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惠雯
論文名稱: 晚明傳教士的中國意象—以社會生活的觀察為中心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傳教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8下載:1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緒論﹒﹒﹒﹒﹒﹒﹒﹒﹒﹒﹒﹒﹒﹒﹒﹒﹒﹒﹒﹒﹒﹒﹒﹒﹒﹒﹒﹒﹒﹒1 第一章 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描繪﹒﹒﹒﹒﹒﹒﹒﹒﹒﹒﹒﹒﹒﹒28 第一節 食衣住行﹒﹒﹒﹒﹒﹒﹒﹒﹒﹒﹒﹒﹒﹒﹒﹒﹒﹒﹒﹒﹒﹒﹒﹒﹒﹒28 第二節 社交禮儀﹒﹒﹒﹒﹒﹒﹒﹒﹒﹒﹒﹒﹒﹒﹒﹒﹒﹒﹒﹒﹒﹒﹒﹒﹒﹒55 第三節 歲時節日﹒﹒﹒﹒﹒﹒﹒﹒﹒﹒﹒﹒﹒﹒﹒﹒﹒﹒﹒﹒﹒﹒﹒﹒﹒﹒65 第二章 對中國宗教信仰的評論﹒﹒﹒﹒﹒﹒﹒﹒﹒﹒﹒﹒﹒﹒﹒﹒76 第一節 祭孔祀祖的儒教﹒﹒﹒﹒﹒﹒﹒﹒﹒﹒﹒﹒﹒﹒﹒﹒﹒﹒﹒﹒﹒﹒﹒76 第二節 偶像崇拜的佛道﹒﹒﹒﹒﹒﹒﹒﹒﹒﹒﹒﹒﹒﹒﹒﹒﹒﹒﹒﹒﹒﹒﹒90 第三章 對中國傳統禮俗的記述﹒﹒﹒﹒﹒﹒﹒﹒﹒﹒﹒﹒﹒﹒﹒105 第一節 婚喪嫁娶﹒﹒﹒﹒﹒﹒﹒﹒﹒﹒﹒﹒﹒﹒﹒﹒﹒﹒﹒﹒﹒﹒﹒﹒﹒105 第二節 婦女閉居﹒﹒﹒﹒﹒﹒﹒﹒﹒﹒﹒﹒﹒﹒﹒﹒﹒﹒﹒﹒﹒﹒﹒﹒﹒121 第三節 奇風異俗﹒﹒﹒﹒﹒﹒﹒﹒﹒﹒﹒﹒﹒﹒﹒﹒﹒﹒﹒﹒﹒﹒﹒﹒﹒131 第四章 晚明傳教士中國意象的文化解析﹒﹒﹒﹒﹒﹒﹒﹒﹒﹒145 第一節 鉅細靡遺的文化觀察﹒﹒﹒﹒﹒﹒﹒﹒﹒﹒﹒﹒﹒﹒﹒﹒﹒﹒﹒﹒﹒145 第二節 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讀﹒﹒﹒﹒﹒﹒﹒﹒﹒﹒﹒﹒﹒﹒﹒﹒﹒﹒﹒﹒﹒157 第三節 傳教身分與中國意象的塑造﹒﹒﹒﹒﹒﹒﹒﹒﹒﹒﹒﹒﹒﹒﹒﹒﹒﹒163 結論﹒﹒﹒﹒﹒﹒﹒﹒﹒﹒﹒﹒﹒﹒﹒﹒﹒﹒﹒﹒﹒﹒﹒﹒﹒﹒﹒﹒﹒﹒﹒176 徵引書目﹒﹒﹒﹒﹒﹒﹒﹒﹒﹒﹒﹒﹒﹒﹒﹒﹒﹒﹒﹒﹒﹒﹒﹒﹒﹒﹒﹒﹒180

    壹、文獻史料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註釋本:新舊約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1990。
    漢.班超,《白虎通德論》,台北:廣文書局,1965。
    漢.鄭玄注,《儀禮十七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1989)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
    宋.王溥撰,《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60。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
    明.王世貞,《斛不斛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五編第四冊,台北:新興書局,1985。
    明.申時行纂修,《明會典》,《國學基本叢書》第86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
    明.朱元璋,《大誥武臣》,收於吳湘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第34冊,《明朝開國文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影印嘉靖四十四年刊本,1971。
    明‧何喬遠,《閩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04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1995。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台北:東華書報社據萬曆15年司禮監刊本印行,1964。
    明.李豫亨,《推篷寤語》,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
    明.李贄,《焚書》,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新校注本,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周用,《周恭肅公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1997。
    明.范濂,《雲間據目抄》,收於《筆記小說大觀》第6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
    明.郎瑛,《七修類稿》,台北:世界書局,1984。
    明.屠隆,《由拳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80冊,台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1997。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許相卿,《許雲邨貽謀》,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3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陳繼儒,《晚香堂集》,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5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楊廷筠,《代疑篇》,收入《天主教東傳文獻》,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1。
    明.趙南星,《女兒經註》,收入《教家二書》,台北:傅斯年圖書館館藏善本,清光緒間高邑趙氏修補重刊本。
    明.劉侗、于奕正撰,《帝京景物略》,台北:廣文書局,1969。
    明.謝肇淛,《五雜組》,台北:偉文出版圖書有限公司,1977。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台北:源流出版社影印,1983。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5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乾隆《福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姚靈犀編《采菲錄》,天津:天津書局,1938。
    羅明堅,《天主聖教實錄》,收入明.徐光啟等撰,《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
    【西】門多薩著,何高濟譯,《中華大帝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意】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
    【意】利瑪竇著,羅漁譯,《利瑪竇全集》,台北市:光啟出版社,台北:輔大出版社聯合出版,1986。
    【葡】伯來拉、克路士等著,何高濟譯,《南明行記》,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
    【葡】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葡】平托著、王鎖英譯,《葡萄牙人在華見聞錄》,澳門:澳門文化司署、東方葡萄牙學會;海口市: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1998。
    【法】伏爾泰著,梁守鏘譯,《風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意】艾儒略,《西方答問》,台北: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明崇禎壬午年清和月武林超性堂重抄本。
    【意】利瑪竇,《天主實義》收入吳湘湘主編,《中國史學叢書》第23冊《天學初函》(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
    鐘鳴旦, 杜鼎克主編,《耶穌會羅馬檔案館明清天主教文獻》,台北市:台北利氏學社,2002。
    鐘鳴旦等編,《徐家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台北市:方濟出版社出版,台北縣:輔仁大學神學院發行,民85。
    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貳、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法】安田樸、謝和耐著,耿昇譯,《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書社,1993。
    【法】費賴之著、馮承均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其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5。
    【法】裴化行著,管震湖譯,《利瑪竇神父傳》,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法】裴化行著,蕭濬華譯,《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誌》,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和基督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美】史景遷,《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美】史景遷著、阮叔梅譯,《大汗之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英】史景遷著 孫尚揚、王麗麗譯,《利瑪竇的記憶之宮》,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1。
    【英】約.羅伯茨編著,蔣重躍、劉林海譯,《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01。
    【意】柯毅霖著;王志成、思竹、汪建達譯,《晚明基督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德】夏瑞春編 陳愛政等譯,《德國思想家論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方豪,《中外文化交通史論叢》,重慶:獨立出版社,1944。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論叢》,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
    方豪,《方豪文錄》,北平:上智編譯館,1948。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作者出版,1969。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上冊,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0。
    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王玉德,《第三性—中國太監大寫真》,台北市:新視野圖書公司,1996。
    王泉根,《華夏取名藝術》,台北:雲龍出版社,1993。
    王漪,明清之際中學之西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王爾敏,《明清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田自秉、楊伯達,《中國工藝美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
    朱謙之,《中國哲學對於歐洲的影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江文漢,《明清間在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上海:知識出版社,1987。
    何其敏,《中國明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何俊,《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30),2000。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吳孟雪,《明代歐洲漢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吳孟雪,《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0。
    吳智和,《明清時代飲茶生活》,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
    呂超,《外國人的中國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
    李中清、王豐著,《人類的四分之一: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北京:三聯書店,2000。
    李今雲,〈新桃舊符—話新年〉,收入《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沈定平,《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調適與會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6。
    沈海梅,《明清雲南婦女生活研究》,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
    沈漢、朱自振,《中國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林仁川、徐曉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林金水,《利瑪竇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林金水,《泰西儒士利瑪竇》,北京:國際文化,2000。
    林美容,《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台北:稻鄉出版社,1990。
    武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紀念利瑪竇來華四百週年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會議秘書處編輯,《紀念利瑪竇來華四百週年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研究—以曾德昭《大中國志》和安文思《中國新志》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秦家懿、孔漢思著,吳華譯,《中國宗教與基督教》,北京:三聯書店,1997。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台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張國剛等,《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張鎧,《龐迪我與中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許志偉、趙敦華主編,《衝突與互補:基督教哲學在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許明龍,《歐洲十八世紀「中國熱」》,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許明龍主編,《中西文化交流先驅—從利瑪竇到郎世寧》,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郭興文、韓養民,《中國古代節日風俗》,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89。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傅偉勳、周陽山主編,《西方思想家論中國》,台北:正忠書局,1993。
    傅偉勳、周陽山主編,《西方漢學家論中國》,台北:正忠書局,1993。
    湯一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黃俊傑、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天道與人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黃時鑒主編,《東西交流論壇》,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熊光義,《耶穌會的教育法》,台中:光啟出版社,1965。
    樂黛雲、勒.比雄主編,《獨腳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中的誤讀》〈序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鄭安德,《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護教辯論》,收入《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十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謝和耐等著、耿昇譯,《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和中西文化交流》,成都:巴蜀書社,1993。

    二、中文論文

    【西】卡梅洛.利松.托洛薩那,〈扣擊中國之門〉(下),《跨文化對話》(四),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西】卡梅洛.利松.托洛薩那,〈扣擊中國之門〉(上),《跨文化對話》(三),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入華耶穌會士和中國明末社會〉,《北京圖書館館刊》1993:1/2合期。
    【美】菲茨帕特里克:〈中國禮儀之爭—中國社會和天主教制度的比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
    Stephen Averill(吳哲和、孫慧敏譯,江政寬校譯),〈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11:3,2000.09。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之教化思想---理想的婦女形象》,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鎮華,〈華夏意象—中國建築的具體手法與內涵〉,收入《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美感與造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古偉瀛,〈朝廷與教會之間-----中國天主教史中的南懷仁〉,《慶祝王任光教授七秩嵩壽中西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矛鋒,〈斷袖兒—漫談《紅樓夢》、《品花寶鑑》中的同性情愛〉《聯合文學》13:4,1997.2。
    朱維錚,〈十八世紀中國的漢學和西學〉,《復旦學報》1987年第3期。
    衣若蘭,《從「三姑六婆」看明代婦女與社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何文,〈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利瑪竇〉,《世界文化》1998年第4期。
    何桂春,〈十年來明清在華耶穌會士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1992年第5期。
    何桂春,〈關於明清耶穌會士在華活動評價的幾個問題〉,《學術月刊》1992年第11期。
    吳美琪,《流行與世變:明代江南士人的服飾風尚及其社會心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燕娜,〈《醒世新編》中的纏足與性別論述〉,《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吳蕙芳,〈民間日用類書的淵源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05。
    吳蕙芳,《明清時期日用類書及其反映之生活內涵》,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巫仁恕,〈明代士大夫與轎子文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8期,2002.12。
    巫仁恕,〈節慶、信仰與抗爭—明清城隍信仰與城市群眾的集體抗爭行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12。
    李伯重,〈「男耕女織」與「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李伯重,〈從「夫婦並作」到「男耕女織」-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一〉,《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年第3期。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卷3期,1993.8。
    邢學亮、方征、顏曉初,〈東西方禮儀的倫理基礎比較〉,《寧波大學學報》11卷1期,1998.3,。
    周萍萍,〈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婦女的宣教〉,《婦女研究論叢》2002年第6期。
    周萍萍,〈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婦女的宣教〉,《婦女研究論叢》總49期,2002.11。
    林中澤,〈西歐中世紀教會法中的婚姻與性〉,《歷史研究》1997年1期。
    林金水,〈艾儒略與明末福建社會〉,《海交史研究》1992年第2期。
    林金水,〈利瑪竇交遊人物考〉,收入《中外關係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
    林金水,〈利瑪竇在中國的活動與影響〉,《歷史研究》1983年第1期。
    林金水,〈利瑪竇看到的明末社會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年第4期。
    林金水,〈利瑪竇與晚明中西婚俗的差異〉,《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林金水,〈利瑪竇輸入地圓學說的影響與意義〉,《文史哲》1985年第5期。
    林金水,〈明清之際士大夫與中西禮儀之爭〉,《歷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林金水,〈試論南懷仁對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1期。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03,1999.9。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中研院近史所「近代中國的婦女、國家與社會(1600-1950)」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8。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會風氣變遷—禮制與價值觀的改變〉,《大陸雜誌》88卷3期,1994.3。
    金秉洙,《佛教與天主教的中國本地化之路(上)》,《神學論集》第127期。
    查時傑,〈明末佛教對天主教的「闢邪運動」初探〉,收入《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共同學科,1990。
    紀宗安,〈中國歷史上的女性角色〉,《文化雜誌》第24期,1995。
    唐遠華,《基督教教會及其傳教方法在近代中國本土化之發展》,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徐明德,〈明清之際來華耶穌會士對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杭州大學學報》1986年第4期。
    徐泓,〈明代的婚姻制度〉(下),《大陸雜誌》,78卷2期,1989.2。
    徐福全,《儀禮士喪禮,既夕禮儀節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郝貴遠,〈從利瑪竇《交友論》說起〉,《世界歷史》1994年第5期。
    馬雍,〈近代歐洲漢學家的先驅馬蒂爾尼〉,《歷史研究》1980年第2期。
    康志杰,〈也談“關於明清耶穌會士在華活動評價的幾個問題”〉,《學術月刊》,1993.10。
    康志杰,〈利瑪竇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康志杰,〈明末來華耶穌會士與宦官交往評析〉,《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1期。
    康志杰,〈馮應京與利瑪竇〉,《安徽史學》1995年第3期。
    康志杰,〈論明清之際耶穌會士對中國納妾婚俗的批評〉,《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張正宜,〈十八世紀英人域外紀行的中國意象-以貝爾、安森與馬戛爾尼史團為研究對象〉,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張壽安,〈十七世紀中國儒學思想與大眾文化間的衝突〉,《漢學研究》11卷2期,1993.12。
    張維華、孫西,〈十六世紀耶穌會士在華傳教政策的演變〉,《文史哲》,1985.1。
    張錯,〈明末天主教與佛教的辯爭〉,《當代》第166期,2001.6。
    戚印平,〈沙勿略與耶穌會在華傳教史〉,《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梁洪生,〈明清在華耶穌會士面向西方描述的江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卷1期,2003。
    許明龍,〈試評18世紀末以前來華的歐洲耶穌會士〉,《世界歷史》1993年第4期。
    許敏,〈西方傳教士對明清之際中國婚姻的論述〉,《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3期。
    許敏,〈明清之際耶穌會傳教士與中國社會生活的西傳—西方人眼裡的食衣住行〉,《史學集刊》1992年第1期。
    許淑明,〈關於順康雍乾時期的耶穌會士評價問題〉,《中國史研究動態》1985年第10期。
    許寬華,〈歌德的中國意象〉,《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55卷第4期,2002.7。
    郭熹微,〈明清天主教興衰芻議〉,《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第1期。
    郭熹微,〈論利瑪竇的傳教方式〉,《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
    陳月清,〈明末西學東漸與傳教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菲茨帕特里克:〈中國禮儀之爭—中國社會和天主教制度的比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
    黃一農,〈忠孝牌坊與十字架-明末天主教徒魏學濂其人其事探微〉,《新史學》8卷3期,1997。
    黃一農,〈明末中西文化之衝突析探-以天主教徒王徵娶妾和殉國為例〉,收入《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世變、群體與個人》,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1996。
    黃一農,〈明末清初天主教傳華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7卷1期,1996。
    黃一農,〈耶穌會士湯若望在華恩榮考〉,收入《歷史與宗教--紀念湯若望四百週年誕辰暨天主教傳華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2。
    黃一農,〈孫元化-落實徐光啟軍事改革的一位天主教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4分,1996.12。
    黃一農,〈揚教心態與天主教傳華史研究-以南明重臣屢被錯認為教徒為例〉,《清華學報》新24卷第3期,1994。
    黃一農,〈湯若望與清初西曆之正統化〉,收入吳嘉麗、葉鴻灑主編,《新編中國科技史》下冊,台北:銀禾文化事業公司,1990。
    黃洋,〈從同性戀透視古代希臘社會〉《世界歷史》,1998年第5期。
    黃明莉,《明代江南的遊觀文化與社會心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溫懿珍,《明清庶民社會人際網絡中的日用帖啟與關禁契約》,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葉顯恩,〈明清廣東蛋民的生活習俗和地緣關係〉,《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廖大珂,〈早期西班牙人看福建〉,收入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五輯,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95。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3.。
    臧榮,〈明清之際來華耶穌會士的評價〉,《北方論叢》1981年第4期。
    鄭土有,〈做壽習俗的歷史發展及其文化內涵〉,收於《中國民間文化〔七〕:人生禮俗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蕭璠,〈長生思想和與頭髮相關的養生方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卷4期,1998.12。
    魏開肇,〈利瑪竇與北京〉,《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3期。
    寶成關,〈明末西學東漸重評〉,《學術研究》1994年第3期。
    寶成關,〈清初西學輸入的成就與侷限〉,《史學月刊》1995年第3期。
    龔道運,〈儒學與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觸與會通〉,《世界宗教研究》1996卷第1期。

    三、外文專書
    Adshead, Samuel Adrian. 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1400-1800:the Rise of Consumerism.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7.
    Ball, J. Dyer. Things Chines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Brodrick, James S.J. Origin of the Jesuit.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1971。
    Dawson, Raymond. The Chinese Chameleon: an analysis of European conceptio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Groot, J.J.M.de. 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 Taiwan: Literature House, 1964.
    Just, Roger. Women in Athenian Law and Lif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1.
    Lach, Donald F. Asia in the Making of the Europe, Vol. I.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Mackerras, Colin.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eyrefitte, Alain. The Immobile Empire. New York : Knopf :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1992.
    Ronan, Charles E.& Oh, Bonnie B.C. eds. East Meets West: The Jesuits in China,1582—1733. Chicago: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c1988。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Spence, Jonathan D.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1985。
    Staunton, An Authentic Account of an Embassy from the King of Great Britain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 London: John Stockdale 1797.
    Tawney, R. H. Land & Labor in China. Boston : Beacon Press, 1966.
    Walter, Richard.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in the Years 1740-4, by Lord Anson .London:J.M. Dent & Sons Ltd;New York :E .P. Dutton & Co.,1911.
    Walter, Richard.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in the years 1740-4, by Lord Anson. London:J.M. Dent & Sons Ltd;New York :E.P. Dutton & Co.,1911。

    四、外文論文
    Zhang, Longxi. ”The Myth of the Other: China in the Eyes of the West”, Critical Inquiry,15:1(198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