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翰君
Lin, Han-Chun
論文名稱: 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的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regarding Thought on Painting
指導教授: 廖仁義
Liao, Jen-I
口試委員: 王哲雄 陳貺怡 楊永源 白適銘 廖仁義
口試日期: 2022/01/14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6
中文關鍵詞: 抽象藝術台灣抽象繪畫陳德旺李德
英文關鍵詞: Abstract Art, Taiwan Abstract Painting, Chen Te-Wang, Read Lee
研究方法: 藝術史學方法藝術評論方法傳記作者訪談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8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2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抽象繪畫在台灣現代美術的歷程中,持續發展且獲得了出色的成果,其中,陳德旺和李德的創作,一脈相承,自成一系,著重造形語言的深層價值。藝術脈絡的建構是藝術史的重要一環,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即來自於想要深入理解從陳德旺到李德的繪畫思想,它不僅有其重要的意義,甚至有其必要性,尤其藝術家與其傳承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他在藝術上的創新一樣,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從台灣抽象繪畫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它涉及了審美觀點的改變、藝術體制的變遷和美術運動的興衰,實際上幾乎關聯到台灣現代美術史的所有面向。因此,本論文以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為議題,回溯兩人身處、涉及的西方、台灣抽象繪畫的藝術史脈絡,逐步探討他們的藝術歷程、創作信念和作品形式等,繼而進一步思索與研究兩者思想上的演變關係。本研究以歷史為架構,以作品為核心,透過藝術史學方法和藝術評論方法,發現陳德旺與李德的繪畫思想有其繼承性、類同性,也有差異性,歸納總結出以下六點:一,同樣堅持藝術本質的創作信念;二,同樣重視藝術傳統的探索視野;三,以各自方式探討自然;四,深入造形與色彩—「面」與「線」的差異觀點;五,在主題上的不同選擇;六,對創作意識的分歧見解。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不僅試圖關注過去,也試圖關懷當代,一方面以陳德旺與李德為對象,放入台灣現代美術史的脈絡去審視、省思,重新探索台灣的抽象繪畫,這是一種對美術史的再思考,也是一種對藝術家創作的再梳理。另一方面,透過追溯台灣現代美術的歷程,了解藝術家如何面對西方的藝術思潮,在時代審美典範的轉變下逐漸成長,將有助於對台灣當代藝術有著更開闊的視野,提供深刻且富前瞻性的參考價值。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in Taiwan, abstract painting has grown continuously and reached considerable heights. Artists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formed their own succession of tradition in this context, focusing on deep values in form language. Delineating an artistic tradition is a key part of art history. Therefore, the motivation for the present paper lies in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on the painting thinking, which is not only meaningful but also necessa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rtist and his successor, in particular, is as closely relevant as his artistic innov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abstract painting in Taiwan, we can see that it involves shifts in aesthetic perspectives, evolution of artistic system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rtistic movements. In fact, it is connected to almost all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in Taiwan. For such reasons, the present paper takes the painting thinking of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as the subject, tracing the Western and Taiwanese abstract painting traditions in which they are placed and involve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ir artistic development, creative thought, and the forms of their art. The paper then further explores and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in thought between the two artists. The present paper is based on history as a framework and the artworks as the center, through methods of art history and art criticism, discovering that the respective painting thinking of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feature qualities of inheritance, similarity, as well as distinctiveness, which is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six points: (1) the same creative philosophy based on uncompromising artistic integrity, (2) the same emphasis on the explorative visions on artistic traditions, (3) respective ways of exploring nature, (4)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form and color – “planes” versus “lines,” (5) differing choices of themes, and (6) divergent interpretations on creative consciousness.

    The purposes of the present paper lie not only in attempting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ast but also in taking interest in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On the one hand, it places Chen Te-Wang and Read Lee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in Taiwan for examination and reflection and for renewed exploration into abstract painting in Taiwan as a kind of re-thinking about art history, which is also a kind of re-organization of the artists’ work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per, by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in Taiwan,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the artists responded to Western artistic movements and grew as the aesthetic paradigm shifted, which will help broaden our visions on Taiwanese modern art and serve as an insightful and visionary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主題與章節架構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8 第五節 研究目的 25 第二章 抽象藝術思潮 28 第一節 19世紀下半葉的印象主義 28 一、印象主義 28 二、新印象主義 31 三、後印象主義 34 第二節 20世紀上半葉的抽象藝術 38 一、抽象藝術的興起 38 二、抽象藝術的視覺語彙表徵與形式主義的藝術評論 44 第三節 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 48 一、野獸主義 48 二、表現主義 50 三、立體主義 52 第三章 台灣抽象繪畫的演變 54 第一節 日治時期台灣繪畫的分支流變 54 一、官展:「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 54 二、台陽美術協會 63 三、行動美術集團 69 第二節 戰後台灣的抽象繪畫 77 一、純粹造形:陳德旺與畫友們的抽象繪畫影響 79 二、從傳統中尋找新路:廖繼春的抽象繪畫影響 85 三、談「心」說藝:李仲生的抽象思想與藝術影響 91 四、現代繪畫的探索與變奏:李石樵的抽象繪畫影響 96 第四章 陳德旺繪畫的思想線索 102 第一節 台灣—日本:陳德旺的藝術歷程 102 一、藝術養成 102 二、藝術教學 106 三、創作精神與信念 109 第二節 MOUVE—紀元:陳德旺的美術運動 113 一、日治時期的「行動美術集團」 113 二、戰後初期的「紀元美術會」 119 第三節 塞尚—波納爾:陳德旺藝術作品的形式語彙 126 一、創作風格 126 1. 融匯西方現代藝術 126 2. 造形觀點表現自然 128 二、造形思維 130 1. 以面形構的視覺主體 130 2. 色彩調節而成的形式 132 3. 抽象且象徵性的表現 134 第四節 繪畫作品 136 一、風景系列 136 二、肖像、裸女系列 138 三、靜物系列 141 第五章 李德繪畫的思想線索 144 第一節 從馬白水到陳德旺:李德的創作背景 144 一、藝術養成 144 1. 馬白水系統性的教法 144 2. 陳德旺啟發式的教學 145 二、李德的素描(含水彩) 149 第二節 從西方到東方:李德的藝術追尋 153 一、深入自然.建構造形:塞尚的啟示與影響 153 二、表彰生命.追求真實:賈克梅第的創作堅持 156 三、筆墨獨立.書畫一法:黃賓虹的內美思想 158 第三節 從景象到空相:李德的抽象繪畫 163 一、空相之前 163 二、空相之後 168 第四節 李德的藝術教學與影響 172 第六章 結論 178 參考書目 189 圖版 199

    一、西文書籍
    Benjamin, Walter. Illuminations: Essays and Reflections, edited and introduction by Hannah Arendt, translated by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86.
    Bonnefoy, Yves. Alberto Giacometti: A Biography of His Work translated by Jean Stewart. Paris: Flammarion, 2001.
    Berger, John. About Looking. London: Bloomsbury, 2009.
    Berger, Joh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Picasso.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9.
    Berger, John.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Books, 1972.
    Chipp, Herschel Browning. Theories of Modern Art: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Danto, Arthur C.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Denvir, Bernard, Post-Impressionism. London ; New York: Thames and Hudson, 1992.
    Fuller, Peter. Abstract Art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piritual. London: Art & Design, 1987.
    Fry, Edward F. Cub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Fry, Roger. Vision and Design, edited by J.B. Bulle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Fry, Roger. Cézanne: A Study of His Developmen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Gombrich, E. H. Meditations on a Hobby Horse: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Art. London: Phaidon Press Ltd., 1985.
    Greenberg, Clement. Art and Culture: Critical Essays. Boston: Beacon Press, 1961.
    Greenberg, Clement. Clement Greenberg: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edited
    by John O'Bri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Bell, Clive. Art, edited by J.B. Bulle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rd, James. Giacommetti. New York: Farrar-Straus-Giroux, 1985.
    Hamilton, Geoge Heard.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 Europe, 1880-1940. New York:
    Penguin Book, 1981.
    Hughes, Robert. The Shock of the New. New York: Knopf, 1998.
    Kandinsky, Wassily.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translated by M.T.H. Sadler.
    New York: Dover, 1977.
    Mathey, Francois. The Impressionists, translated by Jean Steinberg. New York: Praeger, 1961.
    Meecham, Pam and Sheldon, Julie. 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0.
    Moszynska, Anna. Abstract Ar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0.
    Mukařovský, Jan. Aesthetic Function, Norm, and Value as Social Facts, translated by M.E. Suino. Michigan: Ann Arbor, 1979.
    Pool, Phoebe. Impressionism. New York/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5.
    Read, Herbert.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 London: Thames and Husdon, 1974.
    Russell, John. Seurat.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65.
    Schapiro, Meyer. Modern Art: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Selected Paper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2011.
    Schapiro, Meyer. Paul Cézanne.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88.
    Schapiro, Meyer. Impressionism: reflections and perception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97.
    Schapiro, Meyer.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art: style, artist, and society.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2000.

    二、中文書籍
    王白淵,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下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王秀雄,《藝術批評的視野》。台北:藝術家,2006。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王偉光紀錄.整理,《陳德旺畫談》。台北:藝術家,1995。
    王偉光,《台灣美術全集15:陳德旺》。台北:藝術家,1995。
    王偉光,《農夫般的畫人:粟海》。台北:藝術家,2008。
    王偉光,《純粹.精深.陳德旺》。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
    王偉光,《建構.空相.李德》。台北:國立台灣美術館,2018。
    王家誠,《馬白水繪畫藝術之研究》。台北:省立台灣美術館,1993
    王伯敏編,《黃賓虹畫語錄》。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
    王魯湘,《中國名畫家全集4:黃賓虹》。台北:藝術家,2001。
    白適銘編著,《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台北:藝術家,2019。
    汪己文編,《賓虹書》。上海:人民美術,1988。
    李仲生著,蕭瓊瑞編,《李仲生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
    李德撰述,一廬同門編,《一廬畫談》。台北:中國美術,1981。
    李欽賢,《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台北:雄獅圖書,1993。
    李欽賢,《綠野.樂章.廖德政》。台北:雄獅圖書,2004。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林永發,《日出.台東.丁學洙》。台北:雄獅圖書,2009。
    林明賢,《從畫會的組織探析五○年代台灣美術「現代繪畫」之發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1。
    莊明中,《發現李石樵—豐原班的歷史回應》。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
    林惺嶽,《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林惺嶽,《台灣美術全集4:廖繼春》。台北:藝術家,1992。
    洪文慶,《中國巨匠美術周刊:陳德旺》。台北:錦繡,1996。
    倪再沁,《台灣當代美術初探:前九○年代》。台北:皇冠,1993。
    倪再沁,《台灣美術論衡》。台北:藝術家,2007。
    席慕蓉,《彩墨.千山.馬白水》。台北:雄獅圖書,2004。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圖書,1991。
    郭實渝主編,《一盧畫談》。台北:一盧畫室,1999。
    郭松年,《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台北:馬可孛羅,2018。
    黃麗絹,《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抒情抽象繪畫》。台北:文化建設 委員會,2004。
    黃于玲,《日升月落:廖德政回憶錄.戰前篇》。台北:南方畫廊,1996。
    黃于玲,《真實一生:台灣前輩畫家的故事》。台北:南方畫廊,1998。
    黃琪惠,《台灣美術評論全集—吳天賞.陳春德卷》。台中:省立台灣美術館,1999。
    黃冬富編著,《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台北:藝術家,2019。
    傅雷,《傅雷美術講堂: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與中國書畫》。台北:三言社,2003。
    趙志鈞編,《黃賓虹論畫錄》。杭州:浙江美術學院,1993。
    廖雪芳,《百年.孤寂.王攀元》。台北:雄獅圖書,2005。
    廖新田,《台灣美術四論》。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
    廖仁義,《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策展論述》。台北:藝術家, 2017。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文星書店,1965。
    劉坤富,《台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秀雄卷》。台北:藝術家,1999。
    賴明珠,《瑰麗.象徵.金潤作》。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6。
    賴傳鑑,《埋在沙漠裡的青春—台灣畫壇交友錄》。台北:藝術家,2002。
    謝里法,《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2011。
    謝里法,《台灣美術研究講義》。台北:藝術家,2016。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7。
    謝東山,《台灣美術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2005。
    謝東山,《藝術批評學》。台北:藝術家,2006。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圖書,1991。
    顏娟英,《台灣美術全集1:陳澄波》。台北:藝術家,1992。
    顏娟英,《台灣美術全集18:廖德政》。台北:藝術家,1995。
    顏娟英,《台灣美術全集21:呂基正》。台北:藝術家,1998。
    顏娟英編著,《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圖書,1998。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圖書,2001。
    國立藝術學院關渡美術館編輯小組策劃編輯,《千濤拍岸台灣美術一百年》。 台北:藝術家,2001。
    《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
    《台灣美術與社會脈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0。
    《區域與時代風格的激盪:台灣美術主體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三、中文翻譯書
    Auping, Micheal編,黃麗娟譯,《抽象表現主義》(Abstrct Expressionism)。台 北:遠流,1991。
    Cahill, James著,李渝譯,《中國繪畫史》(Chinese Painting: A Pictorial History),台北:雄獅,2006。
    Freud, Sigmund著,孫名之譯,《夢的解析》(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台北:
    城邦文化,2000。
    Freud, Sigmund著,吳康譯,《精神分析引論新講》(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台北:桂冠,1998。
    Gay, Peter著,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Modernism: The Lure of Heresy: From Baudelaire to Beckettand Beyond)。台北:立緒文化,1999,頁103。
    Giry, Marcel著,李松泰譯,《野獸派》(Le fauvisme),台北:遠流,1992。
    Kandinsky, Wassily著,吳瑪俐譯,《藝術與藝術家論》(Essays über Kunst und
    Künstler)。台北:藝術家,1998。
    Read, Herbert著,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rt)。台北:遠流,2006。
    Muller, Joseph-Emile著,李長俊譯,《野獸派》(Fauvism)。台北:大陸書店,1982。
    Read, Herbert著,孫旗譯,《現代藝術哲學》(The Philosophy of Modern Art),台北:東大圖書,1989。

    四、論文
    白雪蘭,〈本質與永恆的追求者—試論廖德政的生平、畫風及創作之源〉,《廖德 政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李松泰,〈外域影響中的台灣西洋美術—日治時期〉,《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 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李欽賢,〈連結美術運動的軌跡—北美館溯時代典藏〉,《台灣美術近代化歷程:1945年以前》。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
    林育淳,〈發現自我—日治時期的自畫像〉,《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林柏亭,〈「寫生」在畫史上之轉變〉,《中原流韻 : 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林明賢,〈從五○年代台灣美術的發展看「紀元美術會」之創立〉,《中原流韻 : 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林明賢,〈新美術的萌芽(1895-1945)—淺析日治時期由「寫生」「地方色彩」所建構的台灣美術風貌〉,《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林明賢,〈失焦的世代—以紀元畫會為例探釋台灣美術發展的世代差異〉,《世代.分期.個人風格—戰後台灣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13。
    陳樹升,〈現代性的開展(1945-1969)—戰後至60年代的台灣美術〉,《藝域長流—台灣美術溯源》。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許瀞月,〈對話空間:廖德政與紀元畫會1954-1988〉,《美術學報》第1期,台 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6。
    楊永源,〈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第3期,2008.5。
    廖新田,〈日據時期(1895-1945)台灣美術發展中社會意識的探討〉,《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蔡家丘,〈砂上樓閣—1930年代台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藝術學研究》第19期,2016.12。
    蕭瓊瑞,〈「現代水墨畫」在戰後台灣的生成、開展與反省〉,《中原流韻 : 戰後初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9。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 認同論文集》,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台灣早期現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
    顏娟英,〈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9。
    顏娟英,〈一九三○年代台灣美術與文學運動〉,《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3。

    五、展覽圖冊
    《廖繼春畫集》。台北,國泰美術館,1981年。
    《廖繼春油畫集》。台北,藝術家,1981年。
    《台灣早期畫家—陳德旺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5年。
    《廖德政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1。
    《紀元美術會創始會員紀念展》。台北:誠品畫廊,1992。
    《長流—5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李德》。台北:誠品畫廊,1994。
    《讓畫說話:李石樵百年紀念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7。
    《空間與情意的纏鬥:李德》。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11。
    《生命的旋律—李石樵紀念展》。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9。
    《台展復刻.經典再現》(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20。

    六、期刊文章
    王白淵,〈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季刊》第三卷第四期,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55。
    王偉光,〈憶吾師陳德旺〉,《雄獅美術》第124期,1989.10。
    方雨,〈寂寞孤征—訪李德〉,《雄獅美術》第83期,1978.1。
    石川欽一郎,林皎碧譯,〈給繪畫的人(二)〉,《藝術家》第256期,1996.6。
    白適銘,〈自由.真實.進取—有關「今日畫會」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動〉,《藝術家》第535期,2019.12。
    李德,〈素描家柯維茨〉,《雄獅美術》第6期,1971.8。
    李德,〈素描家柯維茨(二)〉,《雄獅美術》第7期,1971.9。
    李德,〈畢卡索的兩把劍—寫在畢卡索展之前〉,《雄獅美術》第53期,1975.7。
    李德,〈人體繪畫答客問〉,《雄獅美術》第67期,1976.9。
    李欽賢,〈近代日本美術流變史—第五章:後期印象派旋風〉,《現代美術》第42期,1992.6。
    李欽賢,〈近代日本美術流變史—第八章:反印象主義〉,《現代美術》第45期,1992.12。
    林惺嶽,〈保守殿堂的守護神—記楊三郎的繪畫生涯〉,《雄獅美術》第112期,
    1980.6。
    林銓居,〈人、造化與歷史─李德談畫兼述水墨精神〉,《典藏藝術》第24期,1994.9。
    陳澄波,〈日據時代台灣藝術之回顧〉(寫於1946年),《雄獅美術》第106期,1979.12。
    陳景容,〈怎樣畫人體素描〉,《藝術家》第31期,1977.12
    陳德旺口述;王偉光筆錄,〈空谷足音—陳德旺最後的談話〉,《藝術家》第116期,1985.1。
    孫立銓,〈名家畫作賞析:每一筆就是一個小空間—李德畫作欣賞〉,《藝術貴族》第9期,1990.9。
    許南村(陳映真),〈人與歷史—畫家吳耀忠訪問記〉,《雄獅美術》第90期,1978.8。
    張義雄口述、楊樹煌訪問、黎友友紀錄,〈張義雄談藝錄:香榭大道上的藝術情思〉,《雄獅美術》第215期,1989. 1。
    黃茜芳,〈學習即創造—訪李德(藝術工作者)〉,《雄獅美術》第251期,1992.1。
    廖雪芳,〈到泥土和勞動中會見藝術的畫家—洪瑞麟〉,《雄獅美術》第101期, 1979.7。
    廖雪芳,〈當代藝術家訪問錄.寫實浪漫的老畫家—楊三郎〉,《雄獅美術》第 94期,1978.12。
    廖雪芳,〈追求純粹的藝術的畫家―陳德旺其人其畫〉,《雄獅美術》,1985.10。
    碩之,〈謝國鏞與中期台灣藝壇〉,《雄獅美術》第49期,1975.3。
    劉文三,〈六十歲的畫家寫—廖繼春六十歲那一年〉,《雄獅美術》第144期,1983.2。
    劉其偉,〈中國藝術學苑的誕生〉,《雄獅美術》第7期,1971.7。
    霍剛,〈回顧東方畫會〉,《雄獅美術》第63期,1976.5。
    賴傳鑑,〈四十年滄桑話「台陽」—寫於台陽四十屆美展前夕〉,《藝術家》第28期,1977.9。
    謝里法,〈在信中與阿笠談美術〉,《雄獅美術》第66期,1976.8。
    謝里法,〈從沙龍、畫會、畫廊、美術館—試評五十年來台灣西畫發展的四個過程〉,《雄獅美術》第140期,1982.10。
    謝東山,〈從異聲雜鳴到獨白論述—學院主義在台灣美術的典律化過程〉,《思與言》,第40卷第2期,2002.6。
    蕭瓊瑞,〈抽象的出現:形象的解構與重構〉—《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二章,《藝術家》第502期,2017.3。
    蕭瓊瑞,〈杭州藝專的跨海影響(三)〉—《台灣抽象藝術史》第五章,《藝術家》第505期,2017.7。
    賴傳鑑,〈光復初期的台灣美術—兼介本館典藏的油畫〉,《台灣美術》第28期,1995.4。
    顏娟英,〈台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上)、(中)、(下),《藝術家》第168-170期,1989.5-7。
    顏娟英,〈寫生與自畫像—現代美術的萌芽〉,《雄獅美術》第287期,1995.1。
    〈素描李德〉,《雄獅美術》第287期,1995.1。
    現代美術編輯小組,〈陽光、空氣與水—訪廖德政談其藝術〉,《現代美術》第38期,1991.10。

    七、網路資料
    https://twfineartsarchive.ntmofa.gov.tw/TW/Literature/fagGrowSummary.aspx(國立臺灣美術館,林明賢,〈聚合‧綻放─台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專文)
    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kmfa_collectionsweb/collection.aspx?GID=MSMZMQM2(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李德作品,《永恆的雕像》)
    https://abcd7513.pixnet.net/blog/post/262472189(〈磨練五百載.鑄畫三千年—2004「一廬展」〉)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8997(郭懿萱,〈1930年代的台灣審美觀是什麼?日本與其殖民地的美學考驗〉)
    http://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440/2160/-1(倪再沁,〈在真實與虛幻間的台灣抽象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