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靜媛
Fan, Jing-Yun
論文名稱: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之比較研究
Comparison of the System of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Fujian Higher Education
指導教授: 馮丹白
Feng, Dan-Pa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2
中文關鍵詞: 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比較教育
英文關鍵詞: Higher education,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comparative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5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福建省積極推動閩臺教育合作先行先試;至今,臺閩兩地高等教育學校培育服裝設計人才相關所系科(專業),在師資與學生學習成果交流上已略具成效;基於此,本論文以比較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為主題,依文獻歸納出臺灣與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在比較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上,如教育目標、入學方法、畢業要求、課程規畫、師資結構、學生現況、學習成果、國際交流、產學合作,與繼續教育,本研究以貝瑞德建立的「比較教育研究法」之「區域研究」與「比較研究」二階段四步驟模式為基本研究方法,在此方法下主要以文獻分析與個別訪談進行;並輔以「焦點團體訪談法」,邀請專家學者剖析臺閩兩地高等教育培育的服裝設計人才能否符應服裝產業界專業基本實務需求;最後在臺閩兩地各舉辦一場專家會議,建立本研究專家效度。
    本研究歸納結論如下:
    (一)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近半世紀以來,在學校改名與改制、系科名稱、學制、學校數、學生數、師資結構,與招生性別上經歷諸多變革。
    (二)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至今,在學制上以三年制專科為主,近十年來在學校數、招生計畫數呈穩定成長現象,另具有配合地區產業結構發展特色。
    (三)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之特色如下:各校不同學制之教育目標、入學方法、畢業要求,與課程規畫各異;整體師資結構在職級上以助理教授居多,在學歷上以具有碩士學位者占多數;學生現況則呈現比例懸殊陰盛陽衰現象;各校在學習成果、國際交流、產學合作表現形式上同質性非常高;繼續教育可分為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兩種類型。
    (四)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之特色如下:各校不同學制之教育目標、畢業要求、課程規畫各異;入學方法皆採取參加統一入學考試管道為主;整體師資結構在職級上以講師居多,在學歷上以具有碩士學位者占多數;學生現況亦呈現比例懸殊的女多男少現象;各校在學習成果、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之表現形式十分雷同;繼續教育亦規畫為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兩種類型。
    (五)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差異如下: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比福建早約二十年,臺灣已趨於成熟進而分化為多元形式;福建仍處在成長階段,其學校數雖多,然六成以上是三年制專科學校;進一步比較兩地培育體系內涵,發現兩地研究所碩士班與四年制學士班,在教育目標、入學方法、畢業要求、課程規畫、師資結構區別較大,學生現況皆為女多男少,在學習成果、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之表現形式趨同;臺灣繼續教育在學制與課程規畫上比較多樣化,有利於發展終身學習社會。
    (六)就專業實務觀點而言,臺閩兩地高等教育培育的服裝設計人才,大致能符應服裝產業界專業基本實務需求。
    此外,依據研究發現及結論,本研究分別對臺閩兩地相關單位主管機關、臺閩高等教育學校,以及臺閩服裝產業界,提出九項建議;同時,本諸研究進行過程中實際體驗,並提出後續四項研究方向建議。

    In recent years, Fujian province has been actively promoting early and pilot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s in the Taiwan and Fujian regions. Today, departments (specialties) related with cultivatig fashion design talent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level in the Taiwan and Fujian regions have been somewhat effective in faculty and learning outcome exchanges. As a result, comparing the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for Taiwan and Fujian higher education was chosen as the theme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was summarized to detail the development of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for Taiwan and Fujian higher education. When comparing the content of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in Taiwan and Fujian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education goals, admission method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ourse planning, student status, learning outcom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dustry / academic cooperation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is study uses two-stage, four step area studies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model from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established by G. Z. F. Bereday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are primarily used with this method with support given by focus group interviews. Experts and scholars are invited to analyze whether or not fashion design talent ciltivated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aiwan and Fujian regions conform to basic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Lastly, one expert panel is held each in Taiwan and Fujian to establish the expert validity of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As fashio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have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school name and status changes, department names, school systems, number of schools, number of students, faculty structure and gender of recruited students have passed through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2)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Fujian higher education to the present, a three-year special course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principal school system in use.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 steady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chools and recruited students. They have also developed characteristic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3)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includ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ach school has its own school system with separate education goals, admission method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planning. In general, the faculty structure is chiefly made up of assistant professors: the majority having a master’s or higher level degree. With regard to students, there is a large discrepancy in the gender ratio with women far exceeding men.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homogeneity among schools with respect to learning outcom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industry / academic cooper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includes education for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education for non-academic qualifications.
    (4)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Fujian’s higher education contain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Each school has its own school system with separate education goal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course planning. For admission, mostly applicants pass through a centralized admission system. In general, lecturers are the primary job level of the faculty structure. With regard to students, there is a large discrepancy in the gender ratio with women greatly exceeding men. There is a high degree of homogeneity among schools with respect to learning outcom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industry / academic cooper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includes education for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education for non-academic qualifications.
    (5) The differences in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in Fujian and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are as follows: The fashion desig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in development for 20 years longer than Fujian. System in Taiwan has already reached a mature stage and undergone further diversification. Fujian is still in the growth stage. Though there are many schools, over 60 percent are three-year short-cycle college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After comparing the contents of the two region’s cultivation systems further,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goals, admission method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faculty structures and similarities in high female gender ratio, learning outcome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dustry / academic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Taiwan offers more variety with respect to school systems and cours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society.
    (6) With regard to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ity, fashion design talent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Taiwan and Fujian regions can generally meet the basic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needs of the industry.
    In addition, based up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nine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administrative directors of related bod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apparel industry in the Taiwan and Fujian regions. Moreover, four recommende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aken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gained during course of this research were also given.

    謝誌 I 摘要 III Abstract V 表目錄 XIII 圖目錄 X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人才培育相關理論基礎 23 第二節 高等教育與人才培育 30 第三節 服裝產業與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 41 第四節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 55 第五節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發展 7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9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0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0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1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12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信效度 12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27 第一節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分析與討論 127 第二節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分析與討論 185 第三節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內涵比較與討論 240 第四節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評析—專業實務觀點 2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33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350 參考文獻 357 附錄一 兩岸高等教育相關研究 389 附錄二 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相關研究 390 附錄三 臺灣高等教育培育服裝設計人才相關所系科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393 附錄四 臺灣個別訪談邀請函暨訪談提綱 394 附錄五 福建個別訪談邀請函暨訪談提綱 395 附錄六 臺灣個別訪談受訪對象資料一覽表 396 附錄七 臺灣個別訪談受訪對象同意書 397 附錄八 福建個別訪談受訪對象資料一覽表 405 附錄九 福建個別訪談受訪對象同意書 406 附錄十 臺灣個別訪談紀錄摘要 430 附錄十一 福建個別訪談紀錄摘要 437 附錄十二 臺灣焦點團體訪談邀請函暨討論提綱 445 附錄十三 福建焦點團體訪談邀請函暨討論提綱 446 附錄十四 臺灣焦點團體訪談議程表 447 附錄十五 福建焦點團體訪談議程表 448 附錄十六 焦點團體訪談與會專家學者名單 449 附錄十七 焦點團體訪談簽到表 450 附錄十八 臺灣焦點團體訪談紀錄摘要 454 附錄十九 福建焦點團體訪談紀錄摘要 458 附錄二十 臺灣專家會議邀請函暨討論提綱 462 附錄二十一 福建專家會議邀請函暨討論提綱 463 附錄二十二 臺灣專家會議議程表 464 附錄二十三 福建專家會議議程表 465 附錄二十四 專家會議與會專家名單 466 附錄二十五 專家會議簽到表 467 附錄二十六 臺灣專家會議紀錄摘要 469 附錄二十七 福建專家會議紀錄摘要 471 表目錄 表1-1 臺灣培育服裝設計人才高等教育學校與所系科名稱 13 表1-2 福建培育服裝設計人才高等教育學校與所系科(專業)名稱 14 表2-1 實用主義與結構功能主義對人才培育觀點 29 表2-2 臺灣高等教育近十年設置服裝設計相關所系科各級學校校數 60 表2-3 臺灣高等教育近十年設置服裝設計相關所系科專任教師數 63 表2-4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基本資料 70 表2-5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學士班基本資料 73 表2-6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專科基本資料 75 表2-7 福建高等教育近十年設置服裝設計相關所系科各級學校校數 81 表2-8 福建設置服裝設計相關所系科高等教育學校分布地區 83 表2-9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碩士班基本資料 93 表2-10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學士班基本資料 94 表2-11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基本資料 97 表3-1 臺灣與福建個別訪談對象編碼 108 表3-2 各項研究方法於貝瑞德比較教育研究法之運用與主要工作 110 表3-3 臺灣與福建焦點團體訪談對象編碼 115 表3-4 焦點團體訪談資料分析範例 116 表3-5 臺灣與福建專家會議與會專家編碼 117 表4-1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教育目標 129 表4-2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教育目標 132 表4-3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其他學制教育目標 134 表4-4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入學方法 135 表4-5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入學方法 144 表4-6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其他學制入學方法 147 表4-7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畢業要求 149 表4-8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畢業要求 152 表4-9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其他學制畢業要求 154 表4-10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課程規畫 156 表4-11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課程規畫 159 表4-12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其他學制課程規畫 163 表4-13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師資結構 166 表4-14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學生現況 169 表4-15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學生現況 170 表4-16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其他學制學生現況 172 表4-17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學習成果 174 表4-18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國際交流 177 表4-19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產學合作 180 表4-20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繼續教育 183 表4-21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教育目標 187 表4-22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教育目標 190 表4-23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教育目標 194 表4-24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入學方法 197 表4-25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入學方法 201 表4-26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入學方法 204 表4-27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畢業要求 206 表4-28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畢業要求 207 表4-29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畢業要求 209 表4-30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課程規畫 213 表4-31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課程規畫 215 表4-32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課程規畫 217 表4-33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研究所碩士班師資結構與學生現況 220 表4-34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四年制學士班師資結構與學生現況 222 表4-35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三年制專科師資結構與學生現況 225 表4-36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學習成果 228 表4-37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國際交流 230 表4-38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產學合作 234 表4-39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學校繼續教育 238 表4-40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教育目標比較表 244 表4-41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入學方法比較表 249 表4-42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畢業要求比較表 251 表4-43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課程規畫比較表 255 表4-44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師資結構比較表 258 表4-45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學生現況比較表 261 表4-46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學習成果比較 表 262 表4-47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國際交流比較表 265 表4-48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產學合作比較表 269 表4-49 臺閩兩地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繼續教育比較表 272 表4-50 臺灣服裝產業現況與優、弱勢 275 表4-51 三種主要核心就業能力類別與對應的就業力技能 281 表4-52 臺灣高等服裝設計教育學校與服裝產業界落差以及合作途徑 289 表4-53 福建服裝產業現況與優、弱勢 305 表4-54 福建高等服裝設計教育學校與服裝產業界落差以及合作途徑 317 圖目錄 圖2-1 組織的最終資源—人 31 圖2-2 教學系統圖 35 圖2-3 大學的生產模式 35 圖2-4 從生產原料至個人衣櫃的服裝產業鏈 43 圖2-5 紡織服裝循環供應鏈 44 圖2-6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1972-2010年總學生數暨不同學制人數成長趨勢 61 圖2-7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九十九學年度(SY2010-2011)不同學制學生數與百分比 62 圖2-8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九十九學年度 (SY2010-2011)不同職級專任教師數與百分比 63 圖2-9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九十學年度 (SY2001-2002)不同職級專任教師數與百分比 64 圖2-10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1972-2010年總學生數暨男女生數成長趨勢 65 圖2-11 福建高等教育學校2006-2010年服裝設計人才培育相關專業招生計畫數 82 圖3-1 研究架構圖 101 圖3-2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關聯圖 118 圖3-3 研究步驟流程圖 124 圖4-1 100學年度四技二專聯合招生入學流程圖 137 圖4-2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九十九學年度 (SY2010-2011)不同學歷專任教師數與百分比 164 圖4-3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2010-2011學年度四年制學士班不同職級專任教師數與百分比 221 圖4-4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2010-2011學年度四年制學士班不同學歷專任教師數與百分比 222 圖4-5 焦點團體訪談內容分析架構 274 圖4-6 臺灣服裝設計人才所需核心就業能力 281 圖4-7 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因應服裝產業變化定位 300 圖4-8 福建服裝設計人才所需核心就業能力 308 圖4-9 福建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因應服裝產業變化定位 328

    壹、中文部分
    丁世忠(2010)。關於福建高校重點發展服裝鞋類設計專業可行性報告,未出版手稿。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7)。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7年分省分專業專科招生計畫表。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smvtc.com/zs/show-zsjh.asp?id=9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8)。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8年分省分專業專科招生計畫表。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smvtc.com/zs/show-zsjh.asp?id=11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9)。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分省分專業專科招生計畫表。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smvtc.com/zs/show-zsjh.asp?id=13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10)。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畫表。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smvtc.com/zs/show-zsjh.asp?id=17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2011)。學院介紹。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smvtc.com/yxjs.asp
    三明職業技術學院輕紡工業系(2011)。輕紡系簡介。2011 年05月07 日,取自:http://www.smvtc.com/qfxi/xbjs.asp
    大學招生委員聯合會(2011a)。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個人申請。2011 年04 月10,取自:https://www.caac.ccu.edu.tw/caac100/index.php
    大學招生委員聯合會(2011b)。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s://www.caac.ccu.edu.tw/star100/index.php
    大學法(2011年01月26日)。
    大學法施行細則(2006年08月16日)。
    大學聘任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教學辦法(2007年01月18日)。
    中投顧問(2009)。2009-2012年中國服裝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國大陸:作者。
    中國服裝協會(2008)。我國服裝行業產業集群情況分析。2011年01月16日,取自:http://www.smelz.gov.cn/news/143390.htm
    中國教育在線(2010)。福州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2011 年03 月31日,取自:http://souky.eol.cn/HomePage/allpro/186/205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校育法(1999年01月0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0)。關於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意見。中國大陸: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4a)。普通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教育指導性專業目錄(試行)教高[2004]3號。中國大陸: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4b)。教育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國大陸: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a)。2010年全國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章。中國大陸: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9b)。201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定。中國大陸:作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0)。教育部啟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11 年06 月12日,取自:http://202.205.177.9/edoas/website18/24/info127727195755612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9年09月01日)。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1996)。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6)。在正式教育中提升就業力: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2010)。「補助技專校院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性技藝能競賽及發明展作業要點」發布實施。第47期高教技職簡訊。2011 年08 月10日,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news047/2010110906.asp?c=0500
    中華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大學各系所(組)授予學位中、英文名稱參考手冊。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際文化教育事業處(2010)。國內學校與外國學校或學術機構簽署教育學術交流合作協議統計表(〜2010.5)。2011 年08 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05/2010%E5%AD%B8%E8%A1%93%E4%BA%A4%E6%B5%81%E5%90%88%E4%BD%9C.xls
    中華民國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2011)。技職再造—關於計畫。2010 年06月14 日,取自:http://www.iaci.nkfust.edu.tw/Industry/CP.aspx?s=16&n=32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2010a)。學科標準分類-大學校院學科標準分類查詢。2010年03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bcode_u.xls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2010b)。大專校院各校科系別學生數99 學年度 SY2010-2011。2011年03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9_students.xls
    中華民國教育部統計處(2010c)。各校基本資料庫檔案。2011年03月29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30
    方展畫、劉輝、傅雪凌(2009)。知識與技能—中國職業教育60年。中國大陸:浙江大學出版社。
    方雪(2009)。關於當前福建服裝教育若干問題的探討。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21,20-21。
    王家通主編(2003)。各國教育制度。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海山(1998)。科學方法百科。臺北市:恩楷有限公司。
    王惟貞、林品華(2008)。國際高階人力資源概況。科技發展政策報導,3,123-129。
    王維英(2007)。高校服裝專業教育基本要素融合探析。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付新芳(2007)。服裝品牌戰略與服裝教育的人才培養。蘇州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2011a)。學校簡介/史略〔創立〕〔沿革〕。2011 年08 月12日,取自:http://www.tut.edu.tw/webmaster/w1secret/學校簡介/簡史/沿革.htm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2011b)。招生公告。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tut.edu.tw/webmaster/TUTExam/News/News.asp?MySelect=7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2010)。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日間部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科目表(99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 http://www.tut.edu.tw/webmaster/wwwasl/Chinese/生應所九十九學年度科目表.doc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2011a)。九十八學年度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98學年度研究生手冊。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tut.edu.tw/webmaster/wwwasl/Chinese/98學年度新生手冊.doc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2011b)。研究所培育目標。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tut.edu.tw/webmaster/wwwasl/Chinese/page10.html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2011c)。師資陣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ww.tut.edu.tw/webmaster/wwwasl/Chinese/page1.html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08)。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日間部五年制專科部服裝設計科目表(97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未出版手稿。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10a)。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日間部四年制服飾設計管理系科目表(99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未出版手稿。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10b)。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進修部四年制服飾設計管理系科目表(99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未出版手稿。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10c)。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日間部二年制服飾設計管理系科目表(99學年度入學學生適用)。未出版手稿。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11a)。系所介紹。2011 年04 月11日,取自:http://www.tut-fashion.com/big5/introduction.asp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2011b)。師資陣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 http://www.tut-fashion.com/big5/teachers.asp
    台灣公私立大學海外招生聯合委員會(2011)。本會簡介。2011年05月08日,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a/ncnu.edu.tw/overseas/index/news/introduction
    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2010年12月30日)。
    甘應進、陳東生(2008)。論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紡織教育,5,19-22。
    田振榮(2003)。臺灣地區高職培育人才與技術人力供需現況調查研究(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成果報告)。臺中市:教育部中部辦公室成果報告。
    田振榮、胡茹萍(2006)。建構高職各學群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成果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教育部。
    任哲雪(2007)。高校服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延邊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全國普通高校院校信息庫(2011)。高校名單(福建)。2011年01月16日,取自:http://gaokao.chsi.com.cn/sch/info/search--year-2010,option-qg,ss-on,ssdm-35,start-0.dhtml
    向政(2008)。關於我國服裝本科教育的思考。教育與職業,18(586),78–79。
    江宜樺(2005,9月)。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37–64。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91.5.31 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 號函核定)。臺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主計處(2011,06月)。表2-1人口概況。中華民國統計月報,545,7–1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2006)。我國94-104 年科技人力供需分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5)019.803〕。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吳天方、 費業勳、樊學良、 林建江(2002)。新經濟時代下兩岸高等教育產業共榮政策。東亞季刊,33(4),47-65。
    吳天方、樊學良(2003)。新經濟時代下兩岸高等教育產業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1),1-22。
    吳紅(2002,10月)。試析德國的高等服裝教育。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4(5),19-21。
    吳清山、林天祐(2000)。教育名詞:全人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3,76-77。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慧雯、連敏、陳東生(2009)。應用型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新模式—與企業成衣設計相銜接。紡織教育,24(2),28-31。
    宋曉風、陳東生(2002,6月)。開拓創新服裝高等教育要適應社會需求。吉林工學院學報,23(2),34-35。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2011)。四技二專各聯合招生。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techadmi.edu.tw/
    李川(2009)。論職業教育中服裝設計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成人教育,266,76-77。
    李日章(譯)(2005)。杜威—科學的人文主義哲學家。臺北縣:康德出版。(Geiger, G. R., 1958)。
    李明義(2001)。製造科技產學合作教育執行工作報告。第一屆全國大專校院研發主管會議,屏東科技大學。
    李俊、張文斌、李敏、余國興、劉冠彬(2006)。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與課程體系研究。紡織教育,6,26-31。
    李萍(2006)。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互動研究。西北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李超德(2002,4月)。創造出創造名牌的人─從「入世」看服裝設計高等教育。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3(2),78-80。
    李隆盛(2001)。因應新經濟發展之人力培育策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委託專案研究成果報告(RRPG90120064-137.P)。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
    杜瑞澤(1997)。設計顧問服務業人才培育之探討。第3屆服務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頁B2-2。
    肖向夷(2005)。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我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26(4),105-107。
    辛炳隆(2004)。台灣產業結構調整與就業創造。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93)056.115〕。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辛炳隆(2007)。強化我國企業人才培訓機制之研究。經建專論,5(11),63-79。
    亞洲大學(2010)。校史。2011 年03月29日,取自: http://www.asia.edu.tw/Main_pages/about/index_about_10.htm
    亞洲大學(2011)。教學研究/99學年度系所總覽。2011 年03月29日,取自: http://www.asia.edu.tw/Main_pages/academics/index_academics.htm
    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0)。亞洲大學九十九學年度大學部入學新生四學年課程規劃。未出版手稿。
    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1a)。教育目標。2011年04月11日,取自:http://dfd.asia.edu.tw/02.html
    亞洲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1b)。師資陣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dfd.asia.edu.tw/05.html
    周利群(2006)。論中國服裝設計及其教育。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周新富、王財印(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代際人力資本傳遞作用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281-306。
    明道大學(2010a)。100 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簡章。彰化縣:作者。
    明道大學(2010b)。100學年度研究所招生考試簡章 【考試入學】。彰化縣:作者。
    明道大學(2011)。大事紀要。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mdu.edu.tw/Chinese/mdu01-1a.htm
    明道大學時尚造形學系(2006)。本系簡介—時尚系特色。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mdu.edu.tw/~dfc/presentation.htm
    明道大學時尚造形學系(2010)。明道大學大學部時尚造形學系課程架構圖。未出版手稿。
    明道大學時尚造形學系(2011)。師資介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ww.mdu.edu.tw/~dfc/prof.htm
    明道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班(2011a)。設計學院碩士班課程地圖。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mdu.edu.tw/~iep/99.pdf
    明道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班(2011b)。明道大學研究所設計學院碩士班課程架構圖(99學年度入學適用)。未出版手稿。
    明道大學設計學院碩士班(2011c)。師資介紹。2011 年08 月15日。取自:http://www.mdu.edu.tw/%7Eiep/Aboutus.html
    林靜宜(2009,10月)。預約未來的設計競爭力。30雜誌,62,29-33。
    姚興川(2006)。台灣紡織產業發展策略和模式之研究。新北市: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姚興川、黃玲娉(2002)。台灣產業用紡織品範圍芻議。紡織速報,10(9),40-45。
    泉州師範學院(2010)。2010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泉州師範學院教務處(2008)。2008級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福建省:作者。
    泉州師範學院陳守仁工商信息學院(2009)。2009泉州師院《服裝藝術設計》全日制(小自考專科)招生簡章。2011 年03 月31日,取自:http://210.34.120.91/tsbit/show.asp?id=242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09)。09針織技術與針織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10a)。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10b)。服裝系2010級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10c)。服裝設計(美容與形象設計方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10d)。服裝系2010級營銷與策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2010e)。服裝表演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華光攝影藝術職業學院(2009a)。我院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正式批准招生。2011 年04月01日,取自:http://www.hgu.cn/Article/943.html
    泉州華光攝影藝術職業學院(2009b)。2009級服裝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泉州華光攝影藝術職業學院(2010)。2010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0a)。2010年招生簡介。福建省:作者。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0b)。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福建省:作者。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2011a)。學院簡介。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 http://www.qzqgxy.com/class_type.asp?zf11id=14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2011b)。輕紡工程系。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qzqgxy.com/class_type.asp?zf11id=89
    泉州輕工職業學院(2011c)。專業介紹—服裝設計。2011 年05月07 日,取自:http://www.qzqgxy.com/contents/3165/18380.html
    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臺北市:揚智文化。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胡宇芳(2004)。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大陸「人才強國」策略之分析—從高等教育區域發展差異的角度觀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胡茹萍(2009)。創新經濟下我國中等技職教育核心能力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7-2511-S-003-01)。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胡茹萍(2010)。創新經濟下我國大學校院工業設計學系畢業生核心就業能力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8-2511-S-003-028)。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胡誠、胡萍(2006,9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及其研究的歷史回顧。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06(9),17-20。
    范靜媛、馮丹白(2010)。臺灣高等教育服裝設計人才培育體系現況與發展,第二十六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論文集, 338-347。
    唐文慧、王宏仁(2004)。社會福利理論:流派與爭議。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唐國忠(2009)。海峽西岸經濟區讀本。福建省:福建省人民出版社。
    夏燕靖(2007)。對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本科專業課程架構的探討。南京藝術學院博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孫明德(2006)。中國十一五規劃之「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前景及其可能限制。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9(6), 73-77。
    孫煒(2003)。比較政策研究的新制度研究途徑—兩岸高等教育政策之初步比較。問題與研究,42(1),19-45。
    徐宗林(1995)。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荀慧霞(2010,1月)。“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層思考。太原城市職業技術職業學院學報,102,144-145。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2006)。兩岸衣著用紡織品內銷通路結構與行銷策略之研究。新北市:作者。
    高希均(1989)。經濟學的世界。臺北市:經濟與生活事實出版公司。
    高校招生網(2010)。福建:2010年高招錄取率達79%。2011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yuloo.com/mbgx/201008/473149.shtml
    高博銓(2002,11月)。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103,101-110。
    高廣孚(1984)。杜威教育思想。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高慶閣(2007)。吉林省服裝設計教育現況、問題及發展構想。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10a)。國立屏東科技大學100 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簡章。屏東縣:作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10b)。國立屏東科技大學100學年度碩士班暨碩士在職專班招生簡章。屏東縣:作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11a)。校史簡介。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npust.edu.tw/sch/shhistory.aspx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11b)。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簡史。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npust.edu.tw/Introduce/Introduce.aspx?ID=73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2009a)。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士班修業要點。未出版手稿。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2009b)。時尚設計與管理系課程規劃表(98學年度入學學生)。未出版手稿。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2009c)。時尚設計與管理系碩士班課程規劃表(99學年度入學學生)。未出版手稿。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2011a)。本系沿革。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140.127.19.97/tvenpust/main.php?mod=custom_page&site_id=0&page_id=7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時尚設計與管理系(2011b)。師資陣容。線上檢索日期:2011 年04 月18日。網址:http://www.fdm.npust.edu.tw/main.php?mod=teacher&site_id=0
    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2004)。說文解字全文檢索。中國大陸:南方日報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2010)。福建2010產品與服務大全。北京市:中國統計出版社。
    專科以上學校推廣教育實施辦法(2011年06月17日)。
    專科學校法(2010年09月01日)。
    崔華芳、吳建光(2009)。培養孩子觀察力的50種方法。臺北市:金石堂書店。
    康乃真(2000)。積極探索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海峽兩岸技職(高等教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9-122)。臺北市:臺北科技大學。
    康莊、楊俊(2010,7月)。高職院校“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之跨國比較。教育科普,184,58-61。
    張玉樑(2006)。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中國大陸:電子工業出版社。
    張國保(2008)。我國人才培育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DEC-RES-097-023(政策建議書)〕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喆(2001,4月)。從法國服裝教育看我國高等服裝教育的改革。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3(2),46-48。
    曹建寧(2005)。服裝設計教育應適應服裝產業的發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4,105-106。
    曹瓊(2004,3月)。中、服裝職業教育之比較。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40-42。
    許崇岫(2008)。高職服裝設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實踐教學探討。教育時空,4,132-132。
    許淑燕、潘志峰(2008)。服裝設計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中國校外教育(理論),5,57-57。
    連敏、吳慧雯、趙肖倩、陳東生(2008)。服裝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對流式培養模式。紡織教育,4,52-54。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臺北市:五南。
    陳伯莊編著(2006)。美國哲學選。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陳明雅(2004)。臺灣服裝設計高等教育現況研究。臺南女院學報,23(1),123-139。
    陳奎憙(1998)。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79-206)。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建民(2008)。兩岸小三通議題研究。臺北市:秀威資訊。
    陳建輝、鄧軍文(2008)。優秀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服裝設計教學方法之探討。藝術與設計(理論),10,116-118。
    陳滿紅(2009)。淺析服裝設計人才的市場需求與培養方法。新課程(教育學術版),3,109-110。
    陳瑩(2001,4月)。從中西比較談實現我國高等服裝教育的第二次飛躍,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3(2),42-45。
    彭懷真(1995)。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出版社。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市: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程德貞(1999)。訓練模式與其成效之關係探討-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實踐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陽光高考(2009)。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2011年05月07日,取自:http://gaokao.chsi.com.cn/gkxx/yszy/dt/200912/20091217/57976247.html
    陽光高考(2010)。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實施細則。2011年05月07日,取自: 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1004/20100429/75032329-5.html
    陽光高考(2011a)。2010年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2011年01月16日,取自: http://gaokao.chsi.com.cn/z/2010gxmd/
    陽光高考(2011b)。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畫查詢。2011年05月07日,取自:http://gaokao.chsi.com.cn/zsjh/
    馮丹白、范靜媛(2009)。合作學習應用於科技大學異質性班級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手稿。
    黃建森(1985)。教育與人力發展之經濟分析。臺北市銀行月刊,16(2),46-53。
    黃嘉莉(2008)。教師專業制度的社會學分析。師大學報:教育類, 53(3),125-151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2010)。2010招生簡介。福建省:作者。
    廈門南洋職業學院(2011)。廈門南洋職業學院服裝設計專業2011級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廈門理工學院(2010a)。廈門理工學院2010年考生報考指南。福建省:作者。
    廈門理工學院(2010b)。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培養方案(2010級執行)。未出版手稿。
    廈門理工學院(2010c)。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服裝設計與與表演方向)教學計畫(2010級執行)。未出版手稿。
    廈門理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011)。我校新增3個成人學歷教育本科專業獲省教育廳批准。2011年04月17日,取自http://cj.xmut.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5
    廈門興才學院(2010)。廈門興才學院2010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廈門興才學院教務處(2010)。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0級高職)。未出版手稿。
    楊思偉(199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賜、楊深坑主編(1992)。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臺北:師大書苑。
    楊朝祥(2008)。服裝設計學科(課程、設備及空間規劃)。未出版手稿。
    楊朝祥(2009,6月)。建置符合專業需求的國家考選與人才培育制度。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1-16。
    經濟部工業局(2011)。產業人才扎根計畫簡介。2010 年06月14 日,取自:http://proj3.moeaidb.gov.tw/ihrb/index102Plain.asp
    鄒奉元(2001年4月)。21世紀中國高等服裝教育展望。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3(2),37-38。
    雷電(2008)。淺析就業需求環境中高職服裝設計人才專業素質的構成。美術大觀,10,160-161。
    實踐大學(2010)。實踐大學辦理學士後時尚設計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簡介。臺北市:作者。
    實踐大學(2011a)。服裝設計學系。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usc.edu.tw/
    實踐大學(2011b)。關於實踐。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2.usc.edu.tw/usc/tw/client/PageList.asp?hidml_Sn=3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2011a)。系所簡介。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fashion.usc.edu.tw/c/profile.asp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2011b)。入學管道。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fashion.usc.edu.tw/c/admission.asp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2011c)。課程規劃。2011年04月03日取自:http://fashion.usc.edu.tw/c/curriculum.asp
    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2011a)。關於服經系。2011 年04 月11日取自:http://dept.kh.usc.edu.tw/fdm/about/
    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2011b)。實踐大學文化與創意學院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九十九學年度日間部入學學生必修科目表暨選修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實踐大學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2011c)。實踐大學文化與創意學院服飾設計與經營學系九十九學年度進修部入學學生必修科目表暨選修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1a)。系所簡介。2011 年04 月11日,取自:http://dept.kh.usc.edu.tw/fsm/department.html
    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1b)。實踐大學文化與創意學院時尚設計學系九十九學年度日間部入學學生必修科目表暨選修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實踐大學時尚設計學系(2011c)。師資陣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dept.kh.usc.edu.tw/fsm/teacher.html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2011a)。課程規劃/課程總表。2011 年04 月15日,取自:http://ifcd.usc.edu.tw/c/curriculum.asp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2011b)。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簡史。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usc.edu.tw/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2009a)。福州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2009b)。福州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福建省:作者。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2010a)。福州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福建省:作者。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2010b)。福州大學2010 年擬錄取碩士研究生名單公示。2010 年05 月22日,取自:http://yjsy.fzu.edu.cn/wordNEWLIST.ASP?newid=17524&classid=66
    福州大學研究生院(2011)。福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2011 年04月20日,取自:http://yjsy.fzu.edu.cn/ab30/pyfa/ss/2009/17050404.doc
    福州大學教務處(2009)。福州大學本科培養方案(2009年版)。福建省:作者。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2010a)。服裝設計與工程簡介。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adcxm0592.w158.bizcn.com/fuzhuang.htm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2010b)。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二○一○年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專升本)招生簡章。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adcxm.com/
    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2011,3月)。2011年專家座談會會議文件。未出版手稿。
    福建省教育廳(2009)。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印發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意見的通知。福建省:作者。
    福建省教育廳(2010)。5所高校列入首批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名單。2011 年03月31日,取自:http://www.fjedu.gov.cn/html/2010/04/388_74641.html
    福建省統計局(2011)。福建統計年鑒—2010。2011年07月11日,取自:http://www.stats-fj.gov.cn/tongjinianjian/dz10/index-cn.htm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9a)。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發展概觀。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art.fjnu.edu.cn/s/43/t/85/p/1/c/950/d/956/list.htm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9b)。美術學院2010年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專業簡介及參考書目。2011 年04 月20日,取自:http://art.fjnu.edu.cn/s/43/t/85/17/60/info5984.htm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0a)。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0年自考助學班招生簡章。2011 年03月31日,取自:http://art.fjnu.edu.cn/s/43/t/85/31/5d/info12637.htm
    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0b)。201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未出版文件。
    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2010)。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簡介。2011 年03月31日,取自:http://www.mnkjxy.com/view.asp?articleid=1003&smallclass=9&id=7?1
    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人文藝術系(2010)。服裝設計與工程。2011 年03月31日,取自:http://www.mnkjxy.com/rw/news.asp?id=147
    福建高職單招網(2009)。福建省2010年高職單獨招生考試方案正式出臺。2011 年05 月08日,取自:http://www.fjgzdz.net/news/2009-11-13/541.html
    福建高職單招網(2011)。2011年福建省高職單招藝術設計傳媒類考試大綱。2011 年05 月08日,取自:http://www.fjgzdz.net/dongtai/kaoshidongtai/2011-03-25/885.html
    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2010)。2010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服裝設計與國際貿易專業(2010)。2010級《服裝設計與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福建省:作者。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2010a)。服裝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2010b)。藝術設計專業培養方案 (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方向) 。未出版手稿。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2011a)。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簡介。2011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hnwomen.com/about.asp
    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2011b)。服飾藝術系簡介。2011 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hnwomen.com/xixiangqing.asp?id=1
    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趙洪珊編著(2007)。現代服裝產業營運。北京市:中國紡織出版社。
    趙悅航(2006)。論服裝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現況、素養及發展思路。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輔仁大學大學(2010a)。輔仁大學100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簡章。新北市:作者。
    輔仁大學大學(2010b)。輔仁大學100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新北市:作者。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2010)。織品服裝學系畢業學分說明:99級學生適用。未出版手稿。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2011a)。修業規定(97)研一。2011 年04 月15日,取自:http://www.tc.fju.edu.tw/main_pro_30_21c.php?action=view&auto_seq=3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2011b)。師資簡介。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ww.tc.fju.edu.tw/main_pro_20_51a.php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2010)。閩北職業技術學院簡介。2011 年04月01日。,取自:http://www.mbu.cn/infoView.aspx?cid=2&id=1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傳播系(2010)。閩北職業技術學院2010人才培養方案服裝設計專業(服裝設計與工藝方向)。未出版手稿。
    閩江學院(2010)。閩江學院2010年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系(2010a)。2010級藝術設計(服裝與藝術工程系)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系(2010b)。2010級服裝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閩江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系(2010c)。藝術設計(服裝時尚設計方向)本科專業教學計畫表。未出版手稿。
    閩江學院海峽學院(2011)。閩江學院海峽學院簡介。2011年07 月30日,取自:http://www1.mju.edu.cn/hxxy/html/200911/6/20091106091248.htm
    閩南理工學院(2010a)。在閩25所院校今年新增63個本科專業。2011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mnust.cn/news/showsnews.asp?id=2613&newstypeid=|4|
    閩南理工學院(2010b)。服裝與藝術設計系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閩南理工學院(2011)。學院概況。2011年04 月01日,取自:http://www.mnust.cn/about/index.asp?flag=1
    劉永健(2002)。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台灣與大陸高等教育市場的影響:兩岸學者看法之比較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劉玉梅(2004)。法國高等服裝教育特點與啟示。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6–8。
    劉愛玲(2008)。服裝設計人才的基本素質及其培養。新課程(新高考版),1,84-84。
    劉煒仁(2001)。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教學品質之研究-以國防管理學院為例。國立國防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曉剛、吳沁陽、李峻、曹霄潔(2009)。中義服裝設計高等教育比較。設計藝術,57,41-4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文輝(2000)。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蔡吉勝(2002)。大專校院產學合作運作系統之建模。建國學報, 21,337-345。
    蔡瑩慧(2008)。中國大陸二級學院發展之研究。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連江縣:。
    鄭丹彤、鄒平(2009,March)。國外服裝設計教育方法的借鑒與應用研究。時代教育,3,11-12。
    鄭美幸、梁文科(2001)。成為優秀國貿人才關鍵影響因素之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商業類、管理組論文集(頁41-50)。花蓮縣:慈濟技術學院。
    黎池(2007)。論魏源人才倫理思想。中南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中國大陸。
    黎明職業大學(2010)。黎明職業大學2010招生簡章。福建省:作者。
    黎明職業大學成人教育處(2010)。浙江理工大學—黎明職業大學函授站招生簡章。未出版手稿。
    黎明職業大學輕紡工程系(2010)。輕紡工程系(服裝設計)2010人才培養方案。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2010a)。樹德科技大學100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簡章。高雄市:作者。
    樹德科技大學(2010b)。樹德科技大學100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暨碩士在職專班入學考試招生簡章。高雄市:作者。
    樹德科技大學(2011)。校史簡述。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stu.edu.tw/about/introduction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a)。流行設計系簡介。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www.fdd.stu.edu.tw/wwwfdd3/02about/021about.htm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b)。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99學年度四技進修部入學新生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c)。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99學年度四技日間部入學新生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d)。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99學年度產學四技學士專班入學新生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e)。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98學年度二技在職專班入學新生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f)。樹德科技大學附設專科進修學校流行設計科二年制 97學年度入學新生課程表。未出版手稿。
    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g)。本系師資。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ww.fdd.stu.edu.tw/wwwfdd3/04teacher/041teacher.htm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2011a)。目標定位。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ww.ad.stu.edu.tw/p03.html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2011b)。課程規劃/課程總表。2011 年04 月03日,取自:http://www.ad.stu.edu.tw/p05.html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2011c)。本系師資。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ww.ad.stu.edu.tw/p04.html
    盧增緒(1990)。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意義的問題。師大學報,35,29-54。
    嶺東科技大學(2010a)。100 學年度碩士班甄試入學招生簡章。臺中市:作者。
    嶺東科技大學(2010b)。嶺東科技大學100 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簡章。臺中市:作者。
    嶺東科技大學(2011a)。大事紀。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ftp.ltu.edu.tw/~ltu2932/page02.html#88year
    嶺東科技大學(2011b)。簡史。2011 年03 月29日,取自:http://ftp.ltu.edu.tw/~ltu2932/history.html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0)。嶺東科技大學99學年度流行設計系四年制進修部入學新生課程標準。未出版手稿。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a)。本系簡介。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ebov.ltu.edu.tw/~fd/introduction.htm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b)。嶺東科技大學99學年度流行設計系四年制日間部入學新生課程標準。未出版手稿。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2011c)。師資介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ebov.ltu.edu.tw/~fd/teacher.htm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2011a)。本所簡介。2011 年04 月10日,取自:http://webov.ltu.edu.tw/~fd/introduction2.html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2011b)。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碩士班修業準則。未出版文件。
    嶺東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研究所(2011c)。師資介紹。2011 年04 月18日,取自:http://webov.ltu.edu.tw/~fd/teacher.htm
    謝必震主編(2008)。圖說華南女子學院。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
    謝良(2010)。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簡介。未出版手稿。
    韓景春(1998)。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103-107)。臺北市:師大書苑。
    廬曉中(2009)。高等教育概論。中國大陸: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麥瑞、陳貴糖編著(2005)。輔仁大學織品服裝教育三十年。臺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顧明遠、薛理銀(1996)。比較教育導論:教育與國家發展。北京市 : 人民教育出版社。
    顧曉卉(2009)。培養服裝設計可持續發展人才的教學探索。藝術與設計(理論),2,108-110。

    貳、外文部分
    Antonacopoulos, A., Bridson, D., Papadopoulos, C., & Pletschacher, S. (2009, June). A realistic dataset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ocument layout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Recognition, Barcelona, Spain, 296-300.
    Barr, N. (2001). The welfare state as piggy bank: Information, risk, uncertainty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G. (1993). Human capita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öndal, S., Field, S., & Girouard, N. (2002).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rough upper-secondary and tertiary education. OECD Economic Studies, 34. 41-89.
    Bossidy, L., Charan, R., & Burck, C.(2002). Execution: 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 New York City: Random House.
    Boxall, P. (1998). Achiev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Towards a theory of industry dynamics. Human Resourc Management Review, 8 (3), 265-288.
    Boxall, P. (2003). HR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service sect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13 (3), 5-20.
    Boxall, P., & Steeneveld, M. (1999).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ngineering consultanc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6 (4), 443-463.
    Bryman, A. (1988).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nwin Hyman.
    Burns, E. M. (1976). Western civilizations: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 (8th ed.).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Burns, L. D., & Bryant, N. O. (1997). The business of fashion: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New York: Fairchild Books & Visuals.
    Bushnell, D. S. (1990). Input, process, output: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4(3), 41-43.
    Cappelli, P., & Singh, H. (1992). Integrating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D. Lewin, O. S. Mitchell, & P. D. Sherer, (Eds.), Research frontier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human resources (pp.139-165). Madison, WI: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ociation.
    Claderin, J. (2009). Form, fit, and fashion. Beverly, MA: Rockport Publishers Inc..
    Clark, B. R., & Neave, G. (Eds.). (1992).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ume 4: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indexes. Oxford: Pergamon.
    Collins, R. (1971). 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6, 1002-1019.
    Contini, M. (1979). 5000 years of fashion. New Jersey: Chartwell Books.
    Copleston, F. (1963).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ume VII.: Modern philosophy Fichte to Nietzsche. New York: Image Books.
    Craik, J. (2009). Fashion: The key concepts. New York, NY: Berg.
    Darling-Hammond, L., & Bransford, J. (2005). Preparing teachers for a changing world: What teachers should learn and be able to do.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wey, J.(1962).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and the school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Ding, W. (2005, July/August).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Insights gained under pressure.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8(4) 77-81.
    Domus Academy. (2011). Master in fashion design. Retrieved May 17,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domusacademy.com/eng/8/index.php?tmp=8&id=22&cat2id=46&cat1id=3
    Eder, W.E. (1993).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Defining customers and quality. Proceedings of Asia Annual Conference. 1388-1394.
    European Commission.(2007).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 Luxembourg: Author.
    Freidson, E. (2001). Professionalism : The third logic. London: Polity.
    Frings, G. S. (2007). Fashion from concept to consumer (9th ed.).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Goldstein, I. L. (1989). Critical training issu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I. L. Goldstein (E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pp. 1-2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oldstein, I. L. (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3rd ed.). Pacific Grove, Wads Worth, CA: Brooks/Cole.
    Goworek, H. (2006). Careers in fashion and textil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Gratton, L. (2000). Living strategy: Putting people at the heart of corporate purpose. London: Prentice Hall.
    Grip, A., Loo, J., & Sanders, J. (2004). The industry employability index: Taking accou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3, 211-233.
    Guba, E.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alfpenny, P. (1979). The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Sociological Review, 27, 799-827.
    Haskins, C. H. (1957). 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New York: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 D., & Perraton, J.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ine, T. (2006). The nature of the clothing and textiles industries: Structure, content and processes. In T. Jackson, & D. Shaw (Eds.), The fashion handbook (pp. 3-19). London: Routledge.
    Holmes, B. (1981). Comparative education: Some considerations of metho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Hunter, A. (2009). Soft power: China on the global stag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 373-398.
    Istituto Marangoni. (2011). Programmes in Milan, Paris and London. Retrieved January 17, 201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stitutomarangoni.com/introducing_marangoni.htm
    Joseph S., & Nye, J. S. (1990).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Kennett, F. (1984). Secrets of the couturiers. Maryknoll, New York: Orbis.
    Krueger, R., & Casey, M. (2000).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usand Oaks.
    Kurlantzick, J. (2007).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umann, M. (2002). Textiles and clothing 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 Fu Jen University/ Taiwan perspective. 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rginson, S., & Wende, M. (2007). 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Paris: OECD.
    Martins, J. O., Boarini, R., Strauss, H., Maisonneuve, C., & Saadi, C. (2007). The policy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 576. Retrieved February 25, 2010, from OECD’s Internet websit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olis.oecd.org/olis/2007doc.nsf/8d00615172fd2a63c125685d005300b5/7973bfd6f95ee730c1257364002c45d2/$FILE/JT03232598.PDF
    Maxwell, J.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Mahon, W. W. (2004). The social and e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 In G. Johnes, & J. Johnes.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 : Edward Elgar.
    Miech, R. A., & Shanahan, M. J. (2000).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depression in life course.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1(2), 162-176.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28-40). Newbury Park: Saga Publication.
    Mueller, G. (1996). Human resources as strategic assets: An evolutionary resource-based the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33 (6), 757-785.
    Naylor, G. (1985). The Bauhaus reassessed, sources and design theory. London; The Herbert Press.
    Noe, R.A., & Schmitt, N. (1986). The influence of trainee attitudes 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 test traines attitudes 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 test of a model. Personnel psychology, 39, 736-749.
    Nordås, H. K. (2004). The global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y post the agreement on textiles and clothing (Discussion paper No. 5). Geneva, Switzerland: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9).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economy: Towards a long boom? Paris: Author.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6).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equity and efficiency. Paris: Author.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9). The OECD programme on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MHE). Paris: Author.
    Parsons,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Some of its functions in American socie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9, 297-318.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 Inc.
    Peracchi, F. (2006). Educational wage premi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Chapter 5 in E. Hanushek, & F. Welch (Eds.), Handbook of Economivs of education Volume 1 (pp. 189-254). Amsterdam: Elsevier.
    Rastogi, P. N.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as a paradigm of value creation.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21 (4), 229-240.
    Robinson, D. G., & Robinson, J. (1989). Training for impac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3(8), 34-42.
    Russell, B. (1967).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hicago: Pocket Books.
    Rychen, D. S. & Salganik, L. H. (Eds.). (2001). 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Gö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Sandschneider, E. (1990). Developmental strateg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ssues and Studies 6(8), 81-95.
    Santiago, P., Tremplay, K., Basri, E., & Arnal, E. (2008). Tertiary education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 volume 1: Special features: Governance, funding, quality. Paris: OECD Publishing.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actical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Smith, M. R. (1990). What is new ‘New Structuralist’ analyses of earn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827-45.
    Taylor, S. J., & Bogdan, R. (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russ, C., & Gratton, L. (1994).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 (3), 663-686.
    Tyson, S. (1995).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U.S. Department of Labor.(1991). 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 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 Washington, D.C: Author.
    UNESCO (1998, October 9). 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 Paris: Author.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2009). 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 New York: Author.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 (2009).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2008-09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2000). Human capital: A self-assessment checklist for agency leaders. Washington, D.C.: Author.
    Vaughn, S., Schumn, J.S., & Sinagub, J. (1996).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Vogt, P. (2007). Career opporyunitie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2nd. ed.). New York, NY: Checkmark Books.
    Wang, J. C. (2009, June). Education for recove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Forum 2009 in The Crisis and Beyond, Paris, French.
    Williams, M. (1998). The social world as knowable. In T. May & M. Williams (Eds.). Knowing the social world (pp.139-165).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ngler, H. M. (1969). The Bauhaus-Weimar, Dessau, Berlin, Chicago.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Wuthnow, J. (2008). 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in China’s strategic discourse. Issues and Studies, 44(2), 1-28.
    Yin, R.(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shing.
    Zixiao, Y., & Zweig, D. (2009). Does anti-Americanism correlate to pro-China sentiment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 457-486.
    Zyzanski, S. J., McWhinney, I. R., Blake, R.,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 In B.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for primary care (pp.121-130).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