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茂榮 |
---|---|
論文名稱: |
衝突‧交集‧和諧 ─ ─以數位靈光論科技文明在繪畫上的運用 |
指導教授: |
劉文煒
Liu, Wen-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電腦繪畫 、數位藝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7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數位元素在平面繪畫上的運用」為探討方向。
在藝術史中,我們知道藝術的創造常與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繪畫常藉助科技及其相關知識的幫助,來達到人類追求美感的目標。例如希臘時期應用黃金比例、中古世紀強調中心點原則、文藝復興時期追尋精確的透視解剖觀念,都是運用科技技術來達到繪畫的目的。其它還有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歐普藝術、超寫實主義等等都受當代科技某些程度之影響。
今日電腦藝術為資訊時代的藝術發展宣示重要的時代意義。電腦藝術不只在二度空間及三度空間具有高度的展現能力,它更結合時間因素,成為四度空間的構成,形成新的藝術創作經驗。電腦藝術配合時間與空間的觀念,提供新的表現形式領域,繼而引起藝術創作的變革。由於資訊科技結合多媒體技術,使得資訊科技已超越傳統藝術單純的物理性,而提供媒體創作的可能性。電腦與藝術關係也由輔助藝術創作工具,繼而發展成為創作的新媒材。
論文中介紹科技文明對繪畫的影響、數位繪畫的發展歷史、個人利用數位元素於繪畫的創作理念及方向。
此次畢業創作研究乃是以探討數位在傳統平面繪畫上的能力,研究方向分為三部份:
一‧以數位支援傳統油畫創作
二‧以數位媒材作具象的表現
三‧以數位媒材作抽象的表現
1.章光和《Virtual Nude Photography 數位人體造像》,台北,桑格文化有限公司,1999。
2.何維正《何維正的數位慧畫》,台北,桑格文化有限公司,1998。
3.蘇茂生譯《錯視與視覺美術》,台北,大陸書局,1987。
4.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5.方彩欣《電腦平面藝術創作空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2000。
6.黃才郎主編《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2。
7.李欣頻、林書民等著《數位藝術 歐洲 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台北,宏碁數位藝術中心,2000。
8.何口洋一郎、李佩穗共著《電腦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9.葉寶文、蕭淑慧等《電腦繪圖設計寶典》,台北,第三波文化事業,1997。
10.陳炎鋒《日本浮世繪簡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
11.何佳昌《從電腦蒙太奇解讀九○年代藝術轉向的意義》,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2.張恬君《電腦動畫與電腦繪圖的美感與創意》,資訊與教育57期18-28頁,1997。
13.王鼎銘《資訊時代科技影像對美感價值的衝擊與影響》,科技與媒體51期2-8頁,2000。
14.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15.Isaac Victor Kerlow、Judson Rosebush 著,張文山譯,《電腦繪圖技術導論》,台北市,美工圖書社,1996。
16.傅佩榮《柏拉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17.曾仰如《柏拉圖的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4。
18.真頁《Bryce4四度空間的創意大師》,台北,美工科技有限公司,1999。
19.早川廣行著,藺德、章薇卿譯《Photoshop實戰手冊》,台北,龍溪國際圖書公司,1994。
20.Sarane Alexandrian,李長俊譯,《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台北,大陸書局,1990。
21.賴建都《電腦化平面設計》,台北,桑格文化有限公司,1994。
22.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雄獅圖書,1991。
23.游本寬《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出版,1995。
24.張恬君《電腦裡的藝術世界》,藝術家雜誌237期,1995。
25.Peter J.Denning , Robert M.Metcalfe著,鄧盛銘譯《新電腦時代》,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
http://www.math.ncu.edu.tw/resource/computer/fractals.htm
http://infomath.nctu.edu.tw/Rec/picture.html
http://www.i-mikekong.net/Maths/maths-fram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