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鎮榮
Yang, Chen-jung
論文名稱: 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A Study of The Taipei City Riverside Park Sports Facilities User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指導教授: 鄭志富
Cheng, Chih-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休閒效益河濱公園
英文關鍵詞: users’ facility, satisfaction, benefits of leisure, riverside par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使用者在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差異情形
    ,期能瞭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運動設施的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做為日後臺北市民運動休閒設施規畫之參考。本研究在進行第一階問卷調查之後,依據量化研究結果設計第二階段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過後,將量化研究結果輔以質性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由於中正河濱公園運動的施使用者,以50歲 (含) 以上高齡者比例最多,顯示河濱
    公園高齡者運動設施的加強有其必要性與急切性。然而在女性、小孩及年齡在50
    歲(含)以下或在職者所佔比例相對較少,因此未來可以拓展更多這些組群的參與。
    二、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運動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以「交通」的滿意度最
    高,而「清潔」的滿意度最低,而且教育程度愈高或年齡愈高對「景觀」 (含設施)
    的滿意程度也愈低,顯示加強河濱公園的「清潔」,以及做好「景觀規劃」是管理
    單位的當務之急。
    三、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在「心理休閒」、
    「社交休閒」、「生理休閒」均未達顯著差異,但設施使用者在中正河濱公園的「休
    閒效益」平均滿意程度比較高的,顯示市民到園區可獲得滿意的「休閒效益」。
    四、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公園的使用者在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的生理、心理
    、社交各構面之相關均達顯著的水準。其中「心理效益」與「景觀」的相關水準為
    最高,顯示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應重視「景觀」 (含設施) 的規劃及建設,如
    此可以進一步提升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的「心理效益」。
    五、本研究顯示,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一般而言對園內運動設施的「景觀」
    (含設施) 、「安全」、「清潔」、「交通」平均滿意度只是「普通」,而要達到
    的「非常滿意」,卻還有一段距離,顯示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未來的發展將還
    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於公園內景觀美化、設施的符合安全標準與維修、
    增加嶄新的運動設施、園區內清潔的維護問題等,均值得政府單位的改進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enefits of the leisure of the facilities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and its users’ level of satisfaction.This study consisted of two phrases. In this first phase,the participant had been requested to fill the survey. In the second phase,the selected participants had been interviewed by the researchers.
    1. Users aged beyond 50 from the highest portion for the facilites in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 In contrast women,children,people aged below 50, and incumbents accounted for the lowest percentage﹐so the city government could plan for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future.
    2. People who were participating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were satisfied with communication but not satisfied with sanitary.It shows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al degree and the elder user of facility,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t landscapegardening.
    3. Users were least satisfied with sanitation of the facility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the users’ level of satisfac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education levels and ages.
    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ound between the users’ personal background (e.g.educational background).The higher the degree in benefits of leisure, the more the satisfied benefits of leasure in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facility users obtain.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satisfaction of facilitie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were all significant, especially between psycholog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It show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ilities was landscape gardening , It could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in various of ways especially in psychological benefits.
    5.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of facility users, the total average in landscape planning ,sanitary,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were just “satisfied”, and the total average was hard to get “very satisfied”now .As a consequence , the satisfaction of facilities had room for improv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e users of the facilityies care more about landscapegardening, facilityies’s safty standaras,new facilities, park cleanness.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 3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公園的類型及功能 …………………………………………………… 7 第二節 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 17 第三節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休閒效益 ……………………………… 23 第四節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的關係 ………………… 31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33 第参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 54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56 第一節 中正河濱公園受試者背景變項分析 ……………………………… 56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差異分析 ……………… 6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休閒效益量表之差異分析 ………………………… 73 第四節 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典型相關分析與討論 …………… 10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110 第一節 結論 …………………………………………………………………… 110 第二節 建議 …………………………………………………………………… 114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117 引用文獻 ………………………………………………………………………… 119 附錄 ………………………………………………………………………… 125 附錄一、 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調查問卷 125 附錄二、 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三大流域的沿河兩岸廣大的河濱公園…… 131 附錄三、 中正河濱公園介紹 ………………………………………………… 138 附錄四、 訪談稿 ……………………………………………………………… 139

    內政部營建署 (1996) 。我們的公園綠地。臺北市:作者。

    水心蓓 (2006) 。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軟硬體設施使用滿意度研究- 以大安森林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方美玉 (2006) 。斗六運動公園休閒設施需求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敏華 (2005) 。自然公園使用者休閒效益與休閒設施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富陽
    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清欉 (2010) 。道南左岸河濱公園棒球場使用概況紀實。政大體育研究,19 (1) ,
    1-18。

    王雅民 (2011) 。服務品質、運動設施環境與滿意度對觀眾忠誠度之影響–以2010
    海碩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

    王綉惠、邱冠閔、黃依萱 (2012) 。高雄澄清湖環湖車道騎乘者之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相關研究。2011運動與休閒產業經營發展學術研討會。美和科技大學,屏東縣。

    王慶堂、蔡貴絲 (2008) 。臺灣運動設施現況與政策之分析。海峽兩岸體育研學報, 2 (2) ,30-43。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4) 。我國國民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2) 。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作者。

    余政達 (2008) 。屏東縣、市運動公園使用者之滿意度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吳守從、方乃玉 (2004) 。遊客對都市公園休憩設施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 (2) ,72-88。

    吳衍潔 (2002) 。大臺北地區民眾休閒設施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國銑 (2005) 。花蓮縣立運動公園經營管理策略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惠富 (2008) 。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 刊, 1 (1) ,41-53 。

    呂新捷 (2012) 。新屋綠色走廊自行車騎乘者遊憩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慧中、陳伯儀 (2008) 。休閒遊憩者對運動公園設施使用滿意度之探討-以花 蓮縣立運動公園為例。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5,231-240。

    李世昌、張育瑋 (2004) 。休閒運動公園經營管理-以草屯中山公園為例。大專體育,75,119-124。

    李敏玲 (1996) 。運動公園規劃與經營管理之現況描述-以羅東運動公園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37-156。

    李晶 (譯) (2000) 。休閒遊憩事業概論。臺北市:桂魯。 (Kathleen A.C., & Hilmi M. I., 1999)

    林欣慧 (2002) 。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 (未出版 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慧 (2001) 。運動場館整體規劃報告-以新莊運動公園為例。中華體育,14(4),
    32-41。

    林偉智 (2010) 。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豔汝 (2003) 。臺灣地區大型運動公園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金松 (1992) 。我國體育專業人力市場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邱皓政 (2009)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第三版) 。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施姵如 (2006) 。臺中市不同屬性公園之假日民眾休閒行為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文)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洪慧敏 (2009) 。運動公園休閒設施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都會公園為例。休閒 保健期刊。4,32-41。

    胡文青 (2007) 。臺灣的公園。新北市:遠足文化。

    胡淑華 (2013) 。臺北市大安運動中心運動課程服務品質、學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涂淑芳 (譯) (1996) 。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市:桂冠。 (Bammel, G., & Barrus-Bammel, L., 1996)

    高俊雄 (1995) 。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 (1) ,69-78。

    陳林鴻 (2009) 。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究–以
    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瑞辰 (2008) 。游泳池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臺北縣三重
    市地區游泳池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 (2003) 。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國森 (2012) 金門地區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司 (1993) 。運動公園規劃準則。臺北市:作者。

    許義雄 (1983) 。體育學原理。臺北市:文景。

    郭滿洲 (2003) 。民眾對都會型運動公園功能適切性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臺北天母運動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靜玲、施秀蓉、吳亮慶 (2012) 。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 (3)﹐129-138。

    陳鴻雁、謝邦昌 (2003) 。我國國民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黃明福 (1981) 。運動公園美化設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 。中國文化大學, 臺北市。

    黃長發、簡彩完 (2009) 。主題樂園顧客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相關之研究。運動休 閒餐旅研究,4 (3) ,60-80。

    溫延傑、詹建人 (2008) 。休閒運動設施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以高雄市立體育場中山網球場為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葉文龍 (2003) 。都會公園體能活動區之規劃設計-以臺中都會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廖珮妏 (2009) 。新莊體育場民眾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滿意度及行為意圖之研 究。運動與遊憩研究,4 (1) ,34 – 48。

    臺北市水利處 (2013) 。戀戀河濱趴趴走。取自臺北市水利處網址http://www.riversidepark.taipei.gov.tw/np.asp?ctNode=56358&mp=106035

    臺北市政府 (2002) 。臺北市體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2006) 。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1993) 。臺北市公園綠地配置圖。臺北市:作者。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012) 。臺北市民每人享有公園及綠地面積。臺北市:作者。

    劉田修(1992)。休閒運動公園之規劃管理。國民體育季刊,21 (4),25-37。

    鄭天明、吳國清、陳美存 (2007) 。不同參與經驗之遊客對展覽型節慶的主題意象、活動吸引力、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影響研究-以高雄燈會為例,旅遊管理研究,7 (1) ,31-54。

    鄭志富主編 (2004) 。體育行政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志富主編 (2010) 。體育行政與管理 (第二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戴琇惠 (2010) 。水中有氧運動參與者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明忠 (2009) 。桃園市陽明運動公園使用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韓鴻恩 (2001) 。運動公園用後評估之研究-以竹南運動公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華大學,新竹市。

    簡彩完、黃長發 (2007 ) 。主題樂園遊客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及休閒效益相關 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10 (1),1-37。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que,
    IA:Wm. C. Brown Publishers.

    Beard, J. G., & Ragheb, K. G. ( 1980 ). Measuriag leisur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22-33.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 . Applications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2nd ed. New York﹐NY:McGraw-Hill Companies,Inc.

    Ghiselli﹐E. E., Campbell. J.P., & Zedeck, S. (1981). Measurement theory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an Francisco, CA:Freeman.

    Churchill, G. A. Jr.,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 19, 491-504.

    Cranz, G. (1978). Changing roles of urban parks from pleasure ground to openspace. Landscape, 22(3), 9-18.

    Dustin, D. L., & Goodale, T. L. (1997). The social cost of individual benefits. Park &
    Recreation, 32(7), 20-22.

    Lavery, A. (1975). The demand for recreation:A review of studies. Town Planning Review, 46(2),185-200.

    More, T.A., Stevens, T., & Allen, P.G. (1988). Valuation of urban parks. Landscaped Urban Planning, 15, 139-152.

    Nied, R. J., & Franklin, B. (2002). Promoting and prescribing exercise for the elderly.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65(3), 419-428.

    Neulinger‚ J. (1981). 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2nd ed.). Springfield‚ IL﹕Charles C.Thomas.

    Schreyer, R.S., & Roggeabuck, J.W. (1978).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ion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 Leisure Science, 1 (4), 373-39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