灣體專專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羅明葵(2001)。持續參與社區舞蹈班婦女在休閒滿意、自覺運動利益與社區意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林口體育大學,桃園縣。
    二、英文部份
    Ajzen, I., &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 185-204.
    Atkinson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New York:D. Van Nostland.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Bakker, F. C., Whiting, H. T. A. & Vander, B. H. (1990).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3rd). William C. Brown : Dubuque, IA.
    Bentler, P. M. (1990). Comparative fit indices in structural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 (2), 238-246.
    Berger, B. G., & Wankel, L. M. (1991). Their person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 Venture Publishing.
    Beard, J. G., & Ragheb,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 219-228.
    Bloland, P. A. (1987). 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5 , 291-294.
    Browne, M. W., & Cudeck, R. (1993). Alternative ways of assessing model fit. In K. A. Bollen & J. S. Long (eds.), Tes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pp.136-162). Newbury Park, CA:Sage.
    Caltabiano, M. L. (1994). 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among activities based on perceived stress-reduction benefit. Leisure Studies, 13, (1), pp.17-31.
    Constantinou, P., Manson, M., & Silverman, S. (2009). Female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gender-role stereotyp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ttitude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 66, 85-96.
    Crawford, A. W., & Godbey, G.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7.
    Cherney, I. D., & London, K. (2006). Gender-linked differences in the toys, television Shows, computer games, and outdoor activities of 5- to 13-year-old children. Sex Roles, 54, 717-726.
    Crawford, D. W., Jackson, L. E.,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Crandall, R. (1980). Motivations for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 (1), 45-54.
    Deci, E. L., & Ryan R. M. (1987).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eci, E. L., & Ryan, R. M. (1987). 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1024-1037.
    Dennison, B. A., Straus, J. H., Mcllits, E. D., & Charney, E. (1988). Children physical
    fitness tests: Predictor of adult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Pediatrics, 82, 324-330.
    Driver, B. L., Brown, P. L., & Peterson, C.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Gobdey, G. C. (1990). Leisure in your life-anexploration.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Goodale, T. L., & Witt, P. A. (1989). Recreationnon-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leisure. In E. L.Jackson & T. L. Burton (Eds.), Understandingleisure and recreation (421-452). StateCollege,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 (2006).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Heinzelmann, F., & Bagley, R. W. (1970).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 and their effects on health behavior. Public Health Reports, 85, (10), 905-911.
    Iso-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Company.
    Iso-Ahola, S. E. (1989). Motivation for leisure.In Jackson E.L. & Burton T.L.(Eds)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pp.247-279).State College,PA:Venture.
    Iso-Ahola, S. E. (1999). Motivational foundations of leisure. In E. L. Jackson &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pp. 35-5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Jöreskog, K. G., & Sörborn, D. (1989). LISREL 7: A guide to the program and applications. Chicago: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 , 203-215.
    Kavussanu, M., & McAuley, E. (1995). Exercise and optimism: are highly active individuals more optimistic.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7, 246-258.
    Kelly, J. R. (1996). Leisure(3rd ed.).Boston:Allyn & Bacon.
    Kraus, R. (1990).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4th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Kline, R. B. (200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New York:Guilford Press.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Mannel, R. C., & Stynes, D. J. (1991).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Stag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pp. 461-473.
    Maslow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ull, Bayless, Ross, & Jamieson (1997). Recreational Sport Mangement (3rd. Ed). Human Kinetics.
    Parker, J. S. (1976).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Rea, L. M., & Parker, R. A.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ubvlishers.P121
    Russell, R. V. (1982). Planning programs in recreation . Louis: Mosby.
    Russell, R. N. (1987). The importance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nd activity participation to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age-segregated retire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 (4):273-283.
    Schutz, W. C. (1976). The FIRO administrator: Theory criteria and measurement of effectiveness.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1, (2), 154-176.
    Schumacker, R. E., & Lomax, R. G. (1996). A 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earle, M., & Jackson, E.L. (1985). Socioeconomic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barriers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among would-be participants. Leisure Sciences, Vol.7, No.2, PP.227-250.
    Sneegas, J. J. (1986). Component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middle and later life adults: Perceived social competenc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8, (4), 248-258.
    Stebbins, R. A. (1980). Amateurs: On the marginbetween work and leisure. Beverly Hills, CA:Sage publication.
    Wankle, L. M. (1993). The importance of enjoyment to adherence an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from physic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 (2), 151-169.
    West, S. G., Finch, J. F., & Curran, P. J. (1995).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nonnormal variables: Problems and remedies. In R. Hoyle (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ncep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pp. 56-75). Newbury Park, CA: Sage.
    Witt, P. A., & Ellis, G. D. (1985).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 to assess perceived freedom in leisur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7, 225-2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