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珮琪 Chou, Pei-Chi |
---|---|
論文名稱: |
折翼與單飛:輟學離家少女自我分化之敘事研究 Broken wings and solo flight:seif-differentiation of girls who drop out and run away from home-a Narrative study |
指導教授: |
鄔佩麗
Wu, Pei-L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自我分化 、輟學 、離家 、敘事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self-differentiation, drop out, run away from home, narrative stud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5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研究者的實務出發,企圖對輟學離家少女之問題成因有所探討。
研究者採用Murray Bowen的自我分化觀點來了解受訪者與家人之關係,過程中以敘事研究為研究方法,先以整體-內容方式分析訪談稿,呈現整體的生命故事;接著以類別-內容方式進行內容分析,進而了解三位受訪者自我分化的情形與輟學離家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自我分化情形與早期生命經驗相關。整理如下:(1)受訪者童年階段若未能與父母建立良善的互動關係,對受訪者的人際關係造成影響;(2)受訪者與家人在緊張的互動關係中,彼此的心理情緒未能受到照顧,使受訪者缺乏情緒表達能力;(3)當外在環境提供支持而形成拉力,或是因家庭支持不足而形成推力,受訪者逐漸和家人形成疏離現象,甚至產生家庭衝突,以輟學離家為解決問題之途徑。
本研究指出,輟學離家少女面臨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結構,以及家庭暴力、遺棄等議題,受訪者亦有藥物濫用、不當親密行為、未成年懷孕等問題。然而,輟學離家是危機也是轉機,受訪者和家人將能重新開始重塑彼此的關係。本研究對學校輔導工作提出建言,以系統合作的概念,來找回中輟生,讓輟學少女逐步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By using narrative approach,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ree girls’ experiences, and the text scripts were analyzed with holistic-content and categorical-content model for different purpos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elf-differentiation related to early life experiences. More specifically,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ing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parents would influence the interviewe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oreover,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ir emotions in the ten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families would impact the interviewees’ abilities to express emotions. Besides, the dropout and runaway from home might be the consequence of getting more supports from the outside environments and not getting enough supports from their own families.
To sum up,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girls who dropped out of school and ran away from their families are faced with lots of problems, including atypical family structures, domestic violence, drug abuse, inappropriate sexual behaviors, pregnancy, and so on. However, the dropout and runaway can both be a crisis and a turning point at the same time. Apparently, the interviewees might have the chances to rebuil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families if they got help from the professional helpers. For the school counselors, this study offers a perspective of cross-systematic collaboration to help the students in need.
中文部分
王鑾襄、賈紅鶯(2013):Bowen自我分化理論與研究:近十年文獻分析初
探。輔導季刊,49(4),27-39。
司法院(2005):少年事件處理法。
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
C0010011,2005年5月18日。
行政院公告(2015):中輟生輔導替代役男服勤須知。
取自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網站:
http://www.laws.taipei.gov.tw/lawsystem/wfLaw_
Information.aspx?LawID=A040080031007700-20150323,2015年
3月23日。
汪慧敏、鍾思嘉(2008):為什麼要上學?三位國中瀕臨中輟生的改變歷程。
諮商輔導學報,19,1-29。
何明晃(2009):經常逃學而不逃家少年其學校與家庭經驗之研究。青少年犯
罪防治研究期刊,1(1),29-82。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
究,6,173-211。
李怡如(2011):從佛洛姆哲學看e世代的網路戀情。諮商輔導學刊,311,
29-32。
李佩怡(2013):榮格個體化思想: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旅。臺北:天馬文
化。
李宜蓁、林韋萱(2015):生命悲歌:我住的地方不是「家」。親子天下,
74,144-151。
吳芝儀(2000):國中階段中輟學生輟學經驗與危機因素之研究。犯罪學期
刊,5,179-232。
吳宜真、賈紅鶯(2012):以家庭系統觀看生涯抉擇。諮商與輔導,314,
43~47。
邱珍婉(2011):首次離家大學女生對家的觀感:初探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
報,19,31-58。
林保賢(2016):四個失意故事。天下雜誌,589,144~148。
林萬億(2010):建構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社區
發展季刊,129,20-51。
周樂鵑(2011):離家求學的未婚成年女性返家經驗之敘說。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
之關係。應用心理學,11,93-115。
周愫嫻、溫淑盈(2004):家庭結構、家庭功能、自我控制與兒童問題行為之
縱貫性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3,149-197。
周震歐、趙碧華(1996):青少年逃學逃家行為的社會因素分析。犯罪學期
刊,2,79-98。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時英、池旭臺、李榮純、楊曉媚、鄭婉儀(2011):返璞歸真・重現風華:中
輟復學輔導。教育部輔導計畫叢書電子書,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取自教育部網站:http://www.guide.edu.tw/book/,2011年5月。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
取自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網站:
http://dropout.heart.net.tw/
law2-3.htm,91年12月9日。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12): 100學年教育部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
取自全國國民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網站:
http://www.edu.tw/displ/
itemize_list.aspx?site_content_sn=7974,2012年8月23日。
基隆市政府(2014):中輟預防與復學輔導工作:資源整合同關懷,每個孩子
帶上來。基隆市政府主辦「基隆市103年度國民中小學個別處遇實務研習
暨中輟會報」發表之文章,基隆市。
基隆市政府(2016):105年度輟學統計資料。基隆市政府主辦「105年度第1
次中輟督導會報暨強迫入學委員會會議」發表之文章,基隆市。
莊慧美(2005):自我分化與界限概念在家族治療的運用及比較。諮商與輔
導,236,20-28。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
心理學報,28,145~176。
陳鈞凱(2016):缺錢缺人! 關懷訪視員1人追300精神病人。
取自NOWnews網站:
http://www.nownews.com/n/2016/04/06/2053690,2014年4
月6日。
陳文茜(2015):地中海旁天使的血與淚。天下,581,48-50。
陳靜宜(2001):自我分化在家庭治療理論中的意義。諮商與輔導,191,
17-20。
賀孝銘、林清文、李華璋、王文瑛、陳嘉雯(2007):我國中輟預防工作現
況'與困境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73-98。
舒霖(2013):心理師的眼睛。台北市:爾雅叢書。
許舜賢(2015):青少年中途輟學相關因素之探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4
(8), 161-178。
莊慧美(2005):自我分化與界限概念在家族治療上的運用及比較。諮商與輔
導期刊,236,20-28。
程秋梅、陳毓文(2001):中輟少年的復學適應:傳統傅學模式與另類復學途
徑之比較。臺大社工學刊,4,45-96。
葉庭瑜(2015):韌性與脆弱共生—被迫離家少年之離家經驗。國立台灣大學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儀芬、王秀美、黃福慧(2014):執行高關懷兒少輔導方案機構間合作現況
之探討:以澎湖縣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4(1),83-
130。
張淑慧(2007):中輟輔導的思考:談中輟少年的復原力。中華教育,58,
5。
張瀞文(2008):澎湖地區受保護管束少年逃家經驗敘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志禹、林邦傑、謝高橋(1996):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台北,
青輔會編印。
劉玉鈴(2015):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
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劉惠琴(1998):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衛生心理學刊,
12(4),53~91。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學,6,97-130。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
生期刊,18(4),55-92。
趙文滔、許皓宜(2012):關係評估與修復。臺北:張老師文化。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式之
研究。諮商與輔導學報,29,25-46。
廖鳳池、許雅惠、翁令珍(2003):高雄地區青少年逃家經驗之調查研究。諮
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9,47-79。
蔡麗紅、沈昱名、涂慧慈、關百娟、黃怡樺、林昌明、史麗珠(2012):桃園
地區中輟生成癮物質使用之路徑模式。學校衛生,61,103-126。
鄭栗兒、鄭順聰(2015):基隆的氣味。臺北:有鹿文化。
歐陽儀、吳麗娟(2012):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模式探討。教
育心理學報,43(3),567-589。
歐陽儀、吳麗娟(2014):父母自我分化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過程中自我分化代間
傳遞與親子三角關係的角色初探。輔導季刊,50(2),65-73。
簡里娟(2009):中輟學生輔導工作:學校與社區合作之初探。輔導季刊,45(1),
60-70。
蘇益志(2011):小翼的故事:少女逃學逃家行為的系統性思考。諮商與輔導,
309,62-63。
王勇智、鄧明宇合譯(2003):敘事分析(原作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臺
北:五南。
王慧玲、連雅慧合譯(2002):家族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原作者:Michael P.
Nichols &Richard C. Schwartz)臺北:紅葉文化。
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08):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
(原作者:Froma Walsh)臺北:心靈工坊。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Tamar Zilber)台北市:濤石文化。
林美珠、田秀蘭譯(2006):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催化(第二版)(原
作者:Clara E Hill)臺北:學富文化。
易之新譯(2003):關係花園(原作者:Jock Mckeen,M.D.&Bennet Wong, M.D.)
臺北:心靈工坊。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D. Jean Clandinin & F. Michael Connelly)臺北:心理出版社。
英文部分
Bowen, M.(1978).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NY: Jason Aronson.
Elizabeth A. Skowron(2005).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Child Abuse Potential in
Young Adulthood, The family journal,13(3),281-290.
Hyejin Kim Anne M. Prouty, Douglas B. Smith, Mei-ju Ko,
Joseph L. Wetchler,Jea-eun Oh(2014).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amily functioning in
South Korea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42,
257-265.
Jenny Brown(2014).Emotion in Bowen Theor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5,398-400.
Jonathan P. Schwartz, Jennifer K. Montgomery
(2006).Examination of parenting styles of processing
emotion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The Family
Journal,14(1),41-48.
Kerr, M. E..& Bowen, M.(1998).Family evaluation : an
approach based on Bowen theory. New York, NY:W. W. Norton
Linda Mackay, Jenny brown(2014).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family system supervisio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34,325-337.
Ora Peleg(2014).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during childhood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iangulation in 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9(6),462-470.
Yin-ling Tabitha Ng(2014).Spiritua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of parents living in the city of sadness. Mental
Health, Religion& Culture,17(7),655-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