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也霖
論文名稱: 漢語規勸言語行為及策略研究—以臺灣地區為例
A Study of Admonition of Mandarin in Taiwan — Speech Act and Strategies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規勸言語行為禮貌原則面子威脅行為
英文關鍵詞: admonition, speech act, politeness priciple, FT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台灣地區之規勸言語行為,嘗試建立規勸言語行為之理論架構,並以小型問卷調查一般民眾的規勸態度,可能影響態度的變因,最後設計數個語境以蒐集語料。
    筆者對『規勸』(admonition)言語行為提出的定義為﹕『每一個社群都有一套專屬的規範,非社群成員就無須遵守規範。說話者和聽話者處於同一社群(community),聽話者的思想或行為違反了社群規範,而說話者依據社群規範,使用語言對聽話者的現狀提出意見,希望聽話者遵從。』所謂規範,是非固定的,隨著情境和社群變動的。在此假設下,社群內有一套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規範,對每個成員都有約束力,且每個成員都有權依據自己的理解,解釋這套規範。聽話者可能是違背規範,或是未遵從規範,說話者因而依據這套規範以及自己對規範的理解,進行規勸。若說話者和聽話者共處於不同層次的好幾個社群,規範亦隨之變動。
    問卷的142位受訪者中,有71.7%的受訪者表示其規勸態度是非固定的,視對象、場合、事件等變因而定。對於親密的朋友或家人、私密場合、重大且共同權益相關事件,直接規勸比例最高。對於不親近或不熟識的人、私密場合、重大且共同權益相關事件,委婉規勸比例最高。策略方面,使用比例最高的規勸策略為直接指示、負面評價和警示後果,這三者應視為規勸之固定性(stereotype)策略。使用比例最低的威脅、條件、諷刺和利誘這四種策略應視為隨語境變化的變異性(variable)策略。

    This thesis is a research of admonition as a speech act, including the framework and the statistics of general attitudes, factors and strategies.
    The author defines “admonition” as “the speaker gives a direction based on the rules to the hearer whose thought or behavior is against the rules in the same community” while the prerequisite is that there is at least one general rule set in every community which each member has the duty to obey and the authority to explain by his/her comprehension. If both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belong to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levels, the rule set varies with the contexts and the communities.
    71.7% of the survey responser indicates their attitudes vary with opponents, occasions and events when they admonish.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direct admonition is to close friends and family, in private occasions, with important events concerning with the mutual rights or benefit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euphemistic admonition is to familiar but not intimate people, in private occasions, with important events concerning with the mutual rights or benefits. The stereotype strategies are instruction, negative comment and warning while the variable strategies are threatening, setting the essential conditions, sarcasm and explaining the advantages.

    目錄 iii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2 一、 相關概念界定 2 二、 研究範圍 3 三、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言語行為(speech act) 7 第二節 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9 一、 合作原則 9 二、 會話隱涵 9 第三節 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11 第四節 面子保全論 14 第五節 規勸言語行為與相關研究 17 一、 字辭典定義的『規勸』 17 二、 規勸言語行為的相關研究 17 (一)規勸言語行為 17 (二)其他言語行為策略研究 19 (1.)拒絕策略 19 (2.)抱怨策略 20 第六節 小結 20 第三章 規勸言語行為理論 22 第一節 規勸的定義、對象與依據規則 22 一、 定義 22 二、 規勸的對象 22 三、 規勸依據的規則 24 四、 規勸發生的情況 30 第二節 『規勸』與其他言語行為的區分 32 第三節 規勸言語行為與語用原則 34 第四節 規勸話語型態 37 一、 直接規勸型 38 二、 間接規勸型 39 (一)警告式 39 (二)疑問式 40 (三)說理式 40 (四)陳述式 41 (五)批評式 41 (六)建議式 42 (七)同情語先行式 42 第五節 規勸話語結構 42 第四章 規勸言語行為態度量化研究 46 第一節 問卷設計 46 第二節 量化研究:第一部份 47 一、受訪者基本資料 47 二、規勸態度 47 (一)整體規勸態度 48 (二)彈性規勸態度 48 (1.)對象 48 I. 對象變因 49 II. 對象變因之性別差異 52 (2.)場合 55 (3.)事件 58 I. 事件變因 58 II. 事件變因之性別差異 61 (三)固定規勸態度 65 (四)影響因素 67 第三節 小結 68 第五章 規勸語料研究 70 第一節 規勸策略 70 第二節 語料量化分析 74 一、 語境一 74 二、 語境二 76 三、 語境三 79 四、 語境四 82 五、 語境五 84 六、 語境六 87 七、 語境七 89 八、 語境八 91 第三節 語境差異 94 第四節 修飾語 100 第五節 質化分析 103 第六章 結論 117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17 一、 規勸言語行為與其內部規則 117 二、 台灣地區一般民眾之規勸態度 117 三、 規勸策略與跨語境性的原型策略 11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9 第三節 後續研究展望 119 附錄 121 一、 參考文獻 121 二、 問卷 123

    I. 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市:三民。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73)。中文大辭典。台北市:華岡。
    中華書局(1990)。康熙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正元(1996)。間接言語行為取效。外語與外語教學,3,27-43。
    王建華(2002)。禮貌的語用距離原則。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29-33。
    王楫、牟龍海、馮大平(主編)(2000)。新時代漢英辭典。台北市:宜新文化。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旺文現代漢英辭典。台北市:旺文社。
    付習濤(2005)。論言語行為的性質。語言學研究,4,81-86。
    曲衛國、陳流芳 (1999)。論傳統的中國禮貌原則。學術月刊,7,33-41。
    李行健(主編)(2004)。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李昌年(1996)。間接言語行為的類型及其語裡的推求。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7:5,38-42。
    李軍(2001)。使役方式選擇與社會情景制約關係分析。現代外語,24:4,359-377。
    李櫻(2000)。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漢學研究特刊,18,323-356。
    何兆熊(主編)(1999)。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1995)。Grice語用學說與關聯理論。外語教學與研究,4,23-27。
    何容(主編)(1976)。國語日報字典。台北:國語日報社。
    肖亮榮(2000)。從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看Searle的語言哲學觀。山東外語教學,3,11-14。
    胡宛如(主編)(2003)。漢英搭配辭典。台北市:五南。
    徐盛桓(1992)。禮貌原則新擬。外語學刊,2,1-7。
    高樹藩(主編)(2005)。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台北:正中書局。
    唐霞(2007)。中美勸說言語行為的比研究。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光武(2002)。直接/間接言語行為的不確定性。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1-5。
    許彩雲(2002)。漢語勸服類言語行為話語結構分析。南通職業大學學報,16:4,38-41。
    許彩雲(2002)。漢語勸服類言語行為話語結構變式探析之二。皖西學院學報,18:5,65-6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迷你廣播劇。台北縣新店市:正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1980)。重編國語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
    張振德、周永惠、馬道五(編著)(2001)。漢語正序倒序多用詞典。成都:四川人民。
    張芳杰(主編)(2000)。遠東漢英大辭典。台北市:遠東。
    葉彥君(2006)。台灣地區公眾批評語及批評策略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森林(2003)。語用策略與言語行為。外語教學,24:3,10-1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1990)。漢語大字典。湖北省:辭書出版社。
    學典(1991)。台北:三民書局。
    魏妙純(2005)。漢語抱怨言語之母語和中介與對比分析──兼談美籍華語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竹風(主編)(1997)。漢語大詞典。台北市:台灣東華。
    顧曰國(1994)。John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與心智哲學。國外語言學,2,1-8。
    顧曰國(1994)。John 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批判與戒鑒。國外語言學,3,10-16。
    II. 英文部分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Brown, P. and Levinson, C. S. (1978). Univerals in language usage in variou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Brown, P. and Levinson, C.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ice, H. P. (2002).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Research Press.
    Gu, Y. (1990).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4, 237-257.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Levinson, S.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ao, Chao-Chih. (1994). A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maxims, and development of refusal in mandarin Chinese. 台北市:文鶴.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Eds). (1971).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81).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Wolfson, N. (1988). The bulge: a theory of speech behaviour and social distance. In J. Fine (Ed.), Second Language Discourse: A Textbook of Current Research. (pp. 21-38). Norwood, N.J.: Albex.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