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于曉樺
論文名稱: 臺北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成員組織承諾及工作倦怠感之研究
指導教授: 沈慶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基金會組織承諾工作倦怠感
英文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Foundation, Burnou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係探討臺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組織承諾及工作倦怠情形,並檢驗基金會成員之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的關係。本研究以臺北市許可設立的社福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為母群體,採取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共針對66家基金會發出350份問卷,實際回收48家基金會共245份問卷。研究工具則為「基金會成員對組織與工作感受之問卷調查」及「基金會現況調查問卷」。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之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組織承諾情形良好。
    二、臺北市之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工作倦怠情形不高。
    三、在組織承諾方面,年齡較大,服務年資較久,婚姻狀況為已婚,工作職稱為主管,待遇較高的基金會成員,及志工、無給職或兼職人員,其組織承諾程度較高。
    四、在工作倦怠感方面,基金會成員的服務年資較久、工作職稱為主管及待遇較高者,其工作倦怠的感受較低;此外,年齡與工作倦怠間則有負相關。
    五、基金會的設立時間不同,其成員的工作倦怠感亦有所差異。
    六、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間具顯著負相關。
    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個人變項的高階及低階主管,組織變項的組織滿意度,及組織承諾等變項共可解釋工作倦怠感總變異量的29.2%。高階及低階主管的工作怠感較專業人員為低,對組織的滿意度及組織承諾則有有效降低基金會成員的工作倦怠感。
    本研究最後並依據研究發現,針對基金會、基金會成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burnout of the members for social welfare and charity foundations in Taipei,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burnout.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and dispatched 350 questionnaires to 66 foundations and recovery was 245 from 48 foundations. It analyzed the data by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 The research tools were “the questionnaire of organization and work for foundation member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findings, som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of the members for social welfare and charity foundations in Taipei was nice.
    2.The burnout of the members for social welfare and charity foundations in Taipei was not high.
    3.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ad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ir seniority, marital status, title, and salary. Besid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age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4.The burnout also had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ir seniority, title, and salary.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age and burnout.
    5.The burnout had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 time they set up.
    6.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7.The background of the members for social welfare and charity foundations in Taipei,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ad the prediction to burnou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t provided foundations, the members of found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ith tangibl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ing.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基金會之相關文獻………………………………………………9 第二節 組織承諾之相關文獻……………………………………………18 第三節 工作倦怠感之相關文獻…………………………………………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52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58 第四節 資料處理…………………………………………………………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基本資料與分析………………………………………71 第二節 臺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組織承諾之分析……………………78 第三節 臺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工作倦怠感之分析…………………89 第四節 組織承諾及工作倦怠感之相關分析………………………………105 第五節 臺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背景變項、組織承諾對工作倦怠感之預 測分析………………………………………………………………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11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120 附錄 一、臺北市財團法人暫行管理規則…………………………………………130 二、臺北市社會局主管業務之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輔導管理補充規定  ……………………………………………………………………………144 三、正式問卷…………………………………………………………………145

    一、中文部分
    丁虹、司徒達賢、吳靜吉(1988)。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管理評論,7,173-198。
    王順民(1999)。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兼論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構造意義。社區發展季刊,85,36-41。
    尹衍樑(1988)。組織變革策略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以潤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電腦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司徒達賢(2002)。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江明修(2000)。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45-154。台北:智勝。
    江明修、陳定銘(2000)。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215-267。台北:智勝。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2000)。環保類非營利組織之策略聯盟。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271-304。台北:智勝。
    江美滿(2009)。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踐-以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希望閱讀」計劃為例。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朱俊彥(2006)。北市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紅柑(1997)。老人養護機構監護工作者職業認同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信助、廖年淼(2004)。高職學校教師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科技學刊,13(2),121-131。
    吳容輝(2002)。高階領導者更迭下員工認知及領導型態與組織承諾、士氣關聯性之研究-以某地方政府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論文。
    吳秋慧(2008)。美容從業人員工作生活品質、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香榖(2003)。地方政府員工的知識學習、工作壓力對其組織承諾、工作投入與工作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政府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靜(2003)。社會福利相關基金會專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佩容(2008)。員工企業社會責任知覺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呂幸珠(2007)。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導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展謙(1992)。領導型態、部屬人格特質與員工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國銘(2000)。銀行行員的壓力源、工作倦怠與工作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宛瑩(1994)。文化中心義工組織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金善興(1997)。影響社會工作員工作倦怠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社會福利機構與醫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發展:兼論政府對財團法人基金會的法令規範。中國行政評論,10(1),75-110。
    官有垣(2002)。非營利組織推展休閒活動的成功案例分析: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志章(2005)。國小體育組長學校文化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工作倦怠:個人與上下契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周尚志(2005)非營利組織中員工屬性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沛鈃(2007)。就業服務員之情緒勞務、工作滿意度、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涂瑞德(2003)。基金會與政府、企業的關係。於官有垣總策劃,台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75-105。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陳金貴(1996)。美國非營利組織的研究。美歐月刊,11(6),100-119。梁偉康(1997)。社會服務機構行政管理與實踐。香港:集賢社。
    陸宛蘋(1997)。台灣非營利組織發展需求診斷研究。台北:亞洲協會。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郭淑娟(1999)。家庭教育中心專職人員專業知能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許士軍(2000)。管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許世雨(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55-189。台北:智勝。
    崔來意(2000)。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倦怠及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馨(2001)。相關監督法令。於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57-69。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陳世志(2002)。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佳雲(2004)。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宗(2004)。學校人事人員的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角色踐行、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玲(2005)。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志工心流體驗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欣怡(2008)。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及社會支持之相關性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型-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思與言,21(1),66-69。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7)。基金會在台灣:民國八十六年版。台北:中華徵信所。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1999)。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錄。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錄2002年版。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程香儒(1999)。組織使命對志工組織承諾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三家非營利機構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培新(2000)。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研究—以辦理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之全國性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巍勳(2001)。組織承諾與組織蘊蓄能力對技術移轉績效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黃松榮(2001)。相關稅法。於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71-91。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國行政,70,37-68。
    梁素君(2003)。工作倦怠與職場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振生(2003)。內部行銷導向、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國民小學為例。南華大學管理所碩士論文。
    郭又銘(2004)。志工工作倦怠之前因後果與解決途徑。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 燕(2004)。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蕭新煌(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4-17。台北:巨流。
    陳德宗(2004)。學校人事人員的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角色踐行、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良蕙(2004)。高中高職餐飲管理科及觀光科教師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庭嘉(2005)。非營利組織的教育訓練與領導對志工的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的影響-以E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鈞惠(2005)。社區保健志工充能程度、組織承諾以及服務工作績效評估量表之編製及其應用之先驅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阡茹(2006)。私立大學工作輪調、工作倦怠感及組織承諾相關性之研究—以東海大學行政人員為例。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馨儀(2008)。內部行銷、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都會區工作女性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鐘全(2006)。研究稅務人員組織投注感與工作倦怠感關係,稅務人員組織投注感與工作倦怠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未出版,嘉義縣。
    葉育秀(2007)。非營利組織員工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工作投入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榮華(2007)。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工作滿足感、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製與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淑貞(2003)。員工工作特性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 -以技術學院行政人員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盛明(2003)。公營事業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員工屬性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管理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1991)。我國文教基金會發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羅龍雲(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的溝通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非營利組織人力管理。2009年8月9日,取自非營利組織人力管理/非營利組織中的人力管理網頁:
    http://gsearch.happycampus.com/view.html?docs_seq=21922 &country=cn&rowid=16835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網站福利據點統計。2009年12月15日,取自臺北市政府社會局/人民團體服務網頁:http://www.bosa.tcg.gov.tw/i/i0100.asp?l1_code=08
    內政部財團法人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網站。2010年6月1日,取自內政部社會司/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發展現況網頁:
    http://sowffd.moi.gov.tw/CharityFunds/charity_developingStatus.do
    NPO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前瞻研討會。2010年4月17日。

    二、英文部分
    Darwish A. Yousef(2003). Validat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Porter et al.’s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a non-Western culture setting. Int. J.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4(6), 1067–1079.
    Hrebiniak, L. G., & Alutto, J. A. (1972). Personal and role rel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4), 555-573.
    Mowday, R. T., Steers, R. M., & Porter, L. W.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224-247.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6).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Second Edition, Palo Alto, Calif.: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Kramer, R. M. (1987). Voluntary Agencies and the Personal Social Services. In Powell, W. W.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pp.240-257).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87).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Leiter, M. P., & Maslach, C. (1988).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 on burnou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 297-308.
    Meyer, J. P., & Allen, N. J. (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98.
    Lee, R. T., & Ashforth, B. E. (1996).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th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1, 12-133.
    Salamon, L. M. & Anheier, H. K. (1997). Defining the Nonprofit Sector: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alancilk, G. R. (1997). New Direction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hicago: St. Clair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