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美吟
論文名稱: 張湛《列子注》研究
指導教授: 莊耀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0頁
中文關鍵詞: 張湛列子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5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第一章以張湛注《列子》的幾個特色:一、對原書內容加以修正,不論是(一)校訂錯字、(二)指出另有版本、(三)以史實質疑原書內容年代問題、(四)指出原文內容有「重出」的現象。二、明白指出《注》文出處,不論是(一)其他書籍,或(二)他人的注解等。三、坦承未聞未解之處。四、有注解錯誤或為原書圓說者;辨《列子》一書並非張湛偽作;第二章是張湛「天道觀」與魏晉王弼、阮籍、嵇康、郭象等人的承接情形;第三章「知識論」討論張湛以為妨礙認知的因素,及認知的正確態度;第四章人生論「命」與「生死」兩節分辨張湛對「命」的觀點與《列子》原文相同與相異之處;「聖人」一節以「聖人無夢」為討論中心,探究聖人須具備的涵養,亦即成其所以為「聖人」的條件;「名教」一節以為張湛並不否定「名教」,分析他不提倡名教的原因,並揭示他對「名教」所採取的態度。結論總論張湛思想,並指出其貢獻。

    張湛《列子注》研究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辨《列子》一書之真偽---------------------------1 第二節、辯《列子》非張湛偽作--------------------------13 第三節、張湛及其《列子注》----------------------------35 第二章、天道論----------------------------------------38 第一節、道之性格--------------------------------------38 一、獨立性--------------------------------------------39 二、永恒性--------------------------------------------43 三、完整性--------------------------------------------45 四、無限性--------------------------------------------50 五、周遍性--------------------------------------------57 六、超越性--------------------------------------------61 (一)非經驗性----------------------------------------61 (二)不由感知----------------------------------------63 (三)不以知知----------------------------------------63 第二節、道之作用--------------------------------------65 一、非人格神------------------------------------------65 二、無意志性------------------------------------------76 三、無所偏私------------------------------------------78 第三章、知識論----------------------------------------83 第一節、認知之限制--------------------------------83 一、認知主體的侷限性----------------------------------84 (一)囿於材質----------------------------------------84 (二)囿於經驗----------------------------------------89 (三)囿於成心----------------------------------------92 二、名言的侷限性--------------------------------------96 三、認知對象的流變性---------------------------------102 四、認知標準的不穩定性-------------------------------104 第二節、認知的正確態度-------------------------------109 一、不強求知-----------------------------------------109 二、去除成心-------------------------------------111 三、把握真知-------------------------------------115 四、收拾反觀-------------------------------------119 五、全面觀照-----------------------------------------122 六、化而又化-----------------------------------------126 第四章、人生論---------------------------------------137 第一節、 命------------------------------------------137 一、「命」涵蓋的範圍-----------------------------137 (一)個人-------------------------------------------137 (二)時勢-------------------------------------------138 二、「命」形成的原因---------------------------------143 (一)客觀面:先天預定-------------------------------143 1無法理解-------------------------------------------145 2不能掌控-------------------------------------------146 (二)主觀面:積行而致-------------------------------153 三、因應之道-----------------------------------------159 (一)順應-------------------------------------------159 (二)反求諸己---------------------------------------164 第二節、 生死----------------------------------------173 一、對應生死的態度-----------------------------------173 (一)不貴生,不輕死---------------------------------173 (二)不樂生、不惡死---------------------------------183 (三)不祈長生、不必枉死-----------------------------186 第三節、 聖人----------------------------------------195 一、去知去欲-----------------------------------------195 二、自然無為-----------------------------------------209 三、專一純和-----------------------------------------220 四、恬淡寂靜-----------------------------------------223 五、智周萬物-----------------------------------------235 第四節、 名教----------------------------------------243 一、貌似反仁義---------------------------------------244 二、非享樂主義---------------------------------------248 三、闢仁義之弊---------------------------------------255 (一)標準難定---------------------------------------255 (二)有成則偏---------------------------------------256 (三)偽詐易生---------------------------------------259 (四)桎梏人心---------------------------------------265 四、行仁義之道---------------------------------------268 (一)防微杜漸---------------------------------------269 (二)居中履和---------------------------------------271 (三)取用捨失---------------------------------------274 (四)用而不執---------------------------------------275 第五章、結論-----------------------------------------280 第一節、張湛《列子注》思想概述-----------------------280 第二節、張湛《列子注》的貢獻-------------------------287 重要參考書目-----------------------------------------291

    一、 專著
    【列子】
    列子要義 周紹賢 臺灣中華 1983.07,初版
    列子集釋 楊伯峻 華正 1987.09,初版
    列子譯注 嚴捷、嚴北溟 仰哲 1987.11
    列子探微 蕭登福 文津 1990.03
    列子讀本 莊萬壽 三民 1991.02,6版
    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 嚴靈峰 文史哲 1994.08,文1版
    【古籍】
    四書集註 朱熹 世界 1952.07,台1版
    十三經注疏 阮元 藝文 1955.04,初版
    韓非子集解 王先慎集註 商務 1956.04臺初版
    漢書 班固 中華 1962,初版
    老子 王弼注 新興 1963.04,新1版
    後漢書 范曄 中華 1965.05,初版
    弘明集 四部叢刊 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 宋刊本 1965,初版
    韓詩外傳初編 四部叢刊 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印 天一閣刊本 1965,初版
    偽書通考 張心溦編著 明倫 1970年版
    諸子集成 楊家駱主編 世界 1972,初版
    宋書新校本三 楊家駱主編 鼎文 1977,初版
    晉書新校本 楊家駱主編 鼎文 1977,初版
    文選 蕭統 華正 1977.05,初版
    無求備齋易經集成 嚴靈峰編輯 成文
    關尹子評註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12,初版
    文子纘義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12,初版
    抱朴子 葛洪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978.12,初版
    嵇中散集 張輯 文津 1979年重校精印
    晉書 房玄齡 鼎文 1983.07,4版
    後漢書集解 王先謙 中華 1984,初版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 華正 1984.09
    老子釋譯 朱謙之 里仁 1985.03
    三國志 陳壽 鼎文 1987年版
    魏書 鼎文 1987.05,5版
    素問今釋 啟業 1988.04,再版
    荀子集解 王先謙 華正 1988.08,初版

    裴啟語林      裴啟撰、周楞伽輯注  文化藝術 1988.12,1版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龜太郎 洪氏 1990年版
    魏晉玄學資料選編 北京中華 1990.05北京第一次印刷
    莊子集釋 郭慶藩編 萬卷樓 1993.03,初版2刷
    莊子通.莊子解 王夫之 里仁 1995.04,初版3刷
    景德傳燈錄 張華釋譯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1997,初版
    春秋繁露 董仲舒 明天啟乙丑西湖沈氏花齋刊本
    顏氏家訓 顏之推 抱經堂校定本
    【玄學】
    魏晉思想 賀昌群等 里仁 1984.01
    郭象與魏晉玄學 湯一介 谷風 1987.03
    魏晉玄學史 許抗生等 陝西師大 1989年版,1刷
    魏晉思想與談風 何啟民 學生 1990.06,4刷
    嵇康研究及年譜 莊萬壽 學生 1990.10,初版
    魏晉清談 唐翼明 東大 1992.10,初版
    魏晉玄學探微 趙書廉 河南人民 1992.12,初版1刷
    才性與玄理 牟宗三 學生 1993.02,修訂8版台7刷
    六朝社會文化心態 趙輝 文津 1996.01,初版
    王弼評傳 王曉毅 南京大學 1996.02,1刷
    玄學通論 王葆玹 五南 1996.04,初版1刷
    張湛評傳 馬良懷 廣西教育 1997.07,第一版
    郭象玄學 莊耀郎 里仁 1998.03,初版
    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 任繼愈主編 人民 1998.05,1版2刷
    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 尤雅姿 文史哲 1998.09初版
    【道家】
    莊子及其文學 黃錦鋐 東大 1984.09,再版
    莊學蠡測 劉光義 學生 1986.05,初版
    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 金白鉉 文史哲 1986.08,初版
    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 鄭峰明 文史哲 1987.10,初版
    儒道天論發微 傅佩榮 學生 1988.08,2刷
    莊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 商務 1989.05,9版
    莊子哲學 陳鼓應 商務 1989.05,增訂18版
    老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 商務 1990.03,修訂13版
    莊子的生命哲學 葉海煙 東大 1990.04,初版
    老莊思想論集 王煜 聯經 1990.05,第3印
    老子的哲學 王邦雄 東大 1991.04,7版
    逍遙的莊子 吳怡 東大 1991.04,3版
    莊學中的禪趣 劉光義 商務 1991.09,初版2刷
    莊學新探 陳品卿 文史哲 1991.10,再版2刷
    莊老通辨 錢穆 東大 1991.12,初版
    莊子 陳冠學譯 三民 1992.02
    莊子 吳光明 東大 1992.09,再版
    司馬遷與老莊思想 劉光義 商務 1992.09,2版1刷
    老莊研究 胡楚生 學生 1992.10,初版
    智慧的老子 張起鈞 東大 1992.11,重印再版
    禪與老莊 吳怡 三民 1992.11,8版
    莊子纂箋 錢穆 東大 1993.01,重印4版
    老莊新論 陳鼓應 五南 1995.04,初版2刷
    道家文化研究14輯 陳鼓應主編 三聯 1998.07,1版1刷
    道家文化研究15輯 陳鼓應主編 三聯 1999.03,1版1刷
    道家史論 莊萬壽 萬卷樓 2000.04,初版
    【中國哲學通論】
    中國倫理學史 蔡元培 影印本 1910年,初版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唐君毅 學生 1979年,4版
    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 商務 1981
    美的歷程 李澤厚 谷風 1987.11,初版
    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 羅光 學生 1987.11,增訂重版2刷
    國史大綱 錢穆 商務 1990.03,修訂17版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 風雲 1990.08,初版
    管錐編(二) 錢鍾書 書林 1990.08
    中國人性論史 徐復觀 商務 1990.12,10版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許倬雲 聯經 1991.11,第2次印行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 學生 1991.12,4刷
    中國哲學史新編 馮友蘭 藍燈 1991.12,初版
    中國哲學史話 張起鈞、吳怡 東大 1992.02,重印再版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學生 1992.07,初版11刷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 三民 1993.10,7版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余英時 聯經 1997.04,初版5刷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 唐君毅 學生
    【其他】
    論語譯注 楊伯峻 藍燈 1987.09,初版
    荀子學說 陳大齊 中國文化大學 1989.06,新一版
    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 司修武 學生 1992.06,初版
    論語思想體系 邱鎮京 文津 1992.08,增訂3版
    孔門弟子志行考述 蔡仁厚 商務 1992.09,2版1刷
    荀子與古代哲學 韋政通 商務 1992.09,2版1刷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      吳汝鈞    商務   1992.11,初版2刷
    簡明佛學概論 于凌波 東大 1993.08,再版
    睡眠及其障礙 洪祖培.林克明主編 水牛 1976.04,初版
    知識論 趙雅博 幼獅 1979年
    認識你的頭腦 洪祖培.邱浩彰 健康 1991.12,2版
    如何使思想正確 林炳錚譯 協志 1992.06,初版20刷
    夜間風景──夢 王溢嘉 野鵝 1993.02,3版
    生命與科學對話錄 王溢嘉譯輯 野鵝 1993.11,8版
    賽琪小姐體內的魔鬼 王溢嘉 野鵝 1994.04,9版
    教育心理學 張春興主編 東華 1997.03,修訂版2刷
    驚異的假說 克里克 天下 1997.03,初版
    Living With Our Genes Dean Hamer And Peter Copeland Doubleday1998.05,初版
    二、期刊論文
    劉向列子敘錄非偽作──馬敘倫列子偽書考匡正之一 馬達 大陸雜誌94卷4期
    朱熹認為佛書剽掠列子──列子辨偽文字輯略匡正之一 胡昌五 大陸雜誌90卷5期
    列子一書之真偽及其思想考述 陳玉台 學粹雜誌15卷2期
    列子評述 辛冠潔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6年3期
    列子評述(續) 辛冠潔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6年4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一)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6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二)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7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三)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9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四)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10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五)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11期
    列子神秘思想之意旨(六) 楊汝舟 中華易學4卷12期
    列子學述 吳康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卷8期
    列子思想概述 陳宗賢 高雄工商專學報23期
    列子的幾點意思 杜而未 恒毅8卷10期
    略論列子書中的哲學思想 周世輔 中國憲政4卷1期
    列子的宇宙理論 譚家健、李淑琴 遼寧大學學報1978年4期
    列子宇宙論的科學因素 楊伯峻 求索1982年2期
    列子天道觀──兼論魏晉之「自生」說 蕭登福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卷7期
    論列子貴虛的人生哲學 錢耕森、李季林 孔孟月刊33卷7期
    列子種有幾章的新解 莊萬壽 大陸雜誌59卷第2期
    列子生死學研究 鄭基良 哲學雜誌14期
    從黃帝篇之義理結構論列子養生觀 王令樾 輔仁國文學報11期
    列子書中的孔子 連清吉 中國文化月刊69年12月
    論列子的有無、名教觀 李季林 孔孟月刊35卷10期
    列子楊朱篇的思想 莊萬壽 師大國文學報3期
    列子楊朱思想結構初探 蔡維民 哲學與文化19卷12期
    列子楊朱篇的意識形態 鄭志明 鵝湖月刊5卷12期
    列子楊朱篇人生哲學探微 鄭曉江 江西大學學報1988年3期
    列子楊朱篇享樂主義倫理學批判 舒莘 華東師大學報1965年2期
    列子天瑞、楊朱篇生死觀比較研究 李增 哲學年刊10期
    老列莊三子書中被廣泛誤解的幾個問題 嚴靈峰 東方雜誌復刊15卷6期
    列子新證──列子與黃老學派思想的關係 莊萬壽 師大學報30期
    列子張湛注纂要 封思毅 中國國學23期
    略論張湛的哲學思想 陳戰國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3年4期
    論張湛儒道互補的政治理想 馬良懷 江西論壇1996年
    從張湛列子注和郭象莊子注的比較看魏晉玄學的發展 湯一介 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1期
    阮籍和他的達莊論 黃錦鋐 師大國文學報22期
    三、學位論文
    列子神話寓言研究 黃美媛 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張湛列子注貴虛思想研究 吳慕雅 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王弼玄學 莊耀郎先生 臺灣師大博士論文,1991
    列子「命」概念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謝如柏 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湛列子注與列子思想關係之研究 鄭宜青 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