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珮祺
CHOU,PEI-CHI
論文名稱: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
A Study on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Life Meaning of Caregivers for Dying : As an Example of Taiwanese Volunteers in Kalighat ,India
指導教授: 李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瀕死照顧經驗學習生命意義死亡教育靈性
英文關鍵詞: care for dying, experience learning, life meaning, death education, spiritu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瀕死照顧者對於生命價值的體驗,並從瀕臨生死處境的經驗事物中對生命意義感是否有經觀點轉化過程而產生改變,進而形塑個人對生命以及生活實踐的態度。以質化研究取向進行「印度垂死之家」的9位台灣志工的經驗學習及生命意義的研究,瞭解他們對死亡的體悟與生命意義感的轉變歷程,就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由死觀生」-瀕死照顧與死亡教育
    二、終極意義與人的靈性發展
    三、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相關文獻檢閱、訪談及研究資料分析之後,本研究據此提出有關「死亡教育」與成人學習相關議題的具體建議,分述如下:
    一、成人教育者與死亡教育
    二、專業發展不可忽略的向度-靈性與生命意義
    三、成人的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一)透過敘事研究瞭解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三)促進經驗中的反思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aregivers’s sentiment on the value of life, who had the experience of looking after dying people, and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on the attitude toward life fulfillment after facing the life and death situation .
    A phenomenological qualitative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in-depth interview 9 Taiwanese volunteers in Kalighat ,India.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of life meaning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ife to deat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一、”From birth to death”-care for dying and death education.
    二、Eternal meaning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human.
    三、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At last,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related death education and adult learning programs were suggested as follows:
    一、Adult educators and death education.
    二、The field abou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spirituality and life meaning.
    三、Adult 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一) Understand 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from narrative research.
    (二) Variety of the teaching Method.
    (三) Enhancing the reflection on experi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相關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生死學」及其相關概念之探討 8 第二節 瀕死照顧與志願服務 11 第三節 生命意義之探討 15 第四節 靈性、宗教與生命意義 20 第五節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 26 第六節 印度垂死之家與瀕死照顧 29 第七節 小結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9 第一節 質性與詮釋的研究取向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40 第三節 資料分析 46 第四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2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背景與參與瀕死照顧的動機 52 第二節 瀕死照顧者的經驗學習 63 第三節 生命意義的體悟及生活實踐 72 第四節 小結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86 第二節 本研究之建議 90 參考文獻 95 壹、中文 95 貳、英文 97 參、譯著 99 肆、網路資料 100 附錄一:訪談大綱初稿 101 附錄二:訪談大綱修正 102 附錄三:研究參與邀請函 103 表次 表3-1……………………………………………………………………41 表3-2……………………………………………………………………44 圖次 圖2-1……………………………………………………………………38 圖4-1……………………………………………………………………85

    壹、中文
    王瑤琴(2000)。印度。台北:城邦文化。
    林綺雲(2000)。生死學的領域。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9-28。台北:洪葉。
    林芝安(2004)。垂死之家的微笑天使。天下,300,322-325。
    林治平(2004)。生命的奧祕。載於林治平等著: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務,3-36。台北:心理。
    吳庶深(1987)。對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善終服務之探討。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庶深(1997)。國外「死亡學」(Thanatology)系所發展之分析,安寧照顧會訊,9(6),6-24。
    吳庶深(2002)。生死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林綺雲等主編:生死教育與輔導,3-16。台北:洪葉。
    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吳淑娟(2005)。高齡者的非正式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353-371。台北:師大書苑。
    余德慧(1993)。死生共觀。載於傅偉勳著: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附錄,330-34—330-37。台北:正中。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余安邦(2002)。每朶烏雲之後總有一道彩虹:死與生的對話。載於林綺雲、張盈堃等主編:生死教育與輔導,59-80。台北:洪葉。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李家同(1995)。讓高牆倒下吧。台北:聯經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1-126。台北:心理。
    陳榮基(2000)。臨終者的權利-夏花與秋葉。載於陳貞吟譯:臨終關懷,7-10。台北:商流。
    陳芳玲(2000)。師範校院死亡教育課程教學之探討。載於全國大專校院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4-6--4-16。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妤嘉(2002)。現代醫療對臨終關懷的衝擊與省思。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黃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業強。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Ⅱ-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業強。
    黃政傑等著(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鈺云(1999)。整體生命觀:以靈性經驗為中心的生態學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黃富順主編(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楊克平(1999)。臨終病患的生活品質。載於楊克平等編:安寧與緩和療護學概念與實務(第二版),71-88。台北:偉華。
    楊克平(2006)。自「臨終病患對療護的期望」論關懷倫理。哲學與文化,33(4),17-32。
    曾煥棠(2005)。認識生死學-生死有涯。台北:揚智。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台北:揚智。
    梅冬祺(1994)。天主教與社會關懷。載於宗教輔導論述專輯第一輯-社會服務篇,75-91。台北:內政部。
    湖中鴨(1993)。談志願服務人員的參與動機。社會工作論叢,2,33-35。
    趙可式(1997)。台灣癌症末期病患對善終意義的體認。安寧療護雜誌,5,51-61。
    趙可式(2002)。心靈需求的內涵。載於生命教育中心靈成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7-21。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啟源(1995)。台灣地區高齡志工及協助高齡者工作模式之研究。台北:雙葉。
    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廖愛華、賴秋絨(1999)。台灣中部地區某校護理老師及應屆畢業護生靈性需求初探。弘光學報,34,247-276。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受與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鄭曉江(2001)。生命終點的學問。台北:正中。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蕭雅竹(2002)。靈性概念認識與應用。長庚護理,13(4),345-351。
    蕭宏恩(2006)。「仁」與「兼愛」的臨終倫理。哲學與文化,33(4),87-103。
    蘇秋雲(2001)。安寧照顧志工照護經驗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羅寶鳳(2002)。職場中的成人學習:以救國團張老師的學習經驗為例。載於李瑛、趙長寧主編,成人學習:本土經驗的實踐,273-318。台北:師大書苑。
    釋慧開(2003)。現代人的生死與醫療情境之反思。生死學通訊,9,1-7。
    瀟月(2005)。德蕾莎修女:愛的智慧。台北:維德。
    貳、英文
    Bensley, K. B. JR.(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ence. Washington, D. C.: 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15 850)
    Baumgartner, L. M.(2001).An update on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In Merriam, S.B.(ed.),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15-23.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Crumbaugh, J. C. (1973). Everything to gain: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 Nelson-Hall Company.
    Colaizzi, P. F.(1978).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cal views it.In R.Valle & M.King (Eds.),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s for psychology,48-71.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1991).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Harper Perennial.
    Craig, M.(1994).Volunteer servic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11(2),33-35.
    Dewey,John(1938).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Elisabeth,B.(1994).Becoming a hospice volunte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11(2),27-32.
    Frankl, V. E.(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New York: Pocket Books.
    Frankl, V. E.(1965).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2nd ed.).New York: Alfred A. Knopf,Inc.
    Frankl, V. E.(1967). 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Frankl, V. E.(1975). The Unconscious God: Psychotherapy and The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Frankl, V. E.(1988).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2nd ed.).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Glass, J. Jr.&Trent, B.(1982). Death education:An adult education concern. Lifelong Learning, 5, 24-25.
    Marsick, V.J.,& Watkins, K.E.(1990).Informal and incidential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London: Routledge.
    Marsick, V.J.,& Watkins, K .E.(2001).Informal and incidential learning .In Merriam, S.B.(ed.),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25-34.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Mezirow, J. (1991).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iam, S.B.&Caffarella, R.S. (1999).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318-339.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Roessler, A. & Carter, H. & Campbell, L. & Macleod, R.(1999). Diversity among hospice volunte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16(5),656-664.
    Scrcochan, W. D.(1981).Promoting your health.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
    Smith, D. C.(1993).Exploring the religious spiritual needs of dying. Counseling and Values,37,71-177.
    Yalom, I. D.(1980).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Basic Books.
    參、譯著
    李安德原著,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桂冠。
    Alfons Deeken原著,王珍妮譯(2002)。生與死的教育。台北:心理。
    Corr,CA.,Nabe,CM.& Corr,DM.原著,張靜玉等譯(2004)。死亡教育與輔導。台北:洪葉。
    DeSpelder,LA & Strickland,AL原著,黃雅文等譯,(2006)。死亡教育。台北:五南。
    Elisabeth Kubler-Ross & David Kessler原著,張美惠譯(2001)。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台北:張老師。
    Eugene O’Kelly原著,張琇雲譯(2006)。追逐日光-一位跨國企業總裁的最後禮物。台北:商周。
    Frankl, Viktor E.原著,游恆山譯(1992)。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
    Kessler David原著,陳貞吟譯(2000)。臨終關懷。台北:商流。
    Lucinda Vardey編,高志仁、曾文儀、魏德驥譯(1996)。一條簡單的道路:德蕾莎修女的質樸之道。台北:立緒。
    Michael Polanyi&Harry Prosch原著,彭懷棟譯(1984)。意義。台北:聯經。
    Jan Selliken Bernard & Miriam, Schneider原著,王添源譯(1999)。死亡無懼。台北:臺灣中華。
    Jean Lugton & Margaret Kindlen 編,陳玉婷、陳施妮、陳瑞貞、楊翠雲、賴才雅譯(2002)。安寧照護。台北:五南。
    肆、網路資料
    行政院衛生署(2008),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死因統計結果摘要。檢索日期:2006年12月30日。http://www.doh.gov.tw/statistic/data/死因摘要/94年/94.htm
    權自強(2008)。MotherHuose垂死之家。檢索日期:2007年5月30日。http://www.motherhouse.org/index.php?page=4
    維基百科(2008)。印度教。檢索日期:2008年5月30日。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E6%95%99&variant=zh-tw),#.E5.8E.86.E5.8F.B2
    國際志工協會(2008)。垂死之家。檢索日期:2008年5月30日。http://tw.myblog.yahoo.com/jw!3ZgHLYCbBhbmxXHGRa_wkzQ-/archive?l=f&id=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