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慧芬
論文名稱: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研究
A Study of Gender Stereotyping and Campus Gender Equality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指導教授: 張樹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3
中文關鍵詞: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校園性別平等態度性別平等教育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1下載:1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其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現況,及其在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下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分析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間的相關情形及其解釋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共選取47所大學院校之學生事務人員為研究對象,並以自編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756份。分別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逐步迴歸、積差相關分析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歸納如下:
    一、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在性別刻板印象整體及四個分量表的表現上均屬於中等程度,其中在「傳統女性角色期待」的表現較刻板,在「對同性戀、性騷擾的偏見」表現較不刻板。
    二、大學學生事務人員在校園性別平等態度整體及五個分量表的表現上均屬於中等程度,其中在「人際互動平等」的表現較不平等,在「同性戀平等對待」的表現較平等。
    三、女性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普遍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四、年齡在21-40歲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五、現無婚姻狀況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六、教育、輔導、社會學科背景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七、「職員」身分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最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最具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八、「諮輔組」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是學務處各組別中最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最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九、曾修習過性別教育課程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十、曾參加性別教育研習之大學學生事務人員,較不具性別刻板印象,且較具有校園性別平等態度。
    十一、影響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最主要的背景變項為「性別」、「年齡」、「教育背景」、「性別教育研習次數」及「學務處組別」。
    十二、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間具有強度的典型相關存在。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教育當局及學校方面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大學院校選用學生事務人員、新進人員培訓、在職教育進修、行政主管人員儲訓課程,以及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7  第一節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的角色與功能…………………………………17  第二節 性別刻板印象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25  第三節 校園性別平等態度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37  第四節 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相關研究探討………………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70  第三節 研究步驟……………………………………………………………79  第四節 研究工具……………………………………………………………8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9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99  第一節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現況分 析……………………………………………………………………99  第二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性別刻板印象之差異分析 ……………………111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差異分析 ………………145  第四節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相關 分析 ………………………………………………………………1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1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91  第二節 建議 ………………………………………………………………202 參考文獻 …………………………………………………………………………207 中文部份 …………………………………………………………………………207 英文部份 …………………………………………………………………………214 附錄 ………………………………………………………………………………221  附錄一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問卷初稿 【專家評定用表】……………………………………………………221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檢核委員名單 ………………………………………231  附錄三 專家修改問卷之前後對照表 ………………………………………232  附錄四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問卷 【預試】………………………………………………………………235  附錄五 「性別刻板印象」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總表 ………………243  附錄六 「校園性別平等態度」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總表 …………245  附錄七 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問卷 【正式】 ……………………………………………………………24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雅各(1998)。學校氛圍中的性別現象。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49-58。
    王麗容(2001,12月)。性別意識的建構與內涵。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聯合舉辦之「性別平權意識」研習活動,台北市。
    王麗容(2002)。性騷擾防治與家庭教育。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等教育(頁94-117)。台北市:一家親文化。
    王麗容、李怡青(1999)。校園性別歧視和性騷擾的檢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8,16-29。
    中大酷兒社,關心同志議題,爭取弱勢權益(2006,2月8日)。民生報,CR2版。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2005)。一個溫柔早逝的生命,改變了什麼?-葉永鋕事件五年回顧。2006年9月6日,取自http://www.npo.org.tw/PhilNews/show_news.asp?NEWSID=7776
    李美枝(1981)。性別特質問卷的編製及男女大學生四種性別特質類型在成就動機、婚姻、事業及性態度上的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5(2),121-135。
    李美枝(1987)。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
    李盛祖(1999)。台北市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調查研究。2006年9月6日取自http://w3.tp.edu.tw/gender/study/case/case3/case3.htm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市:元尊文化。
    何醒邦(2007)。屏科大傳性騷擾副教授吻抱女助理遭蒐證調查。中時電子報,4。2007年1月1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102/4/8wk5.html

    林文瑛(2002)。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發展。載於晏涵文、黃富源(主編),性別平等教育(頁35-55)。台北市:一家親文化。
    林佩萱(2004)。教師平權意識影響其執行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HU05665013。
    林麗珊(2003)。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方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台北市:雙葉書廊。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TCTC576024。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2005)。
    胡真萍(1999)。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HCTC576010。
    高淑娟(1998)。大學教師性別角色態度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CKU1331004。
    高瑞蓮(2005)。性別平等教育法規範大專院校教評會性別比例之回應。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3,92-93。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市:心理。
    晏涵文、黃富源(2002)。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台北市:一家親文化。
    莊明貞(1999)。教育與性別。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80-407)。台北市:師大書苑。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
    陸穗璉(1998)。國小教師對於傳遞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以訪談八位、觀察二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HCT1576007。
    連國欽(2002)。嘉義縣國小教師與學生對兩性平等教育教學內涵與教學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YU0658001。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NKNU0332028。
    黃文隆(1999)。抽樣方法。台中市:滄海書局。
    黃 玉(2001)。論中小學學生事務專業人才之培育。訓育研究,40(4),21-28。
    黃 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395-470)。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囇莉(1999)。跳脫性別框框。台北市:女書文化。
    黃囇莉、畢恆達(2002)。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3,91-139。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雪梅(2002)。學生沉淪誰該反省-論新世紀我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角色、功能與挑戰。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97-114)。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張雪梅(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71-494)。台北市:高等教育。
    張鈺珮(1998)。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KNU1331007。
    張樹倫(2005)。打破性別歧視從教育做起-談性別平等教育法。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16/topic25.htm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心理。
    陳金貴(1996)。變遷中的大學生心態與學生事務工作。訓育研究,35(1),23-28。
    陳雨亭(2004)。我國隱蔽課程中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學分析。教育科學,20(1),13-16。
    陳素秋(2005)。讓寬容從校園中生根:談性別平等教育法。2006年5月28日,取自http://www.hre.edu.tw/report/epaper/no16/topic2_5_1.htm
    陳皎眉(1996)。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載於陳皎眉、江漢聲、陳惠馨(合著),兩性關係(頁3-27)。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皎眉(1997,1月)。校園中兩性關係輔導。論文發表於教育部訓育委員會舉辦之「教育改革與學校輔導工作」研討會,台北市。
    陳皎眉、周育瑩(2005)。“刻板印象威脅”及其在教育與輔導上之應用。輔導季刊,41(3),39-49。
    陳皎眉、梁世武(200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教育部專案研究計畫(PG9309-0257)。台北市:世新大學。
    陳淑娟(1994)。態度的認知取向。國教輔導,33(5),48-84。
    陳惠馨(2005a)。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9(2),74-87。
    陳惠馨(2005b)。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1-32。
    陳惠馨(2005c)。性別平等教育法---台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15-129。
    畢恆達(1998a)。性侵害與性別歧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3-50。
    畢恆達(1998b)。安全與無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立。學生輔導,58,126-134。
    畢恆達(1998c)。性侵犯,破解高招!張老師月刊,248,44-49。
    畢恆達(1999)。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2007年1月23日,取自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new_page_16.htm。
    畢恆達(2000)。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125-132。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4)。齊力催生「性別平等教育法」。2006年9月25日,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161.htm
    教育部技職司(2007,2月)。景文、中華醫事及勤益正式於96年2月1日改名為科技大學。教育部電子報,243。2007年2月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60201/960201d.htm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九十五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台北市:教育部高教司。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2006年10月23日,取自http://www.sa.isu.edu.tw/leader/upload/dept_0_lv_2_1074.doc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6)。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布施行2週年執行成效檢視。2006年6月28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950623/950623b.htm?open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2006,5月)。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言。發表於教育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聯合舉辦之「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曾台芸(2001)。國小教師對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YU0576021。
    曾雅玲(1997)。護理界也需要兩性教育-談如何避免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護生的影響。護理雜誌,44(3),56-60。
    楊巧玲(2002)。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頁381-399)。台北市:五南。
    楊昌裕(2002)。新世紀學生事務工作的任務、角色與領導。學生事務,41(2),17-32。
    楊美玲(1999)。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PTC611010。
    楊琇晶、潘郁文(2006)。杏壇不芬芳清大美籍助教被控歇斯底里、性騷擾。東森新聞報,17。2005年1月3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227/17/8qss.html
    潘慧玲、黃馨慧(2005)。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之解讀與核心內涵之建構公聽會資料。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委託計畫。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蔡培村(1998)。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探析。學生輔導,60,126-147。
    蔡端(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HCT1611004。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CCU0208018。
    劉志如(1997)。女性主義的衝擊:一個諮商員的省思。輔導季刊,33(1),26-31。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謝小芩(1997)。從兩性平權觀點談臺灣女性的教育處境及改善之道。2006年6月23日,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2/gen_edu.htm
    謝小芩(2001)。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19-24。
    謝小芩(2005)。為何規範教評會成員的性別比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2,97-103。
    謝芳怡(2004)。教師性別意識與性別平等實踐之研究-以兩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HLTC645013。
    謝臥龍、莊勝發、駱慧文(1997)。各級學校諮商員對女性案主性別角色與特質認知之比較研究。諮商輔導文粹:高師輔導所刊,2,13-40。
    謝臥龍、駱慧文(1998)。追求兩性平權,教育應扮演的角色。測驗與輔導,148,3058-3060。
    謝寶煖(2006,6月)。決定樣本大小。圖資電子報,33。2007年2月5日,取自http://www.lis.ntu.edu.tw/~pnhsieh/epapers/no33.htm
    蕭佳華(2002)。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CTC328010。
    羅燦英(2003)。大專院校校園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置之反思與前瞻。婦研縱橫,66,6-15。
    蘇芊玲(1998)。家庭與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季刊,1,36-39。
    蘇芊玲(1999)。傳遞正確性別觀念師責無旁貸。2006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cmes.tn.edu.tw/gender/資源網路/傳遞正確性別觀念師責無旁貸%20%20蘇芊玲教授ok.htm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
    英文部分:
    Abbott, P., & Wallace, C.(1990/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台北市:巨流。
    Aronson, E., Wilson, E. T., & Akert, R. (1995/2003).社會心理學(余伯泉、李茂興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Bandura, A.(1977/1995).社會學習理論(周曉虹譯)。台北市:冠桂。
    Bargad, A., & Hyde, J. S. (1991). Women’s studies: A study of feminist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5, 181-201.
    Basow, S. A. (1992 /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劉秀娟、林明寬譯)。台北市:揚智文化。
    Beere, C. A., King, D. W., Beere, D. B., & King L. A. (1984). The sex-role egalitarianism scale: A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equality between the sexes. Sex Roles, 10(7-8), 563-576.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155-162.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54-364.
    Bem, S. L. (1993). The lenses of gender.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Beyer, S. (1999). The accuracy of academic gender stereotypes. Sex Role, 40, 787-812.
    Biaggio, M. K., Watts, D., & Brownell, A. (1990). Addressing sexual harassment: Straegies for prevention and change. In M. Paludi(ed.), Ivory power: Victimization of women in the academy (pp.213-230). Albany, NJ: SUNY Press.
    Bierema, L. L.(2003). The role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challenging patriarc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22(1), 3-12.
    Bigler, R. S., & Liben, L. S. (1990).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interventions in gender-schematic processing. Child Development, 61, 1440–1452.
    Bodenhausen, G. V. (1998). Stereotypic biases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 and memory: Testing process models of stereotype u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 726-737.
    Boss, P. G., Doherty, W. J., LaRossa, R., Schumm, W. R. & Steinmetz S. K. (1993).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 New York: Plenum Press.
    Burr, V.(1998/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楊宜憓、高之梅譯)。台北市:五南。
    Cahill, E. J. (1996).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gender role prescriptions and classroom practic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07), 2553A. (UMI No. 95-36631)
    Cameron, J. E., & Lalonde, R. N. (2001). Social identification and gender-related ideology in women and m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59-77.
    Carelli, A. O. (1988). Sex equity in education: Readings and strategies. Springfield: C. C. Thomas.
    Caron, S. L., & Carter, D.B. (1997).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x role orientation, egalitarianism, attitudes toward sexuality, and attitudes towar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75(3), 568-587.
    Choi-Pearson, C., Castillo, L., & Maples, M. F. (2004). Reduction of racial prejudice in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 NASPA Journal, 42(1), 132-146.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ersonnel Association. (1986). Sexual harassment issues and answers. Washington, DC.: CUPA.
    Crawford, M., & MacLeod, M. (1990). Gender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An assessment of the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Sex Roles, 23, 101-122.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6/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林彥妤、郭利百加譯)。台北市:五南。
    DeVellis, R. F. (1991/1999).量表的發展:理論與應用(吳齊殷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Erikson, E. H. (1994).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Y:WW Norton.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iebert, M. S., & Meyer, M. W. (1997). Gender stereotypes: A bias against me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1(4), 407-410.
    Fitzgerald, L. F. (1990). Sexual harassment: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 construct. In M. Paludi(ed.), Ivory power: Victimization of women in the academy(pp.21-44). Albany, NJ: SUNY Press.
    Friedman, J., Boumil, M. M., & Taylor, B. E. (1992). Sexual harassment: What it is, what it isn’t, what it does to you,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Deerfield Beach, FLA: Health Communications.
    Fischer, A. R., & Good, G. E. (1994). Gender, self, and ot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1(3), 343-355.
    Glick, P., Wilk, K., & Perreault, M. (1995). Images of occupations: Components of gender and status in occupational stereotypes. Sex Roles, 32, 565-582.
    Hamid, P. N., & Lok, D. (1995). Gender stereotyping in estimates of intelligence in chines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3), 407-409.
    Harvey, G., & Hergert, L. F. (1986).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in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25(4), 209-299.

    Hraba, J., & Yarbrough, P. (1983).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action for women: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Youth and Society, 15(2), 115-131.
    Kalin, R., & Tilby P. (197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ex-role ideology scale. Psychological reports, 42, 731-738.
    King, L. A., King D. W., Carter, D. B., Surface, C. R., & Stepanski, K. (1994). Validity of the sex-role egalitarianism scale: Two replication studies. Sex Role, 31(5-6), 339-348.
    Klein, Susan S. (2003). Overview: Handbook for achieving gender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2006年9月6日取自
    http://www.feminist.org/education/HandbookOverview.pdf#search='handbook%20for%20achieving%20gender%20equity。
    Lasonen, J. L. (1990). Finnish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institute teachers' sex role attitud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1(06), 1998A. (UMI No. 90-28057)
    McBroom, W. H. (1987). Longitudinal change in sex role orientat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Sex Role, 16, 439-452.
    Measor, L. & Sikes, P. (1992). Gender and school. New York: Cassell.
    Nash, M. A. (1991). Changing roles of men and women: Educating for equity in the workplace(Curriculum Guide).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Vocational Studies Center.
    National Coalition for Women and Girls in Education(1997)。 Report card on gender equity。2006年6月23日,取自http://www2.edc.org/WomensEquity/resource/title9/report/

    Rodgers, R. (2006, May). Curr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tudent affairs in the US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nd student affairs Taipei, Taiwan.
    Shaffer, D. R. (1996).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A: Brooks Cole.
    Shakeshaft, C. (1986). A gender at risk. Phi Delta Kappan, 67(7), 499-503.
    Stangor, C. (1988). Stereotype accessibilit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4, 694-708.
    Statham, A., Richardson L., & Cook, J. A. (1991). Gender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A negotiated differen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teele, C. M., & Aronson, J. (1995). Stereotype threat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5), 797-811.
    Steele, C. M. (1997). A threat in the air: How stereotypes shape intellectual identity and performa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613-629.
    Steinem, G.(1992/1996).內在革命:一本關於自尊的書(羅勒譯)。台北市:正中書局。
    Strange, C. C., & Banning, J. H. (2001). Educating by design:creating camp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at work.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Street, S., & Kimmel, E. (1999). Gender role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NASPA Journal, 36(3), 222-239.
    Streitmatter, J. L. (1994). Toward gender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Every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ung, H. A. (1993).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young children’s sex-typing: Automatic versus reflective process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1(04), 1942A.(UMI No. 13-52630)
    Susan, W. M. (1997). Gender equity in classroom: The Teacher Factor. Equity &Excellence in Education, 21(3),19-25.
    Swim, J., Borgida, E., Maruyama, G., & Myers, D. G. (1989). Joan McKay versus John McKay: Do gender stereotypes bias evaluations?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5(3), 409-429.
    Thomas, K. E. (1989). Gender and subject in higher educ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09), 2557A.(UMI No. DX-83371)
    Tong, R. (1989/1996).女性主義思潮(刁筱華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Vertinsky, P. A. (1992). Reclaiming space, revisioning the body: The quest for a gender-sensitive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44(3), 373-396.
    Walsh, S. E. (1996). Gender equity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8(04), 1471A.(UMI No. 97-28620)
    Walsh, M., Hickey, C., & Duffy, J. (1999). Influence of item content and stereotype situation on gender difference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Sex Role, 41, 219-240.
    Washington, L. F. (1990). Sexual harassment: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a construct. In M. Paludi(ed.), Ivory Power: Victimization of women in the academy(pp.21-44). Albany, NJ: SUNY Press.
    Weiler, G. (1994). 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inraub, M. et al. (1984). The development of sex role stereotypes in the third year: Relationships to gender labeling, gender identity, sex-typed toy preference,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Child-Development, 55(4),1493-1503.
    Whitt, E. J. (2006). Are all of your educators educating. About Campus, 10(6), 2-9.

    Williams, J. E., Bennett, S. M., & Best, D. L.(1975). Awareness of expression of sex stereotypes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 635-642.
    Williams, J. E., Satterwhite, R. C., & Best, D. L. (1999). Pancultural gender stereotypes revisited: The five factor model. Sex Role, 40(7-8), 513-525.
    Zhao, S. (2000). In-schoo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understandings and perceptions of gender equity in education and the implication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training in Jilin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9(03), 630A.(UMI No. MQ-5476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