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淑蓉
論文名稱: 生命的律動--空間與分割繪畫的創作研究
指導教授: 王瓊麗
Wang, Chiung-L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分割鄉土美術生命的律動意境
英文關鍵詞: division, country art, life rhythm, ima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藝術就是透過眼前有限的形象,經過藝術家的專業學養及認知表達他想傳達的情感及意境。藝術的內涵在於呈現生命的脈絡與律動,創作的靈感則來自於自然與現實人生。
    在上班途中,常感受到光及色彩在路過的農田因不同的季節、時間產生不同的美,尤其在農耕翻田時,大群大群的白鷺鷥在天空、田間漫舞著,因搶食、嬉戲、求偶,美麗的倩影、優雅的姿態,都足以讓人將視覺、感覺與知覺在空間重新組織,在結構裡注入時間、運動而產生充滿韻律的線條及交融的色彩,賦予畫作和諧的整體感。農村的各種景象,不管是泥土、田野、古屋、牛群都有著對父母濃濃的思念,以分割、變形、交錯、融合用解構及建構加上蒙太奇式的剪接手法,表達光與色彩在空間、時間中所造成的各種變化,用色彩、線條、結構、筆觸及利用分割技法,將空間解構、重組,在畫面上呈現時間的延續性與律動感的處理。
    在週休二日的現代,各地方強調「特色」以吸引觀光人潮,地方政府擴大舉辦民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讓逐漸式微的「風俗民情」再度受到重視。本文以「風俗民情」、「生命脈動」系列作品為主軸,畫面主要用線條、色彩以分割形式呈現光影的律動,這些作品皆以生命律動為創作命題,注入立體主義的移動視點,輔以中西美學、繪畫論述、藝術史等相關資料,進行創作的實驗,幫助確立創作的方向及拓展理念的深度,及個人繪畫可能的創作表現領域。來拓展繪畫藝術視野並感受分割的律動作為個人的創作的探討。

    Abstract

    Art is the professional erudition and cognition expression that he would be communicated emotion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through limited image in your eyes. The connotation of art depends on presenting the thread of thought and rhythm of life.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comes from the heart beating which is nature and real life offered.
    On the way to office, I feel the light and tint, meanwhile, having the different beauty from different seasons or timing in the farm that we pass away, especially in tillage and cultivate, a large group of egret dance during in the sky and field. They scramble for food, frolic, courtship, beautiful sights of their back and elegant postures. All of them are enough to let us reorganized the sense of sight, feeling and perceptivity and infuse time, swing into structure to bring full line of rhythm and blend color so that endow with the whole of feeling of painting harmonious. No matter the earth, field, old house and cows, that’s holding deeply missing for parents in all kinds of outlook in the countryside. To add to Montage film editing technique to express changing of light and colors between space and time by way of division, out of shape and interlacing, integrating, reducing and building. The author draws on colors, lines, structure, stroke skills and make use of division technique to decompose structure and reorganized that display on the timing continuity and rhythmic in the frame.
    In the modern time off two days in one week, it is emphasized feature for attracting the tourists by local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expending folk activities to pay attention to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being gradual diminished. The axis of thesis is “folk custom” and “life pulsation” series works, and the frame can take on the rhythm of light shadow divided the form by lines and colors. All of these works are composed and named “life rhythm” and infused into moving spot of cubism, moreover, increasing Chinese and West
    esthetics, painting expound, art history and related data in order to creative experiment, producing aspect, and expand the depth for concept as well as personal painting creative domain. In a word, to be the author’s creative research for the purpose of spread painting art of vision and feel the rhythm of division.

    目 次 授權書 i 合格證明書 ii 目次 iii 謝誌 v 中文摘要 vii 英文摘要 viii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4 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二、研究內容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架構 6 一、研究方法 6 二、研究架構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一章、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11 第一節 創作思想來源 11 一、形式來源 11 二、內容來源 12 第二節 創作理念的形成 14 一、藉物象抒情 14 二、用形、色境意 14 第三節 創作的學理基礎 16 一、現代畫之父塞尚‧保羅的影響 16 二、形象簡化的影響 17 第四節 立體主義與分割形式的衍生 19 一、立體主義的理論 19 二、分析立體與分割形式 20 三、移動式點的結構 21 四、分析立體—畫面的分析與切割 23 第二章、色彩的再現與解放 27 第一節、綜合立體期-發現色彩 27 一、素材介入打開色彩結構的視野 27 二、拼貼畫成就大色塊 28 三、反覆對應形式與色彩結合 30 第二節、奧菲斯派(Orphism)的影響 34 第三節、立體主義的迴響 36 一、抒情的夏卡爾 36 二、復節奏律動的未來主義 37 第四節、台灣前輩畫家的影響 40 第三章、創作內容與形式 42 第一節 創作內容 43 一、生命的律動系列 43 二、鄉土美術系列 45 第二節 創作形式 50 一、造形及造形元素 51 二、光線與色彩 54 第四章、媒材與技法 58 第一節 創作媒材 60 第二節 創作技法 62 第五章、個人創作作品之分析 65 第一節、生命的律動系列 66 第二節、民俗.鄉土系列 77 第六章、結語與展望 88 圖次 90 個人作品圖錄 98 參考文獻 109

    參考書目
    1.1970年,陳曉冏,《世界名畫全集18》,臺北市:光復書局。
    2.1972年,赫伯特里德著(Herbert Read),李長俊譯,《現代繪畫史》,臺北市:大陸書店。
    3.1974年,Virgil C Aldrich著,徐來譯,《藝術哲學》,臺北:幼獅文化出版。
    4.1975 年,陳銀輝著,《剖析現代美術》,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5.1976年,Bates Lowry著,杜若洲譯,《視覺經驗》,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6.1976年,虞君質著,《藝術概論》,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1980年,劉文潭著,《新談藝錄》,臺北:台灣中華書局。
    8.1980年,H.W.JANSON著,曾堉、寶蓮譯,《西洋藝術史4》,臺北市:幼獅文化。
    9.1983年劉文潭著,《中西美學與藝術評論》,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10.1984年,劉文潭著,《現代美學》,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11.1985年,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出版。
    12.1985年吳瑪莉譯,康丁斯基著,《〝點、線、面〞》,臺北:藝術家,。
    13.1987年李健儀著,《實用技法叢書3,油畫技法》,臺北:藝風堂。
    14.1991年,The Story of Art,E.H.Gombrich 著,雨芸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
    15.1991年,蘇珊‧郎格(Susanne.K.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事業。
    16.1992年,黃光男著,《藝海為瀾》,臺北:允晨出版社。
    17.1992年,華嚴編輯部,《中國大辭典第五冊》, 臺北市:華嚴出版社。
    18.1992年,陳秋瑾,《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藝風堂出版社。
    19.1993年,Serge Fauchereau撰稿,許季鴻譯,《近現代西洋繪畫大師精選錦繡》,臺北縣:文庫出版社。
    20.1994年,羅靜蘭等四人著,《西方文化之路》,臺北:揚智出版社。
    21.1995年,劉振源,《立體派繪畫》,臺北市:藝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2.1996年李醒塵著,《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23.1996年,劉其偉著,《現代繪畫基本理論》,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4.2003年,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
    25.2006年,劉其偉著,《現代繪畫基本理論》,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26.2008年,朱孟庠著《形形色色-圖像語言的奧秘》,桃園:開南大學。
    期刊:
    《畢卡索創作對立體派的發展與變化--一九○七至一九二一年( 下)》,顧炳星,美育.月刊,第十八期,
    《畢卡索創作對立體派的發展與變化1907-1921下》,顧炳星,美育月刊,第十八期,國立台灣藝術館編印,臺北市,1991,頁34。
    論文:
    鄭勝揚《繪畫分割技法對台灣光復後之藝術創作意義與影響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網路文獻:
    http://home.kimo.com.tw/k4827.tw/edu/d8.html。2009/3/6 19:34
    http://lw.china-b.com/jyys/20090319/1102030_1.html 符號與圖像學論文2009/5/6 19:34
    http://www.nmh.gov.tw/zh-tw/Exhibition/Content.aspx?Para=0|22|395&unkey=20國立歷史博物館--國際媽祖文化2009/5/7
    http://mail.lsps.tp.edu.tw/~ming/w.htm2009/4/7
    http://www.nan.com.tw/search2.asp?timg=artistbg.jpg&do=painter¶m=1186 南畫廊2009/ 4/5 17:29
    http://nrch.cca.gov.tw/ccahome/art/art_coll_item_index.jsp?dtdid=231&collectionname=%E9%99%B3%E9%8A%80%E8%BC%9D 國家文化資料庫 2009/5/10 17:34
    http://www.ourartnet.com/chang.shu-mei.asp 張淑美網路藝術館 2009/5/7 17:34
    維基百科,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