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春綢
Wang, Chun-Chou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美感教育推動之個案研究
Case Study on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口試委員: 丁一顧 林騰蛟 張鈿富 謝文全 黃乃熒
口試日期: 2021/07/21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美感教育美感教育推動推動策略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ion strategy, case study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其目的在探究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國小)催化美感教育政策行動者的動
機、美感教育的推動困境、美感教育的推動策略,及推動美感教育對學生學習
發展的效益。本研究依據上述目的所擬定之研究設計為實證分析,主要是以三
所個案學校之美感教育政策行動者為研究對象,並採用訪談法、觀察法、文件
分析等研究方法,蒐集三所個案國小美感教育推動情況,同時瞭解及分析國小
美感教育推動困境、解決策略及美感教育對學生學習發展效益之歸納整理,以
達成本研究目的。
本研究經過理論歸納與實證分析兩階段的研究歷程,因應研究目的所提出
的研究問題而獲得的研究結果臚列如下:
一、學校善用獎勵制度,鼓勵師生共創美感成功經驗,可催化美感教育政策行
動者的動機。
二、領導者以美感藝術專長帶領專業成長,能激勵美感教育政策行動者的動
機。
三、美感教育師資不足,教師美感專業素養不夠,藝術課程時數太少,導致美
感教育長年不受重視。
四、老師與家長以升學及成績為考量,對美感教育的認同感不足。
五、學校運用政策領導策略,善用紅布條、跑馬燈等公開宣導美感教育之重要
性,可提升教師對美感教育的重視。
六、學校運用行政領導策略,成立美感教育推動小組,申請藝術輔導團到校輔
導,強化教師美感教學能力。
七、學校運用教學領導策略,成立教師美感學習社群,善用公開授課機制,增
強教師美感教學能力。
八、學校運用課程領導策略,辦理美感論壇、研習、工作坊,研發課程,提高
教師美感課程創新能力。
九、打造學校成為學習共同體,規劃美感教育校訂課程,深化美感課程實踐。
十、學校結合藝文場館開發美感體驗課程,可增加學生美感多元課程與生活實
踐。
十一、學校積極申請政府及民間資源,讓美感教育走出教室結合生活。
十二、教師運用數位科技教學,增加學生美感學習興趣,提升教師美感教學能
力。
十三、借鏡美感教育先進國家,運用跨領域美感教學,統整學科學習,可讓學
生的學習與世界趨勢接軌,產生學生學習發展的效益。
十四、推動美感教育可強化學生知識、能力與態度,達成五育均衡的學習效
益。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歸納為具體結論,以提供教育行政有關單位和國民小學
推動美感教育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與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doers in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lementary schools) that catalyze aesthetic education policies, the difficulties of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benefits of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on students’ learning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is designed 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urpose.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doers o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policy of three school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uses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promo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analyze the motivation of the doers of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policy in each school, the dilemma of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ummarize the solutions and the benefit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n the learni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a two-stage research process of theoretical ind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in response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research purpose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By making good use of the reward system, schools can encoura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reat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esthetics and catalyze the motivation of doers in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policy.
2. Leaders use their aesthetic art expertise to lead professional growth, which can inspire the motivation of doer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policy.
3. Insufficient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ers’ lack of aesthetic professionalism, and too few art courses resulting in aesthetic education being ignored for many years.
4. Teachers and parents only take the admission and grades as considerations and lack a sense of identity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5. Schools use policy leadership strategies and make good use of red banners and marquees to publicly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can increase teachers’ attention to aesthetic education.
6. Schools use 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to set up an aesthetic education promotion group and apply for an art tutoring group to provide guidance to the school to strengthen teachers’ aesthetic teaching ability.
7. Schools use teaching leadership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teachers’ aesthetic learning community and make good use of the open teach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enhance teachers’ aesthetic teaching ability.
8. Schools use curriculum leadership strategies to handle aesthetic forums, seminars, workshop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rses to improve teachers’ ability to innovate in aesthetic courses.
9. Build the school into a learning community, plan the curriculum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deepen the practice of aesthetic curriculum.
10. Schools develop aesthetic experience courses in conjunction with art venues, which can increase students’ aesthetic courses and life practices.
11. Schools actively applies for government and private resources to let aesthetic education go out of the classroom and integrate life.
12. Teachers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teach,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aesthetic learning, and enhance teachers’ aesthetic teaching ability.
13. By mirroring advanced countries in aesthetic education, schools use cross-domain aesthetic teaching to integrate subject learning, which can make students’ learning follow world trends, and generate the benefits of students’ learning development.
14.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knowledge, abilities and attitudes, and achieve a balanced learning effect of educating five domains simultaneously.
There 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into specific conclusions to provide specific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f relate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and follow-up researches.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美感教育理論發展與推動脈絡11 第二節 美感教育政策行動者的動機40 第三節 國小美感教育的推動困境45 第四節 國小美感教育的推動策略51 第五節 國小推動美感教育對學生學習發展的效益67 第六節 各國美感教育的推動特色75 第七節 國內外美感教育相關研究探討10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1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127 第三節 研究工具130 第四節 實施程序134 第五節 資料處理135 第六節 研究倫理1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43 第一節 分析催化國小美感教育政策行動者的動機143 第二節 分析國小美感教育的推動困境148 第三節 分析國小美感教育的推動策略156 第四節 分析國小推動美感教育對學生學習發展的效益172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1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3 第一節 結論183 第二節 建議194 參考文獻201 中文部分201 英文部分217 附錄224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224 附錄二 正式訪談問題225

中文部分
丁一 顧(2015)。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載 於張 鈿 富( 總編 輯 ), 102
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2,275-300。國家教育研究院。
丁一 顧、江 姮 姬( 2020)。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2),135-162。
丁增銓 (2007),由「教師專業」談教師精進教學能力。屏縣教育,30,17-20。
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能力指標。http://teach.eje.edu.tw/9CC/fields/artHuman -source.php
于承平 2013)。學校推動美感教育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84,101-117。
小典藏(2020)。藝術教育在芬蘭:學校課程中的核心與獨立基礎藝術教育。https://artouch.com/kids/content-12786.html
王全興(2007)。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之課程行動研究。中等教育,58(6),36-55。
王建柱(1989)。從美感啟發至美育理想的實踐。國教研究雙月刊,7,23-26。
王春綢(2020)。 跨領域美感教育在學校行政上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9(4),114-119。
王恭志(1998)。美感教育的哲學理論之探析。教育資料與研究,25,62-67。
王健(2013)。美感教育實施方案。教育園地。https://www.epochtimes.com/b5/13/11/6/n4004624.htm。
王健(2015)。臺灣美感教育的省思。師友月刊,572,20 - 24
王敏(2010)。談歷史教學中的美感教育新課程。文化部全國藝文活動
資訊系統,02,68–69。
https://event.moc.gov.tw/sp.asp?xdurl=HySearchG22016/SearchResult.
asp&ctNode=676&mp=1
王崇斌(2007)政策推動體制與公共組織變革之研究︰兼論臺灣行政法人化政策推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王浩博(2014)。日本的美感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101,2014-12。
方美琪、趙惠玲( 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念、類型與發展策略 。華藝學術出版。
申育誠(2019)。從道德教育教材談小學美感教育之培育。師友雙月刊。
https://www.ttbf.org.tw/assets/uploads/monthly/monthly5e008d59511cd.pdf
伍鴻沂(2015)。追求終身美感經驗的新思維。台灣教育,693,16-20
伍嘉琪、黃嘉源(2018)。校長專業發展之新途徑--淺談校長專業學習社群的意義、規劃與經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174-180
朱立群(2016)。韓國啟動新一代教改藝術教育扎根國中課程 。未來Family。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6060
余肇傑 (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 122-125。
李育嘉(2016)。體驗學習賦予美感教育的力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122-128。
邱兆偉(1992)。美感教育的哲理與省思。載於高雄師大主辦「學校美感教育 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113-136。
何文玲、陳俊宏(2005)。當前台灣中小學課程中設計教育取向與功能之分析。設計研究,5,120-131。
何育真(2014)。從 Bennett Reimer的「美學論」談美感教育的生活實踐。慈濟通識教育學刊,9,57–73。
何育珍(2015)。迎接美力新時代-增能美感教育的思維與實踐。台灣教育, 693,21-27。
吳兆琦(2006)。藝術概論與賞析。高立圖書。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170-171。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冠嫻(2013)。美感素養與工作品質、生活品質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李子建(2002)。以「可持續發展」為路向的學校環境教育:挑戰與機遇。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131-137。
李其昌(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實施方式與教學策略。刊載於薈美‧融藝: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33-62。華藝學術出版。
李玲(2015)。談音樂專業教學中的美感育。 北方音樂,20,P72-73
李佩東、葉建宏( 2017)。臺灣美感教育之可行推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7),134-137。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35,65–98。
李雅婷(2011)。 建構 美 感教 育 課程 發展 模 式之 質 性研 究。 教育研究學報,45(2) ,1-28。
李明來(2010)。國小校長領導行為和組織變革教師支持度關係之探討。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1),61 - 91。
李勇輝(2017)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以數位學習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4,68-86。
李佩東、葉 建 宏( 2017 年 )。 臺灣美感教育之可行推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134-137。
李育嘉(2016)。體驗學習賦予美感教育的力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8),
122-128。
李澤厚(1996)。美學四講。三民 。
李鴻生(2011)。落實美感教育之探詢。耕莘學報,9,78– 92。
李鴻生(2012)。教育人員涵育美感素養之探詢。耕莘學報,10,74-84。
李鴻生(2013)。美感教育的目標與鵠的。耕莘學報。11,11-9.
洪雯柔(2017)。教育 2030:未來教育想像之國際趨勢。教育研究月刊,281, 99-109。
杜威(1992)。經驗與教育。〔賈馥茗譯〕。五 南。(原著出版年:1915)
許如欽(2017)。做好策略規劃之SWOT定量化分析手法。國立成功大學出版中心。
邱婉婷(2006)。教育行政評鑑理論-CIPP 評鑑模式。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
吳麗玲(2007)。臺 南 縣 國 民 小學 藝術 與 人 文 學 習領 域實 施 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 嘉 義大 學。
吳思穎(2011)。國小四年級數學美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呂航、吳涔溪(2011)。學者談美感漢寶德:美感攸關競爭力。智者建言,245。https://www.epochweekly.com/b5/247/ 9969.htm#
周佩諭(2015)。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評述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94-96。
范丹紅(2007)。教師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湖北成人教育學員學報,4,66–68。
范信賢(1994)。文化霸權的運作機制:對國小教師學校生活世界的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 。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
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6。
https://www. naer.edu.tw/files/15-1000-13634,c952-1.php?Lang=zh-tw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褀惠(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2)。文化創世代中美感教育的課程圖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8(2),61-86。
洪詠善、範信賢、阮凱利、邱鈺婷(2015)。美感教育視點的國際視野-美國實踐案例之探析。教育脈動,2,1-19。
侯蘊玹、郭昭佑( 2012)。教科書選用之指標及影響因素:以 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育研究月刊, 213,86-96。
胡郁珮(2016)。 畫出 美 麗新 境 界─ 視覺 藝 術教 學 融合 語文 賞 析的美感經驗之探究 。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3(2),95– 144。
凃翠珊 (2018)芬 蘭 美 感 教 育 筆記 ─台 灣 媽 媽 凃 翠珊 的第 一 觀察。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800279
洪如玉、陳惠青(2016)。解構哲學之探討及其對審美教育學之啟示 。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61(1) ,115-137。
周浩中(1987)。 藝術哲學。水牛出版社 。
周麗香(2013)。 彰 化 縣 國 小 藝術 與人 文 學 習 領 域音 樂教 師 教 學 實 施、教 學 困 擾 與 專業 發展 需 求 之 調 查研 究 (未 出 版之 碩士論 文)。 國立彰化 師 範大 學 。
林小玉 (2015)。 跨領 域 美感 課 程之 評量 方 式與 學 習反 應。 教育脈動,2,1 - 11。
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台灣教育,693,9-15。
林玉麟(2019)。推動美感藝術的搖籃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師友雙月刊,615,5-10。
林弘昌 (2009)。 教學 科 技的 發 展與 趨勢 。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42(5)。
林玲仙(2013)。 美 感 教 育 教 學運 用創 造 思 考 策 略對 於國 小 兒 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實踐大學。
林育陞(2016)。美感教育培養對文創發展影響之探討。臺灣教育,698,36-38。
林美慧 (2010)。 國 小 藝 術 教 育美 感經 驗 統 整 課 程 (未出版 之 碩士論文)。國立 新 竹教 育大 學 美勞 教 育系 。
林逢祺(1998)。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41(7),155-169。
席勒(1989)。審美教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 〕。淑馨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793)
林淑華 、張芬芬(2015)。 評析芬蘭教育制度的觀念取向:以共好取代競爭。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3),112-131。
林清江 (1988)。教 育 的 未 來 導 向 。台灣 書店 。
林新發、黃秋鑾( 2014)推動校長教學領導以提升教師專業學 習社群互動之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43-62。
林資傑 (2017)。 國小 教 師對 美 感教 育中 長 程計 畫 之評 估: 以 臺北市萬興國小為例 。 中 國 地 方 自 治 , 70(3) ,22-46。
林麗 曼 (2010)。藝術 教 育於 二 十一 世紀 教 育中 應 有的 角色 ,國家政策季刊,2(3),99-102。
洪裕宏(2011)。定義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的理論架構。研習資訊,28(4), 15-24。
范瓊方(2003)。九年一貫藝術教育與幼兒藝術教育之關係。「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 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
姚世澤(2015)。「流行文化」與「 古藝術 的定位。台灣教育 ,693。
席玉蘋(2010)。動機,單純的力量。大塊文化 。
徐麗紗(2008)。台灣今現代音樂教育綜 觀。 台灣藝術教育史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
徐蓉蓉譯( 1991) Parks,Michael E.著。後現代主義中的美術教育。現代美術 ,34,48-51。
康才媛(2011)。「美感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統整,以「中國 藝術與美感」課程為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10,9-36。
康禔今(2012)。藝術家駐校計畫實踐歷程與參與者觀點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桃園電子報(2019)。藝術與美感教育 -上田國小「品味經典數大便是美」。
http://e news.smes.tyc.edu.tw/Module/Pages/News_View.php?ID=6556&ty
pe=newspage。
席勒(1989)。審美教育書簡〔馮至、范大燦譯〕。淑馨出版社。(原著出版 年:1793)
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教育脈動, 2,1–26
許世芳(2015)。應用國立故宮數位博物館課程訓練美感經驗於國小低年級課 程的行動研究。創造學刊,6(1),53-82。
崔光宙(1988)。樂記篇源出考及美育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輯刊, 30,87-111。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師大書苑 。
郭春方(2019)。美育與藝術教育 -新時代綜合性藝術院校特色發展和服務國家戰略的思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22-28。
教育部(1979)。國民教育法。載於教育部國教司(1990):國民教育法令彙 編,11-14。教育部 。
教育部(1980): 國民 中 小學 加 強美 育教 學 實施 要 點。 教育部公報,64, 7-9, 教 育部 。
教育部(2005)。藝 術 教 育 政 策白 皮書 。
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trust/128_%E7%99%BD%E7%9A%AE
%E6%9B%B8%E5%85%A8%E6%96%872-1.pdf。
教育部(2008)。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http://teach. eje.edu.tw/ 9CC/fields/artHuman-source.php。
教育部(2009)。國民小學加強藝術與人文欣賞教學實施原則 。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9470。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教育部。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107年)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 e221c236 -
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3)。校 園 美 感 環 境再 造計 畫 。https://caepo.org/project。
教育部(2013)。整 合 型 視 覺 形式 美感 教 育 實 驗 計畫 。http://multi aes.prj.ntnu.edu.tw/upload/20140403235615.pdf。
教育部(2016)。105年至108年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 。
https://www.aade.org.tw/%E7%BE%8E%E6%84%9F%E6%95%99%E8
%82%B2/。
教育部(2016)。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 。https://www.inarts.edu.tw/。
教育部(2016)教育部 105 年師鐸獎獲獎人出國教育考察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http://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6/person1.pdf
教育部美感環境再造計畫( 2017)。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
教育部(2017)。「2017 美感教育國際論壇」。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3
7D7BF0C015398A2。
教育部電子報(2017)。英 國 藝 術 教 育概 況 簡 介 。
Fm3y4m6https://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9438
教育部(2018)。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7844/61296/ e0a9702c-1f05-44ec-9207-f9abf1504abc.pdf。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領綱 。教育部 。
教育部(2018)。因應108課綱-師資培育大學種子講師透過回流工作坊熟悉素養導向課程教學。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
=169B8E91BB75571F&s=398F062DDF2A090D。
教育部(2019)。生活美學‧跨域思維-美感教育教師參訪日本美感教育的融合創生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F
E75EDBA52E397B0
教育部(2019)。108年至110年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https://www.aade.org.tw/
郭玉霞(2000)。有效教學。教育大辭書 。
郭禎祥(1989)。藝術的視覺教育。文景書局。
莊耀嘉編譯(1990)。馬斯洛。桂冠。
陳迺臣(1992)。美學與教育。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主辦「審美教育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237-243)。
陳木金(1993)。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木金 (1996)。 我國 國 民小 學 美育 表現 指 標之 實 證研 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72(上 ),83-119。
陳木金 (1996)。 美感 經 驗、 美 感活 動對 國 小教 師 美育 教學 之 影響研究。國民教育研究教學報, 2,177-209。
陳木金(1997)。 從教 師 美育 教 學談 情意 教 育。 師 資 培 育 與 情 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54。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6-51。
陳文菁 (2001)。一位國小教師美感教育教學決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
陳巧芬、蔡文榮(2011)。臺灣近年來有關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博碩士論 文實徵研究之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0(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玟樺、劉美慧(2021)。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教育研究集刊,76(1)。107-156。
陳美然(2016)。從美感教育談音樂教師的感素養、角色定位及音樂課程設計原則。國教新知,63(2),19-27。
陳春成(2020)。學會登入上 課=搞懂線上教學?重點是能否把雲端當成「 第 二教室 」。親子天下,教與學的對話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856
陳星玲(2019)。日本:走向審美創造的中小藝術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 教師報。http://www.jyb.cn/rmtzgjsb/201903/t20190326_219974.html
陳雅文(1995)。個案研究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陳瑛雪(2012)。「藝起動動」-駐校藝術家參與國小社區文化課程之個案研究。http://ir.nptu.edu.tw/retrieve/14864/158.pdf
陳箐繡(2010)。藝術通識課程與教學發展之淺思:以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觀 點與實踐為取徑。關渡通識學刊, 6。
陳韻如 (2018)。 國小教師美感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慧君(2016)。美 感 經 驗 對 國小 學童 學 習 態 度 影響 之個 案 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陳瓊花 (2001)。 藝術概論 。三民 。
陳瓊花 (2017)。 美感 素 養導 向 教學 之理 論 與實 踐 。 教 育 研 究 月刊 ,275,18-33。期 末 報 告 。國 立臺 灣 藝 術教 育 館。
陳瓊 花 、林 世 華( 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
究 :期末報告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
陳議濃 (2011)。美國藝術教育的發展與趨勢。南台學報,(36),4。
梁錦均(譯 )(2011)。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遠流。
張宇安 (2020)。 柏林音樂學院 HfM Berlin Yu-An Chang 張宇安 。
https://ioh.tw/talks/%E6%9F%8F%E6%9E%97%E9%9F%B3%E6%A8%
82%E5%AD%B8%E9%99%A2-hfm-berlin-%E5%BC%B5%E5%AE%87%E5%AE%89-yu-an-chang-ov-study-mde de
張碩宇(2020)。何謂 美 感教 育 ?美 感教 育 的方 式 ?。 臺 灣 教 育 評論月刊,9( 11), 07-10。
張連強(2020)。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跨領域美感課程設計與教學—以表演藝術 課程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6
張永祥 ,張榮生( 2011)。經濟研究導刊, 20,276-277
張全成(1998)。後現代主義中的國小美術教育趨勢研究,研習資訊,9-29。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東華。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東華書局 。
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觀念載於高雄師大「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24-36。
張原誠(2015)。學生美感經驗、創意自我效能與創造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 。
張敏琪(2017)。有感嗎?傳說中的美感教育。美育雙月刊,217。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https://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627_w080 -089%E5%BC%
張憲卿、程炳林(2010)。成敗情境對行動與狀態導向者負向情感、自我效能與 工作記憶容量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1(3),605-634。
梁福鎮(2001)。審美教育意涵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79-105。
梁蓉(2003)。法國小學、國中藝術教育概況美育雙月刊,131,62-67。
黃乃熒(2011)。教育改革實踐倫理與教育政策領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 103,1-26。
黃乃熒(2009)。從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觀點探索管理智慧 ─以一所國民中學 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5(4)。65-95。
黃壬來(2006)。國際視覺藝術教育發展趨勢 。
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1573_1 -1%E9%BB%83%E5%A3%AC%E4%BE%86.pdf。
黃玉如(2010)。美學取向的課程與教學。教育研究月刊,191,112-113。
黃秋燕(2012)。美學教育在品德上的影響。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1) ,103-114。
黃意舒(1996)。 兒 童 行 為 觀 察法 與應 用 。心 理出 版 社 。
黃建翔、吳清 山(2013)。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可行策略探究:「資料導向決定」觀點。教育研究學報, 47 (1),39-58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 -基礎篇 。天下遠見出版 。
彭新維(2012)。校長手札。士林 國小電子報。http://school3.slps.tp.edu.tw/news/1010413 -57.pdf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復文。
達布尼湯森(2010)。美學概論。〔林逢祺譯〕學富。(原著出版年 :2008)
楊代福(2016)。西方政策創新擴散研究的最新進展。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
楊艾琳、黃玲玉、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 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美術篇。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楊忠斌(2008)。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評析。師大書苑 。
楊忠斌(2009)。美感經驗理論對教師的啓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49 -68。
楊家興(2006)。線上教學的理論與活動設計。管理與資訊學報,11,271-308 。
楊深坑(1980): 美育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輯刊,22,357-374。
楊深坑(1983):美育分析的重要層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輯刊, 22,123-147。
楊深坑(1988):柏拉圖美育思想研究。水牛出版社。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27。
楊恩寰 (1993)。審美心理學,五南 。
萬文隆 (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7。
葉朗(2014)。美學原理。信實文化行銷 。
葉柄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
葉晉嘉 (2010)。 各國 創 意城 市 指標 的比 較 性研 究 。 城 市 發 展 ,9,111-144。
聞笛 、水如 (1989):蔡元培美學文選 。淑馨出版社 。
趙惠玲 (2016),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念、類型 與 惠發 展策 略 。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3-31。華藝 。
臺中市教育局 (2015)。臺中市推動中小學美感生活種 子學 校 -宣導講座及學校經驗交流計畫。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950/67024.pdf。
臺北市教育局(2015)。2016 世界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 。
http://wwx.nkhs.tp.edu.tw/NKweb/include/GetDBfile.php?KeyID=3316
311856711c2052df7-f01。
蔡元培(1912)。對於 教 育方 針 之意 見。 華欣文化 。72--79。
蔡元培(1968)。蔡元培先生全集,孫常煒編輯。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
蔡英士 (2008)。創意與美感。生命教育議題研討文集 。
蔡芳卉 (2017)。分組合作學習在美感教育課程上之應用。臺灣評論月刊,6(4), 143-147。
蔡宜庭(2019)。 桃 園 市 偏 遠 地區 小學 推 動 藝 術 與美 感深 耕 計 畫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教育大學。
維基百科(2020)。策略管理。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8%E7%95%A5%E7%AE%A1%E7%90%8
廖金春(2010)。 教育美學:教育因設計而美好。泰電電業 。
鄧景麟、余碧玉、田永成、吳育楷、鍾敏華、陳明正、洪秋龍(2015)。「美感 與藝術素養」融入學校經營之推動策略。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2,1-3。
閻瑞珍(2015)。論美感教育之推行與現有改革之狀況──以彰化縣舊 館國小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9(2),55-77。
漢寶德(2006)。漢 寶 德 談 藝 術教育。典 藏 藝術家庭。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 。聯經。
漢寶德(2018)。漢寶德談美 (二版 )。 聯經。
劉昌元(1989)。西方美學導論。聯經。
劉文潭(1989)。現代美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千美(2000)。美學研究的方法學問題。哲學與文化,27(2),124-
140、179。
劉豐榮(2009)。現代與後現代藝術觀點對台灣藝術理論與創作研究之意涵。視覺藝術論壇,4, 33 - 45
劉國兆(2018)。社區資源結合與特色學校發展─以臺北市清江國民小學為例。http://www.cjps.tp.edu.tw/campus/zh-hant/node/5778
劉照閣(2015)。淺析美育的特點。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01),58。
劉玉琴,黃曉俊(2006)。論體育教學中的美感教育。安徽師範大學學報(自 然科學版) 29(3),298-300。
劉嘉路(2020)。泰雅勇士大步向前。麋鹿 。
蔣勳(2006)。美的覺醒:蔣勳和你談眼、耳、鼻、舌、身。遠 流。
滕守堯(1998)。審美心理描述。人民出版社。
史密斯(1998)。藝術感覺與美育。〔滕守堯譯〕。四川人民 。
錢初熹(2010)。當代發達國家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 。
謝雨君,蘇緒林(2007)。語文教學中美感教育的三點體會讀與寫。教育教學刊,09,40。
謝素月、莊文玲、鄧傳慧、溫慧中(2009)明道國小美感經驗課程與教學。
http://www.mdps.tp.edu.tw/web/mdps/action/10/p046。
謝傳崇、張進昌(202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創新 關係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 3(3), 1-58。
蘇建宏、洪志成(2015)。美力政策?美麗政策?書寫一位教師在政策與實務 間的看見。教育研究學報,49(2),95-114。
閻瑞珍(2015)。 論美 感 教育 之 推行 與現 有 改革 之 狀況 ── 以 彰化縣舊館國小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9(2),55-77。
郭惠琳(2015)。經驗美感:科學課堂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
盧姵綺(2019)。STEAM 跨領域美感教育專題教學設計之探究。藝術教育研究,37,49-82。
謝修璟(2016)。整合地方文化於設計美學教育之研究-以西螺小鎮為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 6(3),1-9。
顏啟芳(2011)。內在及外在動機對行動英語學習持續使用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
藍惠美、林明助(2008)。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53,4-9。
蕭宏恩(2005)。美感與人生。哲學與文化,32(6),127-141。
羅梅英(2016)。美感教育加值孩子的未來,未來 Family,2(18),58-63。
羅梅英 (2016)。教科書變美了!全台第一本為美而生的課本,未來Family,2(18),268-69。
英文部分
Acer, D., & Omerodlu, E. (2008).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judgment of six -year-old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5, 335-342.
Anderson, V. (1991). Alternative economic indicators. Routledge.
Allen, E. & Seaman, J.(2013). Changing Course: Ten Years of Tracking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abson College.
Angelino, L. M., Williams, F. K., & Natvig, D. (2007). Strategies to engage online students and reduce attrition rates. The Journal of Educators Online, 4(2), 1-14.
Aslanian, C. B., & Clinefelter, D. L. (2012). Online college students 2012:
Comprehensive data on demands and preferences. The Learning House, Inc.
A. H. Maslow (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Bailey B. Smolarek &Luke Scrivener.(2019).Examining business-driven
education reform by new policy actors: a discursive analysis of UpSkill Houst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36, 4, 349-366.
Barrett,T.(1997).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n overview with art
examples.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x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17-30, NAEA.
Bilir Seyhan, G., & Ocak Karabay, S. (2018). Early childhood pre -service
teachers' views about visual arts education and aesthetics. 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3 , 131-148.
Bransford, J. D., Brown, A., & Cocking, R.(Eds.).(1999). How people learn: Mind brain, experience and school. National Academy Press.
Bresler, L.(2010). Aesthetic education research. In C. Kridel (Ed.),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12 -16,Thousand Oaks, CA: Sage.
Broudy H. S.(1987).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esthetic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28, 198-205.
Caulfield, J.(2011). How to Design and Teach a Hybrid Course . Stylus Publishing.
Cary, R.(1998). Critical art pedagogy: Foundations for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NY: Garland.
Carpenter, B. S., & Tavin, K.(2010). Art education beyond reconceptualization:Enacting curriculum through/ with/ by/ for/ of/ in/beyond/as visual culture, community, and public pedagogy. In E. Malewski (Eds.), Curriculum studies handbook-the next moment . Routledge.
Clark, G., Day, M., & Greer, W.D. (1987). 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
Becoming students of art.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4(2). 129-193.
Compaine, B. M.(198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change:
Toward a new literacy. In B. M. Compaine (Eds.), Issues in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45-178. Ablex.
Cuttance, P.(1990).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 Canberra, Australia: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outh Australi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
Castells,M.(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Blackwell.
Dewey, J.(1934). Art as Experience. Minton Balch .
Dewey, J.(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Minton.
Dewey, J.(1980). Art as experience (original print in 1934). Capricorn Book. education. Teacher College Press.
David, D. J. (1993). Art education in the 1990s: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accountabil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4(2), 82-90.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6), ‘Culture White Paper’.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culture -white-paper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4), ‘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from 1 September 2014)’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arly-years-foundation-
stage-framework--2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3),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art and
design programmes of study’.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national-curriculum-in england-art-and-design-programmes-of-study
Denac, O. (2014). 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schooling. Creative Education, 5, 1714-1719.
Dobbs, S. M. (2004)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In E. Eisner & M. Day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701-724.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Efland, A.(1992). Ralph Smith's concep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its
curriculum implication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 201-209.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ducation, W. A. f. A.(2019). Frankfurt Declaration for arts education November 2019. https://waae-conference.jimdofree.com/
Fairchild, A. W. (1991). Describ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creating a model .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6, 271-280.
Fenner, D. E. W.(2003).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analysis.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37 (1):40-53
Finn, C. E.(1987).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dicators.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Froyd, J.(2008, June). White paper on promising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STEM education.
https://users.soe.ucsc.edu/~brad/Teaching/Froyd_Promising_Practices_
Commissioned Paper.pdf.
Greene, M.(2001)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Teachers College Pr.
Girod, M., Twyman, T., & Wojcikiewicz, S.(2010).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for transformative, aesthetic experience. Journal of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21(7), 14-28.
Gurung, R. A. R. (2009). Got culture? In R. A. R. Gurung & L. R. Prieto
(Eds.), Getting culture: Incorporating diversity across the curriculum (pp. 11–22). Stylus.
Garrison, R., Anderson, T., & Archer, W.(2001). Critical thinking, cognitive presence, and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distance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5 (1), 87-105.
Guo, Minjian ,Su, Hua,Yue, Lei.(2020). Ecology-focused aesthetic music education as a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e. 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45 e(4), 564-580.
Hamblen, K. A. (1997). Second generation DBAE. Visual Arts Research,
23(2), 98-106.
Hobbs, J. (1985). Response to Smith's " A Right to the Best ".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26, 176-180.
Hassan, I.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Ingalls Vanada, D. (2016). An equitable balance: Designing quality
thinking systems in art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 17(11), 1-21.
Irwin, R. L. & Cosson, A. D.(2004). A / r / 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Jameson, F.(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A.(2012).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the case for more educational
choices. Retrieve from http://bearingdrift.com/2012/02/03/ one -size doesnt-fit-all-the-case-formore-educational-choices/
Johnstone, J. N.(1981).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s. Kogan Page.
Jeanne Peloso(2014).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to Nurture Literacy
Development。eloso| Perspectives on Urban Education , 11 (2).
Jiang, M. & Ting, E. (2000). A 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perceived learning in a web-based course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6 (4), 317-338.
Keddell, E.(2011).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the use of arts-based
materials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art
and lif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Social Work, 31, 400-414.
Lederman, L. C.(1990). Assessing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 as a technique for data collec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38(2), 117-127.
Lowenfeld, V.(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rd ed.).Macmillan.
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64).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4rd
ed.). Macmillan.
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8th).
Macmillan.
M. A. B. Jowett (1982). Plato's Republic. Random House.
Martin L. Maehr & Heather A. Meyer(1997)。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Schooling: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9, 371-409 .
Mayer R. E.(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1982).The OECD list of social indicators. OECD.
Osborn, A.(1953). Applied imagination: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harles Scribner's Sons.
Ozalp, H. K. (2018). Percep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art education
teacher candidates towards the aesthetic concept. 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0), 2187-2198.
Osborne,H.(1984). The cultivation of sensibility in art education .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8, 31-40.
Parsons, M. J.(1990). Aesthetic literacy: The psychologica l context.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4 (1), 135-146.
Pearse, H.(1992). Beyond paradigms: Ar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4), 244-252.
Pearse, H.(1997). Doing otherwise: Art education praxis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pp. 31 -39).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Palloff, R. M. & Pratt, K.(2013). Lessons from the Virtual Classroom (2nd
Ed). Jossey-Bass.
Peloso, J.(2014).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to nurture literacy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Urban Education, 11 (2), 78-89.
Quan Liu,Haiyan Chen,James, M,Crabbe, C. Interactive Study of
Multimedia and Virtual Technology in Art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Learning. 16 (1), 80-93.
Read, H.(1943). Education through art. Faber and Faber.
Reimer, B.(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2nd ed.). Prentice Hall.
Reimer, B.(2003).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Advancing the vision (3rd ed.). Prentice Hall.
Robbins, S.P. (1990) Organization Theory: Structure, Designs and Applications. (3rd ed).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Smith R. A.(1992). Problem for a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 253-266.
Simon(1983).Websters new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 . Unabridged.
Savoie, A.(2017).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reativity in arts education:
Ehrenzweig and the primal s yncretistic perception of the child.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47 (1), 53-66.
Simspon, J.(1996). Constructivism and connection making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49(1), 53-59.
Smith, R. A.(1992). Problem for a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 253-266.
Sotska, G.(2016). Forming future teachers' aesthetic culture in foreign
educational practice. Comparative Professional Pedagogy, 6(4), 20-26.
Stern, J. D.(1988).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al Statistics.
Shea, P. J., Pickett, A. M. & Pelz, W. E.(2003). A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presence” in the SUNY Learning Network.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7(2), 61-80.
Tanner, Kimberly D.(2012). Promoting student metacognition. CBE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11, 113-120.Thalheimer.
The BBC, ‘Arts and creativity 'squeezed out of schools'’,18 February
2015,http://www.bbc.co.uk/news/education-31518717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2015), ‘Enriching Britain: Culture, Creativity
and Growth: The 2015 Report by the Warwick Commission on the
Future of Cultural Value’.
https://www2.warwick.ac.uk/research/warwickcommission/futurecultur
e/finalreport/
UNESCO.(2010). Seoul Agenda: Go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ts Education
Retrieved 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HQ/CLT/CLT/ pd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 a. C. O. (2016). Incheon Declaration-Education 2030:
Towards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http://uis.unesco.org/en/files/education-2030-incheon-frameworkaction implementation-sdg4-2016-en-pdf-1
Woo, Y., Herrington, J., Agopstinho, S., and Reeves, T.C. (2007). Implementing authentictasks in web-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use Quarterly, 3, 36-43.
Washington State(2014). Washington state k-12 the arts learning standards version 1.2. http://www.k12.wa.Us/Arts/ Standards /default.aspx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