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思函
He, Sih-Han
論文名稱: 新移民草根組織之發展模式與充權策略
The Developmental Models and Empowering Strategies of Immigrant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指導教授: 潘淑滿
Pan, Shu-M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草根組織充權
英文關鍵詞: immigran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empower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3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將「由下而上」形成草根組織,視為新移民反壓迫、充權的重要途徑之一。故以臺灣各地新移民草根組織為研究對象,透過資深成員的深度訪談、及蒐集組織發展歷史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各新移民草根組織的背景脈絡和組織經驗。發現由於創始人背景、發起理念和組織目標的不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運作模式。並且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紛紛採取各式行動策略和戰術以達成組織目標。同時透過研究也瞭解草根組織如何經由促進新移民參與組織活動、及改善公共政策的政治行動,成為新移民充權實踐和發聲的管道。期待研究結果能提升對新移民草根組織與新移民充權的瞭解與重視,也作為後續推動新移民實務工作與相關研究之參考。

    Grassroots organizing is a channel of empowering immigrants.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e members of immigrants’ grassroots originations, and collected documents of the originations’ history.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organizing experiences, and found the developmental models of immigrant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Most of all,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can also understand how the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make immigrants empowerment possible. And hope the results c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works and future studi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跨國婚姻移民的社會處境 9 第二節 草根組織的背景、概念與運用 17 第三節 充權觀點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1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步驟 34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研究信效度 36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3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41 第一節 新移民草根組織的脈絡素描 41 第二節 新移民草根組織的發展經驗 52 第三節 新移民草根組織行動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03 參考書目 109 附件一 訪談大綱 115 附件二 訪談同意書 116 表次 表1 研究對象一覽表 33 表2 組織發展簡表 98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8)。《96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臺北。
    王育瑜(2004)。〈障礙團體設立之按摩中心的充權效用評估:以臺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9期,頁85+87-135。
    王明輝(2004)。〈臺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運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元為例〉,《護理雜誌》,第53期第2卷,頁18-22。
    王增勇等譯,Adrienne S. Chambon, Allan Irving, Laura Epstein原著(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臺北:心理。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臺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臺灣東南亞學刊》,第3期第1卷,頁3-36。
    吳月招(2002)。《公私部門協力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九二一重建區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吳汪易(2000)。《社會福利社區化中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福利服務之行為意向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月(2004)。《地方政府與社會團體互動關係之研究﹘以現階段新竹市政府與老人福利團體(2001~2004年)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臻(2008)。《天生愛組織?菲律賓移工自主團體在臺灣的組織經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幸蓉(2007)。《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教育方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博士論文。
    宋麗玉等(2002)。《社會工作理論 : 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第89,頁53-61。
    李茂興、陳夢怡合譯.,Tosi H.L., Mero N.P., and John R. R.原著(2004)。《組織行為管理學》。臺北:弘智。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41期,頁25-36。
    林平烘、林淑玲(2006)。〈增進新移民婦女自我效能方案之探討--K社區新移民婦女成長團體服務方案評估〉,《家庭教育雙月刊》,第2期,頁24-38。
    林姿君(2006)。《新移民女性對烙印覺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惠(2003)。《社區發展與地方政治─以臺中縣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林勝偉(2000)。《公民社會的自主性原則與組織條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 : 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巨流。
    侯建州(2002)。《臺灣地區民間社會福利資源中介組織角色與定位之研究─以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臺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臺灣東南亞學刊》,第4期第1卷,頁91-11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第39期,頁45-92。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臺灣社會研究》,第49期,頁1-47。
    夏曉鵑(2005a)。《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
    夏曉鵑(2005b)。〈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第97期,頁6-27。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臺灣社會研究》,第61期,頁1-71。
    徐秉琦(2007)。《倡議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臺北 : 松慧。
    翁文蒂(2001)。《非營利組織推動九二一重建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翁章梁(2005)。《邁向公民社會的實踐---以臺南縣漁民權益促進會發展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秀玉(2005)。〈從增強權能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嬰幼兒其家庭之處遇方法〉,《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486-499。
    張瑄純(2004)。《兩岸婚姻者爭取大陸籍配偶公民權的網路實踐—以「兩岸公園」、「兩岸家庭」論壇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第51期第2卷,頁84-90。
    莊耀嘉(1990)。《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臺北:桂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五南。
    陳淑芬(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籍對其服務提供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頁182-199。
    陶蕃瀛譯,SI KAHN原著(1996)。《組織結社:基層組織領導者手册》。臺北:心理。
    黃彥宜(2007)。〈溫柔的權威:十九世紀湯恩比館的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119期,頁387-401。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臺北 : 揚智。
    黃曬莉、李茂興譯,Stephen P. Robbins原著(1990)。《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
    溫秀珠(1996)。《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與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揚智。
    葉郁菁(2004)。〈國際婚姻家庭的新文化適應--東南亞、大陸與歐美外籍配偶家庭的比較:以臺南市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第7期,頁85-102。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
    趙雨龍等(2003)。《充權 : 新社會工作視界》。臺北:五南。
    趙彥寧(2004)。〈現代性想像與國靜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臺灣社會學刊》,第32期,頁59-102。
    趙善如(1999)。〈「增強力量」觀點之社會工作實務要素與處遇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1期,頁231+233-262。
    趙善如、趙仁愛譯(2001)。老人社會工作 : 權能激發取向。臺北:揚智。
    劉卉文(2004)。《烏來鄉原住民人民團體之組織與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淑滿(2004)。〈婚姻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8期第1卷,85-131。
    潘淑滿、楊榮宗(1997)。〈引介六十年代歐、美草根社區組織運動:阿凌斯基、女性主義、及解放神學〉,《社區發展季刊》,第77期,頁162-167。
    蔡千惠(1998)。《非營利組織遊說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杰(2002)。《怎麼辦?我們運動組織中的若干基本問題──以老礦工塵肺症議題為例的說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
    蘇麗瓊(2004)。〈以充權觀點探討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效益〉,《臺灣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89+91-122

    網站資料
    南洋臺灣姊妹會(2008)。http://www.tasat.org.tw/
    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2008)。http://www2.tcfsa.org.tw/

    英文部份
    Barker, R. L. (2003).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Washington, DC : NASW.
    Belleau, M. C. (2003).’ Mail-Order Brides in a Global World’, Albany Law Review, 67: 595-607.
    Bettencourt, B. A. (1996).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Recurrent Themes and Research Approaches’, I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207-220.
    Breton, M. (1994). ’On the Meaning of Empowerment and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7(3): 23-37.
    Couto, R. A. (1998). ‘Community Coalitions and Grassroots Policies of Empowerment’,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30(5): 569-594.
    Hatashita, H., K. Hirao, K. A. Brykczynski and E. T. Anderson (2006). ‘Grassroots Efforts of Japanese Women to Promote Services for Abused Women’, N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 8: 169-174.
    Hesler, B. S. (1991).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Underclass – Questions of Urban Poverty, Race, and Citizenship’, Theory and Society, 20: 455-483.
    Ilkkaracan, P. and L. E. Amado. (2005) .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s a Tool of Grassroots Organiz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from Turkey’ ,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16(2): 115-128.
    Kahn, A. and E. I. Bender.(1985). ‘Self- Help Groups as a Crucible for People Empowerment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Development’. Self-hel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9(2): 4-13.
    Kenneth , P. A. (2003). ‘Democracy and the Grassroots Sector in Singapore’, Space & Polity, 7(1): 3-20.
    Liikala, A. B. (2002). ‘Grassroots Civil Groups: the Potential and Limits of Democratic Change in Argentina’s Interior Provinces’, 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5(3): 515-530.
    Lucas, E. (2001).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 Non-governmental Grassroots Women’s Organization in Nigeria’, International Social Welfare, 10: 185-193.
    Madamba, A. B. (2001). ‘A Double Disadvantage? Minority Group, Immigrant Status, and Under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2(1): 117-129.
    Nylund, M.(2000). ‘The mixed-based nature of self-help groups in Finland’, Groupwork, 12(2): 64-85.
    Papa, M. J., A. Singhal and W. H. Papa. (2006).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 A Dialectic Journey of Theory and Praxis. London: SAGE.
    Parsons, R. J., L. M. Gueierrez and E. O. Cox (1998).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 a sourceboo’, Pacific Grove : Brooks/Cole Pub. Co.
    Pilisuk, M., J. McAllister and J. Rothman (1996). ‘Coming Together for Action: the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15-37.
    So, C. (2006). ‘Asian mail-order brides, the threat of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rescue of th U.S. nation-state’, feminist studies, 32(2): 395-419.
    Sobeck, J., E. Agius and V. N. Mayers. (2007), ‘Supporting and Sustaining Grassroots Youth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New Detroit’, Voluntas, 18:17-33.
    Toren, N. (1999). ‘Women and Immigrants: 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 Gender Issues, :76-95.
    Yeich, S. (1996). ‘Grassroots Organizing with Homeless People: a Participatory Research Approach’ ,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111-1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