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俊秀 KIM JUN SOO |
---|---|
論文名稱: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疑難字研究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9 |
中文關鍵詞: | 戰國文字 、楚文字 、上博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7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今人研讀出土文獻,其所以從文字解讀著手,是因爲畢竟它是以古文字所寫成,時間的隔閡、文字使用習慣的不同,使通讀更加困難。尤其戰國時期整個社會處於劇烈的變革之中,這對當時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皆起了莫大的影響,文字使用方面亦不例外,更是影響深遠。講得更具體一些,該時期文字使用人數日益增多,其應用範圍亦空前擴大,導致文字形體上的各種譌變,諸如簡化、繁化、異化、同化等。所幸,近五十年以來,戰國文字材料不斷出土,吸引了一批批研究者投入,如今該學科已有大幅度的進步。其中成爲大宗的,無疑是楚文字。1950年代開始在大陸各地出土的楚簡,已使楚文字躍爲學者討論的焦點。到了1996年上海博物館購自香港古玩市場的大批楚簡,繼郭店楚簡以後,又掀起新的一波學術高峰。其資料自從2001年起陸陸續續公佈,正在震驚著全世界的漢學界。
2004年12月,《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 正式出版。書中共發表七篇,依次爲〈采風曲目〉、〈逸詩〉、〈昭王毀室‧昭王與龔之〉、〈柬大王泊旱〉、〈內豊〉、〈相邦之道〉、〈曹沫之陳〉,皆前此未見之古佚文獻。原書中馬承源、陳佩芬、濮茅左、李朝遠、張光裕、李零先生等諸位整理者已經做了很好的梳理,然而部分內容仍存爭議,造成釋讀上的困難。是以本論文針對其中特別有爭議性的文字,即所謂的「疑難字」,進行討論。
本論文主要研究目的有二:首先是個別疑難字的形、音、義方面的探討;由於戰國文字上承商周甲金文,下啟秦篆漢隸,是重要環節,因此其討論範圍不受限於戰國楚文字。其次,盡量去釐清其在簡文中的用法,以便能夠通讀簡文。簡言之,爲得到正確的釋讀,先應滌除文字上的障礙,此爲本論文之目的所在。
徵引論文及書目
※ 說明:
1)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2)凡見於簡帛研究網站者,標題後加注發表日期。其網址為http://www.jianbo.org/。
3)凡見於武漢大學簡帛網站者,亦標題後加注發表日期。其網址為http://www.hhbsm.org.cn/。
□ 民國以前
[東漢]楊雄撰 / [民國]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第2刷
[東漢]許慎撰 / [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2刷
[東漢]許愼撰 / [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增修1版第2刷
[北宋]郭忠恕 / [清]鄭珍、鄭知《汗簡箋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1月初版
[明]張自烈《正字通》,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第2刷
[清]阮元《十三經注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14刷
[清]顧藹吉《隸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2刷
[清]王引之《經傳釋詞》,臺北:華聯出版社,1975年8月初版
[清]方濬益〈榮伯鬲〉《綴遺齋彝器考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6年
[清]周懋琦《荊南萃古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清]王國維〈說斝〉《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刷
□ 近人著述
◎ 二劃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
◎ 三劃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第4刷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第4刷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第4刷
于省吾〈牆盤銘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
于省吾〈羌伯銘〉《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初版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第2刷
于豪亮〈牆盤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6月
大西克也〈論古文字資料中的「害」字及其讀音問題〉《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 四劃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11月第6刷
王力〈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中國語文》1962年1月號。/ 此文後收於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4月第2刷
王文耀《殷周文字聲類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7月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
王貴民〈申論契文「雉眾」為陳師說〉《文物研究》,1985年第1期
王輝〈秦器銘文叢考(續)〉《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5期
王輝《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初版
王靜如〈跋高本漢的上古中國音當中幾個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3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1971年1月再版 / 此文後收於《上古音討論集》,臺北:學藝出版社,1970年1月初版
◎ 五劃
白於藍〈釋包山楚簡中的「巷」字〉《殷都學刊》1997年第3期
白於藍〈《郭店楚墓竹簡》讀後記〉《中國古文字研究》第1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白於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釋注商榷〉,簡帛研究網,2002年1月8日
白於藍〈上博簡〈曹沫之陳〉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2005年4月10
田煒〈讀上博竹書(四)瑣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4月3日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言詞彙(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3刷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第1冊~第11冊,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0年12月~2004年12月
◎ 六劃
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2月初版
朱德熙〈鄂君啟節考釋(八篇)〉《朱德熙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2月初版
◎ 七劃
何有祖〈上博五楚竹書〈競建內之〉札記三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
何有祖〈〈季庚子問孔子〉與〈姑成家父〉試讀〉,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何有祖〈釋〈簡大王泊旱〉「臨」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年2月20日
何琳儀〈包山竹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初版
何琳儀〈仰天湖竹簡選釋〉《簡帛研究》第3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何琳儀〈楚王熊麗考〉《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4期
何琳儀〈郭店竹簡選釋〉《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何琳儀、徐在國〈釋「」及其相關字〉《中國文字》新27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敎育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何琳儀、程燕〈滬簡〈周易〉選釋〉,簡帛研究網,2004年5月16日
何琳儀〈第二批滬簡選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9月第5刷
李天虹〈〈葛覃〉考〉《國際簡帛研究通訊》,2002年第2卷第2期 / 此文後收於《新出簡帛研究 – 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李天虹〈釋楚簡文字「 」〉《華學》第4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 / 此文後收於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李天虹〈〈性情論〉文字雜考〉《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敎育出版社,2003年1月初版
李天虹〈楚幣文「 」字別解〉《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
李玉《秦漢簡牘帛書音韻研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10月
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李守奎〈楚璽文字六考〉《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李仲操〈史牆盤銘文試釋〉《文物》1978年3期
李家浩〈包山竹簡所記楚先祖名及其相關的問題〉《文史》第42輯,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李家浩〈南越王墓車馹虎節銘文考釋 – 戰國符節銘文研究之四〉《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李家浩〈楚大府鎬銘文新釋〉《語言學論叢》第2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 此文後收於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李家浩〈包山楚簡中的「枳」字‧補正〉《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零《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
李零〈郭店楚簡中的「敏」字和「文」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2刷
李銳〈〈曹劌之陣〉釋文新編〉,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5日
李銳〈〈曹劌之陣〉重編釋文〉,簡帛研究網,2005年5月27日
李學勤〈論史牆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
李學勤〈形音義〉《古文字學初階》臺灣版,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2刷
李學勤〈柞伯簋銘考釋〉《文物》1998年第11期
李學勤〈釋郭店簡祭公之顧命〉《文物》1998年第7期 / 此文又見於《中國哲學》第20輯 – 郭店楚簡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李學勤〈試解郭店簡讀「文」之字〉《孔子‧儒學研究文叢(一)》,齊魯書社,2001年初版 / 此文後收於《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初版
吳振武〈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出土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吳振武編《珍秦齋藏印‧戰國篇》,澳門基金會,2001年6月初版
吳振武〈戰國文字中一種值得注意的構形方式〉《姜亮夫、蔣禮鴻、郭在貽先生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3年5月初版
沈培〈卜辭「雉眾」補說〉《語言學論叢》第26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沈培〈上博簡〈緇衣〉篇「」字解〉《華學》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沈培〈上博簡〈姑成家父〉一個編聯組位置的調整〉,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22日
沈培〈從戰國簡看古人占卜的「蔽志」- 兼論「移崇」說〉《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9月
沈培〈說古文字裏的「祝」及相關之字〉《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06年11月
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 八劃
邵榮芬〈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試析〉《語言研究》1991年第1期
邵榮芬〈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再證〉《中國語言學報》1995年第7期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10月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臺灣版,臺北:南天書局,1990年10月初版
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而盈而毋暴」說〉《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0日
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周曉陸、路東之、龐睿〈秦代封泥的重大發現〉《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1期
周曉陸、路東之編著《秦封泥集》,西安:三秦初版社,2000年5月初
季師旭昇〈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卞、絕為棄作、民復季子〉《中國文字》新24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0月初版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初版
季師旭昇《甲骨文字字根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季師旭昇〈《上博三.周易》簡六「朝三褫之」說〉,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18日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第二刷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1月初版
季師旭昇〈《上博四.柬大王泊旱》三題〉,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2日
季師旭昇〈上博四零拾〉,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初版
季師旭昇〈上博五芻議(上)〉,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
季師旭昇〈上博五芻議(下)〉,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
季師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版
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續)〉,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6日
林素清〈利用出土戰國楚竹書資料檢討《尚書》異文及相關問題〉《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11月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12月
林詳祺〈上博三〈周易〉「乂」字與《楚帛書》韻讀〉,簡帛研究網,2003年6月13日
林澐〈釋史牆盤銘中的「逖髟」〉《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 / 此文後收於《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林澐〈說飄風〉《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 此文後收於《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林志強〈說「」〉《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范常喜〈讀《上博四》劄記四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3月31日
范常喜〈新蔡楚簡「咠禱」即「禱」說〉,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10月14日
邴尚白〈上博楚竹書〈曹沫之陳〉注釋〉《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5年12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第2刷
金俊秀〈《上博(四)‧曹沫之陣》「居不設文,食不二菜」解〉《第十三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4月
金俊秀〈說害〉《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5月
◎ 九劃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施謝捷〈釋「索」〉《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 十劃
容庚《金文編(第四版)》,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第7刷
孫海波《校正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0月再版
孫啟康〈楚器「王孫遺者鐘」考辨〉《江漢考古》1983年4期
孫詒讓〈封敦〉《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2刷
孫稚雛〈牆盤銘文今釋〉《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文物》1978年3期
唐蘭〈釋 〉《殷虛文字記》,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8月初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初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
徐中舒〈西周牆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初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刷
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三考〉《簡帛研究2001》,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徐在國〈上博竹書(三)札記二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6日
徐在國〈說「咠」及其相關字〉,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4日
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諸家考釋異同一覽表〉《中國文字》新20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5年12月初版
袁國華〈郭店竹簡「」(卲)、「其」、「卡」(卞)諸字考釋〉《中國文字》新25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2月
袁國華〈上博楚竹書(四)〈昭王毀室〉字詞考釋〉《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12月
袁俊杰、姜濤、王龍正〈新發現的柞伯簋及其銘文考釋〉《文物》1998年第9期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7月第2刷
高明《古文字類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第4刷
高明《古陶文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第2刷
高佑仁〈談〈競建內之〉兩處與「害」有關的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6月13日
高佑仁《《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10月第9版
秦樺林〈「 」字所從聲旁「 」試說〉,簡帛研究網,2005年9月4日
秦樺林〈釋「 」「」〉,簡帛研究網,2004年9月10日
秦樺林〈楚簡佚詩〈交交鳴 〉劄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 十一劃
許師錟輝《文字學簡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第4刷
張光裕、袁國華《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初版
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初版
張亞初〈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7月初版
張桂光〈〈柬大王泊旱〉編聯與釋讀略說〉《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張富海〈北大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郭店楚簡研究」項目新動態〉,簡帛研究網,2000年10月
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6月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1999年
郭沫若〈周公釋文〉《金文叢攷》收於《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5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
郭錫良〈漢語的同源詞和構詞法〉《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8年12月 / 此文後收於《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
郭錫良〈古漢語詞類活用淺談〉《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初版
梅祖麟〈漢藏語的「歲、越」、「還(旋)、圜」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992年第5期 / 此文後收於《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0月初版
陸志韋《古音說略》,臺北:學生書局,1979年9月再版
陳世輝〈牆盤銘文解說〉《考古》1980年第5期
陳秉新〈害即胡簋之胡本字說〉《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1期
陳偉〈〈語叢〉一、三中有關「禮」的幾條簡文〉《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陳偉武〈舊釋「折」及从「折」之字平議〉《古文字研究》第22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
陳斯鵬〈上海博物館藏楚簡〈曹沫之陣〉釋文校理稿〉,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
陳斯鵬《戰國簡帛文學文獻考論》,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師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2000年11月第2刷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臺灣翻印版,1971年
陳嘉凌《楚系簡帛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6月
陳劍〈柞伯簋銘補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9年第1期
陳劍〈說愼〉《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陳劍〈郭店簡〈窮達以時〉、〈語叢四〉的幾處簡序調整〉《國際簡帛研究通訊》第2卷第5期,2002年6月
陳劍〈上博簡〈子羔〉、〈從政〉篇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8日
陳劍〈上博簡〈容成氏〉的拼合與編連問題小議〉,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9日
陳劍〈甲骨金文舊釋「尤」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4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
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
陳劍〈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漢字研究》第1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 此文又見武漢大學簡帛網,2005年12月16日
陳劍〈上博竹書「葛」字小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3月10日
陳劍〈也談〈競建內之〉簡7的所謂「害」字〉,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6月16日
陳劍〈釋造〉《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梁立勇〈釋「暋」〉《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
◎ 十二劃
曾憲通撰集《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湯漳平〈論唐勒賦殘簡〉《文物》,1990年第4期
湯餘惠、吳良寶〈郭店楚簡文字拾零(四篇)〉《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黃易青〈論上古喉牙音向齒頭音的演變及古明母音質〉《古漢語研究》2004年1期
黃德寬‧徐在國〈《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釋文補正〉《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
黃錫全《汗簡注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黃錫全〈讀上博《戰國楚竹書(三)》劄記六則〉,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9日
傅嘉儀《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杭州:西冷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
馮勝君〈讀上博簡《孔子詩論》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2期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初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初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5月初版
◎ 十三劃
鄒安《周金文存》,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8年1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6刷
楊樹達〈釋晉〉《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增訂本)》,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10月
楊樹達〈姜林母跋〉《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樹達〈井侯彝再跋〉《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樹達〈筍白大父跋〉《積微居金石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樹達〈伯再跋〉《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樹達〈王鼎跋〉《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刷
楊澤生〈《上海博物館所藏竹書(二)》補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2月15日
楊澤生〈竹書《周易》中的兩個異文〉,簡帛研究網,2004年5月29日
楊澤生〈讀《上博四》劄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24日
董妍希《金文字根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6月
董珊〈古璽中的燕都薊及其初封問題〉《江漢考古》1993年第4期
董珊〈讀《上博藏戰國楚竹書(四)》雜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0日
裘錫圭〈史牆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3期
裘錫圭〈出土古文獻與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在古籍校讀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5期。/ 此文後收於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河南:殷都學刊編輯部,1985年2月
裘錫圭〈釋殷虛甲骨文裏的「遠」「(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0月 / 此文後收於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初版
裘錫圭〈釋殷墟卜辭中的「卒」和「」〉《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裘錫圭〈釋「」〉《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初版
裘錫圭〈說字小記‧6、說「去」「今」〉《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初版
裘錫圭〈古文獻中讀為「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東方文化(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第26卷1998年第1、2期合訂
裘錫圭〈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 此文後收於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裘錫圭〈以郭店〈老子〉簡為例談談古文字的考釋〉《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再版
裘錫圭〈釋「厄」〉《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3月
裘錫圭〈談談上博簡和郭店簡中的錯別字〉《華學》第6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 / 此文後收於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所言丨」- 兼說「丨」為「針」之初文〉《古墓新知 – 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初版 / 此文後收於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裘錫圭〈公銘文考釋‧追記〉《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初版
裘錫圭〈關於《老子》的「絕仁棄義」和「絕聖」〉《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 十四劃
趙平安〈釋包山楚簡中的「」和「」〉《考古》1998年第5期
趙誠〈牆盤銘文補釋〉《古文字研究》第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月
廖名春〈郭店楚簡引《書》論《書》考〉《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初版
廖名春〈楚簡《周易‧大畜》卦再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19卷
廖名春〈楚簡《周易》校釋記(一)〉,簡帛研究網,2004年4月23日
廖名春〈楚簡《逸詩‧交交鳴烏》補釋〉,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2日
廖名春〈讀楚竹書〈曹沫之陳〉劄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2日
廖佳行、袁俊杰、王龍正〈柞伯簋與大射禮及西周敎育制度〉《文物》1998年第9期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臺灣翻印版),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1月
◎ 十五劃
劉信芳《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初版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初版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1年
劉釗〈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劉釗《郭店楚墓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
劉桓〈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簡帛研究200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劉國勝〈郭店楚簡釋字八則〉《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
劉國勝〈信陽長台關楚簡〈遣策〉編聯二題〉《江漢考古》2001年第3期
劉翔〈王孫遺者鐘新釋〉《江漢論壇》1983年8期
劉樂賢〈釋《說文》古文愼字〉《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4期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敎育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 十六劃
禤健聰〈上博楚簡釋字三則〉,簡帛研究網,2005年4月15日
禤健聰〈上博楚簡(五)零札(一)〉,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
禤健聰〈楚簡文字與《說文》互證舉例〉《許慎文化研究 ─ 首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藝出版社,2006年2月
禤健聰〈楚簡文字補釋五則〉《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初版
禤健聰〈戰國楚簡所見楚系用字習慣考察〉《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2007年5月
◎ 十七劃
謝世涯《新中日簡體字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刷
◎ 十八劃
魏宜輝〈讀上博楚簡(四)劄記〉,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0日
顏世鉉〈上博楚竹書文字釋讀劄記五則〉《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初版
◎ 十九劃
羅福頤主編《古璽文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3刷
◎ 二十劃
饒宗頤〈楚繒書疏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0冊(上)
饒宗頤〈楚帛書新證〉《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9月初版 / 此文後收於《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初版
蘇建洲《《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校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
蘇建洲〈《上博(四)‧曹沫之陳》補釋一則(二)〉,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25日
蘇建洲〈《上博(四)‧曹沫之陣》三則補議〉,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0日
蘇建洲〈楚文字考釋四則〉,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14日
蘇建洲〈楚文字雜識〉,簡帛研究網,2005年10月30日
蘇建洲〈上博(五)柬釋(一)〉,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