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謙業
Wu, Chien-Yeh
論文名稱: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for depressed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 林儷蓉
Lin, Li-Jung
口試委員: 林儷蓉
Lin, Li-Jung
孫頌賢
Sun, Sung-Hsien
劉美珠
Liu, Mei-Chu
口試日期: 2023/07/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身心動作教育憂鬱傾向身體覺察大學生
英文關鍵詞: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Depressed, Awareness, College students
研究方法: 混合式設計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7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20年資料顯示,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約占臺灣總人口的8.9%,其中三十歲以下的人數更是在五年間成長率為43.3%。以認知行為理論談論憂鬱的狀態,發現其原因源自於認知-情緒-行為三者的相互影響。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似乎較少提及行為影響認知與心理的可行性,而身心動作教育是透過動作來檢視自我個體的結構、動作、感受等身心覺察的教育過程,認為每個動作皆有想表示的內容,包括:個人意圖、情緒以及想法。因此本研究目的為: (一)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課程接受程度; (二)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覺察生理感受的影響;(三)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憂鬱症狀的影響; (四) 探討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產生自我覺察對負面情緒的影響。本研究為混合式設計研究,採便利取樣的方式於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進行招募,並以年齡介於18~25歲及「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進行初步篩選,篩選出量表结果分數介於36分到51分具有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質性資料以教學省思日誌、課程錄影紀錄、課後回饋單、訪談紀錄表、觀察員紀錄表為主;輔以量化資料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身心覺察能力量表,作為評量、討論。本研究結果主要為: (一) 大學生個案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學習良好;(二) 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大學生之生理具有正面效果; (三) 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效果; (四)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能提高對負面情緒自我覺察。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aiwan'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in 2020,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Taiwan accounts for 8.9%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under the age of 30 has even increased by 43.3%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When using cognitive-behavioral theory to discuss the state of depress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ause of originates is from the interplay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t seldom mentions the feasibility of behavioral influence on cognition and psychology. However,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process to examine the structure, movements, feelings, and other physical and mental perceptions of the self through actions. It believes that each action has an intended meaning, including personal intentions, emotions, and thoughts. Therefor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investigate the acceptance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on 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epressive tendency; (2)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on the physiological feeling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epressive tendency; (3)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on the symptom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epressive tendency; and (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lf-awareness produced by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This study is a mixed-methods research. The recruitment was conducted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argeting individuals aged 18 to 25 years old.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was based on Tung’s Depression Inven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participants with scores ranging from 36 to 51, indicating a tendency towards depression, were selected.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mainly based on teaching reflection journals, course video records, after-school feedback sheets, interview transcripts, and observer transcripts; and were supplemented by the quantitative data collected from Tung’s Depression Inventory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omatic Awareness Scale, used for evaluation and discu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1) the college students had a good degree of learning in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2)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depression-prone university students; (3)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depression-prone university students; (4)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could improve the self-awareness of negative emotion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定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之重要性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憂鬱傾向 7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 15 第三節 覺察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人員 4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3 第四節 課程設計 4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9 第六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5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6 第一節 個案背景資料 56 第二節 課程實施狀況 58 第三節 課程接受度與學習狀況 87 第四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生、心理之情形 9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1 附錄 127

    Human Kinetics (2014)。休閒遊憩概論 (林儷蓉譯)。禾楓書局。(原著出版於2013年)
    Ronald J.Comer (2012)。變態心理學 (林美吟譯)。心理。(原著出版於2010年)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 (臺灣精神醫學會譯)。合記圖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年)
    方仁君 (2016)。完形治療中的「覺察」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62,25-2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6846478-201602-201602230013-201602230013-25-28
    王偲潔 (2007)。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不同專項運動員運動能力及身體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 (2008)。心理學。學富文化。
    王鵲惠、聶喬齡 (2016)。做運動,解憂愁探討身體活動對憂鬱症之影響。體育學系學刊,15,1-1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a0000434-201608-201612060011-201612060011-1-13
    古永利、張永源、唐子俊、龍佛衛、陳能清、孫家瑞 (2010)。憂鬱認知模式中不同認知因子關係之檢驗。中華心理學刊,52(1),47-56。https://doi.org/10.6129/CJP.2010.5201.03
    朱真儀 (2003)。精神科從業人員對運動介入憂鬱政治療之知覺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余文章、洪偉欽 (2009)。運動與憂鬱症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1),228-234。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8.1.24
    余淑惠 (2012)。身心動作教育融入小團體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余豎文 (2020)。認知行為治療。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5(11),314-31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P20090727001-202011-202011300012-202011300012-314-319
    吳泰榕 (2008)。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臺東漁村社區國小高年級健康與體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宋曜廷、潘佩妤 (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2073753X-201012-201307090011-201307090011-97-130
    李昭慶 (2000)。憂鬱症與運動。大專體育,50,82-88。https://doi.org/10.6162/SRR.2000.50.21
    李晉邦 (2020)。精神醫學的絕地武士-電痙攣(ECT)治療。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通訊,19(2),9-10。https://doi.org/10.6498/EA.201810_25(9_10).7
    汪興雨 (2016)。憂鬱症當事人在心理動力取向諮商中的轉化性客觀經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沈孟萱 (2016)。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高職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改善柔軟度及提升身體覺察能力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周百柔 (2013)。憂鬱症運動治療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2),200-207。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201308.12.2.20
    林大豐、劉美珠 (2003)。身心學 (Somatics) 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索。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249-272。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03055155&ji%5B0%5D=%E8%87%BA%E6%9D%B1%E5%A4%A7%E5%AD%B8%E9%AB%94%E8%82%B2%E5%AD%B8%E5%A0%B1&q%5B0%5D.f=KW&q%5B0%5D.i=%E8%BA%AB%E9%AB%94&page=2&pageSize=1&orderField=score&orderType=desc
    林大豐、劉美珠 (2007)。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上)。五南出版社。
    林作慶、張志銘 (2015)。大學生規律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憂鬱指數之關係-以大葉大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9(4),36-46。https://doi.org/10.29423/JSRR.201506_9(4).0003
    林怡妤 (2017)。動物輔助活動對憂鬱傾向青少年之影響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802
    林冠儀 (2012)。憂鬱傾向兒童在藝術治療歷程中表現與轉變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林柔廷 (2010)。探討音樂治療對於青少年憂鬱症狀及自殺行為之改善成效 [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https://doi.org/10.6831/TMU.2010.00115
    林珈如 (2010)。存在心理治療與《道德經》之相關概念探討-以Yalom理論為主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林淑惠、黃韞臻 (2009)。臺灣中部地區大學生獨處能力、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 (1),33-62。https://doi.org/10.7044/NHCUEA.200906.0033
    侯明玉 (2012)。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胡君梅 (2012)。正念減壓團體訓練課程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
    張家銘 (2009)。嘉義市老年人休閒運動參與程度、心流體驗、生活滿意、憂鬱程度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42(3),113-129。https://doi.org/10.6222/pej.4203.200909.0908
    張惠閔 (2014)。應用正念瑜珈對老年人憂鬱傾向改善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張馥媛 (2012)。憂鬱症的團體心理治療:概念與療效研究之探討。臺灣心理諮商季刊,4(3),17-32。chrome-extension://efaidnbmnnnibpcajpcglclefindmkaj/http://jicp.heart.net.tw/article/TCQ4-3-2.pdf
    曹雯芳 (2007)。身體覺察能力量表編製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曹德弘、吳惠瑩 (2009)。身體活動與憂鬱症。大專體育,103,147-153。https://doi.org/10.6162/SRR.2009.103.21
    許建坤 (2009)。身心動作教育對基層員警工作壓力紓解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郭亞民 (2017)。身心動作教育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生活品質與運動能力之研究對象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陳立奇 (2020)。緩和療護病人之憂鬱症藥物治療。北市醫學雜誌,17(4),402-411。https://doi.org/10.6200/TCMJ.202012_17(4).0005
    陳金定 (2005)。完形治療理論-症狀之形成與治療改變之歷程。輔導季刊,41 (2),54 – 63。https://doi.org/10.29742/GQ.200506.0008
    陳金燕 (2003)。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之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心理研究,18,59-8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15609251-200306-x-18-59-87-a
    陳俊欽 (無日期)。憂鬱≠憂鬱症-憂鬱症的成因。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2024年7月18日擷取於https://www.reangel.com/Article.php?LI=182
    陳貞蓉 (2013)。護生憂鬱情緒與中國五行音樂治療的成效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慈濟大學。
    陳惠美、黃雅鈴 (2005)。園藝治療之理論與應用,中國園藝,51(2),135-144。https://doi.org/10.6964/JCSHS.200506.0135
    陳惠美、許正典 (2009)。遊憩治療對憂鬱症治療效果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7(1),68–81。https://doi.org/10.6746/LIR.200903_7(1).0004
    陳韶華、廖威彰、黃艾君 (2012)。探討運動與β-腦內啡之相互作用關係。交大體育學刊,3,53-59。https://doi.org/10.6462/JCDPE.201206.0053
    黃淑珍 (2005)。覺察–完形團體中個人改變的契機。諮商與輔導,238,32-34。https://doi.org/10.29837/CG.200510.0011
    黃淑儀、宋惠娟 (2016)。憂鬱之概念分析。榮總護理,33(2),204-211。https://doi.org/10.6142/VGHN.33.2.204
    黃創華 (1992)。內外刺激的覺察習慣與心理適應的關係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黃傳永、賴美言、陸雅青 (2011)。表達性藝術治療對憂鬱情緒兒童之團體輔導效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2(1),21-52。https://doi.org/10.6336/JUTe/2011.42(1)2
    黃耀宗 (2000)。運動在臨床上應用於心理疾病的治療。中華體育季刊,14(3),87-93。https://doi.org/10.6223/qcpe.1403.200012.1812
    楊曉媚 (2007)。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適應能力對其憂鬱傾向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溫育瑄 (201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改善失智症照顧者照顧負荷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葉雅馨 (2005)。當大學之門變成藍色大門。大家健康,232。https://healthforall.com.tw/?action=article_in&id=2978
    董氏基金會 (2022)。大學生主觀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https://www.etmh.org/Depression/show_more?id=210804169cc14ecb9e8e8268146d033f
    趙學瑾、陳坤檸 (2008)。憂鬱症患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以元極舞為例。大專體育學刊,10 (1),47-61。https://doi.org/10.5297/ser.200803_10(1).0004
    劉美珠 (2002)。身心適能 (Somatic Fitness)。中華體育,16 (4),134-141。https://doi.org/10.6223/qcpe.1604.200212.2218
    劉美珠 (2005)。從身心學 (Somatic) 反思學校舞蹈專業者對「身體」與動作」的認知。臺灣舞蹈研究,2,112-148。https://doi.org/10.6303/TDRJ.200506_(2).0003
    劉美珠、林大豐 (2001)。體育理論基礎經典叢書緒論手冊(上)。教育部。
    劉婉如 (2011)。藝術治療團體諮商方案對大學生憂鬱傾向之成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衛生福利部 (2015)。認識憂鬱 面對憂鬱 擺脫憂鬱-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衛生福利部。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428-1360-107.html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2021, 11月19日)。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政府資料開放平臺。取至https://data.gov.tw/dataset/146577。
    薛文傑、葉佳祐、顏銘漢、林可寰、陳菊珍、徐玉英 (2009)。淺談抗憂鬱劑之治療。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4(5),160-166。https://doi.org/10.6965/FMPMC.200905.0160
    鍾佳蓁 (2022)。嬋柔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結構、身體與情緒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鍾晏瑜 (2010)。園藝治療活動對高中生憂鬱評量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簡佳璋、林季宏、龍佛衛、曾冬勝 (2006)。憂鬱症生物成因與藥物基因學之探討。當代醫學,33(10),831-837。https://doi.org/10.29941/MT.200610.0011
    羅家倫 (2017)。園藝治療與運動治療對於改善銀髮族憂鬱及自尊低落之成效研究。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5(4),299–312。https://doi.org/10.6283/JOCSG.201712_5(4).299
    蘇倫慧 (2016)。心理劇介入對憂鬱傾向大學生之成效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Feldenkrais, M. (1972). 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Harper & Row, Publishers.
    Hanna, T. (1983). The body of life. Healing Arts Press.
    Lucy Lidell (1987). The Sensual Body: The Ultimate Guide to Body Awareness and Self-fulfilment.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