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慧琪 LIU HUI CHI |
---|---|
論文名稱: |
青少女愛情關係中之性別論述--以三位高職女生為例 The Gender Discussion in The Love Relationship of The Young Girls—Three Vocational School Girls as Examples |
指導教授: | 黃馨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4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女 、愛情 、性別 |
英文關鍵詞: | young girls, love, gend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3 下載: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受女性主義思想論述和婦女研究方法的啟發,在台灣兩性平等教育日漸受到重視,其相關的研究也正在蓬勃發展的今日, 有鑑於目前國內關於青少女愛情方面的研究缺乏,而兩性交往的議題又是校園內許多青少女的重要生活事件;且個人感知自己的性別角色,往往在與異性親密交往的過程中會被凸顯出來。為了累積與青少女生活更貼近的經驗研究,進而對青少女付出實際的關懷行動,本研究企圖探究屬於青少女主體經驗的另一種聲音,用青少女的觀點挖掘事件的意義,正視並肯定年輕女孩的切身生活經驗,理解屬於青少女自己的情感論述。
藉由質性研究對現象表層的探索力,透過三位青少女的敘說瞭解在其生活世界中,與異性愛情關係的實質內涵及其在愛情關係中的性別展現。以女性主義的性別觀點剖析在她們的愛情關係中性別角色的展現,期盼對父權性別價值觀的不當與影響性別差異的社會文化因素加以批判與反省,進而對青少女的愛情生活付出實際的關懷行動,以促進青少女與異性更和諧的相處。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青少女的愛情關係
研究者以Sternberg的愛情三要素:親密、熱情、承諾,來看這三位研究參與者的愛情面貌,可獲得以下三個結論:
一、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尋求心靈親密的歸屬感。
二、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呈現性愛合一的性行為。
三、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表現經濟實惠的承諾觀。
貳、青少女愛情關係中的性別展現
一、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已跳脫男主動/女被動的追求模式。
二、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依然維持「一對一」的交往模式。
三、青少女在愛情關係中,扮演「好女孩的形象」以獲得男友及其周遭親朋好友的肯定。
四、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因對情感依賴程度的差異,表現出依賴/自主兩種不同的愛情關係。
五、青少女在愛情關係中,具有知識/階級的優勢者,可以掌握較高的生活決定權,但仍難擁有情感的自主權。
六、青少女在愛情關係中,具有較高的性別意識者,可以掌握較高的生活決定權和情感自主權,較能擁有滿意的愛情關係。
七、在青少女的愛情關係中,對情慾表現出性行為自主、性觀念保守的矛盾情結。
基於研究結論,研究者分別針對青少女、青少女的家長及學校教育單位與未來相關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壹、對青少女本身的建議
一、擴大生活支持網絡。
二、破除愛情中的性別刻板化迷思。
三、學習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慾。
貳、對青少女父母的建議
一、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青少女的愛情關係。
二、避免將刻板化的兩性觀念加諸青少女的身上。
三、從小提供青少女明確健康的性教育。
參、對學校教育的建議
一、教師應平實看待青少女的愛情生活,與青少女形成善意的互動。
二、教師應主動積極創造機會,提供與青少女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育課程。
三、提供具有兩性平權觀念的愛情教育和性教育相關課程。
肆、 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一、累積更多貼近青少年男女生活的愛情/性別經驗研究。
二、針對不同學校類別的青少女做相關的愛情/性別研究。
三、採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資料的嚴謹性。
The Gender Discussion in The Love Relationship of The Young Girls—Three Vocational School Girls as Examples
Abstract
Inspired by the thought statements of Feminism and the woman research approach, the education of the gender equality is attach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in Taiwan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es develop vigorous in modern days. For the lack of the researches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aspects, and the issue of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genders an important life events in school, furthermore, I receive the raise of the gender role of myself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ng with the other gender closely. In order to accumulate the experience researches which press more close to the young girls’ life and then to give the concrete care, this research is attempted to make a thorough inquiry in the other aspects of the young girls subjective experience, to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the events in young girls’ perspective, to face and confirm the life experience of personal concern, and to realize the affection description of young girls themselves.
By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henomenon surface in quality research approach,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three young girls, we can understand the essential cultivation in the lo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pposite gender and the gender emergence in love relationship in their life world. Through the gender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we analyze the emergence of the gender role in their love relationship, hope to criticize and reflect not only the inappropriate gender values of Patriarchy but the influential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society-culture factors, and then to give the concrete care to the young girls’ love life and to promote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gender for them.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s:
I. Love relationship of the young girls
The researcher applies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intimacy, passion, commitment—proposed by Sternberg, to analyze the love features of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Followings are three conclusions:
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try to find the belonging of the soul intimacy.
i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appear the sexual behavior as the combination of sex and love.
ii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reveal economical views toward the promises.
II. The gender emergence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have broken away the male—active / female—passive courtship.
i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maintain ‘one-by-one’ relationship.
ii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play the image of ‘good-girl’ to gain the affirmation from their boyfriends,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ound them.
iv.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emotion independence, they reveal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ove relationship— reliance/ autonomy.
v.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 person, who possesses a higher knowledge/class, may have more power about the life decision but is hard to possess the autonomy of affection still.
v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 person, who possesses higher gender consciousness, may have more power about the life decision and the autonomy of affection, and may have higher satisfactory to love relationship.
vii. In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they reveal a contradictive complex to the autonomy of the sexual behavior and the conservative of the sexual attitude in sexual passio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propos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young girls, their parents, the school, and prospective related researches separately.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ing:
I. Suggestions for the young girls
i. Expand the life-support network.
ii. Eliminate the myths of the gender stereotype in love.
iii. Learn how to understand the sexual passion of our own.
II. Suggestions for the young girls’ parents
i. Take an open, acceptable point of view for the young girls’ love relationship
ii. Avoid pass down the stereotype of the boy-girl relationship on the young girls.
iii. Provide clear and healthy sex education since the young girls were little.
III. Suggestions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i. The teachers should view the young girls’ love life ordinarily and form good-intention interaction with the young girls.
ii.The teachers should create opportunities actively to provide the educational courses related to the young girls’ real life.
iii. The teachers should provide some related courses, which cover the equality of two genders, both in love education and sex education.
IV. Suggestions for the prospective related researches
i. To accumulate more love/gender experience researches, which press close to the young boys and girls.
ii. To do the correlated love/gender researches in connection with young girls in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iii. To adopt multiple research approaches for increasing the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material.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Abbott,P.&Wallace,C.著;俞智敏等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Basow,S.A.著,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Centerwall,E.編著;劉慧君譯(1998)。可以真實感受的愛。台北:女書。
Foucault,M.著;沈力、謝石譯(1990)。性史。台北:結構群。
Lott,B.著,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
Mead,M.著;宋踐等譯(1993)。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台北:遠流。
Olds,S.W & Papalia,D.E著;黃慧真譯(1992)。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
Patton,M.Q.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Peabody,S.著;殷于譯(1983)。愛情上癮症—克服愛的癡迷與依賴。台北:張老師
Pipher,M.著,張慧英譯(1997)。拯救奧菲莉亞。台北:平安文化。
Sears,D.O&Freedman,J.L&Peplau,L.A著;黃安邦譯(1992)。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Simone de Beauvor著;陶鐵柱譯(1999)。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Tong,R.著;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
Weedon,C.著,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北:桂冠。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網站。網址:http://140.109.196.2/scl/answer.pl?ID=8548
中國時報(2001)。逾八成高中生 生活困擾。2001/6/17,鄭如意台北報導。
王雅各(1996)。婦女研究對社會學的影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01-227。
王雅各(1999)。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3-26。台北:心理。
王瑞祺(1992)。台北市高職三年級學生避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慶福(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鴻經(1979)。台北市五專五年級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態度及經驗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釋逸(1998)。同儕對具有性經驗之國中學齡青少年性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古明君(1997)。情慾的文化資本與身體馴訓—技職教育體系中青少女的性/情慾。收錄於何春蕤(1997)。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66-79。台北:元尊文化。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台北:皇冠。
何春蕤主筆(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尊元。
余振民(199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1997)。衝突原因、處理方式對愛情關係的影響-以焦慮依附型大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宋玟靜(1995)。戀人分手絮語-語言與經驗的交織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宛澍(1999)。愛情沒有偏方只有學習。遠見雜誌-千禧年女子大生雜誌書,1999/12/15,p57。
李美枝(1984)。女性心裡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美枝(1985)。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格的改變。載於「婦女在國家發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李維庭(1994)。「愛上一個人」:愛情現象的詮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銀河(1996)。中國女性的性與愛。牛津大學出版社。
沈欣怡(1998)。高中階段青少年及其父母、老師對青少年發展任務觀點差異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周雅容(1998)。言語互動與權力:倫理的思考。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39-182。台北:三民。
周碧娥(1989)。台灣婦女研究的發展。性別角色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7-339。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暨清大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周顏玲(1984)。社會學中國化與婦女社會學。錄於蔡勇美、蕭新煌(1984)主編。社會學中國化。台北:巨流。
周顏玲(1989)。婦女與性別研究的理論架構、方法及其中國化未來發展。性別角色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5-24。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暨清大社會人類學研究所。
周麗端等(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中大學。
林宜旻(1994)。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芝安(1998)。吉莉崗道德發展理論及其德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生、林淑慧(1996)。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男女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現況及變遷,本文發表於第四屆亞洲性學會議「青少年與性」工作坊。台北: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林燕卿(1998)。校園兩性關係。台北:幼獅。
姜蘭虹(1997)。婦女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收錄於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合編(1997)。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究。台北:稻鄉。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1993)。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淑敏(1994)。分手—一個故事的觀點。 台北: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3)。適宜用質的方法研究女性現象。婦女研究通訊,30:14-15。
秦玉梅(1987)。高職三年級學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家長、教師對性教育之看法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涵文、林燕卿、張利中(1998)。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及其趨勢探討。國立教育資料館。
高淑清(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張令恬(1999)。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如慧&曾靜悅(1998):性別角色的學習:以國中女學生的羅曼史閱讀經驗為例。載於第三屆「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主編。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88)。中國人的愛情觀—情感與擇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玨、吳燕秋(1999)。台灣婦女研究與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國際研討會-為兩性平等教育法案催生會議手冊,1-20。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張娟芬(1999)。「人盯人」式的父權。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
張意(1998)。由女性瘦身美容談父權社會下所建構的兩性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安(1994)。生活世界與兩性關係。婦女與兩性學刊,5,109-131。
張維安(1996)。邁向合理的兩性關係—生活世界的論述。載於謝臥龍主編,兩性文化與社會,71-94。台北:心理出版社。
教育部(1997)。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方案。台北:教育部。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錄於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本文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1999/4/21~23,高雄: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莊慧秋編著(1996)。台灣情色報告。台北:張老師文化。
許幼如(2000)。多重關係:從女同志觀點作的愛情社會學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珍琳(1999)。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有關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雪(1987)。台北市五專五年級學生約會行為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娟媚(1991)。禁果--談婚前性行為。載於晏涵文主編:浪漫的開始,74-95。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貞夙(1997)。青少年對於兩性互動的態度與看法研究。學生輔導,48:126-138。
陳友芳(1999)。台灣國語流行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中之性別論述。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麗燕(1996)。「新新新人類」的友情與愛情: 一班國小高年級學生的男女感情世界。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1999a)。閱讀羅曼史-觀乎性/別平等教育。本文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1999/4/21~23,高雄: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游美惠(1999b)。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32-51。
黃國彥(1982)社會青年的性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5:115-176。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羨斐(200)。婚前性行為內在衝突之分析研究-以大學校園女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口麗莉(1997)。兩性平權教育的進路—從女性主義的理念談起。教師天地,90:22-27。
黃口麗莉主編(1999)。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台北:女書文化。
甯應斌、何春蕤(2000)。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載於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373-399。台北:麥田。
楊昭慧(1992)。台北市某女子學院三專夜間部學生從事婚前性行為之意向研究~理性行為論之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茜如(2000)。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國立師範嘉義學院嘉義師範學報,10:119-146。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收錄於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劉玲君(1996)。高職學生對異性親密關係的態度與看法。測驗與輔導,135:2791-2794。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錄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劉惠琴(2000a)。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惠琴(2000b)。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4):53-91。
劉毓秀(1998)。簡介瑞典性教育。載於Erik Centerwall編著;劉慧君譯,可以真實感受的愛,3-11。台北:女書。
歐琇瑜(1997)。以幻想主題取徑探討台灣流行漫畫的價值觀。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本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6/12~13。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賴有梅(2000)。教育篇。收錄於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財團法人婦女新知基金會。
謝小芩(1995)。政策性歧視下的高職教育問題。國家政策雙週刊,117:9-10。
謝小芩、楊佳羚(1999)。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十年來台灣性別與教育的文獻回顧。本文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謝臥龍、駱慧文(1999)。各級學校兩性平等與性侵害防治教育之內涵及其重要性之探討 謝臥龍研究計畫主持 駱慧文研究計畫協同主持。台北:教育部。
謝淑美(1994)。愛情小說在台灣-那些人在看愛情小說?精湛,23:92-93。
鍾佩怡(2000)。我把羅曼史變教材了--中學生的性別平權教學素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簡維政(1992)。青少年性態度及性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美(1993)。高中學生性格及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對其性教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慧美(1998a)。高雄市公私立高中高職學生同儕影響與其婚前性行為與態度關係之研究。教育學刊,14:295-315。
魏慧美(1998b)。高雄市高中職學生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性態度與性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嚴祥巒(1997)。訪談的倫理和政治—女性主義社會學者的自我反思。婦女與兩性學刊,8:199-220。
蘇芊玲(1999)。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
顧燕翎(1986)。「婦女研究」:一個新興的學術領域。中國論壇,268:61-64。
顧燕翎(1996)。從移植到生根:婦女研究在台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41-267。
顧燕翎(1998)。愛情戰爭。婦女新知,188:12-38。
顧燕翎(1999)。評介丁思坦的《人面於身及牛面人身:性階排置與人類病態》。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
顧燕翎(2000)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西文部分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M.(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ristian-Smith, L.K. (1990). Becoming a Woman Through Romance. New York: Routledge.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 W. W. Norton and Company.
Gilligan, C.(1988). Exit—Voice Dilemmas in Adolescent.In C. Gilligan , J.V.Ward, & J.M.Taylor(eds.). Mapping the moral domain : a contribution of women's thinking to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 (1991). Woma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In C. Gilligan, A.G.Rogers, & D. L. Tolman(eds.) . Women, girls, & psychotherapy : reframing resistance. New York : Harrington Park Press.
Hazan, C. & Shaver, P.(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Hirschman , A.O.(1970). 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e, J. (1974). S tyles of Loving. Psychology Today, 8: 44-51.
Rubin, 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265-273.
Rubin, Z. (1973). Liking and loving: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A practical handbook. California: Stag.
Sternberg, J.R. & Grajek, S.(1984). The Nature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2), 312-329.
Sternberg, R.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Vance, C.(1984). Pleasure and Danger. Boston: Routledge&Kegan Paul.
Weedon, C.(1987).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