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佩芬
Liu, Pei-Fen
論文名稱: 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與自我決定動機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為例
A Study of Experiences in Service Learning and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An Exampl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雪梅
Chang, Sheue-Mei
口試委員: 張雪梅 劉若蘭 李育齊
口試日期: 2021/07/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自我決定動機服務學習服務學習歷程經驗國中生
英文關鍵詞: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 service learning, service learning experienc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研究方法: 準實驗設計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78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為了解國中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自我決定動機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上的差異。本研究以北部某一所國中七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出217份問卷,回收篩選後共得209份有效問卷。
    本研究依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有約六成的國中生表示在沒有升學需求或學校規定下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學習。
    二、國中生參與服務自我決定動機以內在動機與外在調節為主。
    三、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較未參與課程方案的國中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
    四、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後自我決定動機內化程度高。
    五、女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有較高的自我決定程度。
    六、未來願意繼續參與服務的學生有高的自我決定程度。
    七、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準備、服務、反思」歷程經驗相較「慶賀」為佳。
    八、女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
    九、未來願意繼續服務的學生有較佳的服務學習歷程經驗。
    十、服務學習歷程經驗佳的國中生自我決定程度高。

    This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s and service learning experience in participating in service and service learning,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s and servic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seventh grade students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orth Taiwan were surveyed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217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a total of 20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fter screening.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About 60%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xpressed they are willing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future even though there is no entrance requirement or school rule.
    2、 The self-motiv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service is mainly rely on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external adjustment.
    3、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program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than students who did not participate in the curriculum program.
    4、 The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highly internalized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service learning curriculum program.
    5、 Girls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in participating in service and participating in service learning.
    6、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rvice in the future have a high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7、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experience participating in service learning "preparation, service, reflection" is better than "celebration".
    8、 Girls have good experience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service learning process.
    9、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continue to service in the future have better service learning experience.
    10、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good service learning experience have high degree of self-determinatio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服務學習相關概念 11 第二節 服務學習的課程方案 28 第三節 服務學習的參與動機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假設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國中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背景經驗分析 65 第二節 國中生參與服務與參與服務學習的自我決定動機分析 69 第三節 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與其自我決定動機分析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7 參考文獻 110 中文部份 110 英文部份 113 附件一:「國中生參與服務自我決定動機」前測問卷 115 附件二:「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歷程經驗與自我決定動機」後測問卷 117

    一、中文部份:
    王少云(2017)。服務學習與志願服務比較及學校課程融入服務學習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23-43。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8)。心理學(第二版)。台北市:學富文化。
    吳曉宣(2006)。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沈六(1997)。䏜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沈佳敏、林麗娟(2009)。圖書館服務學習動機與觀感。大學圖書館,13(1),
    139-165。
    林永豐(2019)。邁向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台北市:五南。
    林至善、林義雄、陳金貴、陸宛蘋、曾華源、劉正鳴、賴兩陽、闕漢中(2002)。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玫君(2015)。服務學習參與動機與社會承諾之關係研究:自我肯定及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體驗教育學報,9,82-115四
    林珮萱(2013)。21世紀人才必備的8大素養3大關鍵能力。遠見雜誌。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17667
    林國楨、林皓文、黃偉立、劉秀嫚(2018)。高中生服務學習的自我決定動機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體驗教育學報,11,71-92。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銘雄(2020)。 服務學習如何培養企業最愛大學生職能初探。學生事務與輔導,59(1),1-6。
    林慧亭、林明宗、邱翼松(2006)。參與體育志工動機之初探。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276-286。
    姚卿騰、曾建興(2018)。中高齡參與社區服務學習動機及改變歷程之初探—以高雄市為例。華醫學報,48,85-103。
    徐寶珠(2016)。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為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許芳菊(2006)。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台北市:天下雜誌。
    許建民、范良誌(2011)。以自我決定理論探討體育志工參與動機過程模式之研究。體育學報,44(4),549-570。
    許建民、許嘉君(2017)。運動員的蛻變-參與志願服務動機歷程的轉變。臺大體育學報,41-56。
    許家驊(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核心素養導向教學策略之理念、設計實務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13-18。
    陳敏銓(2016)。十二年國教服務學習時數政策下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教育研究學報,50(2),73-99。
    張同廟(2011)。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之動機、阻礙因素與滿意度研究—以六所私立大學校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8(1),1-34。
    張同廟(2012)。大學生參與不同服務學習課程之動機、阻礙與滿度關係比較。聯大學報,9(2),71-92。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雅涵(2015)。服務學習融入國中公民行動取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https://www.k12ea.gov.tw/Tw/Common/SinglePage?filter=11C2C6C1-D64E-475E-916B-D20C8389634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領域。台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https://www.k12ea.gov.tw/Tw/Common/SinglePage?filter=11C2C6C1-D64E-475E-916B-D20C8389634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6)。服務學習教師手冊(第二版)。台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前教育署。
    馮莉雅(2013)。國中推動服務學習成效與困境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44-51。
    游源忠、張菽萱、吳清山(2015)。服務學習融入高中綜合活動課程的統整設計與實施之實務探討-以某國立高中為例。中等教育,66(2),126-149。
    黃玉(2001)。䏜務學習—公民教育的真體實踐。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2(3),20-42。
    黃玉、嚴秋蓮、劉若蘭﹙2016﹚。服務-學習理念與特質。載於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編,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第二版,pp. 4-15)。臺北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楊怡婷(2013)。「服務學習」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之爭議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88-90。
    新北市教育局(2021)。校務行政系統。新北市:教育局。https://esa.ntpc.edu.tw/
    蔡清田(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修的核心素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8-12。
    劉定綱(2019)。學生與家長們,你們真有讀懂108課綱嗎?聯合新聞網。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5794/4248605
    劉若蘭(2013)。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與公民參與之關係。教育研究月刊,227, 18-29。
    劉若蘭(2016)。融入社會議題䏜務學習課程發展歷和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9(3),113-138。
    劉若蘭、李育齊(2018)。國中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方案歷程經驗、服務投入態度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1(2),141-168。
    劉翠芬(2005)。大專生參與校園志願服務的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大專院校諮商中心志工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瓊華(2009)。捲動臺灣社會力:談服務學習的理念及其在社區參與上的實踐。網路社會學通訊,81。
    歐鎮寬(2007)。台北市公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服務的參與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簡嘉菱、程炳林(2013)。環境目標結構、自我決定動機與學業情緒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44(3),713-734。
    二、英文部份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 268.
    Fertman ,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Jocoby, B.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Ryan, R. M., & Deci, E. L.(2020).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from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Definitions, theory, practices, and future directon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1, 1-11.
    Shahar, G., Henrich, C. C., Blatt, S. J., Ryan, R., & Little, T. D. (2003). Interpersonal relatedness, self-definition, and their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A theoric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9(3), 470–483.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 Sigmon& others (Ed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 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Vallerand , R. J., & Bissonnette, R. (1992). Intrinsic, extrinsic, and amotivational syles as predictors of behavior: A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599-6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