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淑青 Peng Shu-Ching |
---|---|
論文名稱: |
功能性視覺與自我因應策略之探究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al vision and 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people with low vision for their jobs |
指導教授: |
張千惠
Chang, Chien-H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低視力 、功能性視覺 、因應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low vision, functional vision, Responding strateg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職之視障者功能性視覺與自我因應策略,以質的研究方法蒐集及分析5位研究對象的相關資料,主要以訪談、觀察職場情境與工作方法、及檔案文件檔方式進行。研究結果如下,本研究在文末亦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一、當面臨功能性視覺挑戰時,研究對象在自我因應策略的方法計有「使用輔具」、「改變閱讀距離」、「調整工作物件」、「作業流程改變」、「調整照明」、「利用其他感官知覺」、「人力協助」及「調整職務」等八項策略。
二、自我因應策略的調整因素在功能性視覺方面有「視覺敏銳度(近距離、中距離、遠距離)」、「色彩敏銳度(色弱、色盲)」、「視野」和「光感」(夜盲、反光反應、畏光、對光敏感、暗適應、陰影與照明影響)」四個主要的部分;此外在外物部分的影響有「物體對比度」與「字跡潦草」;其他因素上有「時效需求」與「心理壓力」。
三、功能性視覺評估後應提供的服務內容有「視覺及其他感官知覺的運用訓練」、「輔具的認知與訓練」、「輔助工具與方法的創意激發」、「人力資源的應用方法」及「調整職務的方向」五大類。
四、形成自我因應策略發展的工作條件有兩項:一為有利於發展自我因應策略的工作條件,包含(一)獨立作業的任務;(二)獨立的工作環境;(三)自行安排工作執行順序;(四)可彈性使用設備的環境;(五)能適時調整職務的職場支持;(六)視障者個人積極發展策略的態度;(七)視障者對輔具熟悉度高時。二為易使用人力協助因應策略的工作條件,包含(一)辨識顏色複雜度高、相近或對比度低的物件;(二)遠距離的細部活動觀察;(三)有時效限制的工作內容;(四)與同事合作且需視力判別的工作;(五)工作環境異動大;(六)使用輔具效能過低或不適時;(七)耗用眼力工作。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functional vision of the people with low vision and the strategies of self adjustment in their career. Total 5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ccompany with personal profiles, including in-depth interview, the observation of their working situation, and the related data of clients.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For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 of functional vision, the methods/strategies which used at my studies were 1. To use the assistive devices. 2. To change the visual distance while at reading the articles. 3. To adjust the objects. 4. To change the working process. 5. To adjust the lighting. 6. To use such as touching, listening as the alternative helps 7. To have some personal assistants. 8. To adjust the job.
There are four major factors which will affect the strategy of self adjustment of function vision, these factors are 1. Visual acuity(near vision, middle vision, and far vision). 2. Color vision(color weakness, color blind). 3. Visual field. 4. The feel of light ( nyctalopia, reflective response, photophobia, sensitive to the light, dark adaptation, the effect of shadow and lighting). Besides, the contrast of object, cacography, pressure and effective are the other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strategy of self adjustment of functional vision
5 services should be provided after the survey of function vision; there are: the training of sight and the other body senses, the training and introduction of assistive devices, the brain storming of assistive devices and its usage, the usage of human resource and the direction of job adjustment.
There are two items are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y of self adjustment, one is to create a sui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y of self adjustment such as 1. The job can be done independently. 2. An independent working environment. 3. Adjustable working process. 4. The equipments which can be used flexibly. 5. The support for flexible job adjustment. 6. The attitude of the people with low vision for developing his future. 7. The high familiarity of assistive device. The other one is to create a working environment which can get the human assistance easy.
In the end of this thesi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in the further are also provided.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2003)。弱視服務-功能性視覺與輔具評估、指導計畫。臺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就業促進補助方案。台北市: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2004)。視障工作者從事辦公室行政庶務工作分析。載於視覺障礙者就業促進業務專業人員之能研習工作坊手冊(頁73-82)。台北市: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2006)。台灣地區常見及使用之視力輔助工具一覽。載於FVF視力協助手冊(頁147-150)。台北市: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台北市視障教育資源中心(2007年)。日益「睛」進-視覺訓練活動手冊。台北市:台北市視障教育資源中心。
內政部(2005)。身心障礙者輔具資源與服務整合方案。2006年12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5/d2/d22.htm。
內政部(2005)。輔助器具補助流程。2006年12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5/d2/d26.htm。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明雯譯(2002)。J. D. Leventhal著。視障輔具。載於特教科技的評估與選用(Evaluating, Selecting, and Using Appropriate Assistive Technology)(頁151-174)。台北市:五南。
王廉潔(2005)。視多障兒童功能性視覺效能訓練之成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4NTPTC284009。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2006)。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委託辦理95年度「臺北市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服務」工作項目及內容說明。台北市:台北市政府勞工局。
朱建英、林小玲、陳昭蓉(2005)。視覺障礙兒童之鑑定與實務分析。載於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叢書9401(頁15-21)。台中市: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4)。職務再設計補助計畫。2006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job-h.htm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5)。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補助作業要點。2006年12月13日。取自http://opendoor.evta.gov.tw/attachment_file/0005311/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補助作業要點.doc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6)。委託辦理「北區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中心計畫」需求書。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09)。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服務實施計畫。2009年1月15日。取自http://opendoor.evta.gov.tw/attachment_file/0000140/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服務實施計畫.pdf
余月霞(2006)。美國國際獅子會贊助或經營之弱視診所。未出版手稿。
余月霞(譯)(2004)。L. R. Dickerson, P. B., Smith and E. Moore著。視障者的認識。載於視障者整體重建與諮商基礎(頁23-42)。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余月霞、花敬凱(譯)(2004)。L. Luxton, A. Bradfield, B. J. Maxson, & B. C. Stakson著。重建團隊。載於視障者整體重建與諮商基礎(頁81-112)。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余蓮菁(譯)(1997)。E. Hill和P. Ponder著。定向與行動技術-專業人員指引(Orientatino and Mobility Technique: A Guide for the Practitioner)。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吳佳璿(2006)。輔具與生活-擴視機應用與操作心得。載於FVF視力協助手冊(頁72-79)。台北市: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附設視障輔具資源中心。
吳亭芳、侯嘉怡、陳明聰(2000)。輔助性科技在特殊教育之應用。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頁595-652)。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亭芳、陳麗如、陳柏予、蔡東和(2003)。運用輔助性科技協助身心障礙者之就業。特殊教育季刊,88, 16-24。
周桂玲(2002)。視覺障礙學生就讀普通學校的學習經驗與需求。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NU0284003。
呂建志(2004)。台南縣視障巡迴輔導班提供低視力學生光學輔具介紹。載於啟明苑通訊,51, 25-29。
杞昭安(1988)。視覺障礙學生就業問題之研究。特教園丁季刊,3(4),36-44。
杞昭安(2000)。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3-30。
李永昌(2001)。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0-9),51-69。
李佳芸、林耕國、林彥君、李建興 (2002)。低視能及復健方法-過去與現在之比較。長庚醫學,25(3),153-161。
李英琪(2009)。參照ICF做鑑定---更好的改變,還是更多的限制?愛盲文教基金會。取自http://www.tfb.org.tw/new/ICF/icf_980518.html
李建興、侯鈞賀和林耕國(2004)。低視能復健。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雜誌,43(3),147-153。
阮文瑞、楊聖弘(2005)。職業重建評量與職業養成-以佳樂盲人中心為例。載於從美國麻州經驗探尋我國視障重建服務方向—94年度美國麻州地區視障機構職業重建實務工作考察成果(頁29-40)。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邱睿儀(2003)。影響傑出視覺障礙者職業生涯發展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作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TNU0036001。
林人傑(2006)。青光眼病人視覺功能及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4NTU05529036。
林宜樺(2004)。台灣重度視覺障礙者之生涯發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CCU5331035。
林慶仁(2000)。國中以上弱視學生光學輔具的使用與認知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院視障師資訓練中心視障教育叢書58輯。台南市:台南師院。
林慶仁(2001)。功能性視力評估與評估工具的省思。啟明苑通訊,46,19-26。
林慶仁(2003)。臨床低視力評量的角色與功能-兼論低視力服務團隊。啟明苑通訊,49,36-46。
林慶仁(2003)。美國視障者成功就業實況與相關職業重建模式報導。台北市: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林雅琪(2002)。探討職務再設計中就業輔具之設計或提供的認知與需求-以身心障礙者、雇用單位與身心障礙就業輔導委員作比對。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YUNTE038018。
花敬凱(譯)(2004)。D. Harkins, J. J. Moyer。雇主關係-職務開發、職務保留與職務再設計。載於視障者整體重建與諮商基礎(頁348-376)。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邱滿豔(2001)。身心障礙者取向的職務再設計—探討身心障礙者工作環境改善之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284020。
紀佳芬(1999)。透過職務再設計建立就業輔具資源資料庫。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紀佳芬(1999)。就業輔具的服務模式與研發推廣現況。就業與訓練,17(6),71-78。
紀佳芬(2003)。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與工作改善。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范秀妹(2001)。雇主對視覺障礙者非專業技能的職業能力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網,90NKNU0284012。
徐裕龍(譯)(2001)R. Lund & G. R. Watson著。擴視機的視界(The CCTV Book)。台北市:聯郃國際公司。
袁配芬(2001)。視覺發展遊戲軟體應用於特殊教育。台北市: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張千惠(編譯)(2000)。定向行動能力評估手冊(Teching Age- Appropriate Purposeful Skills)。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張千惠(2001)。功能性視覺評估。特殊教育季刊,78,26-28。
張千惠(2004)。功能性視覺能力評估與觀察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7,113-135。
張千惠(2004)。淺談視覺障礙之功能性視覺與職業訓練之關係。就業安全,3(1),16-19。
張芬芬(2005)譯。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台北市:雙葉書廊。
張彧(2009)。從職能治療看ICF。愛盲文教基金會。2009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tfb.org.tw/new/ICF/icf_980810.html
張彧、彭淑青(2005)。職務再設計之個案評估。載於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作業手冊(頁45-50)。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張勝成(1994)。定向行動訓練。高雄市:復文。
張勝成(編譯)(1991)。定向與行動-盲人誘導法。高雄市:復文。
張寶珠(2003)。重度視覺障礙教師教學問題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網,91NCUE0284003。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譯)(2004)。D. Chen&J. Dote- Jwan著。視多障幼兒教育(Starting Points: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for Young Children whose Multiple Disabilities include Visual Impairment)。台北市: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莊素貞(2004)。弱視生閱讀媒介評量之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莊素貞(2004)。弱視學生的閱讀。載於台中師院特殊教育論文集(8501)(頁67-81)。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莊素貞(編著)(2001)。視覺多重障礙兒童教材教法-生活教育篇。台中市:台中師院特教中心。
莊素貞、魏琦窈、張靖宜、梁英男、王敬儒(2007a)。視覺障礙者/視覺多重障礙者職務再設計之探討與分析。載於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理論與實務探討(頁77-114)。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莊素貞、邱晨晃、李允文、陳英正(2007b)。視障者職務再設計個案探討。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特殊教育論文集(9601),頁83-92。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陳妙玫(2000)。從就業輔具之設計應用探討職務再設計對身心障礙者就業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工業設計組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YUNTE038012。
陳明德(2004)。輔助科技MPT模式應用於弱視學童現況與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身心障礙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93NHLTC330001。
陳靜江(2001)。運用輔助性科技促進身心障礙者之就業與工作調適。就業與訓練,90(1), 頁12-16。
葉守倩(2008)。視障者職務再設計與輔具介入探討。輔具之友,23,21-26。
彭淑青(2004)。視障學生輔具資源利用。載於93年度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第二特教資源中心視障教育資源運用系列研習手冊(頁6-33)。高雄市:第二特教資源中心。
彭淑青(2005)。就業輔具。載於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作業手冊(頁60-68)。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黃俊憲(2001)。重度視覺障礙者在一般職場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0284029。
萬明美、柏廣法(1999)。大學視覺障礙學生畢業後生活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7,107-137。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 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正隆(2001)。功能性視覺評估-幫助視覺障礙者設定復健計畫。2006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ohayo.com.tw/ohayo/medical/doctor_interact/n_dr_writings_1_xv2.asp?DocID=17482&ItemID=010301&QM=Y
蔡景耀(2005)。電子產業勞工眼睛健康促進照護計畫報告書。台北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鄭靜瑩、張千惠(2005)。改善重度弱視學生使用功能性視覺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271-291。
賴淑蘭(2003)。成年視障者對輔助科技需求程度、輔具使用狀況暨相關服務取得狀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NKNU0284017。
賴淑蘭(2006)。台灣視障輔具資源現況及展望。特殊教育季刊,99,1-36。
薛卉君(2008)。三歲以下重度多重障礙嬰幼兒之視覺功能訓練。取自http://www.caeip.org.tw/html/fhtml/index.php?load=read&id=21
馮雪鴻(2008)。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之就業輔具使用現況。輔具之友,23,5-9。
龍希文(2005)。職務再設計相關專業人員。載於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作業手冊(頁15-20)。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謝曼莉(1999)。功能性視覺簡介。視覺障礙教育之理論與實務88年度年刊(頁117-122)。台北市: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羅湘敏譯(2002)。M. J. Scherer & J. C. Galvin著。特教科技的成果與品質。特教科技的評估與選用(頁1-29)。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蘇芳柳(譯)(1996)。R. LaDuke & J. Leja著。盲人定向行動師資訓練教學手冊。台北縣:台灣盲人重建院。
英文資料
Academy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Vision Rehabilitation and Education Professionals(2001), Low Vision Therapist Certification Handbook.
Adele Crudden(2005), Employment after Vision Loss: Results of a Collenctive Case Study,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9, 615-621.
Adele Crudden, William Sansing, Stacy Butler(2005), Overcoming Barriers to Employment: Strategies of Rehabilitation Provider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6,325-335.
Alexander Shaw, Deborah Gold, Karen Wolffe(2007), Employment- related Experiences of Youths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 How Are These Youths Faring?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7,7-21.
Amanda Lueck (2004). Comprehensive Low Vision Care. Functional Vision: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pp.11). NY: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10, 2nd).Vision Rehabilitation for Adults, 8-13.
R.D. Boter, J.E. Plaisier- Stelwagen, F.F. Jorritsma, and A. Heerkens,(2000). Multidisciplinary Assessment in Occupational, Bartimeus Centre, Oudenoord 325, 3513 EP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Brown- Trolo D. L. (2002). Understanding the Person Behind the Technology. In M. J. Scherer (Ed.), Assistive Technology matching Device and Consumer for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pp.31-46). Washington, N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einemann A. W. & Pape T. L. (2002). Coping and adjustment. Assistive Technology matching Device and Consumer for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pp.95-108). Washington, N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Karen E. Wolffe and Anthony R. Candels(2002).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mployers’ Experiences with Visually Impaired Worker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ement & Blindness,9, 622-634
Okada S.& Kume Y.(1999)。 CCTV User Survey and Prototypes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Technology and Disability,11(3),123-131.
Richard L. Windsor, Laura K. Windsor(2001).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An Introduction, Rehabilitaiton Professional Journal, Spring
Robert W. Massof(Edited by Lorraine Lidoff, Robert W. Massof, Ph.D.2001). Issues in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Service Delivery, Policy, and Funding, AFB Press,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cherer M J. (1998) . Matching Person & Technology Model Manual. NY: The Insitute for Matching Person & Technology, Inc.
Scherer M. J. & Glueckauf R. (2005) . 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Assistive Technologiew for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50(2),132-141.
Stanley F. Wainapel (Edited by Lorraine Lidoff, Robert W. Massof, Ph.D.2001). Issues in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Service Delivery, Policy, and Funding, AFB Press,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Stelmack J. A., Stelmack, T. R. & Massof R. W.(2002). Measuring low-vision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with the NEI-25.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43(9),P.2859-2869
Theresa Marie Smith(2008), Adaptation to Low Vision Caused by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1,102-11
Trang V. Nguyen, O. D., F.A.A.O.(2000). Adaptive Technologies as Related to Low Vision Rehabilitation for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Rehabiliation: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s(pp.737), Netherlands Aa Balkema.
Weiss- lambrou R.(2002). Satisfaction and comfort. Assistive Technology matching Device and Consumer for Successful Rehabilitation (pp.77-94). Washington, N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Quillman, Gregory Goodrich(2004).Interventions for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Functional Vision: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pp.423).NY: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