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珮如
Liu, Pei-Ju
論文名稱: 手機修圖行為與社群媒體形象管理之探討-以25歲至34歲女性為例
An investigation of mobile retouching behavior and image management on social media: The case of females aged 25 to 34
指導教授: 邱銘心
Chiu, Ming-Hsin
口試委員: 邱銘心
Chiu, Ming-Hsin
蔡天怡
Tsai, Tien-I
陳世娟
Chen, Shih-Chuan
口試日期: 2024/01/1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手機修圖社群媒體形象管理高夫曼戲劇理論照片引談
英文關鍵詞: Mobile retouching, Social media, Image management, 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 Photo-elicitation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7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25歲至34歲的女性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於了解使用者使用手機進行修圖的動機、修圖行為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接著以Goffman的戲劇理論為基礎,觀察使用者在社群媒體上的展演(前台)與表面之下的修圖行為(後台),並且分析其在社群媒體上如何透過修圖進行形象管理、與現實生活中的落差程度,最後探討粉絲的回饋對使用者造成的影響。
    本研究的抽樣方式採便利抽樣及滾雪球抽樣。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照片引談法(photo-elicitation),請受訪者在訪談時提供五張兩年內最滿意且曾經發布在社群媒體上的修圖人像照,依照訪談大綱針對這五張照片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顯示:(一)修圖的動機為吸引目光、維持版面的美感、強調照片想要表達的事物及增加照片的可看性;(二)修圖能夠使人像更加符合理想中的模樣、凸顯照片主角,以及提升照片整體的視覺效果;(三)修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擔心照片過度失真、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神成本,以及修圖功能或技能不足;(四)透過修圖照片在社群媒體上進行形象管理;(五)在社群媒體上經營的形象與現實生活形成不同程度的差距;(六)社群媒體上粉絲的回饋會造成心情與行為上的影響。

    This study focuses on women aged 25 to 34 as participants, aiming to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s, retouching behaviors,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users when retouching on their mobile phones. Drawing on Goffman's dramaturgical theory, the study observes users' public displays on social media (frontstage) and the retouching behaviors behind the scenes (backstage). Additionally, it analyzes how users manage their image on social media through retouching, the extent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online image and real-life image, and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ollowers’ feedback on users.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were used for participant selection in this study.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photo-elicitation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utilized.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provide five retouched portrait photos posted on social media within the past two years during the interview.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an interview guide focusing on these five photo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1) Motivations for retouching include attracting attention, maintaining the beauty of the layout, emphasizing important elements in photos, and improving photo appearance. (2) Retouching can make portraits more aligned with the ideal image, highlight the main subjec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visual effect. (3)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retouching process include concerns about excessive distortion, investing too much time and mental effort, and lacking retouching features or skills. (4) Retouching is utilized for image management on social media. (5) Discrepancies exist between the online image on social media and real-life image. (6) Followers’ feedback on social media can impact user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貢獻 10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Goffman戲劇理論 15 第二節 社群媒體的發展 18 第三節 社群媒體上的修圖表現 21 第四節 社群媒體上的形象管理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架構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6 第四節 資料分析 3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9 第六節 前導研究 40 第七節 訪談大綱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手機修圖的動機 58 第二節 手機修圖行為與遇到的困難 64 第三節 修圖與社群媒體上的形象管理,以及與現實生活中的落差程度 82 第四節 社群媒體上粉絲回饋造成的影響 97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3 附錄一 研究參與同意書 121

    Banks, M.(2010)。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林恩慧譯)。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年)
    Flick, U.(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張可婷譯)。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年)
    Goffman, E.(2008)。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馮鋼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59年)
    Groeschel, C.(2016)。#社群癮:如何在這個愛自拍的世界中跟隨耶穌(張洵宜譯)。道聲。(原著出版於2015年)
    InsightXplorer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22)。2020至2021年台灣網路行為趨勢觀察與比較。創市際雙週刊。193。
    InsightXplorer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檢索日期:2024年1月4日)。2004-2023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台灣上網率追蹤調查。https://www.ixresearch.com/reports/cati
    Jessica, A.(2019)。社群假象:不掉進與他人比較的絕望陷阱(閻蕙群譯)。方舟文化。(原著出版於2018年)
    Maxwell, J. A.(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陳劍涵譯)。心理。(原著出版於2013年)
    Neuman, W. L.(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第二版)(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學富文化。(原著出版於2011年)
    Twenge, J. M.(2020)。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林哲安、程道民譯)。大家出版。(原著出版於2017年)
    TWNIC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2020台灣網路報告。https://report.twnic.tw/2020/assets/download/TWNIC_TaiwanInternetReport_2020_CH.pdf
    毛榮富(2017)。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資訊社會研究,32,51-82。
    毛樂祈(2021)。誰能逃脫臉書大神的五指山?。校園,63(1),16-18。
    王湘雯(2008)。由高夫曼的戲劇理論探討劇場中前台經理的工作表演。臺藝戲劇學刊,4,1-15。
    王櫻珍、黃寶園(2018)。高職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7,1-28。
    左一(2015年4月18日)。一手拍出空靈意境!文青限定修圖App《Priime》。妞新聞niusnews。https://www.niusnews.com/=P1ccbcb8?fbclid=IwAR0_-tuRShO7iNIDScTVZuAunZ_I_jPQK43PWVyHn2uyWESC8vbrHp_e3t8
    江淑惠、向展萱(2018)。國中生智慧型手機成癮與學業成就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7卷特刊2,49-58。
    何青蓉(2021)。社群媒體在成人教學上的應用初探。科技博物,25(1),5-25。
    何瑞珠、張穎珊(2021)。探問青年生命意義的來源-以自助攝影(Auto-photography)及照片引談(Photo-elicitation)為進路。教育學報,49(1),143-166。
    吳玫瑩、楊雅文、周菡苹(2023)。以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探討青少年對社群媒體成癮之現況。管理資訊計算,12(2),127-135。
    吳寂絹、邱銘心(2012)。大學生於社群網站之資訊揭露現象分析。大學圖書館,16(2),170-191。
    呂智惠(2014)。理學院學生對圖書館空間設施需求性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圖書分館空間改造整修工程為例。大學圖書館,18(2),119-140。
    林劭貞(2005)。台灣留學新生對於美國學術圖書館的觀感印象-以照片引談為資料蒐集法。圖書資訊學刊,3(1&2),61-82。
    林孟涵、曾涵琳、林冠諭、余柏勳、黃政昌(2020)。「智慧型手機成癮評估」的內涵與方式之探討。諮商與輔導,419,44-4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洲安、陳岳陽、侯凱中(2018)。社群網站之認知有趣性對使用者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虛擬社群意識之中介角色。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1,1-20。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巨流圖書。
    林裕峰、廖淑娟(2019)。高夫曼戲劇理論下之社區活動參與-以台中市舊正社區太極拳班為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9(1),1-35。
    林詣筑、邱銘心(2012)。大學讀者對大學圖書館服務環境氛圍偏好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9(4),609-636。
    林慧婷(2021)。素人直播主在社群媒體中自我展演探討:以Facebook為例。人文社會學報,21,167-200。
    邱慕天(2020)。網紅:真我世代的大祭司。校園,62(1),20-25。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孫雪萌、謝傳崇(2018)。偏鄉校長角色扮演的個案研究:以Goffman劇場理論為導向。學校行政,114,63-80。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麗文文化。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1)。110年國家數位發展研究報告。https://ws.ndc.gov.tw/001/book/109-Digital/index.html
    康庭瑜(2019)。賦權及其極限?後女性主義、社群媒體與自拍。新聞學研究,141,1-38。
    張宏政(2021)。質性研究方法學之理念與實踐:從技職體系研究生之視角。師大書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檢索日期:2024年1月4日)。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index.jsp
    曹家榮、陳昭宏(2022)。組裝行動與混成的情緒:Instagram使用者的憂鬱書寫、連結與共生。新聞學研究,150,97-148。
    梁綉鈴(2022)。E世代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436,15-17。
    許殷宏(1997)。高夫曼戲劇論在學校教育上之蘊義。教育研究集刊,39,149- 168。
    陳世榮、廖子晴、汪芳毅(2022)。社群媒體互動的精神慰藉作用。醫療資訊雜誌,31(2),11-24。
    陳妤瑄、李明憲、黃智能、張世沛(2018)。大學生手機依賴程度對健康生活品質的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3(2),1-14。
    陳宏彰(2022)。束縛與流放-i世代社群媒體使用的生命教育實踐。生命教育研究,14(2),35-66。
    陳怡安、黃薇仰(2016年6月17-19日)。不只更美麗:臉書自拍照的修圖行為與愉悅感關聯性研究〔年會演講〕。騷動20 創新啟航,嘉義縣,台灣。
    陳揚學(2021)。大學生之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3(2),57-85。
    彭建文、樊祖燁、陳明郁、黃仕杰、陳佩琪、林鼎皓(2017)。iWoman雲端儲存系統之App設計與行銷推廣。南亞學報,37,101-123。
    彭建文、樊祖燁、陳思玫、張嘉欣、温阡惠、劉芯妤、羅雍筌、鄭莞玲(2021)。運用影像處理技術促進台灣自由行發展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3(4),47-86。
    甯應斌(2004)。再論性工作與現代性:高夫曼式的詮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141-224。
    黃文正(2015年11月4日)。澳洲人氣正妹 走出網路虛華世界。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515-260108?chdtv
    楊美雪、張加璿(2020)。數位時代下應具備的社群媒體素養。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5(2),15-36。
    楊運秀、郭芳伃(2017)。網紅業配文的說服效果:懷疑人格、熟悉度及專業性的影響。行銷評論,14(2),163-189。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廖紫柔、巫沛倉、李冠樟(2019)。虛擬社群形成層面之結構模式分析。管理資訊計算,8(1),145-155。
    劉雨涵(2018)。你follow她了嗎?Instagram網紅的人類學觀察。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6,1-34。
    潘子蓉、林加雯(2022年10月7日)。社群媒體現象中之孤獨感於插畫視覺元素探討〔研討會演講〕。2022視覺傳達設計國際研討會、工作營暨基礎造形論壇,雲林縣,台灣。
    蔡孟學(2022)。從Goffman戲劇論探析師生LINE群組。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93-102。
    蔡進發、張惠敏(2016)。資訊系統品質、情感依附、使用者滿意度與使用後行為意圖之研究-以Facebook社群網站為例。中原企管評論,14(2),45-77。
    鄭曉楓(2023)。一般年輕族群使用社群媒體的心理經驗:以國立大學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54(3),663-683。
    黎煥延(2019)。臉書的文化實踐與認識:網絡平台的知覺技術與認知秩序衝擊。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1),57-74。
    盧美蘭、林家旭(2011)。時尚形象顧問成功因素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8(4),79-96。
    蕭有涵(2020)。高自殺率的憂鬱i世代-i世代:我們更需要安全感!。禪天下,185,6-13。
    賴弘基(2018)。高齡學習者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行為影響因素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0(4),85-105。
    賴偉嘉(2018)。大學生社群媒體使用現況與社交焦慮。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8,62-70。
    謝秀芳(2002)。質性研究。雲科大體育,5,45-53。
    謝昀晏(2022)。難言之「癮」-淺藏在現代人底下的文明病。諮商與輔導,436,5-8。
    韓培爾(2009)。社會科學博士碩士論文研究寫作Q&A。風雲論壇。
    顏訥(2009)。後現代“網路美女”現象所隱涵的女性身體論述問題。東華中國文學研究,7,141-167。
    魏慧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方式之研究─Goffman的戲劇理論取向。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 ,34,57-81。
    龔士豪、王仁俊(201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使用智慧型手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2,51-66。
    Agrawal, H., & Agrawal, S. (2021). Impact of Social Media and Photo-Editing Practice on Seeking Cosmetic Dermatology Care.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14, 1377-1385.
    Appfigures - ASO tools, App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Search date: 2024, January 4). Top Apps-Google Play. https://appfigures.com/top-apps/google-play/taiwan/photography
    Appfigures - ASO tools, App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Search date: 2024, January 4). Top Apps-iOS App Store. https://appfigures.com/top-apps/ios-app-store/taiwan/iphone/photo-and-video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Anchor Books.
    Harper, D. (2002). Talking about pictures: a case for photo elicitation. Visual Studies, 17(1), 13-26.
    Leary, M. R. (1992). Self-presentational processes in exercise and sport.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4, 339-351.
    Simon, K. (2023, February 13). Digital 2023:Taiwan. DataReportal – Global Digital Insights. https://datareportal.com/reports/digital-2023-taiwa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