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宛錡
論文名稱: 阿蓮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阿蓮空間結構社會空間祭祀圈通婚圈生產方式生產組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文係從生產的角度切入,以聚落發展、土地利用及生產方式的變遷為背景,由社會基礎之底層結構-生產組織著手,透過生產內容、生產關係及互動方式等來了解社會空間如何建構,進一步再探討上層之民間宗教、婚姻二種社會關係的空間性,嘗試探究出阿蓮區域較完整的社會空間結構及三種社會空間之關聯,並了解在不同生產方式下,該區域社會空間結構的變遷。
    阿蓮區域在荷據、明鄭時期已大致拓墾就緒,清乾隆中葉以後,聚落發展漸至穩定階段,由於其位丘陵、平原交接帶的交通地位,市街也因蘊而生。日治時更集結行政、商業機能成一地方中心,而吸引人口不斷進入。光復後,阿蓮市街持續發展,至民國60-70年代初期,由於天災與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使田寮人的移入達到高峰。此後,更在工業化與都市化影響下,阿蓮市街範圍更為擴張而工廠也設立漸多。而在聚落型態上,日治末時已具有高度集村化色彩,集村規模則大小不一,血緣度多在50%以上,有同姓聚居一隅的特色。
    在土地利用方面,以農地利用為主,但隨灌溉技術的發達,傳統看天田型態已轉為雙期作田的經營方式,且在民國60年代以後耕地面積漸減,農地利用越趨粗放,工廠建地漸增。生產方式的改變上,至少包括年中土地利用上不足的勞力來源由互相換工轉為僱工方式取得為主;傳統人力、獸力的農耕具普遍由動力機器取代;水利灌溉設施的普及;生產內容由傳統的稻、蔗、甘藷轉為蔬菜、水果等園藝作物為主;生產的目的則由僅求能賴以維生自給或出售換取生活所需的現金轉為以追求利潤為要務;佃農、半自耕農為主的社會階層在土地改革後也幾全提升為自耕農。
    由於生產方式的改變連帶使得生產組織的形式也發生轉變,特別是組織網絡空間規模、結構大小及結合關係的變遷尤其明顯。就行政功能性組織而言,基層水利組織網絡之空間規模由地方性擴展為區域性;結構也由小擴大;結合關係雖同為「水利地緣關係」,但地緣之空間範疇實已由傳統村落地緣擴及區域地緣。而農事小組社會空間規模則大致在村里的範圍內;結構則隨農會會員增加而擴大,社會網絡亦趨複雜;結合關係則為「村落地緣關係」。
    就共同經營性組織而言,傳統的生產方式下,換工團是最普遍的生產組織,網絡空間規模多在同村落範疇之內;結構約在數人~數十人之譜;結合關係不出聚居附近的親屬(血親、姻親)、鄰居、社內朋友;互動關係則主要是以勞力交換的互惠形式進行。
    而在新生產方式下所形成的合作農場、合作社、產銷班等組織,其網絡空間規模有顯著向外擴張現象,不但可達數村里、鄉鎮,甚至擴及產品銷售地;結構上以合作社組織來看明顯較大;結合關係上可擴及同鄉、鄰近鄉鎮或同類生產內容;互動方式更加多元化,但多不以勞力交換為主,反而以資訊、技術交流為多。
    綜言之,在傳統生產方式下,生產性組織是以具有地緣、親屬(血親、姻親)關係的人際網絡為主,網絡較小且單純、成員關係密切,所形塑之社會空間雖小但結構相當緊密、互動強度高;在新生產方式下,網絡較大且複雜、成員關係較疏,社會空間大為擴張,而結構緊密與否及互動強度雖視各組織性質而異,但往往很容易由於成員人數太多,社會背景差異較大,使互動強度因而降低。
    在民間宗教信仰的社會空間上,本區主要可分為角頭、村落、區域性祭祀圈三種,角頭祭祀圈是村落中同姓的結合;村落祭祀圈為同庄或鄰近地緣關係的結合;區域祭祀圈則是地緣或信仰關係的結合。由於在傳統生產方式下,農民要維持生產活動有賴於村落內或鄰近村落中親戚友人的協助,而為鞏固此一生產性社會,確保生產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於是進一步透過宗教活動作為結合人群組織之媒介,因此若就村落(或角頭)祭祀圈的空間範圍來看,與早期傳統生產性社會空間大致相符,故其亦具有反映傳統生產方式下一個最基本生產性空間的社會意義。此外,由於祭典活動時間的安排往往與農業生產活動的農閒時節相配合,使生產與生活上宗教活動得以結合,所以早期的祭祀圈結構相當緊密,祭祀活動更是社區大事。
    然而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遷,僱工取代換工成為主要獲取勞力的形式,加之農業技術的進步及市場導向的影響,使土地年中利用方式沒有一定規則可循,於是在新生產方式下,生產性組織係透過市場機制來整合人群,亦無需透過祭祀活動來鞏固生產關係的必要,因此生產與生活上的民間宗教信仰活動亦逐漸分離,而無密切關係存在。整體而言,在聚落發展、社經結構變遷與生產方式改變的影響下,雖至目前為止,本區民間宗教信仰的空間結構形式似乎尚未有大規模重組的現象,但其實質的內涵與意義則已不若以往。
    通婚圈方面,自民國30年代至今日益擴大。早期近距離通婚佔大部分,此除受早期交通因素限制外,亦係由於在傳統生產方式下,生產活動的進行有賴於在地緣、親屬關係基礎上所形構出來的人際網絡,並以祭祀活動與婚姻關係的建立為媒介來鞏固此傳統生產性社會組織,因此,通婚圈與生產性社會空間及祭祀圈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民國60年代以後,通婚範圍逐漸轉趨以遠距離通婚為主,同村或同區域之近距離通婚則大為減少,此現象除係交通工具進步所致外,亦受生產方式的改變所影響,由於傳統生產性組織的解體,使得原同一「生活共同體」內之居民關係不似以往那般緊密與互賴,而新的生產方式也造成生產與生活的分離。此外,由於新生產性組織社會空間的更張,使人際網絡亦逐漸擴大化、複雜化,又在其他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下,遠距離通婚情形也跟著大為增加,而通婚圈與祭祀圈彼此之關係則日趨薄弱不顯。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的選擇…………………………………………..……4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11 第二章 聚落發展……..……….……………....…….….………...15 第一節 清領前的拓墾……………………………………..……….….15 第二節 日據時期的聚落發展……………………………..……….….20 第三節 光復以後的聚落發展…………………………..………….….29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土地利用與生產方式的演變………….…………...…...37 第一節 自然環境……………………………………………………....37 第二節 土地利用與生產內容的變遷………………………………….41 第三節 生產方式的演變………………………………………...…….55 第四節 小結…………………………………………………..….…….71 第四章 生產性社會組織空間結構的變遷……………….……..73 第一節 行政功能性組織的空間結構……………………….…..…….74 第二節 協同經營性組織的空間結構………………….………..…….91 第三節 小結…………………………………………….….……....…126 第五章 民間宗教信仰空間結構的變遷…………….……….....129 第一節 祭祀圈的形成與運作……………………….………….……130 第二節 祭祀圈空間結構的分析與變遷…………….….……………157 第三節 小結………………………………………………….…..……167 第六章 通婚圈空間結構的變遷………………………….….…169 第一節 民國60年以前的通婚圈變遷………………….…….……..169 第二節 民國60年以後的通婚圈變遷………………………..……..178 第三節 小結………………………………………….……….….…...186 第七章 結論…………………………………………….……….187 參考文獻..……………………………………..……………..…….…….....192 附錄……...………………………………………………………….…..…....201

    參考文獻
    小野田快雄
    1938 《高雄州下農事實行組合概要》,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
    王世慶
    1970 《臺灣省通誌-土地志疆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5 〈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36
    (2):107-146。
    文崇一、許嘉明、瞿海源、黃順二
    1997 《西河的社會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6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偉光、李忠杰、王建武、許志宇
    1988 《生活方式論》,大陸: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瑛曾
    1962 《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矢內原忠雄著 周憲文譯
    1987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
    石田浩著 黃江立譯
    1946 《舊中國農村的市場圈與通婚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譯本。
    石萬壽
    1986 〈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231-271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0a 《臺灣的拜壺民族》,協和臺灣叢刊15,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0b 〈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研討會論文集》,
    171-186頁,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
    1991 〈明鄭以前二層行溪中下游流域的漢移民與系譜〉,《第五屆亞洲族
    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125-156頁,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
    伊能嘉矩
    1991 《臺灣文化志(下卷)》,中譯本,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余光弘
    1988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中研院民族
    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九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汪明輝、陳憲明
    1988 〈地理學中的空間組織及其研究意涵〉,《師大地理教育》,14:14-27。
    汪明輝
    1990 《阿里山鄒族傳統社會的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朝賢
    1979 《促進各地農會與合作農場組織配合發展之研究》,南投:臺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社會處
    1949 《合作事業與合作農場》,民國38年臺灣省政紀要,臺灣省政府社會
    處。
    社會處
    1956 《臺灣的合作農場》,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宋增璋
    1980 《臺灣撫墾志(上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賢德
    1999 〈普林式蓮霧產銷示範班之發展〉,《果樹產銷班企業化經營研討會專輯》,9-38頁,屏東: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李錫祥
    1987 《金門地區血緣聚落的社會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李錫勛
    1952 〈臺灣土地改革與合作農場制度〉,《合作經濟》,2(6):9-10。
    吳田泉
    1989 〈臺灣之農業發展-1624~1988〉,《臺灣銀行季刊》,40(3):227-275。
    吳育臻
    1988 《新竹縣大隘三鄉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吳進喜
    1994 〈台灣南部傳統聚落的空間形構:以燕巢鄉烏鬼埔和林園鄉汕尾庄為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43-551,臺北:臺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1995 〈高雄地區的平埔族及其聚落〉,《史聯雜誌》,24:93-113。
    2000 《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985年以前》,臺北:臺灣
    師大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進喜、施添福、李明賢、許淑娟
    1997 《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縣文獻叢書,鳳山:高雄縣政府。
    林美容
    1986 〈由祭祀圈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62:53-144。
    1988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
    發展史論文集(三)》,95-125,臺北: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93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
    1997a 《高雄縣民間信仰》,高雄縣文獻叢書,鳳山:高雄縣政府。
    1997b 〈媽祖信仰與地方社區-高雄縣媽祖廟的分析〉,《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1-109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北港: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事會。
    林朝棨
    1957 《臺灣省通志稿-土地志地理篇(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60 〈臺灣西部之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考古人類學刊》,15、16期合
    刊:49-89。
    阿蓮戶政事務所
    1994 《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戶長資料彙總表》,高雄:阿蓮戶政事務所。
    阿蓮庄役場
    1937 《岡山郡阿蓮庄庄勢一覽》,高雄:阿蓮庄役場。
    阿蓮鄉公所
    1959 《阿蓮鄉寺廟調查表》,高雄:阿蓮鄉公所。
    1985 《阿蓮鄉志》,高雄:阿蓮鄉公所。
    岡山水利組合
    1933 《岡山水利組合概況》,岡山水利組合。
    岡山戶政事務所
    1994 《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戶長資料彙總表》,高雄:岡山戶政事務所。
    岡山郡役所
    1937 《岡山郡要覽》,高雄:岡山郡役所。
    岡山鎮公所
    2000 《岡山鎮志》,高雄:岡山鎮公所。
    岡田謙著 陳乃櫱譯
    1960 〈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8。
    郁永河
    1999 《裨海紀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柯志明
    1989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施添福
    1990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6:115-129。
    1997 《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宜蘭
    縣立文化中心。
    1999 《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榮華
    1952 〈高雄縣合作農場概況〉,《合作經濟》,2(9):12-15。
    高拱乾
    1960 《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雄州產業調查會
    1936 《高雄州產業調查會農業部資料(上)》,高雄州產業調查會。
    高雄農田水利會
    1997 《臺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會誌》,高雄:高雄農田水利會。
    高橋伸夫
    1990 《日本生活空間》,東京:株式會社古今書院。
    高麗珍
    1996 《臺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臺北:臺
    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雨村
    1996 〈宗族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的祭祀組織為例〉,《思與言》,34(2):175-97。
    徐雪霞
    1984 〈明鄭時期漢人在臺灣的拓墾〉,《臺南文化》,18:203-243。
    馬若孟著 陳其南、陳秋坤編譯
    1979 《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出版社。
    唐贊袞
    1996 《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文達
    1993 《鳳山縣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獻委員會。
    陳正之
    1999 《古農具舊時情》,傳統藝術叢書14,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芳惠
    1979 〈桃園台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的變遷〉,《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
    5:49-77
    1981 〈八德鄉農村社會變遷的空間組織〉,《臺灣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7:
    75-113。
    1984 《村落地理學》,臺北:五南出版社。
    陳美鈴
    1999 《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
    博士論文。
    陳國川
    1995 《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2001 〈清代雲林地區農業墾殖的環境問題〉,《臺灣文獻》,52(1):495-538。
    陳國章、陳憲明、吳進喜、江雅美
    1982 〈臺北市通婚圈的初步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0:91-102。
    陳紹馨
    1997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墀吉
    1991 〈鶯歌鎮社會空間結構化之研究〉,《世新學報》,1:99-126。
    陳憲明
    1995 〈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323-542,臺北:臺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莊英章
    1994 《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7 《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專刊乙種第八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惜遺
    1950 〈臺灣之水利問題〉,《臺灣之水利問題》,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
    室。
    黃叔璥
    1999 《臺海使槎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致誠、薛雅惠、趙建雄
    1997 《高雄縣產業》,高雄縣文獻叢書,高雄:高雄縣政府。
    黃清漢
    1987 《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
    組碩士論文。
    黃瓊慧
    1996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臺北:臺灣師大地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娟
    1991 《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許嘉明
    1978 〈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
    59-68。
    張承漢
    1998 《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臺北:幼獅文化事業。
    張素瑤
    1998 《新竹縣湖口鄉的聚落形態》,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振華
    1996 〈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
    社。
    奧田彧、陳茂詩、三浦敦史著 北叟譯
    1953 〈荷領時代之臺灣農業〉,《臺灣銀行季刊》,6(1):177-191。
    奧田彧、島內滿男
    1932 《臺灣農業經營地帶研究》,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研究資料第6號,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業經濟學教室。
    路竹地政事務所
    《土地臺帳》,阿蓮庄中路段、石案潭段、阿蓮段、崙仔頂段、崗山營段、土庫段、九鬮段。高雄:路竹地政事務所。
    葛伯納著 蘇兆堂譯
    1985 《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奇昌
    1999 《光復後高雄地區工業化與都市化對農業發展影響之研究》,臺北:
    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楊淑玲
    1994 《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楊懋春
    1976 《我們的社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86 《農業技術改變對鄉村社會的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鳳山廳
    1904 《明治37年鳳山廳報》,第111、115號。
    臺南縣
    1900 《明治33年臺南縣報》,第182、13、83號。
    臺糖公司
    1976 《臺糖三十年發展史》,臺北:臺灣糖業公司。
    1996 《臺糖五十年》,臺北:臺灣糖業公司。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1998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志》,臺北:豐年社編印。
    廖正宏
    1980 《改進農民基層組織之研究(上)(下)》,臺北:臺灣大學農業推廣
    學系。
    廖秋娥
    1989 《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中果
    1984 《農業發展策略》,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熊瑞梅
    1995 〈社會網絡的資料蒐集、測量及分析〉,《社會調查與分析-社會科學
    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之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潘士釗、劉賢祥
    1973 《作物栽培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蔡宏進
    1971 〈臺灣農業勞動外流對農家農業行為之影響〉,《臺灣土地金融季刊》,
    8(3):27-50。
    1993 《農民基層組織的原理與實務》,農業推廣工作手冊,臺北:臺大農業推廣學系。
    1997 《臺灣農業與農村生活的變遷》,農訓叢書之九,臺北:農訓協會。
    蔡勇美、郭文雄
    1984 《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慧玉
    2000 〈一九三○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5(2):55-100。
    鄧時中
    1994 〈龍潭鄉茶村生活空間演化研究〉,《元培學報》,創刊號:151-166。
    鄧耀宗
    1999 〈未來農業產銷班發展方向〉,《果樹產銷班企業化經營研討會專輯》
    ,121-133頁,屏東: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劉枝萬
    1963 〈清代臺灣的寺廟(一)〉,《臺北文獻》,4:101-120。
    劉清榕
    1972 〈臺灣兼業農急劇增加中之社會經濟意義〉,《臺灣銀行季刊》,23(4):
    103-126。
    滕美蘭
    1980 《臺灣農民基層組織整合之研究-屏東九如鄉後庄地區之個案研
    究》,臺北:臺大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毓英
    1993 《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光隆
    1992 《糧食作物》,農技類新知識叢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3 《‚特用作物》,農技類新知識叢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盧德嘉
    1993 《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繼昌
    1975a 〈網絡分析〉,《思與言》,12(6):1-11。
    1975b 〈埔里盆地稻蔗雙作農村勞力之鳩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43-166。
    鍾幼蘭
    1996 〈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109-144頁,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97 《臺灣土地慣行一斑(一)》,臺北:南天書局重印。
    1905 《田收穫查定書》(鳳山廳、蕃薯廳),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 《除收穫查定書》(鳳山廳、蕃薯廳),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總督府
    1915 《臺南廳寺廟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
    1905 《明治38年府報》,第1853號,臺北:臺灣總督府。
    1913 《大正2年府報》,第240號,臺北:臺灣總督府。
    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1905-1920《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
    1933-1939《臺灣常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
    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5 《臨時國勢調查結果表》,臺北:臺灣總督府。
    顏秀玲
    1992 《澎湖群島吉貝村和赤崁村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碧珠
    1999 〈農業產銷班輔導體系之整合與規劃〉,《農政與農情》,86:23-31。
    簡榮聰
    1991 《臺灣客家農村生活與農具-傳統客家農具生活初探》,臺中:中華
    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關麗文
    1987 〈澎湖傳統聚落發展之研究〉,《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3(1):
    57-85。
    蘇坤輝
    1998a 《十九世紀以前岡山地區的土地利用》,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8b 〈日治以前岡山地區的水利開發〉,《臺灣文獻》,49(3):105-122。
    鐘寶珍
    1992 《惡地上的人與地-田寮鄉民生活方式的形成與內涵》,臺北:臺灣
    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Gatrell , A.C.
    1983 《Distance and Space: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Ronald, G. Knapp
    1971 〈Marketing and social patterns in rural Taiwa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1(1):131-15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