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鳳榆 |
---|---|
論文名稱: |
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 Courses of the Buddhistic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finding the meaning of life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1 |
中文關鍵詞: | 生死教育 、生命意義 、志願服務 、助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8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期待透過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諸多慈悲觀照的體現,以及深入了解其生命經驗的再現與生命意義感的轉化過程,突破傳統中國社會對死亡的迷思,鼓勵國人體驗生命最深層之終極意義,開展生死智慧,因之,本研究欲達成之研究重點如下:
一、 影響個人成為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影響因素。
二、 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在服務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悟。
三、 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投入前後之轉變。
四、 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期待給予社會大眾之啟示。
基於前述之研究重點,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法,在訪問四位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後,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 生命意義的探詢有其時間先後順序,並且每個階段性的目標不同,一旦開始之後,就會持續不斷進行。
二、 人生受苦經驗的詮釋,端看個體是否會提出「積極面」的問題。
三、 宗教信仰實為現階段科學之外,足以克服人類生死問題的解脫之道,亦是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持續奉獻的高度精神力量。
四、 站在死亡第一線,是最直接傳遞死亡震撼給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的方式,並藉此讓志工重新定義生死。
五、 學中做,做中學,遇到問題再尋求解答,就是志工們最實際的服務表現。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針對生死教育相關實務工作所提之建議
1. 機會教育的重要。
2. 鼓勵分享,重視「感染力」的威力。
3. 學中做,做中學。
4. 協助提問「好問題」,再給予正向思考。
5. 透過描述「死後的世界」來提升個人對於死亡恐懼的免疫力。
二、後續相關研究方法之建議
1. 嘗試針對不同團體背景之志願服務工作者為研究對象。
2. 嘗試針對其他志願服務類型之志工為研究對象。
3. 建議深入研究「重要他人」對志工探詢生命意義感之影響。
4. 建議比較不同性別、婚姻狀態、家庭型態等變項對志工從事助念服務之影響。
This research expects, through the sympathetic experiences of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the deeply understanding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 attitude, to surmount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death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o encourage the compatriot to experience the ultimate meaning of the life deeply, and to develop the intelligence of life and death.
Therefore,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
1.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s the individual to be a volunteer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2. The experiences and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gain during the process of offering the service.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devoted themselves before and after.
4. The inspiration that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expect to provide to the public.
Based on these above main points,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in-depth interview i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fter four Buddhist who dedicated themselves to Life and Death Service was interviewed, there are some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1. The exploration of life meaning is in sequence, and the tasks in each stage are absolutely different. Once it starts, it will proceed continuously.
2.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uffering experiment in life is depended on whether the individual provides the 「positive」questions.
3. The religion now is not only a solution to overcome life and death of human beings besides the science, but also is the power in spirit that makes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devoted themselves constantly.
4. At the first line, to face death delivers the shock of death to the volunteers for Life and Death Service most directly. It leads the volunteers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death.
5. Learning by doing, doing by learning, and seeking the answers while meeting the questions, are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volunteers’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s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1. The importance of the opportunity education.
2. Encourage to share and value the great effect of 「the influence」。
3. Learning by doing and doing by learning.
4. Assist in asking 「good questions」, and then give the positive thinking.
5. Through to describe「the after-life world」, improve the individual’s immunity against the fear of death.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ollow-up relevant researches:
1. Try to focus on the volunteers in the different group background as the participants.
2. Try to focus on the volunteers for other service as the participants.
3. Suggest to study how 「significant people 」 influence on the volunteers to explore their life attitudes.
4. Suggest comparing with how the factors, like the gender, the status of marriage, the family style, influence on the volunteers to devoted themselves to offer the service.
一、中文部分
白秀雄(民69)。志願(義務)服務的理論基礎。載於蔡漢賢(主編),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余德慧(民92)。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市:心靈工坊。
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民84)。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復惠(民88)。死亡教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校衛生,34,69-88。
林萬億(民82)。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宛瑩(民84)。文化中心義工組織承諾及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珍(民89)。醫學與生死。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377-406頁)。台北:洪葉。
周佑民(民86)。公務機關志工制度之研究---以台北市所屬各機關為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啟嵩(民85a)。莊嚴之死。台北:時報文化。
洪啟嵩(民85b)。全生教育。台北:時報文化。
施孋娟(民73)。志願服務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梁慧雯(民88)。老人居家服務志工持續參與服務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郭于華(民83)。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金貴(民86)。人力規劃與志工運用。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187-205。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陳武雄(民87)。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陳定銘(民88)。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甄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5,128-141。
陳錫琦(民89)。佛教與生死。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155-183頁)。台北:洪葉。
陸金竹(民92)。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服務動機及其服務現況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文初(民85)。死之默想。台北:新視野。
張利中(民90)。尋獲生命意義的時態與心理歷程。生死學通訊第五期。
黃松元(民68)。死亡教育~學校衛生教育中一項爭論的課題。中等教育,3(6),12-13。
黃明慧(民76)。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其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莉、李茂興(民79)。組織行為。台北:桂冠。
湖中鴨譯(民78)。志願服務動機淺介。社會福利,75,33-35。
游恆山譯(民8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傅偉勳(民83)。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
傅偉勳(民85)。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蔡漢賢(民69)。志願服務的涵義由來範疇與原則。載於蔡漢賢(主編),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蔡漢賢(主編)(民8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蔡佳螢(民89)。安寧療護志願服務人員參與動機和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美蓉(民89)。志願工作者之組織社會化歷程及其關鍵影響因素---以一家宗教慈善組織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曉江(民88)。超越死亡。台北市:正中。
劉淑喜(民90)。推展志願服務業務概況與未來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3,206-210。
劉淑瓊(民91)。運用志工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
鍾昌宏(民88)。生命如花籃~教孩子認識生與死。台北:台視文化公司。
羅家倫(民79)。新人生觀。台北:業強。
奧修大師(民83)。死亡的幻象(謙達那譯)。台北市:奧修出版社。
保羅‧田立克(民83) 。信仰的動力(魯燕萍譯)。台北:桂冠。
助念生西須知(民92)。台中市:台中靜宗學會。
K. Sri Dhammanada著,釋印海、張大卿合譯(民75)。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台北:慧炬出版社。
William, M. R.著,丁興祥等譯(民9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Bedworth, A.E. & Bedworth, D.A.(1982). Health for Human Effectiveness, p.p.119-138.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Beigbeder, Y.(1991).The Role and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Volunteer and Organization:The Right and Duty to Humanitarian Assistance.Dordrecht,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Group.
Cnaan, R. & Amrofell, L. (1994) . Mapping Volunteer Activity.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3(4),335-351.
Cnaan, R. A. , Handy, F., & Wadsworth, M. (1996) . Defining Who Is a Volunteer.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5(3) , 364-383.
Csikszentmihalyi, M.(1991).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Harper Perennial.
Frazer, J. G.(1913).The Belief In Immortality And The Worship of The Dead. London, Macmillan, 1913-24.
Stenzel, A. K., & Feeney, H. M. (1968). Volunte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
manual for community groups (rev. ed.). New York: Seabury press.
Tomer, A. (1994). Death anxiety in adult life-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Neimeyer R.A. (Ed.)(1994).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London: Taylor & Francis.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s.
三、網路資源
行政院衛生署。台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民92年10月8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死因摘要/91年/表22.xls
聖嚴師父(民84)。再談助念功德。法鼓山助念團。民國92年10月8日,取自: http://jnt.ddm.org.tw/
卲怡華(無日期)。幸福女人在安定中發慧。中台世界紅塵行者。民國93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index.htm
張英姿(民89)。病苦為明師 人生真美!。中台世界紅塵行者。民國93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index.htm
林佳珍(民88)。先生娘悟無常。中台世界紅塵行者。民國93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index.htm
慈寧(無日期)。我要的是什麼?。中台世界菩提心旅。民國93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index.htm
慈寧(無日期)。不起煩惱,即是修行。中台世界菩提心旅。民國93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ctworld.org.tw/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