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景宜
Hsu, Ching-I
論文名稱: 牟宗三與唐君毅對蕺山學詮釋系統之再議
指導教授: 楊祖漢
Yang, Cho-Ho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劉蕺山心性論牟宗三唐君毅
英文關鍵詞: Ji-Shan Liu, Theory of Mind and Human Nature, Zong-San Mou, Chun-I Ta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12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5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以劉蕺山心性論之當代詮釋做為探討主題,其中以當代新儒家之兩位巨擘--牟宗三與唐君毅作為研究之對象。筆者先從蕺山學興起之機緣作為研究起點,並由此推演出蕺山心性論所具「離心無性」及「體用一原」之特色。由此探究牟宗三與唐君毅掌握此特色下,各自闡發對蕺山本體論之詮釋。牟先生以「心性分設」、「以心著性」作為其詮釋系統的核心,性體是自然且定然之理,但此定理不能自顯,須由心的主動形著而將之朗現。牟先生據此將蕺山與胡五峰劃歸為同一系,建立起宋明理學三系說。唐君毅著重在蕺山對情、氣的闡發,蕺山將情視為性的真實顯露,而氣亦是性理的具體展現。故此唐先生將情、氣高看,並且由情氣之周流說明性理之所在。兩位學者的詮釋架構相異,而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性的體認,以及對氣的安頓。雖然二位先生的詮釋途徑不同,但筆者仍試圖將兩家思想加以會通。其中,筆者發現唐先生由心之氣論性,由氣的於穆不已處,可以補充說明牟先生於「體用一原」中所建立的「心即理」此外,唐先生根據情、氣所建立的理解途徑,可以解決牟先生對「意根」之闡釋所出現的扞格。雖然二位先生對蕺山心性論的理解相異已成定論,但筆者於此中尋得兩者可互為補足的可能,以期為蕺山學之當代詮釋另闢新的視野。

    This thesis discusses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heory of moral cultivation by Ji-Shan Liu, using the two giants in contemporary Confucian studies – Zong-San Mou and Chun-I Tang –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author begins with the circumstances behind the rise of the School of Ji-Shan Liu and from there to de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i-Shan Liu’s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human nature is dependent on the mind”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oumenon and phenomena.”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us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Mou and Tang developed their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s of Ji-shan Liu’s ontology. Mou put “the separate existence of the mind and human nature” and “the revealing of human nature with the mind” at the core of his interpretation. The substance of human nature is a natural and certain theorem. However, this theorem is not self-evident and requires the mind’s active revelation in order to be manifest. Base on this, Mou classified Ji-shan Liu and Hong Hu under the same system when establishing his classification of three systems of Neo-Confucianism. Tong, on the other hand, focused on Liu’s elucidation of human “qing” (emotion/sentiment/mood) and “qi” (according to Zhang Zai). Ji-Shan Liu interpreted qing as the true revel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qi a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human mind and qing. Base on this Tang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qing and qi and used “the flow of qing and qi”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human nature and mind.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s by Mou and Tang are different and the two’s biggest difference i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qi. Although the two differed in the interpretations,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form coh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The author founded that Tang’s interpretations of human nature based on qi as a manifestation of human mind and of qi as profound and incessant can be used to supplement Mou’s “mind is rational ideal” based on his idea of “the consistency of the noumenon and phenomena.” The path formed by Tang’s interpretation of qing and qi can also be used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in Mou’s interpretation of “Yigen” (a translation of the Sanskrit “manendriya,” which refers to the consciousness conceived as a sixth sense organ “gen”). While it is a known fact that the two contemporary philosophers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Ji-Shan Liu’s theory of mind and human nature, the author has fou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wo complimenting each other’s interpretations. The author hopes this can open a new possibility for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hool of Li-Shan Liu.

    謝辭 i 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概況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途徑 10 第二章 劉蕺山思想建立之背景 12 第一節 明末王門後學之弊 12 第二節 對王陽明思想的批評 18 第三節 蕺山的四句教 35 第四節 從「理氣論」探討蕺山心性論的特殊性 40 第三章 牟宗三對劉蕺山心性論的詮釋 48 第一節 牟宗三的「以心著性」說 48 第二節 牟宗三「五峰蕺山系」之內涵 60 第三節 牟宗三「以心著性」說之反省 65 第四章 唐君毅對劉蕺山心性論的詮釋 75 第一節 由「純情」、「純氣」言心性不可分 75 第二節 由「氣」言「性涵融於心」 82 第三節 唐君毅詮釋體系之反省 90 第五章 綜論牟、唐二說之異及會通之可能 99 第一節 「同中之異」--牟宗三與唐君毅對蕺山「性體」之異解 99 第二節 「異中求同」--論牟宗三與唐君毅會通之可能 111 結論 123 第一節 牟宗三與唐君毅學說之反省 123 第二節 綜論牟宗三與唐君毅二說之會通 126 第三節 本研究未來可延續之方向 130 參考文獻 131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先後為序)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熹著:《四書集註》,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5年。
    〔明〕王守仁著,〔明〕施邦曜輯評,王曉昕、趙平略點校:《陽明先生集要》,北
    京:中華書局,2008年。
    〔明〕王畿著:《王龍溪全集》,臺北市:華文書局,1970年《叢書彙編第一編》影印清道光二年刻本。
    〔明〕羅近溪語錄,曹胤儒編:《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96年。
    〔明〕劉宗周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明〕黃宗羲著,王雲五主編:《明儒學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明〕黃宗羲、全祖望著:《宋元學案》,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1月2版。

    二、近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學術專著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修訂本),臺北市:里仁書局,2005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市:正中書局,198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市:正中書局,1981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市:正中書局,1981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63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東方朔(林宏星):《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哀爾鉅:《蕺山學派哲學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胡元玲:《劉宗周慎獨之學闡微》,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市: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98年。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劉蕺山哲學思想》,臺北市:高雄復文出版社,2005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三下)》,香港:友聯出版社,1980年。
    盧雪崑:《孔子哲學傳統》,臺北市:里仁書局,2014年。
    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203─214。

    (二)論文集

    牟宗三:〈劉蕺山誠意之學──陸王一系之心性之學〉,收入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市:牧童出版社,1976年,頁311-332。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32。
    林慶章:〈劉宗周與《大學》〉,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頁317-336。
    楊祖漢:〈從劉蕺山對王陽明的批評看蕺山學的特色〉,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頁35-66。
    楊祖漢:〈唐君毅、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哲學的研究〉,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頁573-579。
    楊祖漢:〈從康德道德哲學看劉蕺山的思想〉,收入李瑞騰、孫致文主編:《典範移轉:學科的互動與整合》,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2009年,頁73-88。
    楊祖漢:〈黃梨洲對劉蕺山思想的承繼與發展〉,收入楊祖漢、楊自平主編《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頁21-46。
    楊國榮:〈理性本體的重建--劉宗周與心性之辯〉,收入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頁263-282。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8年。

    (三)期刊論文

    杜保瑞:〈對牟宗三詮釋劉蕺山以心著性的方法論反思〉,《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10期,2012年10月,頁91-112。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19期,2004年9月,頁177-218。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解釋〉《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407-450。
    張永儁:〈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1001-1017。
    張莞苓:〈劉蕺山「形上形下」之探析--以朱子哲學加以參照〉,《中國文學研究》,第40期,2015年7年,頁303-342。
    黃敏浩:〈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的詮釋〉,《當代儒學研究》,第8期,2010年6月,頁101-118。
    黃世明:〈蕺山言「性」的哲學涵義〉,《鵝湖學誌》,第58期,2017年6月,頁74-100。
    楊祖漢:〈從王學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頁149-206。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於「以心著性」之形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頁33-62。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39。
    陳榮灼:〈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劉蕺山之解釋〉,《鵝湖學誌》,第43期,2009年12月,頁71-94。
    陳佳銘:〈劉蕺山的易學中「以心著性」的型態〉,《鵝湖月刊》,第35卷第4期,2009年10月,頁33-44。
    陳佳銘:〈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8期,2014年10月,頁115-158。
    陳昀瑜:〈胡五峰、劉蕺山「以心著性」說之思想史定位〉,《鵝湖月刊》,第38卷,第6期,2012年12月,頁38-50。

    (四)學位論文

    李唯嘉:《劉蕺山心性學之衡定》,臺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李慧琪:《劉蕺山的氣論研究》,中壢市: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0年。
    陳憲中:《儒家式的圓教:劉蕺山的氣論思想》,中壢市: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