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智敏
論文名稱: 學習中文四字格成語的困難及教學補救策略--------以印尼學生為例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華語文教學,對外漢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對比分析,病句 ,外籍學生學習困難,中文成語,印尼成語,教學策略,學習困難,補救教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4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篇論文在探討印尼學生學習中文四字格成語的困難及教學上的補救策略。本論文基本上分成四個探討的方向:
    第一:不同程度學生在閱讀四字格成語方面的困難。(見三章)
    第二:使用四字格成語方面的困難。(見第四章)
    第三:中、印成語結構及認知觀念的對比分析。(見第五章)
    第四:有關中文四字格成語讀、寫的補救教學策略。(見第六章)
    在第一部份,首先用問卷調查初級、中級、高級程度的學生,分別探討不同程度的學生,在閱讀四字格成語時有什麼不同的困難?然後藉以修正教法與策略。這是幫助學生在閱讀解義方面的探討。
    第二部分是先收集學生的病句,從這些病句中找出學生寫錯的原因,並歸納出犯錯的類型。這是幫助學生在正確語用方面的探討。
    第三部分是將問卷一的十五則成語翻譯成印尼文。再從印尼文的成語辭典中找出印尼人常用的四字格成語,翻譯成中文。將這兩種翻譯的結果,對比分析,找出認知觀念上的異同、認知觀念轉換時會有哪些問題?對教學有何啟示?這是幫助學生在認知轉換方面的探討。
    第四部份,歸納出有效的教與學的方法,藉以幫助學生與教師在最短時間內,能最快的學會、教會正確使用四字格成語的能力,並增強中文寫作的能力。這是幫助學生與老師在學與教策略方面的探討。

    目錄 目錄………………………………………………………. I 表目錄……………………………………………………. VI 摘要……………………………………………….……….Ⅶ 第一章 導論……………………………………………..1 1.1研究動機及本研究的重要性…………………..……..1 1.2研究目的與論文架構….……………………………...4 1.3研究範圍與方法.…………………………….………..5 1.4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2.1有關四字格詞語內部組成結構的文獻..……………...13 2.1.1倪寶元 (1987)…………………………………...13 2.1.2蔡振生 (1988)…….……………………………..14 2.1.3王化鵬 (1993)……………………….…………..15 2.1.4周小兵 (1996)…………….……………………..16 2.1.5趙永新 (1997)……………………….…………..18 2.1.6張永芳 (1999)……………………….…………..20 2.1.7劉振前、邢梅萍 (2000) ………….…………..21 2.1.8陳懷萱 (2000)……………………….…………..23 2.2四字格在文句中的語法功能..……….…………..…….26 2.2.1張永芳 (1999)………………………………....26 2.2.2陳懷萱 (2000)..…………………………………27 2.3外籍學生學習四字格偏誤….…………………………..30 2.4認知語用學方面..………………………………………36 2.4.1 含義論……………………………. …………………...37 2.4.2 短路理論……………………………………………….39 2.4.3 宏觀結構理論…...……………………………………..41 2.4.4 相關論…………………………………….……………42 2.4.5 認知語法……………………………………………….44 2.4.6 可及性理論…………......………………….………45 2.4.7 認知語境與後設知識結構…………………………….46 第三章 四字格使用調查情況………………………………49 3.1初級學生調查……….……………………….……………49 3.2調查結果與分析…….……………………………….……50 3.3小結…………………………………………………………69 3.4中、高級學生調查………………………………………..70 3.5調查結果與分析…………………………………………..71 3.6結語………………………………………………………..79 第四章 病句收集的過程及歸納分析的結果……………….81 4.1病句收集的過程……………………………………………81 4.2病句歸納分析的結果………………………………………81 4.3結語……………………………………..…………………88 第五章 中印成語結構與認知的對比分析………………….89 5.1中文成語部分.………………………………………………89 5.2印尼文成語的部分..……………………………………….93 5.3中文成語和印尼文成語的對比分析..…………………….96 5.4中、印成語認知觀念的對比分析...……………………….101 5.4.1中文四字格成語轉換成印尼文的認知對比分析…...102 5.4.2由印尼文的四字格成語轉換成中文四字格成語 的認知對比分析……………………………………..111 5.4.3結語……………………………………………………122 第六章 四字格成語教與學策略的建議……………………….124 6.1學習策略的建議..………………………………………….124 6.2使用時教學策略的建議………………………….…………128 6.3結語.…………………………………………………………..134 第七章 結論、限制與建議……………………………………..136 7.1結論..……………………………………….…………………136 7.2研究限制……………………………………………………...138 7.3建議與願景..………………………………………………….138 參考書目………………………………….………………………142 附錄一 問卷調查表一…………..…………………………….150 附錄二 問卷調查表二……..…………………………… 152 附錄三 學生使用四字格成語正誤語料……..………… 155 表目錄 【表一】 成語對稱數量統計表 【表二】 成語在句中語法功能分析表 【表三】 初級學生對四字格成語的學習反應統計表 【表四】 初級學生平均答對、答錯率一覽表 【表五】 初級學生掌握四字格成語詞義一覽表 【表六】 猜測不出四字格成語詞義人數一覽表 【表七】 中、高級學生在文章內辨認四字格成語能力一覽表 【表八】 C組與B組對四字格成語詞義了解度一覽表 【表九】 C組與B組認為最難的成語一覽表 【表十】 中、印成語內部結構對照表 【表十一】 中文成語和印尼文成語語用對比分析表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建勤主編.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
    學出版社.
    石瑞宜.1986. 《文字閱讀中「字形一字音」關係對字彙觸接力的影響》. 台
    大心理所碩士論文。
    史式.1979.《漢語成語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李大忠.1996.《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
    社.
    呂淑湘.1984.《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書局.
    佟慧君.1988.《外國人學漢語病句分析》.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易洪川主編.1992.《應用漢語教程》.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姚殿芳、潘兆明.1995.《實用漢語修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志偉.1991.《中文詞的辨識歷程:一個詞優與詞劣效果的研究》. 國科會獎
    助論文。
    柯華葳.1992.《台灣地區閱讀研究文獻回顧》. 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究第一年報
    告。
    馬 真.1997.《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崔希亮.1997.《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國立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編.1996. 《認知與學習: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與
    學術研討會結案報告》.
    陳建民.1984.《漢語口語》.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德.1985.《文章閱讀歷程之探討:高層知識架構的影響》. 台大心理所碩
    士論文。
    溫知新、楊福綿.1985.《中國語言學名詞匯編》. 台灣:台灣學生書局
    程美珍.1997.《漢語病句分析九百例》. 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黃明月.1994.《成人學習者認知風格與閱讀策略關係之研究》. 國科會研究成
    果報告。
    黃琛芳主編.1990.《印度尼西亞語基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曾陳蜜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 政
    大教育所博士論文。
    靳洪剛.1997.《語言獲得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趙永新主編;畢繼萬副主編.1997.《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熊學亮.1999. 《認知語用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
    錢冠連.1997.《漢語文化語用學》.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魯健驥.1999.《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謝敏娜.1982.《中文「字」與「詞」的閱讀與語言轉錄》. 台大碩士論文。
    戴昭銘.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 北京:語言出版社.
    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認知、思考與教育的統合理論》.臺北:五南圖書
    出版社.
    王化鵬.1993.<談談四字語的修辭作用>.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
    156-160.
    王初明.1997.<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義重構>.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
    期. 59-65.
    申 鎮.1993.<語境選擇的若干問題>.於《外國語》.第3期.
    李曉亮.2000.<邏輯推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於《語言教學》.第1
    期69.
    呂文華、魯健驥.1993.<外國人學漢語的語用失誤>.於《漢語學習》.第1
    期.
    汪宗虎.1985.<詞語教學中的病句分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
    期.80-86.
    林美惠、鄭昭明.1976.<過去知識對文章理解與記憶的作用>.於《中華心理
    學刊》.18卷,121-128頁。
    周小兵.1996.<析不A不B>.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50-56.
    邵敬敏.1993.<中國文化語言學研究述評>.於《語文建設》.第5期.
    季素彩.1993.<漢語成語中詞類的特殊使用>.於《河北大學學報》.第4期.
    胡志偉.1989.<中文詞的辨識歷程>.於《 中華心理學刊》.31卷1-16頁。
    倪寶元.1987.<從結構上看成語的擴展用法>.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110-120.
    桂詩春.1993.<語言使用的研究方法>.於《現代外語》.第3期.
    桂詩春.1993.<應用語言學和認知科學>.於《語言文字應用》.第3
    期.19-26.
    徐子亮.1999.<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於《世界漢語教
    學》.第4期.77.
    唐承賢.1997.<差錯分析綜述>.於《外語教學與研究》.第2期.46-50.
    秦曉晴.1997.<第二語言習得中認知方式研究的現狀>.於《外語教學與研
    究》.第2期.40-45.
    張永芳.1999.<外國留學生使用漢語成語的偏誤分析>.於《語言文字應用》.
    第3期.25-32.
    常寶儒.1989.<詞的理解、記憶和保持>.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139-149.
    曾志朗、洪蘭.1978.<閱讀中文字: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於《中華心理學
    刊》.20期.45-49頁。
    楊 傑.1997.<詞的理性意義與伴隨意義>.於《外語與外語教學》.第2期.
    28-30.
    趙永新.1997.<析ABAC式四字語>.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140-147.
    蔡振生.1988.<不A不B結構淺析>.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63-67.
    蔡建平.1997.<文化感知對語義的影響>.於《外語與外語教學》.第3
    期.19-21.
    樂 鳴.1997.<詞語的聯想義>.於《修辭學習》.第6期.19.
    魯 川.1998.<漢語的意合網路>.於《語言文字應用》.第2期.82-88.
    魯健驥.1988.<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詞語偏誤分析>.於《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
    討論會論文選》.525-530.
    魯健驥.1994.<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於《語言教學與
    研》.49-64.
    鄭昭明.1975.<漢字記億的語言轉錄與字的回釋>.於《中華心理學刊》.20
    期39-43頁。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於《中華心理學刊》.23卷2期137-153頁。
    劉英茂.1978.<文句脈絡對詞義學習的影響>. 於《中華心理學刊》.20卷
    29-37頁。
    劉振前、邢梅萍.2000.<漢語四字格成語語義結構的對稱性與認知>.於《世
    界漢語教學》.第1期.77-81.
    盧治平.1993.<談語言對比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於《語言與翻譯》.第2
    期.
    竇融久.1993.<對語法病句的研究要有新進展>.於《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第4期.
    陳懷萱.2000.<漢語「四字格」固定語之特徵與語法功能分析>.於《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October
    2000,Volume 35:3,pp.49-70.
    英文部分
    Ariel,M. 1994. Interpreting anaphoric expressions: 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0: 3-42
    Carston, R. 1995. Quantity maxims and generalised implicature.
    Lingua, 96:213-224
    Cornish, F.1996. Antecedentless anaphors: deixis, anaphora, or
    what? Some evidance from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of
    linguistics, 32:19-42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Academic Press 41-58
    Grice, H. 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von, T. 1979. From discourse to syntax: grammar as a
    processing
    Givon, T. 1995. Coherence in text vs coherence in mind. Coherence
    In Spontaneous text. In Morton Ann Gerns-backer&T.
    Givon(ed.) John Benjamins,59-116
    Harrison,F. 1992. Logic and rational though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Kintsch, W. 1995. How readers construct situation models for
    stories:The role of syntactic cue and causal inferences. In
    Morton Ann Gerns- backer &T. Givon(eds.)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vol.1,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 vol.2,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 1983. Pragmatics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S. 1987(b). Minimization and conversational inference.
    In Verchueren, J. M. & P. Bertuccelli (eds.) The pragmatic
    Perspectiv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61-129
    Levinson,S. 1988.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nd the
    Semantics/ pragmatics interfac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
    Levinson,S. 1989. A review of Relevanc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Vol 25, No 2
    Levinson,S. 1991. Pragmatic reduction of the binding conditions
    revisited.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7: 107-61
    Mey, J. L. 1993.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Morgan, J.L.1975. Some interations of syntax and pragmatic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Academic Press,289-304
    Ortony, Andrew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rovitz, W. 1996. The effect of discourse factors on backward
    anaphora. Word,47:1-12
    Sperber, D&D.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1995. Relevav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Oxford; Blackwell
    Strategy. In T. Givon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Academic
    Press,12:81-112
    Van Dijk & W. Kintsch 1983. Strategies of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Van Dijk, T.A.1980. Macrostructur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工具書
    《國語日報辭典》.1985.台北:國語日報出版社
    《故鄉實用成語辭典》.1985. 台北:故鄉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文大辭典》.1985. 台北:文化大學出版社
    《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1986. 台北:正中書局
    《辭源》(大陸修訂本:台灣六版).1989. 台北:遠流圖書公司
    《語言學辭典》.1989. 台北:三民書局
    《新辭典》.1989. 台北:三民書局
    《語言學百科詞典》.1993.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力語言學詞典》.1995.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1700印尼成語辭典》(1700Peribahasa Indonesia).1995.印尼:
    Pustaka Setia
    《漢語常用語辭典》.1996.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語文基礎知識辭典》.1997.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