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富娘
Wang, Fu Liang
論文名稱: 物慾流創作研究
Long Live Materialism-An Exploratory Outlook Through Paintings
指導教授: 蘇憲法
Su, Hsien-F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物慾時尚名牌炫耀性消費
英文關鍵詞: materialism, fashion, brand name,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現代消費社會,人們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提供,在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之後,人們會進而追求精神上及文化上的需求,也就是心理上的需求。而此時資本企業也積極的為其所生產的大量產品尋找出路,達到資本增值的目的。透過與媒體的完美結合,成功的創造出產品符號價值,尤其在時尚產業更是發揮到淋漓盡致。時尚符號代表品味、優雅及上流社會的象徵,以前的富人透過財富的多寡來展現財力,現代的有錢人則需透過大量的消費來展現財力,於是時尚精品消費變成有錢人區隔社會階層的方式。此時所消費的物品變成了系統的符號,被消費的不再是物品,而是關係本身,這也就是所謂的炫耀性消費。
    因為經由媒體的促銷與廣告,時尚符號深植人心,造成一般大眾及年輕人的盲目仿效與跟從。不管自己能力夠不夠,不惜以大部份所得或借貸方式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來達到晉身上流階級的目標,而這一切只是時尚的假象。
    筆者物慾流系列裡的皮包代表著這場競賽中的時尚符號,上層階級的指標,它以各種方式被畫中主角消費、擁有。「皮包」變成一個人與物在消費關係上的客體,被主體「人」所消費,此時畫中主角所消費的不是皮包本身,而是皮包背後的符號意義「有錢階級的符號」。
    本論文即在探討現在社會所呈現的過度性符號消費及炫耀性消費的現象。一共分六章:第一章、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第二章、消費心理學、時尚行銷、美術史上時尚畫之探討、普普藝術,第三章、當代消費文化—豐裕消費社會的建構、炫耀性消費、時尚與人、物的關係,第四章、年輕女孩與名牌皮包的關係、創作形式、媒材與技法,第五章、作品解析,第六章、結論。

    In the developed society, consumerism is no longer purely driven by the need of survival, instead a new type of consumerism has risen based on fulfilling psychological need for societal approval and status. To create markets for massive amount of products and to expand the existing market share and value of corporates, many companies have successfully used multimedia platforms to transform their products into symbols of status and wealth instead of just simply objects. Fashion industry is the champion of such transformations. Nowadays, fashion products are more than well designed utilities, they are the embodiment of taste, elegance and social status. In the past, wealth was displayed throug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ossession which in turn can earn possessors the social status they desired. As the concept of ‘brand name’ is popularized, people now seek to gain social status by purchasing products from certain brands without possessing actual wealth. In this way, what is being bought is no longer the product itself but the status associated with the item resulting in a consumption behavior that based on vanity rather than needs.

    As a result of multimedia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recognizable fashion brand names have become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masses leading to the blind pursuit of material gains well beyond their means. People are willing to place themselves in financial hardship to satisfy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 to acquire these symbols of status and wealth.

    In Long Live Consumerism, the author described handbags as an absolute symbol of this constant pursuit of societal recognition for status and wealth. Handbags are portrayed like any other consumer products, they are purchased, possessed, and used, Yet in the end, what people really took possession of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handbags have come to present, rather than the bags themselves.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based on materialistic and vanity needs. It has 6 chapters. Chapter 1: research motivation, goal, content and confine. Chapter 2: consumer psychology, fashion marketing, pop arts. Chapter 3: contemporary consumer culture- infrastructure of affluent consumer society,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hion, people and products. Chapter 4: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ting subject and brand named hand bags, creative process, medium and techniques. Chapter 5: painting analysis. Chapter 6: conclusion.

    謝誌………………………………………………………………….…..iii 中文摘要………………………………………………………………...vi 英文摘要………………………………………………………………... v 目錄……………………………………………………………………..vii 圖目錄……………………………………………………………..…......x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2 第一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04 第二章 文獻探討………………………………….…………..…………06 第一節 消費心理學……………………………………………………………….06 第二節 時尚行銷………………………….……………………………………….08 一、 時尚品牌的符號建構內涵……………………………….08 二、 時尚品牌行銷哲學……………………………………….……………10 第三節 普普藝術…………………………………………………………….…….16 一、 普普藝術及其它藝術流派對時尚的影響…………………….16 二、 普普藝術的源起…………………………………………….…………..27 三、 普普藝術之創作形式與特色………………...…………...29 四、 普普藝術對符號體系之運用……………………………..30 第三章 題材探討與創作理念………………………………….…….39 第一節 消費文化………………………………………...………………………….39 一、 豐裕消費社會的建構……………………………………..39 二、 炫耀性消費………………………………………….……..41 三、 消費社會中的人、物的關係……………..……………….41 第二節 當代時尚文化………………………………………………….………..44 一、 時尚的定義……………………………………………….44 二、 時尚的歷史……………………………………………….45 三、 時尚的力量……………………………………………….46 四、 時尚對女人的意義……………………………………….48 五、 時尚精品的迷思………………………………………….49 第三節 時尚消費與自我價值觀…………………………..…………………50 一、 時尚的符號消費.....................................................................50 二、 時尚消費的自我認同………………………………….....51 第四節 當代消費文化「符號」的啓發與運用………………………..52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54 第一節 創作內容………………………………………………………………….54 一、 名牌符號的意義—以皮包爲例………………………………….54 二、 年輕女孩與名牌皮包的關係……………………………………..56 第二節 創作形式………………………………………………………………….57 一、 形的掌握…………………………………………………………………..59 二、 色彩的掌握………………………………………………………………62 三、 肢體語言……………………………………………………………….....64 四、 挪用……………………………………………………………………….. 66 第三節 創作技法與媒材………………………………….……………………71 一、 創作媒材………………………………………………………………….71 二、 創作技法………………………………………………………………….72 第五章 作品解析…………………………………………………………75 第六章 結論………………………………………………………………..90 參考文獻……………………………………………………………………………………93

    一、中文書籍:
    1、林惺嶽。《中國油畫百年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2、黨晋元主編/劉方喜選編。《消費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11。
    3、楊斌(主編)。《消費文化與藝術創新》。大陸: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9。
    4、畢恆達。《物情物語》。台灣:張老師文化。
    5、林孟儀、劉慧雯。《設計創價時代》。台灣:臉譜出版社,2006。
    6、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
    7、沈淑儒。《流行與服裝設計》。台北:視傳文化出版,2003。

    二、中文譯本
    1、Jean Baudrillard 著。劉成富、全至剛(譯)。《消費社會》。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Jean.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大陸: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1
    3、Niel Postman著。章艷(譯)。《娛樂至死》。廣西:廣西師範大
    學出版社,2004。
    4、Scott Lash and John Urry著。袁志田(譯)。《組織化資本主義的終
    結》。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5、Scott Lash and John Urry著。王之光、商正(譯)。《符號經濟與空
    間經濟》。大陸:商務印書館,2006。
    6、Mike Featherstone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大陸:譯林出版社,2000。
    7、Daniel Bell著。高銛(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
    一項探索》。台北市:桂冠圖書,1989。
    8、Thorstein Veblen著。李華夏(譯)。《有閒階級論》。台北市:左岸
    文化,2007。
    9、David Riesman著。劉翔平(譯)。《孤獨的人群》。大陸:遼寧人
    民出版社,1989。
    10、Georg Simmel著。費勇(譯)。《時尚的哲學》。大陸:文化藝術
    出版社,2001。
    11、E.H.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
    事業,2005。
    12、Nanda van den Berget et al著。韋曉強,吳凱琳,朱怡康,許玉鈴
    (譯)。《時尚的力量》。台北市:積木文化,2010。
    13、Paul Taylor著。徐洵蔚、鄭湛(譯)。《後普普藝術》。台北市:
    遠流,1996。
    14、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
    台北;群學,2006。李洸慧論文。
    15、Guy Debord著。王昭鳳(譯)。《景觀社會》。大陸:南京大學出
    版社。

    16、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
    2012。
    17、Lawrence J. Friedman著。廣梅芳(譯)。《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
    建構者》。台北:張老師文化,2001。
    18、Victoria D. Alexander著。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
    台北:巨流圖書,2008。
    19、Robert Frank著。席玉蘋(譯)。《奢華狂潮》。台北:智庫文化,
    2000。

    三、英文書籍
    1、Gerald I. Nierenberg and Henry H. Calero著。《How to read a person like
    a book》。New York:Pocket Books,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1973.

    四、日文書籍
    1、青木英夫。《西洋男子服流行史》。源流社出版,1994。
    2、岡部隆男。《ブランド圖鑑》。婦人畫報社出版,1994。
    3、岡布木棉子。《チャートでみる日本の流行年史》。アクロス編輯室,
    PARCO出版,1997。
    4、大冢佳彥。《アバレル業界用語辭典》。日本實業出版社,1994。
    5、山田晶義。《流行觀測96~97》。アクロス編輯室,PARCO出版,
    1995。

    五、期刊
    1、陳俊玄(2003)。運動商品與符號消費。中華體育季刊。17(1):頁102~109
    2、黃厚銘(2000)。《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11期。

    六、論文
    1、陳桂英。《台灣消費者信念之探討:以觀點分析法之探索性研究》。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2、鐘紫云。《大學生名牌精品消費現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3、盧縉梅。《時尚品牌行銷模式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4、何凱凌。《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1970-2004)》。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5、杜佳玲。《炫耀性消費行為之省思---以Y世代服飾為例 》。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李洸慧。《當代時尚女性形象與消費文化─李洸慧繪畫創作論述》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7、賴雅妍。《時尚品牌之商品造形策略研究─以精品包為例》。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8 游淨茹。《國際精品品牌在台灣經營模式之比較》。
    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9、陳逸君。《女性炫耀性消費意象-陳逸君數位影像創作論述》。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3。

    七、報紙雜誌
    1、石懿君。國際商情雙週刊的238期,2008
    2、Men’s uno 男人誌。月號 第100期,2007/12
    3、哈潑時尚百年風華,2007
    八、網路資料
    1、http://zh.wikipedia.org/zh-tw/齊美爾2013/2/9。
    2、王蕾。人民網–傳播頻道。2009
    3、http:// willy.com, 2007/4/20
    4、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warhol/warhol.htm
    5、http://a29498086.pixnet.net/blog/post/25503303-安迪-沃荷
    --andy-warhol--世界巡迴展2013/5/20
    6、http://www.elite-view.com/Artist/Roy_Lichtenstein.html
    7、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
    lichtenstein.htm
    8、pixnet.net/blog/post/89832567/2013/3/5。
    9、Site.douban.com/140269/widget/notes/7784614/note/210298577/2013/2/6。
    10、www.christies.com/features/2010-may-wang-guangyi- great-criticis/2013/4/3。
    11、http://www.epochweekly.com/b5/198/8663.htm
    12、http://zh.wikipedia.org/zh-tw/普普藝術2013/1/6。
    13、http://poparthistory.webs.com/richardhamilton.htm2013/2/7。
    14、http://en.wikipedia.org/wiki/Appropriation_art/2013.6.9
    15、http://www.evoketw.com/巴黎2013秋冬女裝特別報導dior向安迪沃荷借光
    16、http://www.yoka.com/fashion/popinfo/2009/0429182728.shtml/2013/6/10。
    17、http://www.yfu.cn/Article/tqfc/200603/27150.html2013/6/10。
    18、http://e.lifestyle.com.cn/fashionweekly/nzj/424664_4.shtml/2013/6/10。
    19、http://www.evoketw.com/2012春夏高級訂製服特別報導之三-valentino高
    雅洛可可2013/6/5。
    20、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16/today-style3.htm2013/6/5。
    21、http://tw.myblog.yahoo.com/jw!VaOgDG6fERvdkKwq6TWgdQ--/article?
    mid=15294/2013/6/3。
    22、http://weifang.dzwww.com/yl/201305/t20130524_8420476_2.htm2013.6.1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