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佩真
Chung, Pei-Chen
論文名稱: 一劇兩吃:從《量‧度》談跨文化改編
Double Flavor: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of Measure for Measure
指導教授: 賴慈芸
Lai, Tzu-Y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戲劇翻譯跨文化改編可演性《量‧度》豫莎劇臺灣豫劇團
英文關鍵詞: drama translation,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performability, Measure for Measure, Shake-yuju, Taiwan Bangzi Oper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5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莎士比亞Measure for Measure一劇,因情節充滿情理法的拉鋸,劇中道德命題直到最後都沒有明確解決,多被專家評為問題劇(problem play)。人物情節的矛盾以及食色性也的背景設定使本劇歷久彌新,西方時有將之改編演出的紀錄。2011年,臺大戲劇系學期製作首演由彭鏡禧教授譯本改編的話劇《量‧度》;隔年,臺灣豫劇團使用同一譯本,由彭教授與師大陳芳教授共同編劇,聯合呂柏伸導演推出豫莎劇《量‧度》,是為三人繼2009年改編《威尼斯商人》為《約/束》後第二次合作。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同一譯本產生的兩種詮釋作品,其個別的跨文化改編歷程。為了探究戲劇翻譯流變的過程,本研究首先著手比較彭譯本與臺灣讀者歷來接觸到的譯本,探討各譯者的翻譯策略與譯筆風格異同,並以角色經營與喜劇元素的處理作為品評譯本之標準。之後分別探討話劇及豫劇版的《量‧度》在上述面向上運用了哪些改編策略,將原劇「翻譯」給觀眾欣賞,並分析其效果如何。最後搭配訪談,印證並充實上述研究分析,期能詳細紀錄此學術與實務合作之跨文化劇場操作,以供譯者或其他研究者參考。

    William Shakespeare’s Measure for Measure has long been commented as a problem play due to the plot full of perplexity among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stands and the unsolved moral judgment. The plot’s lack of timeliness -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the erotic but human background setting - has made the play timeless, and Western theatre produces its adaptations every now and then. In 2011,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Drama and Theatre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oduced its first Mandarin drama adaptation in Taiwan based on Professor Perng Ching-Hsi’s translation; the next year, with the same translation, Taiwan Bangzi Opera produced the Shake-yuju Measure, Measure! along with co-scriptwriting of the translator and Professor Chen Fang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Director Lu Po-Shen was as well being recruited again after their first cooperation on adapting The Merchant of Venice into Shake-yuju Bond.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about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of the two drama performances derived from the same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drama translation, the researcher starts with comparing Perng’s translation with other accessible older translations in Taiwan and differentiat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styles of the four chosen translators. The translations are further critiqued based on their strategies of managing role-building and dealing with comedy elements. Then, the researcher approaches the adapting strategies of the drama and Bangzi Opera on how the creators worked to “translate” the original play into those two praised by the audience. Lastly, interviews with the creators are included so that the researcher may confirm and enrich the above analysis.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keep record of this intercultural theatre experience made possible by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ooperation,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ors or researchers.

    目錄 摘要 i 謝辭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主創團隊介析 2 一、中譯本《量‧度》與譯者 2 二、話劇主創團隊與導演 3 三、豫劇本《量‧度》與編劇 4 四、豫劇主創團隊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原劇Measure for Measure 9 一、作者與時代背景 9 二、劇情概述 11 三、角色整理 14 第二節 量度莎士比亞 15 一、Measure for Measure譯史譯論 15 二、Measure for Measure研究論文 20 第三節 書面與台面的辯論 22 第四節 跨文化研究在臺灣 24 第五節 小結 26 第三章 Measure for Measure中譯本分析 27 第一節 主要角色 27 一、The Duke 28 二、Isabella 35 第二節 喜劇元素 43 一、文字遊戲 43 二、猥褻語 48 第三節 小結 51 第四章 《量‧度》話劇分析 52 第一節 情節與角色增刪 52 第二節 文化移轉的藝術塑形 54 第三節 語言改寫與表導演的藝術新創 56 一、主要角色 56 (一)公爵 56 (二)伊瑟貝 59 (三)安其洛 62 二、次要角色 65 三、喜劇元素 66 (一)原劇新詮 66 (二)互文性亮點 68 (三)與觀眾互動 69 第四節 小結 71 第五章 《量‧度》豫劇分析 72 第一節 情節與角色增刪 72 第二節 文化移轉的藝術塑形 73 第三節 語言改寫與表導演的藝術新創 75 一、主要角色 75 (一)南平王 75 (二)慕容青 79 (三)安其樂 83 二、次要角色 86 三、喜劇元素 88 (一)原劇新詮 88 (二)互文性亮點 90 第四節 小結 9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2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量‧度》改編本創作團隊一覽表 100 附錄二:《量‧度》改編本情節對照表 102 附錄三:《量‧度》翻譯與編劇訪談大綱 106 附錄四:《量‧度》翻譯與編劇訪談重點稿 107 附錄五:《量‧度》導演訪談大綱 115 附錄六:《量‧度》導演訪談重點稿 116

    英文書目
    Aaltonen, Sirkku. Time-Sharing on Stage – Drama Translation in Theatre and Society.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0.
    Bassnett, Susan. “Still trapped in the Labyrinth: Further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and theatre.” Constructing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90-108, 1998.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ng Dramatic Texts”.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119-131 , 2002.
    Dodd, William. “Power and Performance: Measure for Measure in the Public Theater of 1604-1605.” Shakespeare Studies 24: 211-40, 1996.
    Kamps, Ivo. “Ruling Fantasies and the Fantasies of Rule: The Phoenix and Measure for Measure." Studies In Philology 92.2: 248-73, 1995.
    Kamps, Ivo & Karen Raber, eds. Measure for Measure: Texts and Contexts. Boston & New York: Bedford/ St. Martin’s, 2004.
    Krontiris, Tina. “The Omniscient ‘Auctor’: Ideology and Point of View in Measure for Measure.” English Studies 80.4: 293-306, 1999.
    Lamb, Mary Ellen. “Shakespeare’s 'Theatrics’: Ambivalence toward Theater in Measure for Measure.” Shakespeare Studies 20: 129-146, 1988.
    Pavis, Patrice.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for the Stage: Interculturalism and Post-Modern Theatre”. Trans L. Kruger. The Play Out of Context – Transferring Plays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Ed. H. Scolnico & P. Holl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5-44, 1989.
    Pavis, Patrice. “Theatre at the Crossroads of Culture” (L. Kruger Tra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laninc, Zdravko. “Shakespeare’s Critique of Machiavellian Force, Fraud, and Spectacle in Measure for Measure.” Humanitas 23.1/2: 144-168, 2010.
    Shakespeare, William. Measure for Measure. Ed. Brian Gibbons. New York: Cambridge UP, 2009.
    Tennenhouse, Leonard. “Representing Power: Measure for Measure in its Time.” Genre 15: 139-56, 1982.

    中文書目
    出版書籍
    方平譯,莎士比亞著。自作自受。新北:木馬文化,2003。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台北:書林,2008。
    朱生豪譯,莎士比亞著。量罪記。臺北:世界書局,1996。
    紀蔚然。跨文化之正解與誤讀─臺灣劇場改編西方正典之實驗意義。收於林鶴宜、紀蔚然主編之《眾生喧嘩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頁51-69,臺北:書林,2008。
    段馨君。西方經典在臺灣劇場:改編與轉化。新竹:國立交通大學,2012。
    梁實秋譯,莎士比亞著。惡有惡報。臺北:遠東圖書,1999。
    陳 芳。「莎戲曲」:跨文化改編與演繹。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
    彭鏡禧。摸象:文學翻譯評論集。臺北:書林,1997。
    ______。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______譯注,莎士比亞著。量‧度。臺北:聯經出版,2012。
    ______譯注,莎士比亞著。威尼斯商人。臺北:
    彭鏡禧、陳芳編劇。約/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____________編劇。量‧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

    期刊學報論文
    林于湘。在場的問題,缺席的答案:重探莎士比亞「問題劇」。臺北:《戲劇研究》第十二期,頁33-88,2013。
    林璄南。挪借《威尼斯商人》:試論《約束》的改編策略與所引發的問題。《戲劇學刊》第十四期,頁85-108,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1。
    胡庚申。當代主要譯論評析─兼談以「適應」「選擇」為視角的譯論研究。《澳門理工學報》第四期,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06。
    陳 芳。書寫跨文化:量度《量‧度》。《戲劇學刊》第十七期,頁7-32,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3。
    ______。表演重塑:臺灣「莎戲曲」演員的身體異化。《戲劇學刊》第二十期,頁39-67,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4。
    陳淑芬。莎士比亞翻譯與跨文化劇場交流─以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工作坊《奧賽羅》呈現為例。臺北:《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二卷第一期,頁99-120,2008。
    謝君白。國家法律‧宗教律法‧自然法則‧喜劇成規─莎劇《量罪記》法網探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三期,頁189-224,臺北:臺灣大學,2005。
    謝筱玫。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孟小冬》。臺北:《戲劇研究》第十期,頁139-162,2012。
    謝馨緯。新詮?挪借?試論臺灣豫劇團《約/束》的改編意念。《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二十六期,頁117-136,2014。
    熊賢關。跨文化多重視角下的戲劇翻譯:《西廂記》情色之語境轉換及舞台呈現。臺北:《編譯論叢》第五卷第二期,頁31-60,2012。

    未出版碩博士論文
    丁汝方。論述、規訓、權力關係:以傅科觀點解讀莎士比亞《奧塞羅》、《一報還一報》。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6。
    方尹綸。臺灣當代劇場跨文化改編研究(2000-2009)。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0。
    王尚淳。跨文化改編與詮釋: 莎劇在臺灣的戲曲化研究(1986-2010)。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13。
    林明弘。拉岡式大他者論述:莎士比亞《愛的徒勞》及《一報還一報》中誓言、偽誓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0。
    林潤筠。「馴悍」在臺灣: 莎劇《馴悍記》的四部「歌舞劇」改編探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
    何芃瑋。金枝演社的跨文化改編作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2。
    余漢昌。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劇中的犯罪、刑罰與司法正義。高雄:國立成功大學,2014。
    施舜翔。下流之城:莎士比亞《量罪記》中的城市下流地圖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5。
    黃佳文。臺灣歌仔戲跨文化編演與詮釋─以《梨園天神》、《梨園天神桂郎君》為研究對象。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12。
    曾 惟。論《李爾王》之版本與其中文翻譯。臺北:輔仁大學,2003。
    張桐恩。音步譯趨/趣:方平之《羅蜜歐與朱麗葉》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
    張雅麗。非關正義!?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二極共生交錯對立共存的認知背離與觀點矛盾。臺北:輔仁大學,2007。
    詹惟婷。從《Proof》看寫實戲劇翻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
    楊瑾雯。跨文化劇場交流歷程之研究─以南風劇團《聽見海潮》編創展演為例。台南:國立台南大學,2012。
    顏志翔。從書面到台面:從綠光《開心鬼》談戲劇的三度翻譯。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
    劉建幗。新世紀台灣豫劇創新與實驗之探討(2000-2010)。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

    演出節目冊
    《約/束》節目冊,臺灣豫劇團,台機心築藝術季, 2010年6月5日演出。
    《量‧度》節目冊,臺灣豫劇團,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2年6月8日演出。

    網路資料
    《量‧度》─台大戲劇系2011學期製作(檢索日期:2015年2月20日)
    http://bragiwho.blogspot.tw/2011/05/2011.html
    莎士比亞與中國文學:從紙面到台面的忠實與背叛(檢索日期:2015年2月20日)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423/c384218-24934393.html
    黃香劇評(發表於表演藝術評論台):
    是「教化」還是「說教」?《量‧度》(檢索日期:2015年3月19日)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3004
    談「台灣豫劇」劇目發展的時代意義(檢索日期:2015年4月5日)
    http://www.com2.tw/chta-news/2010-6/chta-214a-201006.htm
    臺灣莎士比亞資料庫(檢索日期:2015年4月28日)
    http://shakespeare.digital.ntu.edu.tw/shakespeare/browse.php?Language=ch
    施舜翔劇評:
    伊瑟貝這次不嫁公爵:當代再現莎士比亞之《量罪計》(檢索日期:2015年4月28日)
    http://a09201988.pixnet.net/blog/post/29157191
    馬士比亞劇評:
    《量‧度》―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檢索日期:2015年4月28日)
    http://blog.xuite.net/newmakespeare/wretch/86490991

    訪談資料
    呂柏伸,2015年2月25日,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206研究室。
    彭鏡禧與陳芳,2014年12月23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818研究室。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