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蔚佐
Liu, Wei-Zuo
論文名稱: 不同教學法對八年級學生在「光與透鏡」單元學習成效的影響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on 8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unit of “light and lens”
指導教授: 劉湘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一般講述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實驗輔助教學
英文關鍵詞: Didactic Teaching,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Laboratory instruc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1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背景動機目的在探討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實驗輔助教學,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理化「光與透鏡」單元,學習成就的影響。採三種教學法設計,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三個班級的學生。分成三個組別:多媒體輔助教學(n=33),實驗輔助教學(n=33),一般講述教學(n=33)。研究工具為自編的「光與透鏡單元成就測驗」與「理化學習傾向問卷」。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斯皮爾曼等級相關進行資料處理。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一)學習成效:多媒體輔助與實驗輔助,顯著優於一般講述教學。(二)Bloom認知層次學習成效:記憶,一般講述顯著優於多媒體及實驗輔助。瞭解及分析,多媒體輔助顯著優於一般講述與實驗輔助。應用,無顯著差異。高層次(評鑑和創造),實驗輔助顯著優於一般講述與多媒體輔助。(三)學生的概念認知與喜歡活動排序無顯著相關,與學習意願排序有中度到低度負相關。本研究建議用多媒體與實驗輔助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意願。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aboratory instruction (LI) and
    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MCI) on 8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Light and Lens” unit. It adopted thre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8th graders of the researcher’s classes. Three classes were assigned into 3 groups: LI group (n = 33), MCI group (n = 33) and Lecture group
    (n = 33). The assessments included the test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of light and lens , and a questionnaire on attitudes toward learning science.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COVA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LI and MCI help achieve significantly better learning outcomes than Lecture.
    2. Regarding the learning outcomes in terms of the Bloom’s cognitive levels, data showed that: Lecture helps memoriz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CI and LI. MCI improves comprehensio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Lecture and LI. As for knowledge applic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effects of those three pedagogies. MCI helps develop significantly better analyzing ability than Lecture and LI. LI significantly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evaluation and creativity.
    3.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ity preference rank” and “student’s concept”. “Learning intention rank” and “student’s concept” have moderately and modestly correlatio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光學概念與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光與透鏡」教學輔助方案比較 13 第三節 多媒體輔助教學相關研究 15 第四節 實驗輔助教學相關研究 20 第五節 實驗與多媒體輔助教學之教學原理 2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9 第肆章 研究結果 42 第一節 描述與統計分析 42 第二節 成就測驗前後測與概念學習成效的影響 47 第三節 理化學習傾向問卷與概念認知的相關 51 第伍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54 第一節 結論 54 第二節 討論 56 第三節 建議 60 參考文獻 63 中文文獻: 63 英文文獻: 69 附錄1 光與透鏡成就測驗前測 73 附錄2 光與透鏡成就測驗後測 77 附錄3 理化學習傾向問卷 81 附錄4 三個分組教學策略內容與流程 84

    中文文獻:
    王尹玲(2006)。網頁輔助學習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光的反射單元學習成效之影
    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王熙元、郭麗玲(1991)。教學媒體研究。五南圖書。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王淑萍(2001)。利用網際網路於凸透鏡成像之輔助教學。國教新知,47,34-39
    王晉基、郭重吉(1992)。利用選擇題的方式來探求國中學生對光的迷思概念之研究。科學教
    育,3,73-92。
    王龍錫、張靜儀(1994)。國小學童光與視覺之概念發展研究(二)。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3-0111-S153-001N)。
    王玉龍(2006)。以POE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之色光概念及概念改變歷程。國立臺中教
    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智雄(1991)。凸透鏡成像迷思概念的詮釋系統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石紘聿(2003)。以教學實驗研究法探究互動式電子白板與動手實作對小學不同
    電學成就學生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
    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則剛(2012)。傳播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s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1969/
    何嘉峻(2003)。國二、國三不同性別學生光學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美(2006)。網頁輔助學習對國二學生光的傳播和光速學習成效的影響。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宋秀珠(2009)。探討電腦多媒體融入教學對學生生物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秀貞(2002)。電腦媒體教學與自我效能對國中理化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采褱(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光迷思概念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沈中偉(2012)。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博碩文化。
    邱美虹(2000)。 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34。
    林惠真(2010)。電腦多媒體呈現方式對化學實驗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以有機
    化合物實驗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清壹(2004)。資訊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對國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
    成就的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自然科學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唐明(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光概念及相關迷思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數理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柏昱丞(2013)。國中生「二段式光學迷思概念診斷測驗」發展與應用。中原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金賢(2010)。運用網路教學網站輔助理化實驗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國中理化為例。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國際企業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范光仁(2003)。虛擬化實驗室對國中生理化知識之有效學習。國立交通大學網
    路學習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榮富、洪振方(1993)。凸透鏡成像理解的心智表徵及潛在特質分析。科學教育學刊,1,77-
    100。
    郭生玉(1994)。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徐宗林(1991)。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
    徐照麗(1999)。教學媒體:系統化的設計、製作與運用。五南出版社。
    高廣孚(1991)。杜威教育思想。台北:水牛。
    張世忠(1999)。教材教法之實踐。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市:東華。
    張秀澂(2002)。電腦動畫融入教學對國中生電化學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宗翰(2002)。教師教學與管理網站建置輔助系統之發展與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義守大學,高雄市。
    張添洲(2008)。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台北市:五南。
    張珮箐(2009)。不同學習風格國中生使用動畫或圖片融入網路學習「遺傳」單元之成效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惠博(1993)。邁向科學探究的實驗教學【專論】。教師天地,62,12-20。
    張淑瑩(2006)。科學故事融入動手做教學對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瑞純(2011)。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透鏡成像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
    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麗莉(2001)。促進高中學生成像概念的發展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陳俊亨(2014)。融入電腦模擬對七年級學生在遺傳單元之認知成就、學習動機
    與心流經驗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
    士論文。
    陳淑英(1993)。教學媒體─理論與實務。台北:泛亞。
    陳志偉(2004)。以POE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陳均伊、張惠博與郭重吉(2004)。光反射與折射的另有概念診斷工具之發展與研
    究。科學教育學刊,12(3),311–340。
    陳忠志(1989)。大一學生物理學錯誤概念之研究(Ⅱ)光學錯誤概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NSC77-0111-S017-005-D)。
    陳忠志、林明良(2002)。高雄區高中學生幾何光學另有概念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十八屆
    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陳淑筠(2003)。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
    師範學院,台東縣。
    彭木星(2004)。「動手做」對國中學生學習理化科的影響研究。中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曾憲楨(2014)。「互動式虛擬實驗」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對六年級學生學習
    成效之影響。高苑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資訊科技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陽季吟(2007)。探討電腦模擬實驗和動手操作實驗對概念學習之影響-以八年級「透鏡成
    像」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文金(1993)。多重現實與電學概念理解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135-160。
    黃志清(2005)。國二物質之組成與變化及波動與聲音之全息自組織教材教法的
    實徵研究案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雅鈴(2005)。探究九年級學生在電腦模擬的不同環境中,概念學習與投入行
    為之研究─以力與運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雪錚(2004)。利用POE策略探究國小學童毛細現象之概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
    師範學院,臺中市。
    楊國賢(2007)。不同數位教材設計模式輔助國小資訊課程學習效益之探究。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祥旻(2013)。探討電子白板模擬結合實作教學對小學生電學概念及建模能力之影響。
    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乃瑩(2009)。互動式電子白板應用於國中自然科教學對學習動機與成效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廖美婷(2012)。探討建模教學中不同階段融入電腦模擬與實驗活動對於學生光的折射與透
    鏡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 (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 (原作者:Ausubel)。
    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劉信吾(1994)。教學媒體。心理出版社。
    劉啟正(2006)。融入動手做實驗的教學對國二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秉燁、王培卉(2004)。動作技能領域網路教學模式之探討。台灣淡江大學教育科技
    研究所。
    蔡錕承(2010)。八年級生進行「溫度與熱」實物與虛擬實驗的實驗能力、學習策略與知識
    整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雪春(1998)。學生科學迷思概念的法則分析與建構教學取向教學法之實驗效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28-36。
    鄭湧涇(2001)。國一學生生物概念學習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
    告(報告編號:NSC89-2511-S-003-097),未出版。
    鄭昭明(2006)。認知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鄭麗玉(2009)。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簡成熙(譯)(2005)。教育哲學導論(原作者:R. K. George)。台北:五南。
    簡茂發(1987)。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新北市:心理。
    魏立欣(譯)(2004)。教育科技融入教學(原作者:M. D. Roblyer)台北:高等教育。
    蘇暐珍(2009)。線上模擬實驗對高中生對科學的態度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
    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nderson,B.&Karrquist,C.(1983).HowSwedishpupils,aged12--15 ,understand light and
    its properties.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 eEducation,5(4),387-402.
    Ausubel, D. P. (1968). Education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NY,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Anderson, B., & Karrqvist, C. (1983). How Swedish Pupils Aged 12-15 Years
    Understand Light and Its Properties .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5(4), 387-402.
    Brown, D. E. (1992). Using Examples and Analogies to Remediate Misconceptions
    in Physics: Factors Influencing Conceptual Chang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1), 17-34.
    Bendall, S., Goldberg, F., & Galili, I. (1993).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Prior Knowledge About Ligh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9),
    1169-1187.
    Bullock, S. M. (1999). Experiential science an "experience first"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post.queensu.ca/~russellt/howteach/shawn-ar.htm
    Chi, M. T. H., Feltovich, P. J., & Glaser, R. (1981). Categor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sproblems by experts and novices. Cognitive Psychology,
    18, 293-328.
    Driver,R.,&Oldham,V.(1986).A construct iv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
    mentin science.StudiesinScienceEducation,13,105-122.
    Dorothy Langley, Miky Ronen, & Bat-Sheva Eylon. (1997). Light Propagation
    And Visual Patterns: Prein struction Learners' Conception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4(4), 399-424.
    Dykstra, D. I. et al. (1992). Studying Conceptual Change in Learning Physics.
    Science Education, 76(6), 615-652.
    Eaton, J. F, Anderson, C. W., & Smith, E. L. (1983).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terfere with Science Learning: Case Studies of Fifth-grade Student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4, 365-379.
    Fisher, K. M. (1985). A misconception in biology: A minoacids an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Rea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1), 53-62
    Feher, E., & Rice, K. (1987). A comparison of teacher-students conceptions in
    optic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misconception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Cornell University, 1(II),
    108-117.
    Fetherstonhaugh, T., & Treagust, D. (1992).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light and
    its properties: Teaching to engender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76(6), 653-672.
    Fekete, P., & Walker, P. (1997). Interactive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rmal
    physics available on the web. Retrieved from
    http://science.uniserve.edu.au/newsletter/vol8/fekete.html
    Goldberg, F. M., & McDermott, L. C. (1986). Student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image formation by a plane mirror. Physics Teacher, 24(11), 472-480.
    Goldberg, F., & McDermott, L. (1987). An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image formed by a converging lens or concave mirror.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55(2), 108-119.
    Gauld, C. F. (1988). The cognitive context of pupil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3), 267-274.
    Galili,I.,Goldberg,F.,&Bendall,S.(1993).The effect sofprior know ledgeand
    instruction on understanding image form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er. 30,271-303.
    Galili, I. (1996).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in geometrical op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8(7), 847-868.
    Galili, I., & Hazan, A. (2000). Learners' knowledge in optics: Iterpretation
    structure and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2(1),
    57-88.
    Grayson,D.J. (1995). Many rays are better than two, The Physics Teacher,33(1),
    42-44.
    Hashweh,M.Z.(1986).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conceptuall chang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8(3),229-249.
    Head, J. (1986). 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 Promise andproblems.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4(2), 203-211.
    Hoffman, J. E., & Subramaniam, B. (1995). The role of visual attention in
    saccadic eyemovements.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57(6), 787-795.
    Hughes, A., Wilkens, T., Wildemuth, B. M., & Marchionni, G. (2003). Text or
    pictures? An eyetracking study of how people view digital video surrog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mage and Video Retrieval, Proceeding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 retrieved form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1760202
    Just, M. A., & Carpenter, P. A. (1992). A capacity theory of comprehens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99(1),
    122-149.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8).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dict-observe-explaintasks in diagnos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in identifying theirlevels of achievement.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20715 )
    Myron, E. (1977). Representing image formation in lenses and mirrors. The
    Physics Teacher, 15, 178-179.
    Otero, J., Goldberg, F., Galili, I., & Bendall, S. (1993). The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and instruction on understanding image formation research. Science
    Teaching, 30(3), 271-301.
    Palmer,D.(1995).The POE in the primary school: An evalu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25(3),323-32.
    Pfundt,F.&Duit,R.(1991).Bibliography: Student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and
    science education.(3rded.).Keil, West Germany: IPN.
    Posner,G.J.,Strike,K.A.,Hewson,P.W.,&Gertzog,W.A.(1982).A commodation of
    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66,211-227.
    Ridgeway, D. (1988). Misconceptions and the qualitative method. Science Teacher,
    55(6), 68-71.
    Russel, T.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P.O.E. Retrieved from
    http://post.queensu.ca/~russellt/howteach/p-o-e.htm
    Saxena, A. B. (1991).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erties of light by student
    inIndia. Intern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13(3),283-28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