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敏如
Ming-ju Liao
論文名稱: 夫妻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與衝突適應之關連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marital belief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conflict-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couples
指導教授: 陳秀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心理健康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者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與心理健康之關係,並針對(1)夫妻在各研究變項的差異情形(2)夫妻在不同積極分離個體化下對各研究變項之差異情形(3)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分別對夫妻衝突因應或心理健康之預測情形(4)人際效能是否在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信念或婚姻信念與夫妻衝突因應間具有調節角色進行檢驗。
    本研究以北台灣(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已婚夫妻(232對/464名)為受試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工具包含「心理分離-個體化量表」、「婚姻信念量表」、「人際效能量表」、「婚姻因應量表」及「中國人身心健康量表」等五部分。所得資料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單因子/多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階層逐步迴歸及調節迴歸進行處理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已婚者「消極分離」與整體的「婚姻信念」、「成長信念」彼此間有顯著負相關;整體的「婚姻信念」、「成長信念」與負向「衝突因應」為顯著負相關,與「正向回應」為顯著正相關;不佳的「心理健康」與負向「衝突因應」為顯著正相關,與「正向回應」為顯著負相關;已婚者「消極分離個體化」與負向「衝突因應」為顯著正相關;不佳之「心理健康」與「命運信念」為顯著正相關,與「成長信念」為顯著負相關。夫妻在「自我讚賞」、「爭執」、「自我責備」、「尋求社會支持」有顯著差異。「丈夫」在「低積極分離個體化」較高積極分離個體化具備較多「成長信念」。已婚者「心理分離-個體化」、「成長信念」、「人際效能」能顯著預測「夫妻衝突因應」;而「心理分離-個體化」、「夫妻衝突因應」能顯著預測「心理健康」。「人際效能」在「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信念」及「婚姻信念」與「夫妻衝突因應」間均能扮演是調節角色。
    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及已婚夫妻、國內的婚姻與家庭諮商實務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心理健康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marital belief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conflict-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couples
    Ming-ju Liao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marital belief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conflict-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couples. And to test: (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ples in those of variables, (2)under the difference degree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isposition tests the couples differences in marital belief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conflict-coping of couples and their mental health, (3) the predictability of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marital beliefs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on each of the conflict-coping patterns of couples or their mental health, (4)whether the interpersonal efficacy plays the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marital beliefs or between the marital beliefs and conflict-coping patterns in couple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232 married pairs couples ( 464 people) who live in the north Taiwan including Keelong County,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The five questionnaires were performed which are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est, Marital Coping Inventory, Interpersonal efficacy Test, the Marital Coping Inventory, and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This data furthermore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method of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ne-way /two way MANOVA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ife and husband o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including husband was more self centeredness disposition than wife, and on conflict-cop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wife used more conflict, introspective self-blame and seeking social support than husb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husband who with low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disposition has more believed marriage can help personal growth than high ones.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growth beliefs, interpersonal-efficacy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couples’ conflict coping patterns.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growth beliefs, interpersonal-efficacy and conflict coping also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For couples their perceive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played a moderator variable between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marital beliefs, meanwhile also moderating between marital beliefs and conflict coping.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data analysis which is expected to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related topic of marriage.

    Keywords: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marital belief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 conflict
    coping,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心理分離-個體化的理論與相關文獻……………………… 11 第二節 婚姻信念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人際效能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夫妻衝突因應的概念與相關研究…………………………… 32 第五節 婚姻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38 第六節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與 心理健康的關係………………………………………………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 與心理健康之關係………………………………………… 64 第二節 夫妻在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與婚姻適 應之差異…………………………………………………… 72 第三節 夫妻在不同積極分離個體化其婚姻信念、人際效能與婚姻 適應之差異…………………………………………………… 73 第四節 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婚姻衝突因應之典型相關…………… 77 第五節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對夫妻衝突因應 或心理健康之預測力分析 ………………………………… 87 第六節 人際效能在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信念及婚姻信念與夫 妻衝突因應調節效果………………………………………… 93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討論…………………………………………………………… 108 第二節 建議與限制…………………………………………………… 124 第六章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34 英文部分…………………………………………………………………… 139 附錄 附錄一 人際效能量表各題項目分析摘要表…………………………… 143 附錄二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及心 理健康之相關矩陣……………………………………………… 144 附錄三 心理分離-個體化、婚姻信念、人際效能、夫妻衝突因應預測心理健康之階層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年齡:22-45歲;教育程度:大專以上) ……………………………………………… 145 附錄四 量表使用同意書………………………………………………… 146 附錄五 正式量表………………………………………………………… 151

    一、中文部分
    王沂釗 (民89)。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恭志(民86)。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純娟 (民79)。內外控人格與情緒成熟對大專教師婚姻信念之影響。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樹清 (2007)。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北京師範大學 心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北京。
    古芸妮 (民94)。未婚男女婚姻信念、婚姻態度與婚姻承諾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玉卉(民92)。實施休閒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2007)。結婚對數、結婚率、離婚對數、離婚率。
    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2.xls (2009年1月14日)
    伊慶春、楊文山、蔡瑤玲(民81)。夫妻衝突處理模式的影響因素:丈夫、妻子和夫妻配對樣本的比較。中國社會學刊,16,25-54。
    李良哲(民84)。婚姻衝突因應行為決定因素歷程模式之驗證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劃,NSC84-2413-H004-010。
    李良哲(民85)。大台北地區已婚者婚姻衝突因應行為年齡與性別差異研究。教 育與心理研究,20,141-180。
    李良哲(民86)。婚姻衝突因應行為歷程模式之驗證研究。 政治大學學報,74, 53-94。
    李威運(民95)。親密關係初期緣感的表徵事件與影響。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思亮(民89)。已婚男性婚姻品質相關之研究--以育有學齡子女父親為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靜如(民95)。大學生的成人依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寂寞與憂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余雅惠(民95)。已婚婦女之家務分工滿意度、婚姻信念、家庭支持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余德慧 (民80)。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載於楊中芳、高尚仁 (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頁291-362)。台北市:遠流。
    余德慧 (民82)。詮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301-328。
    利翠珊(民84)。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陳富美(2003)。對偶資料的分析:以夫妻情感及家事分工為例。夫妻對偶互動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2003年七月3、4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亞寧(民91)。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玲(民89)。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惠卿 (民87)。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的依賴-從脈絡的角度重新建構依賴。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煜捷 (民94)。夫妻溝通、衝突因應與婚姻滿意度—對偶資料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慧、莊璧光譯(民92)。Daive H. Olson.原著。共創活力的婚姻-親密關係的十大指標。台北:愛家基金會。
    邱皓政(2003)。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吳心芝(民91)。維繫穩定婚姻的歷程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結婚20年以上女性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文萱(民84)。自我-他人的態度對人際衝突歸因的影響。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忠進(民77)。求助經驗與生活適應及輔導滿意程度之相關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個案之評估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吳明穎 (民96)。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與父母依附及對人際互動、憂鬱的關連性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明隆 (民9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雅玲(民95)。已婚志願役軍士官人格特質、依附關係與婚姻衝突因應策略之研 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武典、洪有義 (民85)。心理衛生。空中大學出版。
    周麗玉 (民88) 。青少年與母親離合關係與變化歷程之研究---以一個曾經自殺青少女的生命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永河(民82)。心理衛生學,上冊。台北:文笙書局。
    高申春 (民90)。人性輝煌之路。台北市:貓頭鷹。
    徐玉青 (民91)。訂婚情侶衝突因應、調適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秋央(民90)。原生家庭經驗、心理分離-個體化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慧娟(民83)。個人取向、集體取向與心理健康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涂翠平、夏翠翠、方曉義(2008)。西方心理分離的研究回顧。心理科學進展 ,16(1),134~142。
    孫世維(民86)。親子依附與分離--個體化:大學時期的發展。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二十期(下冊),271-294頁。
    孫志麟(民80)。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瑋成 (民95)。現代華人的婚姻理想:以台灣地區年輕夫妻為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舒雅 (民97)。桃園區高中生獨生子女的親子三角關係、同儕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許潔雯 (民92)。夫妻權力分析:夫妻衝突處理模式與家庭決策模式。台北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程小蘋(民81)。諮商本土化歷程中的一站—有關基本概念的澄清。學生輔導通訊,22,22-27。
    曾文志 (民85)。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曾清一(民88)。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預測模式研究-以階層線性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素蓮 (民81)。青少年文化的省思。學生輔導通訊,20,18-21。
    黃禎貞 (民95)。台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維仁 (民91)。窗外依舊有藍天:婚變的解析與重建。台北,愛家文化基金會。
    黃奕暉 (民97)。在台國際學生社會自我效能與跨文化適應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囇莉(民85)。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博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3)。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解決模式為例。夫妻對偶互動關係研究學術研討會。2003年七月3、4日,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思嘉 (民90)。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91-133。
    張思嘉、周玉慧(民93)。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張春興 (民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時雯 (民92)。大學生自我效能、衝突反應方式與戀愛關係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市。
    張倫琪 (民94)。離婚女性個體化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 (民91)。Robert M.Liebert& Lynn Langenbach Liebert原著。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台北:五南出版社。
    楊茜如 (民89)。 大學生愛情觀、性別角色與兩性關係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國樞 (民71)。開放的多元社會。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楊雅惠 (民84)。婚姻衝突現象與因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光輝 (民88)。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41-82。
    陳志賢(民87)。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市。。
    陳孟吟 (民88)。「分離焦慮」與客體關係。諮商與輔導月刊,157,9-13
    陳俊伶 (民94)。害羞、社交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政治作戰學校 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君(民87)。單親父母之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情緒適應之相關性研究-以高雄縣婦幼館向日葵聯誼會成員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惠雯 (民89)。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登義譯 (民95)。拉文尼.鞏美之(Lavinia Gomez)著。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陳如山、許栩隆、陳文杏編著 (民95)。成人心理衛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郭志通 (民94)。大陸女性配偶在臺婚姻衝突歷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3,199-238。
    劉惠琴 (民92)。夫妻衝突調適歷程的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 23-50。
    葉光輝 (民88)。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41-82。
    葉珮玲 (民92)。自我效能取向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公眾型害羞兒童社交技巧及社交自我效能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潘依琳、田聖芳、張媚(民87)。居家臥床病人其主要照顧者之壓力源、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公共衛生,24(4),219-233。
    魏珮文 (民92)。「關係」對大學女生個體化過程之影響-另一段邁向成熟長大的 路。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郁雅 (民94)。家庭壓力、衝突因應與婚姻滿意度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簡淑杏(民93)。夫妻權力、衝突處理模式、與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與中國大陸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文玲 (民82) 認知型式、自我效能、個人動機與創造性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順良 (民92)。客體關係理論在教育與輔導上的運用-作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台 中縣輔導教師第一次定期會報專題演講記錄,92年4月11日。未出版,台中縣。
    蔡順良(民97)。客體關係發展歷程的啟示:從親子關係到親密關係--以「生命腳 本」和「貴人/貴人經驗」解讀。未出版,台北市。
    鍾文慎、張新儀、石曜堂、溫啟邦(民92)。國人自覺心理健康: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台灣衛誌,6(22),465-473。
    蘇彙珺 (民87)。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評估及其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家瑩 (民90)。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perin, R.M. (2001). Barriers to Intimacy.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8, 137-156.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1), 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los, P. (1967). 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Child, 72, 162-186.
    Blos, P. (1979). The adolescent passage: developmental issue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Bowman, M. L. (1990). Coping efforts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Measuring marital coping and its correlat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463-474.
    Cheng, T.A., & Williams, P. (1986).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CHQ) for use in community studies of mental disorder in Taiwa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6(2), 415-422.
    Colarusso, C. A. (1997). Separation- Individuation processes in middle adulthood: The fourth individuation. In S. Akhtar & S. Kramer (Eds.), The seasons of lif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erspective(pp.75-94).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Inc.
    Colarusso, C. A. (2000).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henomena in Adulthood: General Concepts and the Fifth Individu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48:1467-1489.
    Colarusso, C. A. (2005). The evaluation of paternal identity in late adulth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Vol. 53, No. 1, 51-81
    Driver, J. L. & Gottman, J. M. (2004). Daily marital interactions and positive affect during marital conflict among newlywed couples. Family Processes, 43(3), 301-314.
    Eidelson, R. J. & Epstein, N. (1982). Cognition and relationship maladjustment: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lief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0(5),715-720.)
    Epstein, N. & Eidelson, R. J. (1980). Irrational beliefs and marital adjustmen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an's developmen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naulati, E. & Heine, B. J. (2001). 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1), 59-70.
    Goldbart, S. & Wallin, D. (1994). Mapping the terrain of the heart: Passion, tenderness, and the capacity to love.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Inc.
    Gottman, J. M. (1993). The Roles of Conflict Enganement, Escalation, and Avoidance in Marital Interaction: A Longitudinal View of Five Types of Coupl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1), 6-15.
    Haws, W. A. & Mallinckrodt, B. (1998).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from family of origin and marital adjustment of recently married coupl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6(4), 293-306.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1992). Romantic love.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
    Hermann, K. S. & Betz, N. E. (2006). Path model of relationship of instrumentality and expressiveness, social self-efficacy, and self-esteem to depressive symptom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5(10), 1086-1106.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0-178.
    Knee, C. R. (1998).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and predic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coping, and longe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 360-370.
    Knee, C. R., Nanayakkara, A., Vietor, N. A., Neighbors, C., & Patrick, H. (2001).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Who cares if romantic partners are less than idea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7), 808-819.
    Knee, C. R., Patrick. H., & Lonsbary, C. (2003).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Orientations Toward Evaluation and 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7(1), 41-55.
    Knee, C. R., Lonsbary, C., Canevello, A & Patrick, H.(2005).Self-Determination and Conflic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6), 997-1009.
    Levine, J. B., Green, C. J. & Millon, T. (1986).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est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0: 123-137.
    Levine, J. B. & Saintonge, S.(1993).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eparation- Individuation Test of Adolescence within a clinical popul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9: 492-507.
    Le, T. S. & Chen, F. M.(2002). Affection in marriage: A study of Marital En-qing and intimacy in Taiw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y, 3(1), 37-59.
    Mahler, M.S.,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Mahler, M.S. (1979).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he selected papers of Margaret S. Mahler (Vol. II). New Jersey: Jason Aronson, Inc.
    McClanahan, G. & Holmbeck, G. N.(1992).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of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test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9: 468-485.
    Moos, R.H. & Schaefer, J. A. (1993). Coping resources and processes:Current concepts and measures. In Golderger, L. & Breznitz, S. (Eds. ). Handbook of stress: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p234-257)(2nds)
    Parker, R. (2002). Why marriages last: a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ture. Australian of Family Studies, Research Paper No. 28. AU.
    Quintana, S. M. & Kerr, J. (1993).Relational needs in late adolescent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1: 349-354.
    Schweitzer, F.R. (1998). Individuation and intimacy within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 John’s University, New York.
    Sherman, K.L. (1998). Negotiating intimacy and autonomy in the marital dya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Fielding Institut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