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靖雯
Jing-Wen Wang
論文名稱: 朝向整合之路—奧修靜心歷程之轉化與療癒經驗對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之質性研究
The way to integr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ody-mind-spirit and life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s in Osho’s meditation process
指導教授: 李佩怡
Li, Pei-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0
中文關鍵詞: 奧修靜心歷程轉化與療癒經驗身心靈整合
英文關鍵詞: Osho, meditation process,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s, body-mind-spirit, integ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3下載: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訪談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經驗,理解其靜心歷程的發生、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及這經驗對其身心靈與生活的影響。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共訪談三位參與者;採質性研究之詮釋精神,分析與詮釋所得之訪談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一、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歷程呈現螺旋循環往上的發展脈絡,以「轉化前的初始狀態處於內外平衡的狀態」、「轉化的開始來自於平衡被干擾,而企圖維持平衡」、「在建構新平衡中,慢慢轉化生命型態」、「完成新平衡的建構」四種型態出現。而促使歷程發展的內在動力則是「痛苦情緒」、「身體回饋機制」及「尋求生命意義」三種心理力量,激發且帶動了靜心歷程的發展。
    二、參與者於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包括四大部分,其一是第一次靜心即已開始轉化與療癒;其二是身體和情緒經驗的完整表達,是轉化與療癒的基礎;其三是轉化與療癒過程中的「痛」帶來蛻變,此「痛」所涵蓋的層面有「跨越身體不舒服的痛、自我批判的痛、找不到靜心意義的痛;其四是轉化與療癒的核心經驗在於「看見、接受、放下」。
    三、靜心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對參與者的影響包括:靜心帶來身體的放鬆,使身體能量更為流動;靜心提升覺察能力,穩定情緒,產生自我認同;在意識的提升中找到生命意義;從事喜愛的工作,人我關係獲得療癒等身心靈與生活四大部份的影響。
    整體而言,靜心參與者的整體歷程即為朝向自我整合之路。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限制、建議與反思,以做為靜心者、諮商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of Osho mediation to understand the occurrences of their mediation process,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s, and the effects on the participants’ life and their body-mind-spiri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ree participants by adapting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terms of one in-depth interview. The results of the text which was transferred from the interviews are as the follows:
    The Osho meditation process of those participants shows a spiral upward cycle, and four patterns are presented in the process: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inner and outer balance before transformation, the beginning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balance and the attempt to keep bal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balance to gradually transfer their life pattern,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alance. Pain, the mechanics of physical feedbacks, and seeking for the meaning of life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ner forces, which excite and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tion proces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 four aspects: first, the beginning of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s right after the first mediation; second, the complete physical and mental expressions,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mediation and healing. Third, pain brings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ain includes transformation of physical suffering, self-critical pain, pain of missing the meaning of meditation. Fourth, the core experiences of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are to see, accept and let go.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 experience in Osho mediation process on those participants are: the physical relaxation from meditation makes the flow of physical energy stronger; meditation promotes the ability of awareness, settles the emotions, and helps find out self-identity; meditation may also help the participants to be more able to engage in their favorite work and make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ter.
    To sum up,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hose participants’ meditation is the way to integrate their own selves.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study limitation, suggestions and reflections may be for the references of some meditators, counselors, and other researchers.

    目錄 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最初和最終的自由--我的靜心之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5 第一節 靜心之定義 ………………………………………… 15 第二節 奧修靜心之觀點 …………………………………… 21 第三節 國內相關於靜心之研究 …………………………… 38 第四節 轉化與療癒經驗之相關研究探討 …………………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67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 6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研究歷程……………………………………………… 83 第五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86 第六節 研究嚴謹……………………………………………… 95 第七節 研究倫理……………………………………………… 98 第四章 參與者的生命故事 ………………………………… 101 第一節 在關係中療癒,找回愛與自由 …………………… 101 第二節 靜心中瞥見生與死………………………………… 117 第三節 看見平凡中的美,享受靜心後放鬆的滋味………… 135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53 第一節 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歷程 ……………………… 153 第二節 靜心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 184 第三節 靜心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對身心靈與生活的影響203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225 第六章 結論、建議與反思………………………………… 2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263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266 參考文獻…………………………………………………………… 283 中文部分…………………………………………………………… 283 西文部分…………………………………………………………… 292 附錄 …………………………………………………………………29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 295 附錄二 訪談大綱 ………………………………………………… 297 附錄三 謄稿保密同意書 ………………………………………… 298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訪談檢核表 ……………………………… 299 表次 表2-1 臺灣歷年來與「靜心」一詞意義接近之研究篇數一覽表…39 表2-2 臺灣歷年來以「奧修」一詞為關鍵詞之研究一覽表 …… 40 表2-3 國內探討靜心作用的相關文獻一覽表…………………… 42 表2-4 靈性與心理學對於問題轉化的隱喻 ……………………… 61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一覽表…………………………………… 75 表3-2 編碼說明…………………………………………………… 86 表3-3 資料分析之第一階段舉例說明…………………………… 89 表3-4 資料分析之第二階段舉例說明一………………………… 91 表3-5 資料分析之第二階段舉例說明二………………………… 92 表3-6 資料分析之第三階段舉例說明…………………………… 93 表3-7 研究參與者訪談檢核結果………………………………… 97 表5-1 三位參與者接觸奧修靜心前的生命狀態及踏上奧修靜心的契機 164 表5-2 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歷程一覽表……………………… 181 表5-3 參與者於靜心歷程中之「轉化與療癒經驗」一覽表…… 202 表5-4 奧修靜心參與者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對其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一覽表……………………………………………… 223 圖次 圖3-1 研究歷程…………………………………………………… 85 圖3-2 資料的整理………………………………………………… 87 圖3-3 資料的分析程序…………………………………………… 94 圖5-1 斑海豚的靜心歷…………………………………………… 182 圖5-2 蘇菲的靜心歷程…………………………………………… 182 圖5-3 平凡的靜心歷程…………………………………………… 183 圖5-4 奧修靜心參與者的靜心歷程圖…………………………… 233 圖5-5 靜心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 246 圖5-6 參與者於靜心歷程中的「轉化與療癒經驗」對其身心靈及生活的影響圖 ………………………………………… 251

    一、中文部分
    王明雯(1997)。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臺北市:洪葉。Padgett, D. K.(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rewards.
    王明智(2000)。英雄之路—人格發展(上)。諮商與輔導,178期,頁36-38。
    王靜蓉(2002)。把神秘喝個夠:靜心者體嘗的愛與狂喜。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史德海、蔡春輝譯(1988)。容格心理學入門。臺北市:五洲。Hall,C.S.& Nordby,V.J.(1973).A Primer of Jungian Psychology. Penguin USA.
    任繼愈主編(1991)。宗教詞典(上)。臺北市:博遠出版。
    邱溫譯(1998)。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和現代健康法。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Dychtwald,K.(1986). Bodymind. Jet literary associates.
    邱溫譯(2009)。肢體療法百科:身心和諧之旅的智慧導航。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Knaster,M.(1996). Discovering the body’s winsdom .Bantam New Age Book.
    李安德(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市:桂冠。
    李孟浩譯(1998)。情緒療癒。臺北縣:立緒。Goleman,D.(1997). Healing Emo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emotions,and health.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Inc.
    李宗芹(2001)。傾聽身體之歌:舞蹈治療的發展與內涵。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伯黍等譯(2002)。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五南。Arthur, S. R.(199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2nd ed.
    李佩怡(2003)。助人者與癌症末期病人關係歷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彗菁(2004)。癌症病人之重要他人喪失摯愛的靈性衝擊。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開濟(2006)。「我的靜心方法」座談會紀錄。哲學與文化,35卷12期,頁154-156。
    李佳馨、吳虹蓉譯(2008)。詮釋學今日提供我們什麼。哲學與文化,35卷2期,頁5-20。
    李正源(2009)。心理治療的直覺現象─詮釋學的觀點。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慧芬(2001)。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佳瑞譯(2008)。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哲學與文化,35卷2期,頁121-144。
    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雙葉。Corey,G. (2001).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6/E. Thomson Learning.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Patton,M.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Sage Publications,Inc.
    吳浩平(2007)。揭開奧修「神秘玫瑰」的神秘面紗--透過我的生命經驗來看見。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適達(2009)。禪坐的解壓機制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初麗娟、高尚仁(2005)。壓力知覺對負面心理健康影響:靜坐經驗、情緒智能調節效果之探討。中華心理學刊,47卷,2期,157-179。
    林佳慧(1999)。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靜婷譯(2000)。開啟心靈秘密花園:靜心的旅程。臺北縣:希德出版社。Hewitt,J.(1997). Teach yourself meditation. Naomi Oazniec.
    林綉亭(2004)。奧修靜心與身心靈自我調整療癒研究。親民學報,10期,頁129-149。
    林大豐、劉美珠(2007)。身心學(Somatics)概論。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上),頁149-186,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林妙香、李俞慧譯(2008)。密徑:譚崔之路。臺北市:三藝文化。Radha,C.Luglio (2008) Tantra - A way of living and loving.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臺北市:心靈工坊。Walsh,R. & Vaughan,F.,(1993). The paths beyond Ego - The transpersonal vision. Los Angeles: Tarcher.
    易之新譯(2003)。存在心理治療(下):自由、孤獨、無意義。臺北市:張老師。Yalom,I.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Freedom, Isolation, Meaninglessness. Basic Books.
    易之新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臺北市:心靈工坊。Cortright,B. (1997).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胡因夢譯(1996)。自由.愛.行動。臺北市:方智。Krishnamurti,J.(1994). Freedom,love,and action. London: Krishnamurti Foundation.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
    若水譯(1998)。從已知中解脫。臺北市:方智。Krishnamurti,J.(1985). Freedom from the known. London: Victor Gollancz.
    洪蘭譯(2001)。腦中有情:奧妙的理性與感性。臺北市:遠流。LeDoux,J. (1996). The emotional brain: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s of emotional life.Brockman,Inc.
    洪蘭譯(2002)。大腦的秘密檔案。臺北市:遠流。Carter,R. (1998).Mapping the Mind. Cassell & Co.
    唐清蓉譯(1996)。心靈之眼。臺北市:遠流。Speare,G.(1979). Everything Talks to Me. Element Inc.
    倪偉源(2004)。探討禪坐之舒壓效能。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高源清(1990)。英漢醫學大詞典。臺北市:牛頓。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徐淑卿(2003)。健康的時尚。載於黃秀如(主編),健康的時尚=Health in style,頁15。臺北市:網路與書。
    徐燕如(2005)。身心靈能量整合團體對大學生的自我覺察經驗之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毓良譯(1998)。心靈與肉體。臺北市:寰宇。Smith.,L.W.(1998).Of Mind and Body.
    陳榮華(2000)。詮釋學循環:史萊瑪赫、海德格和高美達。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3期,頁101-136。
    陳家倫(2002)。新時代運動在台灣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惟元(2004)。台灣新時代運動者的靈性建構。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伶(2005) 。冥想練習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內省與人際智能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秀蓉(2006) 。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的心理健康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定(2007)。完形治療理論之驗證:接觸干擾、未完成事件與心理幸福感因果模式考驗。教育心理學報,39 卷1 期,頁45-68。
    陳美琴(2007)。靈性發展與人格整合。載於大專校院生命教育學術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26。教育部。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陳亭螢譯(2007)。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容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Greenspan,M.(2003). Healing Through the Dark Emotions: the wisdom of grief,fear,and despair. Random House Inc.
    陳玉璽(2008)。西方心理學的靈性治療研究—以詹姆斯、容格與佛蘭克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7卷1期,頁1-34。
    陸敬忠(2001)。高達美哲學詮釋學之原理:理解之歷史性與詮釋循環。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5期,頁211-260。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頁224-259。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21-238。高雄:麗文。
    張芳杰主編(1985)。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文亮(1994) 。冥想技術的理論探討及其效果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張嘉莉譯(2000)。完形治療之父波爾斯。臺北市:生命潛能。Clarkson, P. & Mackewn,J. (1993). Fritz Perls. Sage Publications,Inc.
    張芝怡(2002)。新興宗教奧修在台灣的發展--以門徒之奧修經驗及消費特性為考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編著(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常若松(2000)。人類心靈的神話: 容格的分析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黃美基譯(1997)。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臺北市:光啟。Ferrucci,P.(1990). Inevitable Grace: breakthroughs in the lives of great men and women: guides to your self-realization.
    黃瑄詠(2008)。禪坐之腦部非線性動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黃瓊瑩譯(2002)。覺察:品嘗自在合一的佛性滋味。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程景琳主譯(2008)。發展心理學理論:從過去到現在。臺北市:學富文化。Miller,P.H.(2001).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New York:Worth publishers.
    溫世頌編著(2006)。心理學辭典。臺北市:三民。
    楊韶剛(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臺北市:貓頭鷹。
    管貴貞、連秀鸞(2005)。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究。輔導季刊,41卷3期,頁1-10。
    趙可式(2000)。詮釋學。載於:陳月枝總校閱,質性護理研究方法,頁87-130。臺北:護望。
    趙慈慧(2007)。推薦序。載於Greenspan,M.著,陰暗情緒是毒也是藥:容格【陰暗情緒】原型的自我轉化及療癒,頁19。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
    廖和敏譯(2004)。身體的情緒地圖。臺北市:心靈工坊。Caldwell,C.(1996). Getting Our Bodies Back: recovery,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rough body-centered psychotherap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Inc.
    廖世德譯(2007)。容格與鍊金術。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Raff,J.(2000). Jung and the Alchemical Imagination. Red Wheel/Weiser.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艾如(2006)。療癒性舞蹈課程對參與者之身心與生活的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蔡瓊儀(2008)。靜坐對注意力、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影響之實驗研究。靜宜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論文。
    劉權毅(2007) 。禪坐中心血管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電生理現象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系所博士論文。
    劉錦萍(2008)。Hakomi 治療法簡介。諮商與輔導,265期,頁8-12。
    劉劍輝(2008) 。大腦功能性影像於靜坐於生理調節現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論文。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受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羨一譯(2003)。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臺北市:商周。Berger,P.L. (1990). The Sacred Canopy :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Random House Inc.
    蕭瑞麟(2006)。不用數字的研究:鍛鍊深度思考力的質性研究,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謙達那譯(1990a)。波若心經。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0b)。奧秘之書(上冊)。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0c)。奧秘之書(下冊)。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1a)。靜心冥想:狂喜的藝術。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1b)。橘皮書:奧修的靜心技巧。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2)。密宗譚崔的精神與性。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3)。靜心觀照:修行的指引。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謙達那譯(1999)。靜心之路。臺北市:奧修出版社。
    謝政廷、施玉麗(2009)。容格理論在沙遊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288期,頁9-15。
    麗宇、胡菁琦譯(2004)。奧修開悟ABC:新時代入門辭典。臺北市:方智。
    嚴平譯(1992)。詮釋學。臺北市:桂冠。Palmer, R. E.(1969). Hermenutic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蘇絢慧(2005)。生命河流。臺北市:張老師。
    龔卓軍譯(1999)。人及其象徵;容格思想精華的總結。臺北縣:立緒文化。Jung C.G.(1964).Man and His Symbols. USA: Ferguson Publishing Company.
    二、西文部份
    Baumeister, R., & Tice, C. (1987). Emo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In R. Hogan & W. H. Jones (Eds.), 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 (Vol.2, pp. 181-200). Creenwich, CT: JAI Press.
    Garfield,S.L.(1980). Psychotherapy:An eclectic approach.New York:Wiley.
    Greene,D.(1995). Embodying holism: A somatic perspective on communication. Unpubishe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Garwain, S. (2002). Meditations: Creative visualization and meditation exercises to enrich your life. CA: New World Library.
    Hall,J.A.(1986). The Jungian experience analysis and individuation. Canada: Inner City Books.
    Hanna,T.(1970). Bodies in revolt: A primer in somatic thinking. New York: Holt,Rinehart & Winston.
    Hanna,T.(1977). The somatic healers and the somatic educators.Somatics,1(3),48-52.
    Hill, P. C.(2002).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Forming the Haitual center of Personal Energy,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Vol. 13,87-108。
    Hunter,L.B.(1998). Resilient imagination: emotionally disturbed children express strengths in the language of sandpla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he Union Institute.
    Johnson,D.H.(Ed.)(1995). Bone,breath & gesture:Practices of embodiment.Berkeley: North Atlantic Books.
    Kelly, G. F. (1996). Using meditative technique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36(3), 49-66.
    Knaster,M.(1996). Discovering the body’s wisdom. New York: Bantam Books.
    Koch, T.(1996). Implementation of a hermeneutics inquiry in nursing: Philosophy, rigour and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4, 174-184.
    Lincoln,Y.S., Guba,E.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Lincoln,Y.S., Guba,E.G.(1999).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In A. Bryman & R. Burgess(Eds.),Qualitative Research Volume III (pp.397-444).London: Sage.
    Pervin,L.A.,Cervone,D. & John,O.P.(2005).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arch,9th.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
    Peters,K. E.(2008).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s : science, religion, and human becoming. Minneapolis : Fortress Press.
    Plager, K. A.(1994).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A methodology for family health and health promotion study in nursing. In P. Benner ed.,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y (pp. 65-83). Thousand Oaks, CA: Sage.
    Shapiro, D. H. (1980). Meditation: Self-regulation strategy and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New York: Aldine.
    Steeves, R. H. & Kahn, D. L. (1995). A hermeneutical human science for nursing. In A. Omery, C. E. Kasper & G. G. Page, In search of nursing science (pp. 175-193). Thousand Oaks, CA: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