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秉儀 |
---|---|
論文名稱: |
「自我認同」議題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線上遊戲人物影像為主軸 Integrating the Issue of Self-Identity into Middle SchoolArt Curriculum:Using Images of Roles from Online Games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王國川 Wang, Kuo-Ch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9 |
中文關鍵詞: | 視覺藝術教育 、視覺文化 、自我認同 、線上遊戲 |
英文關鍵詞: | visual art educationart, visual culture, self-identity, on-line gam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4 下載:3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資訊化的現代社會,視覺影像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影像表層的形式意義之外,其所承載之價值觀可能影響觀者的認同意識。如何教導學生藉由觀看影像中所獲知的訊息,進行反身思考,是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當代任務。本研究目的在於,將「自我認同」議題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發展「與虛擬影像共舞」之課程,以期藉由學生生活中之線上遊戲人物影像,引導學生從觀看的過程裏,反身思考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之模式,對象為台北縣某國中八年級學生,在歷經課程研發、修正與實施之後,獲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依據相關理論可以發展「自我認同」議題融入之「與虛擬影像共舞」課程。
二、透過「與虛擬影像共舞」課程的實施可以增進學生對線上遊戲人物影像的瞭解。
三、透過「與虛擬影像共舞」課程的實施可以幫助學生反思自我的認同意識。
四、「與虛擬影像共舞」課程的實施具有可行性。
且基於前述結論,本研究近一步提出對「與虛擬影像共舞」課程的實施之建議、對「自我認同」議題融入視覺藝術教育課程之建議,與對未來相關視覺藝術課程之建議,提供未來藝術教育工作者參考。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alized society, our daily life is flooded with visual images. Nevertheless, image actually transcends beyond its outer form as well as meanings, and the value it bears would probably influence the viewers’ identification. How to teach students to conduct reflexive thinking by means of watching the images thus is the mission for those working on arts education. As a result, this research functions to integrate the issue of self identity into visual art education by which develops the course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viewing the characters and images in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s, students are able to reflect their self-value and self-identification.
The research is used the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object in the research is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After go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if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s thereby have been deduced. The research outcome is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courses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which integrate the issue of Self Identity can be developed.
2. The practice of the courses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s and images in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s.
3. The practice of the courses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can contribute students to reflecting themselves.
4. The courses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are practicable.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y, the researcher furthermore brings out the suggestion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urses of Dancing with Virtual Imag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ssue of Self Identity into the courses of visual arts education, and to the future courses correlated to arts education with an eye to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arts education dedicator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秀雄(2006)。藝術批評的視野。台北:藝術家。
王國川、翁千惠(2003)。圖解SAS在資料分析上之應用。台北:五南。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
林儷婉(2004)。數位!藝術?流行風-數位媒體衝擊之流行文化在藝術教育的思維。國教輔導,43(6),8。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文化。
呂錘卿(1987)。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1990)。教育行動研究。公教資訊,4(3),25-42。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唐山。
江孟蓉(譯)(1998)。Allen, P. B.著。彩繪心靈―從內在影像創作了解自己。台北:生命潛能文化。
江秀琪(2004)。視覺文化教學概念融入國中藝術創作課程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聲毅,林鳳釵(2004)。Yes or No?線上遊戲經驗之相關研究。資訊社會研究,7,235-253。
許靜宜(譯)(2004)。Sydney Walker著。以重要概念出發的探索式統整美術設計。美育,139,40-51。
馮淑芬(2005)。青少年線上遊戲人物角色扮演認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壬來(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2),65-105。
黃雅慧(2004)。虛擬世界中的真實人生:線上遊戲成癮現象及其相關因素探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永和(200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 : 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台北:師大書苑。
張文軍(1998)。後現代教育。台北:揚智文化。
張春興(1987)。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國清(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柏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一質的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陳筑筠(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芬(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台北:三民
陳瓊花(2005)。文化、藝術與教育 : 國際實證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
萬家春(1998)。以認定同體為核心的人格教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美瑛(1995)。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洲松(2005)。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中等教育,56(5),48-63。
簡瑞榮(2002)。從精緻藝術到與流行文化。現代教育論壇,7,280-302。
郭禎祥(2002)。當代藝術教育新方向。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4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陸雅青譯(1997)。兒童藝術治療。台北:五南。
陸雅青(2000)。藝術治療團體實務研究──以破碎家庭兒童為例。台北:五南。
趙惠玲(2004)。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灣教育,628,14-22。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侯禎塘(1997)。行為導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多重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圖畫概念之輔導效果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連征忠(2002)。虛擬社群成員間信任關係之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柏偉(2002)。虛擬社群: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網路創世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未出版。
劉文潭(1997)。現代美學。台北:商務。
劉豐榮(2002)。社會學與藝術教育。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頁193-210。台北:桂冠。
傻呼嚕同盟(2002)。遊戲線上—漫談線上遊戲獨特迷人的世界。台北:藍鯨。
鄭明憲(2003)。藝術領域課程整合的模式。美育,132,65-69。
鄭朝誠(2004)。線上遊戲玩家的遊戲行動與意義。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蘇建州,陳宛非(2005)。不同世代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5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為例。資訊社會研究,10,205-234。
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台北:渤海堂文化。
何惠卿(1997)。深情認同布洛灣。慈濟月刊,364,56-62。
二、外文部份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Anderson, T. (2003). Roots, reasons, and structure: Fram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國際藝術教育學刊,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1(3), 5-26.
Barnard, M. (1998).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arrett, T. (2003). 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56(2), 6-12.
Bal, M. & Bryson, N. (1991). Semiotics and art history. Art Bulletin, 73(2), 174-208.
Duncum P.(2001). 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s, definition,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23.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Art Education, 55(3), 6-11.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isner, E. W. (1994). Revisionism in art educ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88-191.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reed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the U. 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Freedman, K. (2003). The importance of student artistic production to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56(2), 38-43.
Howells R.(2003).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Blackwell.
Milbrandt, M. K. (1998) . Postmodernism in art education: Content for life. Art Education, 51(6), 47-53.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Mirzoeff, N. (2002).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Prater, M. (2002). Art criticism:Modifying the formalist approach. Art Education, 55(2), 12-17.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Shank, D.L. (1995). Semiotic pedagogy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6(4), 233-241.
Zimmerman, B. J. (1989). Self- 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Springer-Verlag.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三、網頁資料
潘明君(2003)。由「2003年家庭連網應用調查」分析線上遊戲族群特性。資策會FIND,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78(2006/05/20瀏覽)。
潘明君(2004)。小孩出頭天-兒童對網路產業重要性日增。udn數位文化誌,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5706(2006/05/18瀏覽)。
聯合新聞網(2006)。平均每月上網43.2小時:台灣全球第5。udn數位文化誌,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33275(2006/05/18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