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包康寧
Kang-Ning Pao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Help-seeking Attitudes and Resilience for Adolescents of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林家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依附求助態度復原力
英文關鍵詞: attachment, help-seeking attitudes, resil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7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依附關係、求助態度及復原力的差異情形,同時探討依附、求助態度及復原力間的關係。研究者以分層隨機的方式由臺北市12行政區各選取一所國中,每校各年級再各抽取一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得到的有效樣本共995名。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求助態度量表」及「青少年復原力量表」。調查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以及簡單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國中生的依附情形不因性別不同而有差異;但在年級上,則大致上是低年級優於高年級,其餘則是沒有差異。
2.國中生的整體求助態度不因性別、年級不同而有差異,然女生在「承認輔導的必要」及「信任輔導者的程度」這兩部分的態度則是明顯比男生正向的。
3.過去求助經驗為正向者,其求助態度明顯比求助經驗為普通者更為積極。
4.不同性別、年級的國中生在復原力的整體表現上沒有差異。
5.國中生的依附情形、求助態度與復原力間呈現正相關。
6.國中生的依附情形及求助態度可有效預測復原力。
最後研究者將研究發現歸納成結論,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期能供國中輔導人員及未來的研究者作為教學及研究的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help-seeking attitudes and resilience of adolescents in different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is study used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selected one class from each grad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from 12 districts in Taipei city. The methodology of data collection was survey method based on 995 valid samples.
The research instrum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Inventory of Parent Attachment,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Scale, and The Scale of Resilienc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zed by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im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Attachment relationship shows no difference among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Neverthel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ppears in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study shows the surveyed students of lower grades have better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than those of higher grades.
2.Help-seeking attitudes shows no difference among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nevertheless the surveyed girls show more positive response toward acknowledging the necessity of counseling and trusting the counselors.
3.Those students who previously had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help-seeking hold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help-seeking than those who previously had neutral ones.
4.Resilience shows no difference among the surveyed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grades.
5.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help-seeking attitudes and resilience in adolescents.
6.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help-seeking attitudes significantly predict resilience of adolescents.
In the end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concludes the findings and offers substantial suggestions for adolescent counsel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for the sak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假設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依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10 第二節 求助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復原力之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26 第四節 依附、求助態度及復原力的關係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3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依附情形之差異分析 5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求助態度之差異分析 56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復原力情形之差異分析 58 第四節 不同求助經驗國中生求助態度及復原力之相關分析 60 第五節 國中生依附、求助態度及復原力之迴歸分析 62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討論 68 第二節 建議 74 參考文獻 79 中文部分 79 西文部分 85 附錄一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87 附錄二 正式問卷 90

一、中文部分
王秀枝(1986): 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亞民(2005):成人依附行為與網路交友功能使用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琪(2005):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愛麗(2007):自我傷害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嘉琪(2010):大學生憂鬱情緒、自尊、汚名化、自我揭露與求助態度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伊文(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宥靜(2008):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娟瑩(1986):我國大學生求助態度與求助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譯(2009):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台北:心靈工坊。Walsh, F. (1998).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李玉嬋(1996):校園暴力問題與防治計劃。諮商與輔導,129,6-12。
李玟青(1996):國中生對輔導教師角色知覺、印象形成及其求助意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美枝(2000):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柏英(1985):大學生之求助態度與求助行為及其相關變項。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李昱德(2003):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傾向與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璋(2008):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其國中少年寂寞感之相關研究—以南區後被指揮部志願役軍人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沙兆清(2008):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志祥(1997):影響高中學生心理求助過程的決定因素。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吳幸怡(2008):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穎(2007):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與父母依附及其對人際互動、憂鬱的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珍(1994):大學生對不同性別、不同問題類型受輔者的態度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意玲(1993):國中學生的困擾問題、因應策略與求助行為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79):大學生求助態度之研究。輔導學報,2,155-171。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亮岑(2001)。國中生保護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林惠雅(1986):輔仁大學學生輔導中心評估之研究。輔仁學誌,15,139-191。
邵惠玲(2008):青少年復原力量表編製與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暐茜(2008):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育玲(200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淑媛(1987):北市平宅社區青年家庭背景、疏離感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2),37-45。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慧芳譯(2004):挫折復原力:在人生中找到平衡、自信與能量。臺北:天下。Brooks, B., & Goldstein, S.(2003).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Achieving Balance, Confidence, and Personal Strength in Your Life. New York: Contemporary Books.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敏(2000):大學生對諮商服務的知覺暨影響求助意願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儷綺(2001):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教育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芳(2005):青少年憂鬱概念、憂鬱程度與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自我調適歷程為復原性適應之可能機制(二)。輔導季刊,42(4),11-21。
陳金彌、陳月枝(2007):青少年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腫瘤護理雜誌,7(1),31-40。
陳姵君(2008):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柔蓁(2005): 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婧(2009):大學生依附風格及其穩定性狀態、自我效能與生活困擾之關係研究—以某一技職院校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茱麗(1989):社會網絡支持資源與個案求助之研究—以「生命線」、「張老師」機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00):國中學生行為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偏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陳雲芬(2006):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畫模式對國中生復原力與自我控制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瑩珊(2000): 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馨怡(2009):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宜(2000):青少年堅毅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
張秋香(2009):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美儀(2005):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臺北 : 雙葉。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1997). Social Psychology.
張學善(1989):專科生對心理疾病的概念與求助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國禎(1986):我國大專學生求助需欲與求助態度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165-203。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惠(2004):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黃俊豪、連廷嘉譯(2004):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學富。Rice F. P. & Dolgin, K. G.(2002).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黃盛蘭(1998):高中生行為困擾問題與求助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39-61。
黃進南(1994):專科學生對諮商服務的認識程度與求助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8):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
黃曉雯(200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情緒能力、依附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靜宜(2007):青少年依附關係、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異性交往態度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曾文志(2007):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2),317-334。
程小蘋、陳珍德(2001):大學生求助心態之分析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2,49-87。
程玲玲(1988):臺灣大學生使用心理衛生各項資源的研究。法商學報,22,215-250 。
葉成根(2009): 青少年的快樂感、依附關係與自殺意念之關聯性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合倩(2007):嘉義縣國小學童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孝銘(1989):中部地區高中生的困擾問題與求助態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芳梅(2007): 母親監控、家庭依附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 。測驗學刊,56(4),491-518。
塗振洋(1994):性別、排行、就學階段、依附風格與妒忌經驗、快樂感受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華欣(1992):影響大學生尋求專業心理輔導意願之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貴美(2007):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薏茹(2009):父母依附、反映評價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索性別模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寂寞與欺凌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素琴(2006):高中職學生人際困擾、求助態度與求助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珠利(2005):助人關係與女性─一個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112,130-140。
劉淑惠(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4),319-344。
蕭文(1999):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賴佳伶(2003):青少年親子依附關係及情緒因應方式、情緒因應能力之關係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君(2002):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郭碧唫、葛道明、鮑洪生、魏麗敏(1995):國、市立師院學生適應問題求助需欲與求助態度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1),107-123。
簡茂發、蔡敏光(1986):高中生行為適應問題之研究。測驗年刊,33,81-93。
韓貴香(2005):「道德臉面」威脅對選擇求助對象及考量因素的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容璧(2007):高中生人際互動與求助需求之研究:以桃園地區國立高中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ell, S.M., & Stayton, D. J.(197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range-situation behavior of one-year-olds. In H. R. Schaffer(E.d), The Origins of Human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Academic Press.
Ainsworth, M. D. S.(1989).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 932-937.
Albino, A., Allard, L., Collins, N. L., & Cooper, M. L.(2002). Psychosocial Vulnerability From Adolescence to Adulthood: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ttachment Style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nd Partner Cho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6), 965-1008.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226-244.
Bowlby, J.(1969/1982, 1973,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Vol.1 Attachment; Vol.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Vol1.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ushweller, K.(1995). What makes resilience? Education Digest, 61(3), 15.
Fischer, A., & Turner, J. L.(1970).Orientations to seeking professional help: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utility sc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5(1), 79-90.
Grotberg, E. H.,(1997).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Psychologists, 55, 1-17.
Hamama-Raz, Y., & Solomon, Z.(2006).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melanoma survivors: The contribution of hardiness, attachment, and cognitive appraisal.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7(3), 172-182.
Hooper, L. M., Marotta, S. A. & Lanthier, R. P.(2008). Predictors of Growth and Distress Following Childhood Parentification: A Retrospective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7(5), 693-705.
Kidd, S.(2008). Resilience in Homeless Youth : The Key Role of Self-Estee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8 (2), 163-172.
Masten, A. S., & Coatsworth, J. D.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childre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2), 205-220.
McGrath, H.(2000). The BOUNCE BACK! Resiliency Program: A Pilot Study. New Orleans, LA: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lson, B. J.(1980). Help-seeking from public authorities: Who arrives at the agency door? Policy Sciences, 12, 175-192.
Shaffer, P. A., Vogel, D. L., & Wei, M.(2006).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nticipated Risks, Anticipated Benefits, and Attitudes on the Decision to Seek Professional Help: 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4), 442–452.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Nelligan, J. S. (1992). Support Seeking and Support Giving Within Couples in an Anxiety-Provoking Situation: The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3), 434-446.
Vogel, D. L., & Wei, M.(2005). Adult Attachment and Help-Seeking Intent: The Mediating Rol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3), 347–357.
Wolin, S.(2003).What Is a Strength? Reclaim Children and Youth, 12(1), 18-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