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兆鈞
論文名稱: 行動反應中的凝視-自畫像中不可見的他者
A Gaze during Responding with Action - the Invisible Other behind a Self-Portrait
指導教授: 蘇憲法
Su, Hsien-Fa
楊永源
Yang, Yung-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自畫像凝視意識形態擬態
英文關鍵詞: Self-portrait, gazing, ideology, mimic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2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畫像是西方繪畫中一種特殊的類型,藝術家以自畫像作為自我形象的再現與塑造,並由形象再現展延出其所欲傳遞關於個人情緒、意識與宗教、政治、社會議題的批判。因此,自畫像是藝術家在各種意識形態作用下反映實體存在的結果,也是反應社會環境的承載體。本創作研究,筆者以自畫像的繪畫形式進行創作,透過一個主體想像的他者,並在此他者目光凝視下建構出主體慾望投射的自畫像原型,而以此原型構成畫面視覺表象的主體。在理論部份筆者以跨領域的研究方式,深入拉岡精神分析與阿圖塞意識形態中關於主體建構的論述進行探究,逐步釐清主體建構與意識形態作用之關聯,並以其探討結果為創作理論陳述之支持。在創作研究過程中,筆者透過自我與自我生存場域之觀察,試從個人創作狀態中抽取意識,作為創作意識的信息,進而讓自畫像原型中「擬態」的表象成為一種個人創作意識的信息傳遞,透過文本論述的提出與畫面表象最終的呈現,將筆者所欲傳遞關於主體與意識形態的信息依附在一個「凝視」與「被凝視」的觀視結構中,透過此觀視結構的展開,將觀者納入筆者建構的「不可見的場域」中,企圖讓觀者通過參與作品的過程獲得信息,並在觀者的介入中達到筆者信息傳遞之目的進而影響觀者意識,迫使觀者通過思考而產生另一個面對自己與自己所處環境的觀看方式。

    Self-portrait as a special genre in western painting has long been used by artists as devices in pursuits of self representation and cast of images that conveys meanings and awareness of religious,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A self-portrait is the result of the artist’s efforts to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an entity under impact of various ideologies and serves as a carrier responding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In this study and creation of a series of paintings, the author starts with painting self-portrait as a format 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proto type of self-portrait cast by the subjective desire under the gaze of a novel third party coined by the subject, and in turn to build up the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subject in picture. In theoretical ground,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rguments found in the psychoanalysis by Jacques Lacan and the ideology postulated by Louis Althusser, and thus clarifies step by step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ideological mechanism, furthermore uses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discussion as support for the creation theory present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extract the awareness from the personal creation state through observation on both the ego and the field of self-survival, and furthermore mak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mimicry in the self-portrait prototype serves as one of the fashions of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for personal creation awareness. At last, through presenting the argument of this study and ultimate presentation of the picture representation, the author strategically attaches the messages of the subject and ideology to pass on intentionally to a “Gazing vs. Being Gazed” spectator structure. And through launching the spectator structure, the study puts the spectator into the “invisible field” constructed by the author, trying to make the spectator receive the message through the cours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k cre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ransferring the author’s message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pectator, and in turn trying to influence the spectator’s awareness and lead the spectator to adapting to another way of regarding the self and the surrounding where the self rests through reasoning alon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 6 第一節 藝術家的自我形塑 6 第二節 委拉斯貴茲〈宮女〉之探討 13 一、藝術家社會階級的形塑 13 二、〈宮女〉中的不可見 14 三、〈宮女〉中的「立體空間」 16 第三節 凝視中的他者 18 一、拉岡「鏡像階段」的自我與他者 18 二、阿圖塞「意識形態論」的主體召喚 21 第三章 創作理念 25 第一節 自畫像的原型 25 一、自我形象的「再現」 25 二、虛張聲勢的「擬態」 28 三、廣告樣板的「信息」 30 第二節 不可見的他者 32 一、凝視與被凝視 32 二、可見與不可見 34 第三節 意識形態的召喚 36 一、觀者主體的召喚 36 二、創作主體的意識形態 38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 40 第一節 創作內容 40 一、行動反應 40 二、蚊蟲在哪裡? 41 三、現實中的物件 43 四、分身與複製體 45 第二節 創作形式 48 一、近距離的誇張變形 48 二、現實生活的色彩光線 49 三、畫面中色塊與線條的表現 50 第三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 52 一、創作媒材 52 二、創作技法 52 第四節 作品解說與分析 55 第五章 結論 62 參考文獻 65 附 圖 67

    一、中文書籍
    1、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台北市:書林,2000。
    2、方秀雲,《藝術家的自畫像》,台北市:藝術家,2008。
    3、何政廣,《Velazquez:畫家中的畫師》,台北市:藝術家,2000。
    4、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市:遠流,1988。
    5、李青宜,《阿爾都賽與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台北市:谷風,1988。
    6、林志明,《影像研究.藝術思維》,台北市:北市美術館,2007。
    7、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1996。
    8、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台北市:遠流,2000。
    9、黃晨淳,《大師自畫像》,台北市:好讀,2004。
    10、陸蓉芝,《「破」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2003。
    11、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大雁,2000。
    12、陳景容,《油畫技法1.2.3》,台北市:雄獅,1985。
    13、楊大春,《解構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1994。
    14、廖炳惠,《關鍵字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市:麥田,2003。
    15、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市:藝術家,1998。
    16、閻嘯平,《馬克思理論的詮釋-阿弘與阿圖塞的對話》,台北市:桂冠,1990。
    二、中文譯本
    1、Althusser, Louis 著,杜章智 譯,《列寧和哲學》,台北市:遠流,1990。
    2、Althusser, Louis 著,陳墇津 譯,《保衛馬克思》,台北市:遠流,1995。
    3、Baudrillard, Jean 著,洪凌 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
    4、Berger, John 著,吳麗君 譯,《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2005。
    5、Benjamin, Walter 著,許綺玲 譯,〈攝影小史〉,《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
    6、Chalumeau, JeanLuc 著,王玉齡、黃海鳴 譯,《藝術解讀》,台北市:遠流,1996。
    7、Danto, Arthur 著,林雅淇、鄭慧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 籬》,台北市:麥田,2004。
    8、Foucaul, Michel 著,莫偉民 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2002。
    9、Gros, Frederic 著,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 譯,《傅柯考》,台北:麥田,2006。
    10、Goran, Therborn 著,陳墇津 譯,《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市:遠流,1990。
    11、Leader, Darina 著,龔卓軍 譯,《拉岡》,台北市:立緒文化,1998。
    12、Marcuse, Herbert 著,陳昭瑛 譯,《美學的面向》,台北市:南方叢書,1989。
    13、Mirzoeff, Nicholas 著,陳芸芸 譯,《視覺文化導論》,台北市:韋伯文化,2004。
    14、矢島稔 著,宋碧華 譯,《不可思議的昆蟲世界》,台北市:大樹文化,1999。
    15、神林恒道 著,潘襎 譯,《藝術學手冊》,台北市:藝術家,1996。
    三、期刊
    1、Berent, Rudolf,洪維信譯,〈梅洛龐蒂與拉康論注視、欲力與身體〉,《現象學與人文科學》,1期,2004,頁245-264。
    2、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87期,2006,頁131-167。
    3、劉俊蘭,〈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肖像畫研究〉,《彰化師大文學院學報》,4期,2005,頁244-280。
    四、論文
    1、王喜鵲,《我.擬態.械體-王喜鵲創作自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
    2、林依依,《凝視的場景:維克多.柏根的攝影-文本(1976-1984)》,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8。
    3、顧正懿,《我和我的影子之間-郭維國〈暴喜圖〉系列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
    五、網路資料
    1、維基百科官方網站zh.wikipedia.org/wik: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8/12/22)
    2、Abashiri Prison Museum http://www.kangoku.jp/hantai/index.htm:http://loci.mivochen.com(2008/12/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