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瑄鍞
論文名稱: 以任務型教學活動應用於海外兒童華語教材之原則 ──以菲律賓僑校兒童為例
Design Principles for Applying Task-based Activities to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imed at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 Test trial in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in the Philippines given as example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活動海外兒童華語教材編寫原則菲律賓僑校
英文關鍵詞: task-based activities,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design principles for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in th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學習華語成為國際潮流的開始,各國政府也著手進行小學兒童華語課程的規畫,兒童華語教材需求增加,筆者有鑒於此,希望能根據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及兒童語言發展理論,在任務型教學法的框架下,以讓兒童在活動中學習,在自然的活動進行中培養語言興趣、語言習慣及能力為目的,設計適合兒童語言發展的華語教材。
    本研究主要採用的是「觀察法」、「內容分析法」及「問卷及訪談調查法」,目的在於針對英語為母語的海外兒童,以任務型教學活動為主,研究適合的華語學習教材。筆者將歸納及分析中外專家學者的文獻資料、研究報告及理論,找出任務型教學法的優異之處,並搭配全身反應教學法,設計適合海外兒童的華語教材原則及方針,製作示範型的教學雛型。
    過程中經由文獻及需求分析,綜合教學者觀點及實際範例設計後,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在理論與教學設計方面,任務型教學活動在兒童華語學習過程中的應用,符合兒童語言及發展需求,幫助兒童將課堂所學實際應用在真實世界中,提高兒童學習興趣及增加學習成效。
    二、在課堂實作層面,任務型教學活動以溝通為目的,以學生為教學本體,重視學習歷程,能增強海外兒童學習華語的興趣和動力,並培養華語的自學能力。
    三、未來教學發展與建議方面,以任務型教學活動應用於海外兒童華語教材的出版,期望各方一同關注,產官學界同心協力,培訓兒童華語師資,以開拓兒童華語教學發展,並增進台灣華語教學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formulate principles for applying task-based activities to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content analysis and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including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followed by fiv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resents the background, motivation and aim for this study; and it defines the important terms. Chapter Two is devoted to child development, social constructivism,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action and a discussion of TPR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hapter Three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used in this study.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a in the Philippines. Chapter Five formulates principles for applying task-based activities to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imed at overseas Chinese children and then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Chapter Six, a general conclusion for the entire thesis is presented and lastly,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offered.

    目錄 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兒童語言習得理論 5 一、兒童學習者的特徵 5 二、兒童二語習得與母語習得的關係 12 三、兒童認知發展與課程設計 12 四、小結 13 第二節 社會建構式理論與互動假說 14 一、建構主義 14 二、社會建構主義 18 三、Long的互動假說 21 四、小結 23 第三節 全身反應教學法與任務型教學法 23 一、全身反應教學法 23 二、任務型教學法 25 三、小結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的方法 35 一、內容分析法 35 二、觀察法 37 三、問卷及訪談調查法 37 第二節 研究的過程與步驟 41 一、提出研究大綱及確定研究範圍與方向 42 二、選擇訪談對象 42 三、直接觀察與課堂錄影 42 四、統整課堂觀察筆記及觀課資料整理與分析 42 五、僑校教材使用現況調查 42 六、需求分析 43 七、提出教學原則 43 八、教學範例設計 43 九、提出結論及教學建議 44 第三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44 一、需求分析 44 二、現行教材分析 45 三、課室觀察 45 四、小結 46 第四章 任務型教學應用兒童華語教材之需求分析與教材使用現況 47 第一節 菲律賓僑校所使用兒童華語教材應用現況 47 一、台灣地區出版教材現況 47 二、大陸地區教材現況 58 三、小結 59 第二節 菲律賓僑校所使用兒童華語教材比較分析 60 一、教材使用活動教學的使用比較 61 二、教材使用活動教學以類型分類 62 三、教材使用活動教學以聽說讀寫技能的分類 63 四、教材使用活動教學以教學內容的分類 64 第三節 需求分析 64 一、教師訪談及問卷資料整理 65 二、小結 69 第四節 僑校課室教學觀察情形 70 一、學生素質及學習動機 70 二、教學流程 71 三、教學環境 71 四、教學輔助工具 71 第五節 小結 72 第五章 兒童華語教材任務型教學活動設計 73 第一節 教學設計原則 73 一、教學目標 73 二、教學大綱 74 三、教學活動 75 四、學習者角色 76 五、教師角色 77 六、教材角色 78 七、評量 79 第二節 活動實施原則 81 一、以任務型教學活動作為課程重心 81 二、活動設計具有實用性,能夠應用在真實世界中 81 三、活動設計兼顧系統性及趣味性,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82 第三節 教學活動範例 82 一、設計理念 83 二、能力指標 84 三、教材範例編寫說明 84 四、教材範例 85 五、教師指引 100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方向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一、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作用 111 二、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課程 112 三、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教材 112 四、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實施 112 五、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教學資源 113 六、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評量 113 第二節 研究發展之限制 113 一、文獻與資料蒐集的困難 114 二、時空限制 114 三、教材設計過程與內容的限制 114 第三節 未來發展與建議 114 一、探討教材設計的實施成果 115 二、發展年齡層更為廣泛的教材設計 115 三、發展任務型教學教材教法及相關資源 115 中文參考書目 116 西文參考書目 118 附錄一 120 附錄二 121

    中文參考書目
    王幼華(主編)。(2008)。生活華語(第七冊)。台北:台灣語言文化社。
    毛萬儀(2002)人格發展與輔導。載於李宜賢等(主編)。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pp. 8-01~8-43)。台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
    王夕堯、江武雄和郭重吉(1995)。中學數理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 第一屆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第三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文科和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第十一版)。台北:五南。
    朱曼殊(1986)。兒童語言發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朱曼殊(主編)(1990)。心理語言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何克抗(1997)。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電化教育研究,3,3-9。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第二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余光雄(譯)(2002)。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Brown, Douglas H., 1980)
    吳錦勳(2008)。全球小菁英拚中文。商業週刊,1057,101-108。
    呂必松(1993)。再論對外漢語教學的總體設計。載於呂必松(主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學明(2003)。海外中文學校與電腦教學。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台北。
    李文瑞等(譯)(2002)。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書廊。(Robert, Heinich, Michael, Molenda, James,Russell D. & Sharon, Smaldino E., 1996)
    李維(譯)(2000)。思維與語言。台北:昭明。(Vogotsky, Lev Semenovich., 1962)
    沈文等(主編)(1995)。菲律賓小學華語課本。馬尼拉:菲律賓僑中學院。
    周國光和王葆華(2001)。兒童句式發展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林玉體(1984)。教育概論。台北:東華書局。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 (3),pp1-14。
    林新發(1991)。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和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pp. 255-89)。台北: 師大書苑。
    林蘋(1998年2月)。僑校現況調查報告。2009年1月15日,取自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2/3_1.htm
    柯遜添(2000)。菲律賓版新編華語課本。台北: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洪福財和陳幗眉(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夏誠華 (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台北:樂學書局。
    康雅菁(2009)。維基百科社群知識建構歷程之研究─社會建構主義觀點。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靜嚳(1995)。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 (2),pp. 139-165。
    許進雄(1991)。古事雜談。台北:台灣商務。
    陳昇飛(2005)。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之實踐─社會互動教學與語文能力建構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芸慧(2006年3月15日)。建構主義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10年4月30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13.htm
    黃志祥和李翰林(2002)。動作發展與輔導。載於李宜賢等(主編),兒童發展理論與實務(第二版,pp. 3-1~3-36)。台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
    靳洪剛(1994)。語言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靳洪剛(2009)。分組活動的互動性及教學形式探討。載於姚道中等(主編),中文教材與教學研究:劉月華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pp. 280-300)。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廖曉青(2006)。兒童英語教學。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和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pp. 229-53)。 台北:師大書苑。
    鄭明長(1997)。近側發展區對教學活動的啟示。研習資訊,14 (2),pp. 79-85。
    賴慶雄等(主編)。(2009)。國小國語課本。新店: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蘇月英等(主編)(2004)。全新版華語。新店:流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文參考書目
    Asher, J. J. (1969). 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3, 3-17.
    Asher, J. James. (1977).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 The complete teacher's guide book. Los Gatos, Calif.: Sky Oaks Productions.
    Ellis R., Tanaka Y., & Yamazaki A. (1994). Classroom interaction, comprehension and acquisition of L2 word meanings. Language Learning, 44, 449-91.
    Fosnot, Twomey Catherine. (1996). Constructivism : theory,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ss, M.Susan. (2003). Input and Interaction. In Doughty, J. Catherine & Long, H. Michael (Eds.),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224-55). Malden: Blackwell.
    Humes-Bartlo, Margaret. (1994). Variation in children's ability to learn second languages. In Hyltenstam, Kenneth & Obler, Loraine K. (Eds.), Bilingualism across the lifespan : aspects of acquisition, maturity, and loss. (pp. 41-5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g, H. Michael. (1985).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n Gass, M.Susan, & Madden, Carolyn (Eds.), Inpu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377-93). Cambridge, M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Long, H. Michael. (1996).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itchie, C. W., & Bahtia, K. T.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413-6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rkman, E. M. (1979, Sep). Realizing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Elementary children's awareness of inconsistencies. Child Development, 50 (3), pp. 643-655.
    Markman, E. M. (1981). 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In Dickson, W. Patrick (Eds.),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p. 61-8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cLaughlin, Barry. (1984).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hildhood: volume 1. preschool children (2nd. ed.).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Merriam, B. Sharan.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iaget, Jean. (1970). Main Trends in Psycholog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iaget, Jean. (1974),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qantitie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omerans,A. J.),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ca, T., Kanagy, R., & Falodun, J. (1993). Choosing and using communicative tasks for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In Crookes, G., & Gass S. (Eds.), Tasks a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p. 9-34).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Richards, Jack C., & Rodgers, Theodore 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ehan, P.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UP.
    Von Glaserfeld, Erst. (1990). An exposition of constructivism: why some like it radical. In Davis, R. B., Maher, C. A., & Noddings, N., Construtivist view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 19-29).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s, J. (1996). A flexible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ning. In Willis, J., & Willis, D.,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235-56). Oxford: Heinemann.
    Willis, J., & Willis, D. (1996).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Heineman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