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順明
論文名稱: 黑潮輓歌楊華及其作品研究
ELEGY OF BLACK STREAM
指導教授: 趙天儀
Chao, Tien-Yi
許俊雅
Hsu, Chun-Y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楊華意象主義二世文人漢語新詩俳句短歌
英文關鍵詞: Yang Hua, Literary figu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imagism, Haiku(はいく), Chinese new poet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2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時期台灣重要詩人楊華(1900─1936),在短短的三十六年歲月,寫就了328首漢語新詩(現存320首)、兩篇白話文小說,以及散置報章雜誌與各種詩選的傳統漢詩,奠定了他成為台灣文學史上重要詩人作家。
    如今研究探討楊華的文學歷程,試圖從他的作品中尋找時代的意義,以及他個人的生命情調。傳統漢詩是他文學之旅的起點與終點,由於他歷經新舊文學論戰的洗禮,擁有「二世文人」的自覺,對於傳統文人遭受詬病的劣行惡風頗為自覺,一方面,不願和韻酬唱;另一方面,由於致力於新文學,雖然漢詩作品不多,也多數是擊缽聯吟的產物,在限題、限韻、限時的情況下,依然能抒寫性靈,別出心裁,具現了他生命底層的深刻感受。
    在漢語新詩方面,雖然模仿了冰心、梁宗岱的詩作,痕跡處處可見,但是也經過融和轉化成為自己獨特的風格,具體反映日治時期的時代意義,及個人心靈的安置,並指引台灣人對應的方式和出路。尤其〈女工悲曲〉揭示階級意識,反映勞工的悲慟處境,這是「大眾文藝」思潮影響下的產物,也是「台灣文化協會」解散後的反思。由於〈女工悲曲〉及〈心絃〉都是以台灣話文來創作,為「台語文學」奠基的傑作。
    楊華兩篇白話文小說,試圖做為「社會改革」的化身。〈一個勞働者的死〉控訴日本統治階層的欺壓,致使貧窮、悽慘、無抵抗的勞動者面臨絕境,並譴責資本家的巧取豪奪,造成勞動者的死亡悲劇;〈薄命〉則反映傳統社會「新婦仔」無法自主的命運,是血淚斑斑的社會寫真。這兩篇白話文小說,成為台灣文學可資紀念的作品。
    楊華短促的一生固是生命悲劇,但他所留下的有限作品,卻是台灣文學的珠璣,是戰前台灣文學從奠基期邁向成熟期不可磨滅的少數經典。

    Yang Hua (1900-1936), a Taiwanese poet who living when the island
    was under Japanese rule, had written 328 pieces of Chinese new poetry
    (only 320 of them could be found today), two vernacular Chinese
    novels in addition to many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which were
    carried on newspapers, periodicals and collections of poetry and
    thereby earned a shinning place in the island's literature history
    despite of his short lifespan of 36 years.

    This study focused on Yang's literary career in an attempt to
    grab the pulse of his times, and his personal feelings for life. His
    literary adventure started from and ended at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As a writer grew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itter fighting
    between the new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with the pride of
    literary figu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Yang carefully stayed away
    from the bad habits considered to be traditional literary men's
    hallmark. Because of his refusal to pursue fashion by imitating
    others' verses, and his devotion to creating new literary works,
    Yang's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s were limited in quantity, and most
    were composed during gatherings of poets when they competed to come
    up with the best verses on specific subjects in time and rhymes
    restricted by organizers. Nevertheless, his poems were a vivid mirror
    of his soul in a unique form, which are expression of his deep
    feelings for life.

    Although his Chinese new poetry bore obvious resemblances to
    verses of Chinese writers Bin Xin and Liang Zong-dai, they formed a
    unique style of his own because of his digestion of the two Chinese
    writers works. They also reflected a sense of his time when Taiwan
    was governed by Japan, his personal thinking, and the way he thought
    the Taiwanese of that time should respond to their situation and to
    tide over it. Notable among those works was "A Female Worker's Sorrow
    Song" which expo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classes, and the
    miserable lives of laborers. This poem was brought about by the
    believe in popular literary, and a backlash prompt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Taiwan Culture Association at the time. Both "A Female
    Worker's Sorrow Song" and "Heart String" were written in Taiwanese
    dialect and were thereby considered as cornerstone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Yang wrote two novels in vernacular Chinese with an eye to
    sparkle a social revolution. "A Laborer's Demise" was an accusation
    that Japanese rulers' bully and oppression had kept the impoverished,
    miserable, defenseless laborers to the bay, and capitalists'
    accumulation of assets by trickery or by force had led to the
    deceases of workers; "Ill Fate" was a vivid story about women's
    incapability to control their own lives in society of the time and a
    microcosm of the traditional Taiwanese society. Both of the two
    novels are remarkable works of Taiwan literature.

    Yang's life was a tragedy because of its shortness, but his
    legacy in literature is Taiwan's treasure, they are the few classic
    works marking Taiwan literature's progress from beginning to maturity
    before the World War II.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相關文獻的回顧與探討 4 一、文獻回顧 4 二、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設計 8 一、研究方法 9 二、研究設計 10 第二章 傳統漢詩人楊華的現代性形構 第一節 一九二○年代台灣新文學的現代性 11 第二節 楊華身世經歷之敘述與考証 13 第三節 文化參與和社會關懷 16 第肆節 新文人楊華的登場 18 第三章 黑潮輓歌一詩人 第一節 一個新詩人的形成 22 第二節 獄中心聲:《黑潮集》 25 第三節 淒美小調:《心弦》、〈小詩十二首〉及其他 29 第四節 浪漫情懷:《山花》及其他 32 第五節 人生逆旅:〈燕子去了後的秋光〉、《晨光集》 39 第六節 階級意識:〈女工悲曲〉 44 第七節 結語 46 第四章 楊華漢語新詩的系譜 48 第一節 中西文藝思潮的影響 50 一、中國白話文學的影響 50 二、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 56 第二節 日本俳句、短歌的啟迪 60 第二節 結語 66 第五章 三○年代台灣話文運動對楊華漢語新詩的影響 第一節 鄉土文學與台灣話文運動的一體兩面 68第二節 楊華漢語新詩的台語書寫 70一、完全以「台灣話文」來創作的作品 71 二、詩中夾著中國白話文的作品 73 第六章 楊華小說的「社會改革」化身 77 第一節 三○年代的時代氛圍 78 第二節 楊華小說對社會改革的意義 81 一、主題意識和表現手法 81 二、以階級意識反抗資本主義 83 三、以傳統女性的悲劇,抨擊封建惡習 85 四、以死亡做為最後的再現 86 第七章 楊華文學的起點與終點─傳統漢詩 87 第一節 二世文人的傳統與現代糾葛 88 第二節 一個私塾教師的困境 89 第三節 楊華傳統漢詩的探討 90 一、內容主題:個人心境的自我感受 91 二、傳統詩人的自覺 96 第八章 結論 98 附錄一:楊華作品繫年 102 附錄二:楊華生平年表 105 附錄三:〈山花〉及署名楊也是作品 112 附錄四:楊華傳統漢詩三十三題(55首) 132 附錄五:主要參考書目 137

    一、 雜誌期刊

    《小說月報》第12-16卷,1921-1925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藏。
    《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1920年7月至1932年4月,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台灣新民報》,1933年5月2日至1933年11月30日,台南:國家文學館。
    《台南新報》(微捲),1920年至1936年6月(中有殘缺),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
    《台灣詩薈》第一號,連雅棠編,1924年2月。
    《台灣大眾時報》,1928年3月24日─7月9日,台北;南天書局復刻本。
    《南音》半月刊,1932年1月1日至1932年12月,發行12期,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台灣文藝》,1934年11月25日至1936年4月20日,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台灣新文學》,1935年12月至1937年6月15日,台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印本。

    二、 書籍

    〈一〉、文本

    朱自清編《中國新文藝大系─詩歌一集》,台北:大漢出版社,1977年11月。
    羊子喬‧陳千武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新詩四卷,台北:遠景出版,1982年5月。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7月。
    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3月。
    林 林譯,《日本古典俳句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林欽賜編,《瀛洲詩集》,台北:瀛社印行。1933年2月出版。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台北:前衛出版,2000年6月。
    彼德‧瓊斯(Peter Jones)編,裘小龍譯,《意象派詩選》(Imagist Poetry),廣西:漓江出版,1986年8月。
    張良澤編,《吳新榮全集1─亡妻記》,台北:遠景出版,1981年10月。
    張我軍著,《張我軍文集》,台北:純文學出版,1975年8月。
    許俊雅編,《楊守愚詩集》,台北:師大書苑出版,1996年5月。
    陳逸雄編,《陳虛谷選集》,台北:鴻蒙出版,1985年10月。
    彭小妍編,《楊逵全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出版,2001年12月。
    曾笑雲編,《東寧擊缽吟前集》,1934年3月。
    曾笑雲編,《東寧擊缽吟後集》,1936年。
    楊 華著,莫 渝編《黑潮集》,台北:桂冠圖書出版,2001年2月。
    劉 捷著,《我的懺悔錄》,台北:農牧旬刊社,1994年1月。
    賴子清編,《臺灣詩海》,1954年1月出版,自刊本。
    鍾理和著,鍾鐵民編《鍾理和全集》,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肇政、葉石濤編,《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台北:遠景出版,1979年8月。

    〈二〉、文學評論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5月。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2005年4月。
    艾略特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出版,1969年3月。
    羊子喬著,《蓬萊文章台灣詩》,台北:遠景出版,1983年9月。
    呂興昌著,《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林瑞明著,《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5月。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The Anxiety Of Influence),台北:久大文化,1990年12月。
    施懿琳著,《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6月。
    高宣揚著,《當代社會理論》,台北:五南出版,1998年9月。
    張恆豪著,《覺醒的島國》,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孫玉石著,《初期象徵派詩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3月。
    許俊雅著,《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9年9月。
    許俊雅著,《台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1994年11月。
    許俊雅編,《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11月。
    游勝冠著,《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1996年7月。
    陳旭光著,《中西詩學的會通─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1月。
    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4月。
    陳芳明著,《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10月。
    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6月。
    陳建忠著,《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4年8月。
    陳建忠著,《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出版, 2004年1月。
    傅孝先著,《困學集:西方文學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79年1月。
    彭瑞金著,《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四冊,台南:國家文學館。2006年10月。
    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12月。
    黃美娥著,《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12月。
    愛華德‧薩依德(Edward W‧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台北:立緒出版,1999年9月。
    愛華德‧薩依德(Edward W‧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台北:立緒出版,2004年1月。
    趙毅衡著,《詩神遠游:中國如何改變美國現代詩》,上海:譯文出版,2003年。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葉石濤著,《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79年3月。
    渭渠葉、唐月梅著,《20世紀日本文學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年12月。
    葉 笛著,《台灣文學巡禮》,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4月。
    葉 笛著,《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3年10月。
    廖炳惠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9月。
    劉若愚著,《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1977年6月。

    〈三〉、文獻資料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3月。
    王炳根著,《冰心新傳》,台北縣:新潮社,1996年11月。
    王詩琅編著,《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1980年12月。
    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5月。
    司馬長風著,《中國新文學史》,1978年。
    白少帆等著,《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12月。
    沈用大著,《中國新詩史(1918─1949)》,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林柏維著,《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1998年1月。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台北:新自然出版,2000年12月。。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2004年4月。
    胡 適著,《胡適留學日記》第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前衛出版,2002年12月。
    施正鋒、張學謙著,《語言政策及制定「語言公平法」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2003年5月。
    施正鋒編,《語言權利法典》,台北:前衛出版,2002年12月。
    連溫卿著,《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1988年10月。
    胡民祥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10月。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出版,2004年5月。
    連 橫著,《台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6月。
    彭恩華著,《日本俳句史》,上海:學林出版,1983年。
    楊碧川著,《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6月。
    楊碧川著,《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出版,1997年8月。
    葉榮鍾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82年2月。
    劉登翰等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

    〈四〉日文

    川本皓嗣著,《日本詩歌の伝統─七と五の詩學》,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村上哲夫‧小林松三郎輯錄,《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年7月。
    尾崎秀樹著,《舊殖民地文學の研究》,日本:勁草書房,1971年6月。
    河原功著,《台灣新文學の展開》,日本:成溪論叢第十七號,1978年12月。

    〈五〉英文

    Bourdieu, Pierre(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Columbia UP。
    Edited by Chris Kennedy(1983)“Language planning and Language Education”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First Published in 1984(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Edited by William C. Pratt(1963) “The Imagist Poem” ,New
    York:E.P.Dutton。
    Fredric Jameson,“ Form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ymbolic Act”。
    Ismail S. Talib,(2002) “The Language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an introduction”, First published 2002 by Routledge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dited by Karl Shapiro(1962)“Prose Keys to Modern Poety”,Harper &Row ,New York ,Evanston,and London。
    William Blake,“The Complete Poems”,Edited by Alicia Ostriker。

    三、 論文

    〈一〉、單篇論文

    羊子喬〈日據時代的台語詩〉,台北: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論文,文訊雜誌社主辦,1995年3月4日,收入《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
    羊子喬〈向歷史悲劇控訴的詩人─楊華〉,《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三冊,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12月。
    羊子喬〈光復前台灣新詩論〉,台北:《台灣文藝》第七十一期,1981年3月。
    呂興昌〈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楊華詩解讀〉,台北:《台灣文藝》第143期,1994年6月。
    呂興昌〈薄命詩人的教澤流徽〉,《文學台灣》第七期,1993年7月。
    宋澤萊〈評楊華的〈女工悲曲〉〉,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台灣文學部落格」,2006年7月上網。
    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Taiwan ,1937─1942)〉,南投:暨南國際大學「第一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2003。
    秋吉久紀夫著,陳千武譯〈台灣孤魂的詩人楊華—1930年代台灣文學的一則〉(1984),台北:《笠詩刊》第174期,1993年4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發表於《思與言》第26卷第1期,1988年5月。
    林莊生〈日本政府在台灣如何禁止漢文〉,發表於《台灣文學評論》第五卷第三期,台南:真理大學出版,2005年7月15日。
    林載爵:黑潮下的悲歌—詩人楊華 ,台北:《夏潮》雜誌,第一卷第八期,1976年11月。
    洪銘水〈日據時期新舊文學論爭〉,收入《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2004年12月。
    唐顥芸〈台灣白話詩草創期における楊華とその作品─その抒情的側面を通して〉,日本:《未名》21號,2003年3月,43─66頁。
    唐顥芸〈楊華の白話詩における「古典」と「現代」の影響〉,日本:《現代中國》第79號,2003年,71─78頁。
    莫 渝〈鐵窗與秋愁─楊華作品研究〉,收入《黑潮集》,台北:桂冠圖書出版,2001年2月,頁3-11。
    許俊雅〈「薄命詩人」楊華及其作品〉,高雄:《文學台灣》第五期,1993年3月。
    許俊雅〈日治時期台灣白化詩的起步〉,台北: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論文,文訊雜誌社主辦,1995年3月4日,收入《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
    張誦聖〈「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台灣文學─一個方法學的初步審思〉,收入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4月。
    陳建珍〈楊華生平及其作品之研究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生論文發表會」2001年6月20日。
    黃玉蘭〈〈黑潮集〉與《鐵窗的眼睛》之幾點分析〉,台北:國北師台文所第一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2004年4月。
    彭瑞金〈楊華─用生命控訴貧窮的詩人〉,《台灣文學步道》,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7月。
    楊雅惠〈瞬間文本:臺灣「俳句式新詩」文化解讀〉,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台灣文化論述─1990年以後之發展」研討會論文,2006年5月。
    葉笛〈談賚志以終的詩人楊華〉,收入《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3年10月。
    蔡明諺〈環流全球的黑潮:日治時期台灣現代詩中的海洋意象初探〉,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0.10.12上網。

    〈二〉、學位論文

    王建國《百年政治監獄文學》,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楊華部分), 2006年。
    林佳蕙《日治時期台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柳書琴《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作家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論文,2001年。
    高梅蘭《王白淵作品及其譯本研究─以《荊の道》為研究中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年。
    唐顥芸《楊華研究》,日本神戶大學大學院修士論文,2003年。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建銘《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琪椿《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文學所碩論,1994年7月。
    陳明娟《日治時期文學作品所呈現的台灣社會─賴和、楊逵、吳濁流的作品分析》,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芳萍《彰化應社及其詩作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沛淇《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瑜霞《郭水潭作家及作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楊若萍《台灣與大陸文學關係之歷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嚴小實《楊守愚生平及其作品研究》,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藤岡玲子《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詩人研究─以伊良子清白、多田南溟漱人、西川滿、黑木謳子為範圍》,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