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思伶 Lin, Szu-Ling |
---|---|
論文名稱: |
教室裡的國族他者? 中國返臺生的校園生活經驗探究 Being the Other in Classroom? A Research on High School Experiences of China-returned Taiwanese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陳素秋
Chen, Su-Ch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7 |
中文關鍵詞: | 返臺生 、臺商子女 、回流遷移 、誤認 、國族認同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6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3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以移動、認同及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討論自中國回來臺灣的返臺生在中等教育現場的受誤認經驗,並進一步分析背後的原因;當返臺生面對這樣的誤認時,他們的詮釋及回應又是如何;最後當返臺生自中等教育離開後,上述經驗會如何影響他的國族認同及後續的生涯選擇,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加以目前國內現有研究中較少有針對返臺生的研究,是本研究期待可帶來的貢獻。
為使讀者對本研究的方向有基本認識,本研究首先探究移動理論,強調移動者的遷移會受到移居國與母國間不同文化、生活狀態交織影響,又返臺生具有「回流遷移」的特色,在移動的動態歷程上呈現更多元樣貌;接著針對「認同研究」進行文獻回顧,並以國族認同理論的根基論、工具論及想像的共同體作為主要認同理論介紹,並強調「認同」建立在社會建構、情境轉變的過程中;接著返臺生的「返」其實背後有著「去」的背景,因此從其根源「臺商」出發,進一步針對臺商子女現有的文獻;最後是針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與目標、教師扮演的角色進行爬梳,並整理目前多元文化教育對群體身份受誤認的研究,作為後續返臺生校園生活經驗的參考。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已經離開中等教育階段的返臺生,面對過往校園生活經驗時是否有受到誤認、如何詮釋與回應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影響國族認同及其後續生涯選擇。
經訪談後發現,返臺生移動經驗因臺灣社會脈絡面對中國時,有著「兩岸靠近又對立、臺灣社會政治立場分歧」的特殊性,因此返臺生雖具臺灣人身份,但在校園中易被同儕視為「外來的」、「不文明的」、「具中國立場的」敵對他者;除同儕外,教師忽略校園中有這樣處境不利學生時,亦會加強返臺生在中等教育中被他者化的可能;返臺生受誤認當下回應的策略雖然多元,但其回應的目的多為避免衝突與自我保護;論上述經驗對返臺生後續的影響,會發現誤認經驗會造成返臺生返臺後國族認同混淆,但臺灣中等教育的啟發則有助返臺生強化或重構國族認同,使返臺生後續職涯選擇多嚮往國外發展,呈現移動經驗會帶動返臺生的再移動現象。
This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s of misrecognition in high school life of China-returned Taiwanes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moving, and acknowledgment. And further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misrecognition ; how do these students react when facing the misrecognition? Eventually, how would the experiences of misrecognition and the growing process affect their national recognition and future career path after graduation? These questions a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n addition, research based on China-returned Taiwanese students is quite few; it’s believed that this research can bring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is categ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starts with moving theory, emphasizing a mover can be affected by the diversified cultures and living status of moving country and mother country. Also, the China-returned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return migration”, which enables them to appear more differently in their growing and moving proces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will present literature review of “recognition research”, followed by the Primordialism and the Instrumentalism of National recognition research as main theories and put emphasis on the fact that “recognition” is based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scenario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China-returned Taiwanese students are also those who “go” to China with their parents developing business when they were kid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bring some academic research of children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in China, which may be the primary reason of the misrecognition. In the end,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meaning and targe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special role a teacher may play. Moreover,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Misrecognition and thu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chool-life reference of China-returned Taiwanes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also conducts some in-depth interviews about reaction and response while these students, who have left the high school life, facing problems like misrecognition in their past, and how these experiences chang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career path in the future.
Among these interviews, we found out a fact that due to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hich simultaneously includes rivalry and closeness, even if these students are Taiwanese, their peers may still see them as foreigners, uncivilized, or even Chinese. Except for the peers, teachers also forget to play a crucial role, which results in greater extents of misrecognition. Although the responses of misrecognition are quite diversified, the purposes of these reactions are essentially self-protection and preventing them from conflicts. To sum up,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above paragraphs that misrecognition can lead to confus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se China-returned students after coming back to Taiwan. Nevertheless, the inspir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 can play a crucial role in helping these students reconstruct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nd select an international career path. In other words, the moving experiences in the past somehow make these students more likely to move again in the future.
壹、中文文獻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aulo Freire)。臺北市:巨流。
王玉崙(200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原作者:Jenkins)。臺北市:巨流。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
王振寰(2012)。臺商研究序言。載於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臺商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慧玉 (2014)。「遷移世代」文化認同之研究:以海峽兩岸臺商子女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日期不明)。教學與課程改革。瀏覽日期:2019年6月10日,取自:https://reurl.cc/N85ze
主計總處(2018)。105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結果新聞稿。瀏覽日期:2018年3月8日,取自https://www.ifreesite.com/shorturl/。
朱瑛、蔡其蓁(譯)(2004)。多元世界的教與學: 兒童的多元文化教育(原作者PG Ramsey)。臺北市:心理。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
江逸之(2005)。臺商子弟兩岸不是人。遠見雜誌,234,232-234。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市: 業強。
吳介民(2004)。臺商社群的「關係敏感帶」與「象徵行動群聚」。當代中國研究通訊,3,40-44。
吳佩芬(2008)。在校園縫隙遊走的女孩-非預期懷孕技專青少女之校園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建華(2014)。珠三角臺商子女跨界流動的學習經驗及其身分認同意象(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孟潔(2005)。從幕後走向幕前?臺商配偶角色的轉變。當代中國研究通訊,5,46-52。
吳潛誠(1997)。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
吳賢卿(2004)。新歡與舊愛:大上海臺商認同轉移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原作者:Benedict Anderson)。臺北市:時報。
汪宏倫(2001)。制度脈絡, 外部因素與臺灣之 [national question] 的特殊性: 一個理論與經驗的反省。臺灣社會學,1,183-239。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 臺灣書店。
李健銘(2007)。新移民子女的心理認同。載於新移民子女的教育(179-218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平(2004)。承認、分配與權利的正義-一個多元文化的取經。教社通訊,57期,9-18。
林平(2013)。從虛擬到現實的身分認同:以東莞與華東臺商學校的畢業生為例。人口學刊,46,1-45。
林平(2009)。從居住空間看臺灣人對中國大陸當地的認同。臺灣政治學刊,13,57-111。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 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雋永、陳素秋(2017)。不可承受的他者身分: 學業成功運動員的校園學習經驗與生涯選擇探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7(2),1-31。
邱淑雯(2013)。出外:臺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臺北市:聯經出版。
洪福聲、劉義周主編(2017)。普通高級中學選修公民與社會下冊。臺北市:三民書局。
胡晴舫(2017)。我這一代人。新北市:八旗出版。
祝政邦(1999)。大陸臺商子女教育問題之研究—以上海市與廈門市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耿曙(2006)。「兩岸族」?大上海地區臺商的國家認同。2006年全球化之下的人權保障與人才共用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
耿曙(2012)。臺商研究的起源、發展與核心議題。載於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臺商研究(55-86頁)。臺北市:五南圖書。
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2012)。臺商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徐靜嫻(2009)。賦權增能的教育:促進社會改變的批判教學。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315-338頁)。臺北市: 學富出版社。
徐榮崇(2013)。移動之民:一點五代年輕移民在臺澳之間的適應與流動。人口學刊,46,121-161。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
張許家(2004)。澳洲臺灣年輕回流移民就業動機及就業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茂桂(2006)。Diaspora與想往家—關於大陳人生命經歷的研究。2006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走出典範:五十年的臺灣社會學,東海大學。
張凱婷(2011)。大學生家庭背景,入學特質,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深遠的影響(原作者 Bauman , Z)。臺北。群學。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明貞、陳儒晰(譯)(2006)。教師是知識份子(原作者Henry A. Giroux)。臺北:高等教育。
莊淑惠(2012)。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勝義(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21-42。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
許昌平(2014年10月26日)。大陸看病難 臺商醫院有賣點。旺報。取自https://goo.gl/JsczAa。
陶孟仟(2009)。大上海地區的臺灣移民對子女教育的安排。當代中國研究通訊,(12),37-40。
陳俊宏主編(2019)。素養教室—學習審議民主。臺北市:新學林。
陳文孝(2018)。中國實施環保稅,臺商的風險、機會與因應。會計研究月刊。390, 97-101。
陳雪慧(2007)。看見臺灣國族的新面貌—婚姻移民法令的歧視與排除。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原作者:James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主編)。臺北市:心理。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添球(1999)。教育社會學—知識使用取向。高雄市:高雄復文。
陳美如(2002)。差異多元的開展-多元文化課程的認識論基礎。教育資料與研究,45,66-73。
陳貞宜(2014)。原漢雙族裔大學生的我族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的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朝政(2005)。大陸臺商的認同變遷:理論的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36卷第一期,227-274。
陳奕君(2010)。承認或是重分配?檢視傅瑞澤與洪內特的辯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逸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研究與動態,11,233-248。
陳逸駿(2013)。從男同志學生的霸凌生命經驗省思多元性別友善校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雅馨(譯)(2017)。正義與差異政治(原著:Iris Young)。臺北市:商周。
陳鏗任、吳建華(2006)。是故鄉,還是異鄉?從東莞臺校學生的學習經驗看臺商子女的身分認同意象。師大學報:教育類,51卷2期,173-193。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曾清一(1999)。教師教學信念、學生主觀知覺對學生學校適應之預測模式研究-階層線性模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原作者:高夫曼Erving Goffman)。臺北市:群學。
曾于蓁(2014)。重塑兩岸關係:利益、接觸與政治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于蓁、曹敏娟、耿曙(2012)。做為政治社會化機制的東莞臺校:臺生身分認同來源。載於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臺商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曾嬿芬(2006)。 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73-107。
曾嬿芬、吳介民(2006)。夾縫中的公民: 成員身分跨國化的政治。2006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走出典範:五十年的臺灣社會學,東海大學。
曾嬿芬、吳介民(2010)。重新思考公民身分的政治面向:移居中國之臺灣人公民身分政策為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2,93-143。
游美惠(2014)。性別教育小詞庫。臺北:巨流。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克先(譯)(2006)。客人?外人?遷移在歐洲(1800~)(原作者:Saskia Sassen)。臺北市:巨流出版。
黃淑鈴(2011)。跨國流動、媒介使用與認同:中國大陸臺商第二代的分析。瀏覽日期:2018年5月15日,取自:https://goo.gl/NH2ahS。
黃珮玲(2019)。知識的不正義(原作者:米蘭達・弗里克Miranda Fricker)。新北市:八旗文化。
楊婉瑩、張雅雯(2016)。她們不是我們?分析臺灣的民族主義者反大陸移民之態度。東吳政治學報,(34:2),1-59。
楊勝安(2013)。權利與承認:論Honneth 承認理論中的權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溫梅君(2017)。從越南到臺灣的兩地學習-新移民子女返臺後的學習適應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葉海煙(2006)。「國家認同」是一種共識、一項要求—以臺灣人的精神自覺為例。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3-21。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董之林、陳燕谷(譯)(1997)。承認的政治(原作者:Charles Taylor),載於陳清僑編,《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詹中原(2016)。全球移民與人力資源管理:外國人應國家考試制度探討。國家菁英,12,3-18。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維基百科(日期不明)。瀏覽日期:2018年5月8日,取自網址:https://goo.gl/yXuKcj。
劉勝驥(2000)。大陸學校教科書中政治思想教育內容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3:9,29-80。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教育在臺灣成就了什麼?。北縣教育,51,30-36。
劉美慧(2009)。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市: 學富出版社。
劉義同、洪福聲編著(2017),選修下公民與社會,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臺東市。
蔡雅雯(2012)。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繼光(譯)(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 : 解讀「離國出走」(原作者:Peter Stalker)。臺北:書林。
蔡美意(2009)。閩南地區臺商子女轉赴金門就讀高中之校園生活適應探究-六名臺商子女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鄧建邦(2002)。接近的距離:中國大陸臺資廠的核心大陸員工與臺商。臺灣社會學,3,211-251。
鄧建邦(2006)。彈性下的限制:理解中國臺幹的跨界工作流動與生活安排。載於耿曙、舒耕德、林瑞華主編,臺商研究(55-86頁)。臺北市:五南圖書。
鄧建邦(2009)。持續地回家:大上海臺籍經理人員的移居生活。臺灣社會學,18,139-179。
鄭陸霖(1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藏: 國際鞋類市場網絡重組下的生產外移。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5,1-46。
顏慶祥(2011)。中國大陸教育研究 :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盧倩儀(2006)。政治學與移民理論。臺灣政治學刊,第十卷第二期,209-261。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原作者:Peter McLaren)。臺北市:巨流。
藍佩嘉、吳伊凡(2011)。在祖國與外國之間:旅中臺生的認同與畫界。臺灣社會學,22,1-57。
蘇筑瑄(2019)。美中貿易戰對臺商在中國大陸經營之影響及因應。經濟前瞻,181,103-107。
蘇祐磊(2008)。落地生根或落葉歸根:族群接觸與上海臺商子女身份認同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 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27-50。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貳、英文文獻
Axel Honneth(2007) .Recognition as Ideology. Cambrig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323-347.
Althusser, L. (2006).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notes towards an investigation).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state: A reader, 9(1), 86-98.
Bartley, A. (2010). 1.5 generation Asian migrants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nationalism: Thoughts and challenges from New Zealand. National Identities, 12(4), 381-395.
Barth, F. (1998).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Waveland Press.
Conway, D. & R. Potter (2007). Caribbean Transnational Return Migrants as Agents of Change, Geography Compass, 1 (1): 27-45.
Cohen, R. (2009). Solid, ductile and liquid: Changing notions of homeland and home in diaspora studies. In Transnationalism (pp. 117-134). Brill.
Corpus Ong, J. (2009). The cosmopolitan continuum: Locating cosmopolitanism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3), 449-466.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raser, Nancy. (2000) .Rethinking Recognition. New Left Review 3:107-120.
Gutiérrez, K. D., Baquedano‐López, P., Alvarez, H. H., & Chiu, M. M. (1999). Building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through hybrid language practices. Theory into practice, 38(2), 87-93.
Grant, C. A., &; Ladson-Billings, G. (1997). 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Geertz, C. (Ed.). (1963).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Free press of Glencoe.
Huang, S. L. (2010). Re-mediating identities in the imagined homeland: Taiwanese migrant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Ip, D. 2011. “Simultaneity and Liminality: Idenity Anxieties of 1.5 Generation Chinese Migration in Australia.” Pp. 163-182 in Transmigration and the New Chines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rom 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edtied by M. Ip. Hong Kong,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La Belle, T. J., &; Ward, C. R.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schools and society. Albany: State 053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vitt, Peggy, and Mary C Waters.(2002). The Changing Face of Home: The Transnational Liv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cIntosh, P. (1988). White privilege: Unpacking the invisible knapsack.
Piore, M. (1979). Birds of Passage: Migrant Labo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mbaut, R. G. (1997). Paradoxes (and orthodoxies) of assimilatio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40(3), 483-511.
Safran, W. (1991). Diasporas in modern societies: Myths of homeland and return. 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1(1), 83-99.
Schiller, N.G.,Basch, L.,& Blanc, C.S (1995)From Immigrant to Transmigrant : Theorizing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68:1, p.48-63
Stark, O., and R. E. B. Lucas. (1988). “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the Famil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6 (3): 465-81.
Taylor, J. E. (1986). “Differential Migration, Networks, Information, and Risk.” In Migration Theory, Human Capital, and Development, ed. O. Stark. Greenwich, CT: JAI Press.
Tseng, Y. F. (2000). The Mobility of Entrepreneurs and Capital: Taiwanese Capital‐Linked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38(2), 143-168.
UN(2017).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goo.gl/7tLR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