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亭潔
論文名稱: 『原住民科學』之探索與學習: 以蘭嶼達悟族為例
指導教授: 蔡慧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論文頁數: 206
中文關鍵詞: 蘭嶼達悟族原住民科學傳統智慧科學教育
英文關鍵詞: Lanyu, Tau, native science, traditional wisdom,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4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島是多元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生活在島上的各族群,數千年來為了適應環境以求生存的,各自發展出許多獨特知識體系及文化內涵。達悟族世代居住在蘭嶼島,其為適應環境衍生出來的傳統文化及知識獨樹一幟,受位置孤立影響,傳統文化較晚受到外來衝擊,是臺灣各原住民族中保存最完整者,長期受到國內外學者關注。然隨著外來文化與經濟開發的影響,蘭嶼達悟族面臨語言、原住民科學智慧與傳統文化快速流失的困境。幸而近年來臺灣社會重視多元文化發展,及少數民族環境智慧與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加上原住民族自我意識抬頭,原住民知識份子興起,使原住民之傳統文化與科學智慧逐漸獲得社會的珍視與尊重。
      本研究將運用文件分析、訪談和觀察的方式,針對已有文件進行分析與歸納,再蒐集部落居民的意見相映證,以瞭解蘭嶼達悟族原住民科學智慧之內涵,及其傳統學習型態與學習歷程,並瞭解蘭嶼達悟族對在地環境學習場域的想法與需求。
      為方便結果呈現,本研究將達悟族傳統原住民科學智慧分為海洋、陸地及日常生活等三類知識體系,實際上在達悟族的日常生活中,此三類知識體系彼此是相輔相成,無法分割的。達悟族的傳統學習型態則分別針對傳承的來源與學習的方式進行探討,並發現其學習歷程具年齡階段性及性別分工的特徵。
      本研究希望以藉由探討達悟族傳統智慧內涵及傳統學習模式,作為蘭嶼將來發展在地發展環境學習場域之參考素材,以達成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再傳承。

    Taiwan is a place of diverse people living together, the various people living on the isla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urvive, each developed many unique knowledge system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au family lived for generations in Lanyu Island, its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derived affected by the location of isolated, traditional culture is later exposed to external shocks, is the best preserved in Taiwan aborigines, has long been scholars pay close attention. The contingent with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au faced with the predicament of rapid loss of language, native science wisdo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Fortunately, in recent years, Taiwan's social emphasis on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wisdom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lus aboriginal self-consciousness, the rise of indigenous intellectuals, social treasured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ve science wisdom gradually and respect.
      This study will use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and summarize existing file, and then collect the views of the residents matched tribal car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au aboriginal science connotation of wisdom, and their traditional learning state and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the Tau tribe on Lanyu environmental learning in the ground field thoughts and need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will reach the traditional aboriginal Tau scientific wisdom into the ocean, land and other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everyday life, in fact Tau’s daily life, this three types of knowledge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can’t be separated. Tau traditional learning styles were the sources for the heritage and learning ways to explore and discover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with the age and gender division stage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hopes to explore Tau by conventional wisdom connotation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model, as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yu environmental learning field reference materi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transmission.

    目 錄 摘要 II 目錄 IV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原住民科學智慧與傳承 10 第二節 臺灣原住民科學教育現況 37 第三節 環境學習場域探討 56 第四節 小結 7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7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78 第四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85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9 第一節 蘭嶼原住民科學智慧內涵 90 第二節 蘭嶼原住民科學傳統學習歷程 134 第三節 在地環境學習場域探討 15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結論 171 第二節 建議 171 參考文獻 179 附錄 190

    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0)。紐西蘭毛利族語言復甦政策與執行經驗考察報告。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5)。「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實地察證
    報告。
    牟中原、汪幼絨(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
    余光弘(1993)。蘭嶼雅美族以同易同式交換的經濟實用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80,37-60
    余光弘、董森永(1998)。台灣原住民史 雅美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余光弘(2004)。雅美族。台北市:三民。
    吉娃斯.叭萬(2006)。從紐西蘭毛利族的語言巢看台灣的原住民母語教學。台灣國
    際研究季刊,2,1,163-184。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林衡立(1961)。雅美曆置閏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2,47-74。
    周儒(2011)。實踐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臺北市:五南。
    夏曼.藍波安
    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碩士論文。
    2007.航海家的臉。台北:INK。
    2009。蘭嶼達悟族的海洋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125-154。
    夏本奇伯愛雅(2004)。蘭嶼素人書。台北:遠流。
    紀駿傑(2005)。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
    5-2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枝烈(2009)。排灣族文化中的科學智慧初探。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6,115-156。
    陳張培倫(2010)原住民族教育改革與原住民族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8,1-27。
    董森永(1997)。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台中:台灣省文委員會。
    董森永(2007)。達悟族的海老人。海浪、記憶、敘事—魚與雅美社會文化(論文集專
    刊)。台東縣政府編印。
    郭華仁、陳昭華、陳士章、周欣宜(2005)。傳統知識之保護初探。清華科技法律與
    政策論叢,2,1, 49-99。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漢寶德(2004)。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299-254。
    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文欽(2008)。蘭嶼拼板舟造舟過程及植物利用之研究─以2004年紅頭部落為例。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黃旭(1995)。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台北:稻香出版社。
    張譽騰
    1994。走在博物館的時空裡。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
    2004。生態博物館 ── 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
    張培倫(2009)。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25-53。
    鄭惠英(1984)。雅美的大船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95-155。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雅美族──學習手冊(試用本)。第一冊。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雅美族──學習手冊。第二冊。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雅美族──教師手冊(修訂本)。第三冊。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委員會。
    1995 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雅美族──學習手冊。第四冊。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委員會。
    衛惠林、劉斌雄(1962)。蘭嶼族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專刊。
    戴惠莉(2007)。知識的生產與傳遞界限:以蘭嶼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
    化研究所。臺東市。
    傅麗玉
    1999 從世界觀探討台灣原住民中小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學刊》,7(1),71-90。
    2003a 誰的生活經驗。《原住民教育季刊》,31,5-26。
    2003b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竹槍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2,5-25。
    2004a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電土燈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3,77-101。
    2004b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醃苦花魚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5,5-28。
    2004c 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泰雅染料。《原住民教育季刊》,36,5-32。
    2004d 誰的科學教育?中小學科學教育的多元文化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7,1,91-108。
    2011 LAWA愛科學:在「部落有衛星」看見的原住民族女性科學學習。物理,
    33,6,459-464。
    Danny L. 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G. Eills Burcaw著;張譽騰等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Georges Henri Riviere & Nancy J. Fuller原著;鄭秀嫻譯(1996)。生態博物館──演化
    型定義。博物館學季刊,10,1,3-6。

    外文文獻
    Barnhardt, Ray & Angayuqaq Oscar Kawagly. (2005).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and Alaska Native Ways of Knowing,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36(1), 8-23.
    Dip, Kapoor., & Edward, Shizha. (2010).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in Asia /
    Pacific and Africa. Palgrave Macmillan.
    Gregory, Cajete. (1994). Look to the Mountain: An Ecology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Kivaki Press.
    Gregory, Cajete. (1999). Igniting the Sparkle- An Indigienous Science Education Model.
    Kivaki Press.
    Gregory, Cajete. (2000). Native Science-Natural Laws of Interdependence. N.M:Clear
    Light Publishers.
    Gregory, Cajete. (2012). Indigenous Science -- Key Ideas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Indigenous Science and Indigenous pedagogy. Speech archives in NTNU.
    Glen Aikenhead. (2001). Integrating Western and Aboriginal Sciences: Cross-Cultural
    Science Teaching.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1(3), 337-355.
    Michell, Dr. Herman, and Others. (2008). Learning Indigenous Science from Place.
    Aborigin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 Colleg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ICOM. (2007). Key Concepts of Museology. Edited by Andre Desvallees and Francois
    Mairesse. ICOM and ARRMAND COLIN publishing.
    Robin, Wall, Kimmerer. (2002). Weaving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to
    Biological Education: A Call to Action. BioScience, 52(5), 432-438.
    Silverman, David. (2001). Ethnography and Observation. in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s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s. Landon, 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43-83.
    UNESCO. (2006). UNESCO and Indigenous Peoples: Partnership to Promote Cultural
    Diversity,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網路文獻
    原住民科學教育方案計畫:
    http://icn.ncu.edu.tw/ScienceWebSite/Default.aspx
    原住民族電視臺
    2009a。達悟族──拼板舟──船體建造(播出日期2009.11.30)。科學小原子,
    第五十九集。http://www.youtube.com/watch?v=YV7VStD64nY
    2009b。達悟族──拼板舟──流體力學(播出日期2009.12.07)。科學小原子,
    第六十集。http://www.youtube.com/watch?v=JU3aKByB8uU
    2009c。達悟族──地下屋──防風功能(播出日期2009.12.21)。科學小原子,
    第六十二集。http://www.youtube.com/watch?v=o9weJ1Ddkdc
    2009d。達悟族──地下屋──排水系統(播出日期2010.1.11)。科學小原子,
    第六十五集。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VYUuFvx8s
    2010a。泰雅族──梯田(播出日期2010/1/25)。科學小原子,第六十七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1WK5lwEJJ8
    2010b。達悟族──農耕(播出日期2010/5/17)。科學小原子,第八十三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CJEFmLfDzY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學友之家:
    http://www.nmns.edu.tw/public/naturalist/about/other-sites/edu04_06_01/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2009a。雅美族建築類型。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ct.asp?xItem=669534&CtNode=17062&mp=cb01。
    2009b。雅美族社群聚落與空間。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ct.asp?xItem=669626&CtNode=17046&mp=cb01。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09。水芋種植。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134&Keyword=%E6%B0%B4%E8%8A%8B
    2012。國民教育延長。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422&Keyword=%E7%BE%A9%E5%8B%99%E6%95%99%E8%82%B2%0D
    Alaska Native Science Commission. (1994). What is Traditional Knowledge? Retrieved
    Nov. 12, 2012 from: http://www.nativescience.org/html/traditional_knowledge.html
    Australian Museum: http://australianmuseum.net.au/
    Kaupapa Māori: http://www.kaupapamaori.com/
    RANGAHAU:http://www.rangahau.co.nz/
    The Native American Academy:http://www.silverbuffalo.org/NSA-NativeScience.html
    UNESCO/Education/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igenous
    Knowledge:http://www.unesco.org/new/en/education/themes/leading-the-international-agenda/educati
    Hawaiian Voyaging Traditions:http://pvs.kcc.hawaii.edu/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