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彥伶
論文名稱: 新移民女性居家生活空間使用與轉移之研究
Home-space doing and its transition of female immigrant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居家生活空間體驗新移民女性家意義之轉移歷程
英文關鍵詞: doing home, female immigrant, home meaning transi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探討新移民女性在台的生活空間使用與轉移之情形及對「家」意義之建構歷程與轉折,希望藉由此研究建構出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經驗歷程之圖像,促使社會大眾提升自身的文化敏感度,尊重其主體性。
    研究以質性研究為研究取向,選擇四位現居台北縣的新移民女性作為研究參與者,探討其在台生活空間建構歷程。研究發現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空間以住屋為主,且家務勞動充斥於其居家空間中,相對於家務勞動空間的充斥,她們在居家中的休閒空間、閱讀空間便顯得缺乏,而因為休閒時空的缺乏,導致新移民女性自身必須將家務空間與休閒空間加以重疊,在家屋中,空間重疊使用的情形在新移民女性生活中是十分常見的。
    隨著來台時間的增長、身分角色的轉化皆影響了新移民女性在居家生活空間使用與體驗的情形。初抵台灣的新移民女性對於住屋空間多半僅擁有使用權,而無支配或更改空間的權力。而隨著居住時間的增加,新移民女性對於住屋空間的使用,也開始會將自身喜愛的物品,裝飾或擺設於臥房或公共空間中,拉近自身與住屋空間的距離,提升自己對於住屋空間的支配權。
    然而,家對於新移民女性而言,卻是一個複雜、矛盾的場域,家中有著她們心愛的家人、自身喜愛的小空間,卻也充斥著無數的家務勞動,或無法排解的婆媳糾紛等,使得返家的心境變的無奈又矛盾,一個簡單的「歸家」動作,在新移民女性背後潛藏著沉重的壓力。
    新移民女性長期被侷限在家庭這個私領域內,家屋空間成為了女性日常中最重要的舞台。家若要真正成為一個平等的空間,必須關注到其中不同成員的需求,尤其是長時間使用家庭空間的女性,如此才能營造一個真正平等的家庭空間。

    The purpose of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home and its changing for the female immigrant from Southeast Asia. It also hopes to establish a graphical image of home space through the adaptation process of their living in Taiwa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is conducted to study four female immigrants living in Taipei County. The study shows that most of female immigrant is living a restricted space, where is overflowing with housework. Furthermore, they are lack of the space for learning and entrainment. As a result, the space for their home life is overlapping with housework, car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ing.
    Most of female immigrant was confined to the house when they were arrival. Put it specifically, they do not have power to allocate or alter the home space. However, as the year of residency increases, especially the births of baby, they become own the power to decorate the bedroom or public space at home. By doing so, they become feeling ‘at home’.
    However, for the female immigrant, “home” is a complicated and contradicting site. In this lovely little space, they decorate, live with beloved on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space filled with endless chores and unsolvable disputes. ‘Going home’ seems for them a helpless, intensive pressure and contradictory action.
    The home life of female immigrant is permanently restricted to the house and the community in the vicinity. The home-space becomes staged for their ordinary live. It suggests that families have to attend on the need of female in general 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domestic dwelling in particular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a truly equality of home space. Finally, this study urges that the society to reconcile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respect their subjectivity.

    目 次 i 表 次 ii 圖 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的基本意涵 7 第二節 家的延伸意涵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性別與居家空間體驗 29 第四節 國內相關實證性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47 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信、效度 58 第四節 研究倫理 63 第四章 新移民女性生活空間建構歷程 67 第一節 翠信的空間流轉 67 第二節 氏樂的空間流轉 86 第三節 淑漫的空間流轉 104 第四節 立營的空間流轉 125 第五節 綜合分析 145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6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後續研究方向 171 參考文獻 175 附錄 185

    丁雪娟 (2007)。越南籍女性婚姻移民婚姻品質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君琳 (2002)。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宏仁 (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明輝 (2004)。台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4。
    王潔雯 (2000)。我國國中補校教科書現代家庭科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芝潔 (2006)。探討新移民女性與其子女在台的教育與生活適應。載於新移民子女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7-20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朱岑樓 (1991)。婚姻研究。台北市:東大。
    朱岑樓 (1995)。我國家庭制度及其變遷的整體回顧。現代化研究,1,31-45
    沙依仁 (1986)。婚姻與家庭。台北市:隆盛。
    宋鎮照 (1997)。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何青蓉 (2004)。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雙月刊,75,5-18。
    何青蓉 (2006a)。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5,55-82。
    何青蓉 (2006b)。跨族群的婦女識字教育:性別的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12,2-12。
    余嬪 (2002)。婦女與休閒文。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305-334頁)。台北市:心理。
    余漢儀 (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29頁)。台北市:三民書局。
    吳明燁、伊慶春 (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吳清山 (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昱廷 (2000)。同居伴侶家庭的生活與空間:異性戀V.S.男同性戀同居伴侶的比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 (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吳鄭重 (2009)。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呂美紅 (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水德 (2005)。新移民女性電視觀看行為及需求滿足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補校學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宜玲 (2001)。女性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略。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瑞金 (2004)。新移民女性的文化適應問題─以外籍配偶大陸配偶為例。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與對策會議手冊,44-51,中華救助總會社會福利論壇。
    李瑞金、張美智 (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李麗日 (2006)。新移民家庭正式社會支持網路之認識與應用─以中部六縣市為例。載於新移民子女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5-99,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
    民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辦。
    林平烘 (2004)。外籍配偶家庭生活適應方案設計與實施之探討—以家扶基金會在K社區執行的方案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39-57。
    林淑玲 (2000)。家庭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1-34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松齡 (1999)。家庭。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283-322頁)。台北:巨流。
    林松齡 (2000)。臺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台北市:五南。
    邱琡雯 (2003)。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75,11-19。
    邱琡雯 (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市:巨流。
    周柏程 (2007)。新移民女性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 (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空大。
    洪琬琪 (2007)。幼兒家庭概念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 (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147-150頁)。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 (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侯琬純 (2004)。廚房式樣與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麗娟 (2004)。深度訪談。載於王雅各、范麗娟主編,質性研究導論,(83-126頁)。台北市:心理。
    唐先梅 (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夏曉鵑 (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4,10-21。
    夏曉鵑 (2002)。「外籍新娘」現象的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夏曉鵑 (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女性電子報,157。2010年1月6日,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
    夏曉鵑 (2004)。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 (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市:左岸文化。
    莊秀美 (2003)。家庭問題。載於徐震、李明政、莊秀美(合著),社會問題。台北市:學富。
    許詩淇、黃囇莉 (2006)。「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35-72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秀琴 (2006)。已婚國小教師日常生活空間移動經驗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雪慧 (2006)。看見臺灣國族論述的新面貌—婚姻移民法令的歧視與排除。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蓓瑢 (2008)。台南市東南亞外籍配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麗珍 (2003)。解讀居家中女性的自我與異己。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高淑貴 (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市:黎明文化。
    黃迺毓 (1988)。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 (編著) (1995)。家庭概論。台北縣:空大。
    黃琬玲 (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囇莉、許詩淇 (2006)。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25,3-45。
    張文嘉 (2006)。家在麥當勞-家庭在電視廣告中的再現。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力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佩芬 (2005)。大陸女性配偶的家意義建構與生活能動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雅祝 (2005)。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的生活空間研究:以基隆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成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鄒川雄 (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9-54頁)。嘉義縣:復文圖書出版社。
    畢恆達 (1996a)。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300-352。
    畢恆達 (1996b)。找尋空間的女人。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 (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鑾(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31-91頁)。台北市:三民書局。
    畢恆達 (20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學研究,8,57-82。
    畢恆達、吳昱廷 (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個案。應用心理學研究,8,121-147。
    畢恆達 (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訪。
    畢恆達 (2002)。性別與空間。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35-61頁)。台北市:心理。
    畢恆達 (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市:心靈工坊。
    彭懷真 (2001)。婚姻與家庭。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懋春 (1979)。社會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廖若渝 (2000)。2000年台灣地區電視收視行為大調查(上),廣電人,67:6-9。
    劉巧曼 (2005)。移民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的調適歷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趙彥寧 (2002)。公民身分、國族主義與親密生活:以老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例。論文發表於「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年會,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12月14-15日。
    趙淑珠、蔡素妙 (2002) 。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1,167-189。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 (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蔡文瑜 (2006)。尋找新移民女性的家~論新移民女性的居家處境及其對識字教育的啟示。社教雙月刊,136,24-36。
    蔡侑倫 (2009)。建立居家空間通用設計準則之研究。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秀珠 (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識字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歐用生 (1992)。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宇帥 (2000)。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居住處境以及家的認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雅雯 (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賴煜明 (2005)。從使用者觀點探討居家烹飪環境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志成 (2006)。探討外籍配偶婚姻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謝怡玲 (2004)。已婚婦女家中閱讀、空間、自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戴蒂 (1997)。家庭概念之對話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春安、鄒平儀 (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藍采風 (1997)。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
    藍佩嘉 (2007)。性別與跨國遷移。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223-248頁)。台北市:巨流。
    蘇芳瑩 (2000)。由報紙內容分析家庭概念之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顧愛如 (1993)。住宅空間使用的性別差異:三個家庭空間的個案經驗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顧燕翎、尤詒君 (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20-29。
    盧宸緯 (2005)。越籍新移民女性中文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bbott & Wallace 著,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譯 (1995)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Allen, S. M. (2003). Voluntar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place called hom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Guelph.
    Bowlby, S., Gregory, S. & McKie, L. (1997). “Doing home”: Patriarchy, caring and space.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20(3), 343-350.
    Despres, C. (1992). The meaning and experience of home in shared housing. In Giuliani, M. V. (Ed.), Home: Social, temporal, and spatial aspect. San Giuliano Milanese, Italy : Progetto Finalizzato Edilizia, 53-66.
    Gibbs, G. R.著,吳佳綺譯 (2010)。質性資料的分析。台北縣:韋伯文化。
    Gifford, R. (199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oodman, D. (1993). Refashioning nature: food,ecology and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Mallett, S. (2004). Understanding hom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Sociology Review, 52(1): 62-89.
    McDowell, L. (1999). 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rcus, C.著,徐詩思譯 (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市:張老師文化。Pain, R. (1991). Space,sexual violence and social control: Intergrating geographical and feminist analyses of women’s fear of crim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5,415-432.
    Raghuram, P (2000). Gendering skilled migratory streams: Implications for conceptualizations of migration.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9(4), 429–457.
    Ross, C. (1995). Reconceptualizing marital status as a continuum of social attach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7, 129-140.
    Riche, M. F. (2006). Demographic implications for work-family research.In Catsouphes, M. P.(Ed.), The work and family handbook: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methods, and approaches,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25-140.
    Steward, B. (2000). Living Space :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Home .Britis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63(3),105-110.
    Weisman, L. K.著,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 (1997)。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市:巨流。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