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鴻萍 Wang Hong Ping |
---|---|
論文名稱: |
女性博物館員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光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女性博物館員 、自我概念 、生涯發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5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瞭解女性博物館員的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關係與影響程度,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立意取樣,選取北中南東區共8所公立博物館之女性博物館員為研究對象,共發出492份,回收有效問卷391份(79.5%),採SPSS統計軟體,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ANOVA、相關及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女性館員在自我概念量表及生涯發展量表的表現整體而言偏向高分,分別在「理想自我」及「升遷需求」得分較高。
二、女性館員的自我概念在年齡、職務屬性、工作年資、婚姻狀況等變項達顯著差異,在教育程度、服務部門、子女數、子女年齡則無顯著差異。
三、女性館員的生涯發展在年齡、職務屬性、工作年資、婚姻狀況、服務部門、子女數、子女年齡等變項達顯著差異,在教育程度則無顯著差異。
四、自我概念各層面「理想自我」、「生理自我」、「工作自我」、「心理自我」、「整體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的「工作挑戰需求」、「升遷需求」、「工作興趣」及「整體生涯發展」皆存在顯著正相關,與「事業成就」則無顯著相關。
五、不同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對「生涯發展」層面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結果顯示,以「工作自我」預測力最佳,其餘依次為「主管人員」、「心理自我」、「最小子女年齡6歲以上」、「研究部門」,而「工作年資11-15年」則為負向預測力。
六、根據文獻及研究結果,對女性館員提出的建議為學習了解、接納與認同自我以,建立適當的抱負、培養時間管理的技巧與建立人際支持網絡、不斷自我充實與善用進修學習管道等方式;對館方及主管單位則提出重視新進館員與未婚館員的輔導、以自我概念作為甄選與儲訓館員的參考、拔擢優秀女性並建立兩性公平的晉升管道、加強性別主流化與兩性和諧等觀念的傳輸、提供優惠妥善的托育制度、激勵與協助約聘雇人員的生涯發展及保障約聘雇人員的工作權等建議,以供女性館員及相關單位參考。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7)。2007年國內博物館類別、數量、縣市分布統計 資料。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5日,網址:http://www.cam.org.tw/download/ museum2007_2.pdf
王秀文(1984)。台北地區民營企業女性主管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姚(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藝蓉(1996)。國小教師自我概念控制信念與其對教學論題道德推理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與自我概念的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秀蘭(1996)。女性生涯發展之主要型態。諮商與輔導,127,33-35。
江國樑(2001)。國小教師自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之關係。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東屏(1999)。碩士程度的女性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何委娥(1992)。臺北市巳婚職業婦女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社會福利機構人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玫(1997)。女性主管之人格特質、政治行為與職位升遷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茂興(譯)( R. S. Sharf 著)(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原著為1997年版)。
李慈藹(1993)。傳統與非傳統職業婦女職業選擇之相關變項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一麟(2006)。警察人員考訓用分流制度對基層員警生涯發展之影響。大葉大學人力 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敏綺(2001)。國民小學女性主任自我概念、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一美(1998)。女性生涯前程發展團體對高職女學生生涯動機、職業自我觀念、職業 性別角色態度與生涯決定自我效能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天助(1988)。老人學習動機取向及其自我概念、社會角色知覺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亨華(2003)。國中教師自我概念、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澎湖縣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岑怡(2005)。有氧舞蹈參與者身體自我概念、參與動機及健身運動承諾對運動參與行為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怡(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屏(2001)。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洲(2002)。公部門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運用之探討-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林明謀(1999)。高科技產業員工生涯發展之探討--以資訊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秀英(1995)。女性員工的個人背景因素、性別角色特質及成就動機對擔任主管職位之影響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五南。
林靖芬(1999)。台北市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宜(2001)。國小女性教師的生涯阻礙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鴻池(2006)。論政府約聘僱人員應否適用勞基法問題兼評人事行政局「行政院及所屬機關聘僱改進方案」。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15日,網址: http://www.npf. org.tw /particle-1976-1.html
卓韋瑩(2004)。國小教師生涯發展-已婚女性教師的觀點。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冬吟(2002)。國民中學校長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胡致芬、陳美芳、黃宜敏、廖鳳池編譯(J. T. Gibson & L. A. Chandler 著)(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原著為1987 年版)。
美國博物館協會(2001)。博物館的定義。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5月1日,網址:http://www.aam-us.org/members/infocenter/financial/pdf/mc_definition_sheet.pdf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
秦裕傑(1997)。博物館論述。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子女之人格適應性別刻板化與成就動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慧(1988)。高職業成就婦女的家庭與業:以工商企業女性經理人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甄慧(1998)。女性人格特質、角色衝突與擔任高階主管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許芳懿(1996)。國民小學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知覺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光余(2000)。我國公立博物館組織編制與非正式人力運用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郭忠禎(1999)。新進人員生涯成熟與適應行為之研究--以高科技公司之職員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9)。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春錦(1995)。女姓公務人員生涯管理之研究─高雄市政府行政機關調查分析。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姿(1985)。從幾個觀點談資優學生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資優教育季刊,16,261-271。
莊國鋯(2000)。台北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莊惠敏(2003)。雙生涯家庭婦女角色衝突、工作負荷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美(1998)。國小女性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榮、陳文蓉(1999)。博物館行銷之分析探討。國立中央圖書館分館館刊, 6(1),101-109。
陳佳雲(2003)。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旻(2001)。女性公務人員性別角色態度、成功恐懼及前程發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 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昭(1992)。企業員工之自我概念、溝通恐懼與人際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泉源(1980)。博物館組織人事之改進。人事月刊,11(2),50。
陳彥蕙(1993)。臺北都會區中年職業婦女之發展任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苑茹(2005)。挫折復原力、自我概念與社會支持對國軍士兵自傷行為傾向關係之探 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珍(1997)。高教育程度已婚女性生涯發展之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已 婚女性畢業校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絹(1995)。台中師院初教系學生「性別角色與自尊關係」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9,2-24。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空大。
陳彰儀、莊淑芳(1994)。已婚職業婦女知覺之夫妻性別角色及成就差異性與其成功恐懼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17,455-476。
張宏綿(1997)。臺北市職業婦女自我概念與整體造型喜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娟(2007)。內部行銷在公立博物館人力資源發展的應用。博物館學季刊, 21(1),61-72。
張苙雲(1989)。行政機關女性公務人員的現況與發展。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梅玲(2007)。老人自我概念、社會參與與自殺意念之探討。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晏蓉、葉婉榆、陳春萬、陳秋蓉、石東生、鄭雅文(2007)。台灣受僱者疲勞的分布狀況與相關因素。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6(1),75-87。
張添州(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文史哲。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南天。
黃光男(1997)。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藝術家。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
黃英忠、吳融枚(2000)。從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角度談教育訓練的重要性。就業與訓練 雙月刊,5,6-9。
黃惠美(1984)。職業成功女性人格特質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滿(1992)。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琇悅(2000)。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 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台北:五南。
楊雀(198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人格特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穎如(1995)。保險業員工生涯成熟、成就動機、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志德(2000)。柔性領導。能力雜誌,531,22-27。
趙美鈴(1997)。國小已婚女教師工作特性知覺、角色壓力與其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耐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城市。
潘秀妲(2005)。女性參與讀書會與其自我概念調查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潘鴻文(2006)。高科技產業個人生涯規劃、組織生涯管理對海外派遣意願關係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智怡(2003)。影響女性生涯發展的相關因素。諮商與輔導,214,2-4。
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台北:天下文化。
蕭雅華(2002)。成人教育參與態度、自我概念與教育消費決策型態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宗馨(1990)。家庭主婦從事志願服務對自我概念的影響。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修靜(1999)。國小教師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成就動機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彥譯(Janet C. Lowe著)(1998)。經營大師開講-奇異總裁威爾許的成功智慧與傳奇。台北:商周。(原著為1998年版)。
劉麗雯(1989)。臺灣省政府女性主管事業生涯發展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蔡仕君(1988)。從不同家庭生命週期探討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滿意度。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儀(1992)。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晉傑(1980)。企業新進人員生涯成熟、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淡江大學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文(2004)。世界博物館與美術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5月4日,取自http: //www3.nccu.edu.tw/。
鍾霓(2004)。大學生身體意象與瘦身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欽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15-124 頁。
繆敏治(1992)。女性生涯發展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報,9,271-314。
謝小芩(1995)。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1995 年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台北:時報文化。
謝寶梅(1995)。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之調查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79-96。
羅寶鳳 (1994)。成年婦女生涯轉變之相關因素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3,235-250。
蘇鈺婷(1998)。女性經理人成功典範之探討-已婚者與單身者的迷思。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蘇慧玲(2002)。服務業建教合作支持系統對員工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olus, R., & Shavelson, R. J.(1982). Self-concept:The interplay of theory and methods. Psychology,74,3-17
Burns, R. B.(1979). The self concept. New York: Longman.
Farmer, H. S.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career development. In H.S. Farmer (Ed.),Diversity &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pp.127-158). Newbury Park, CA:Sage.
Garfinkel, R. (1982).By the sweat of your brow. In T. M.Field.,A.Huston, H. C. Quay, L. Trill, and G. E. Finley,(Eds.).Review of human development. NY:Wiley Interscience.
Hearly, C.C., O’Shea,D.W. & Crook,R.H.(1985). Relation of Career Attitudes toAge and Career Progress During Colleg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2(2) , 239-244.
Hoffman, L. W.(1984). Maternal employment and the young child.In M.Perlmutter. (Ed.).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17. Hillsdale NJ: 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Hoffman, L. M.(1986).Work, Family, and children. In M. S. Pallak and R. O. Perloff.(Eds.). Psychology and work.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 chological assciation.
Hoffman, L. M., and Nye, F. I.(1974).Working moth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ohn,M. (1980). Job complexity and adult personality. In N. J. Smelser and E. H. Erikson (Eds.). Themes of work and love in adulthood. Cambridge: Har- vard University Press.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cersity of Chicago Press,149.
Montgomery, C. L. S.(1993). Patterns of suc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Urban women principa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02), 0110A.(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C9418621)
Reddin, J.(1997). High-achievement women. In H. S. Farmer(Ed.), Diversity &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95-126. Newbury Park,CA: Sage.Rogers, D(. 1977). The psychology of adolescent.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Repetti, R. L., and Crosby, F. (1984).Gender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57-70.
Rosenberg, M.(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Seashore, S. E., and Barmowe. J. T.(1972).Collar color doesn’t count. Psychology today,6,Aug.,119-128.
Stangvik,G.(1979). Self-concept and school segregation. Goteborg, Univer- sitatis Gothoburgensis, ACTA, Sweden.
Super, D. E.(1983). Assessment in career guidance: Toward truly developmental counseling.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1, 55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