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杰儒 Yang, Jye-Ru |
---|---|
論文名稱: |
現代風景的觀光轉譯:臺灣日治時期美術作品中的觀光地景與旅遊 Sightseeing Translations of Modern Landscapes: Tourism Landscapes and Travel in Artwork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口試委員: |
廖新田
Liao, Hisn-Tien 賴嘉玲 Lai, Chia-Ling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口試日期: | 2022/01/1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3 |
中文關鍵詞: | 臺灣美術史 、日治時期 、臺灣八景 、現代化 、觀光地景 、風景畫 、旅遊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 Art History, Japanese Colonial Rule, Eight Views, Modernization, Tourism Landscape, Landscape Painting, Travel |
研究方法: | 紮根理論法 、 歷史研究法 、 文件分析法 、 內容分析法 、 文化研究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8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9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895年日本治臺後,將明治維新全盤西化的模式移植到臺灣,其中包含工業建設、經濟發展與教育推廣等項目,而觀光旅遊的蓬勃發展亦為其一。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臺灣八景」票選活動,最終選出臺灣八景、二別格與十二勝,這也讓票選出來的觀光景點飛快地進入大眾視野。此外,日殖政府以此種「現代化」為名的大規模開發,致使臺灣快速成長,從傳統的農業社會轉向現代的工商社會。在這樣背景下的地理景觀,不單是自然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呈現,也是社會文化建構下的產物,成為「現代化」成果最鮮明的時代表徵。
新式的地理景觀吸引當時人們的目光,城鄉與階級的差異逐漸打破,在畫家筆下亦出現全然不同的視覺景觀。這間接影響過去純美術創作的藝術家對於風景的形塑、美麗的風光以及現代化建設促使他們從過往學院與畫室風格跳脫出來,開始了追尋風景的寫生創作,因而留下諸多著名的美術作品。本文試圖以日治時期(1895-1945)具觀光地景元素之圖像作為研究對象,以藝術史學的角度出發,並採用相關視覺材料作為輔助。進行整體美術作品研究時,主要以風格分析作為方法,輔以圖像學(Iconography)詮釋其象徵意義。
此外,運用符號學(Semiotics)理論搭配文化研究相關學說,試圖探討作品中地景圖像的符號性,以及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描繪、設計,賦予其特殊的符號性意涵,解析日治時期藝術家與觀光景點之間的連動關係,試圖梳理日治時期藝術家對於觀光景點的定義與表現。透過本研究也冀望促進臺灣美術的新面貌,開拓觀光地景與日治時期新美術發展之間的關係。
In 1895, when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government brought the success of the “Meiji Restoration” with it to help Taiwan flourish. With this idealis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industry, architecture and even tourism accelerated in Taiwan. In 1927, Taiwan Daily News held the “Eight Views of the Taiwan Ballot”, which was voted for the “Eight Views of the Taiwan Ballot” and included the “Twelve Spots” and “Two Special Views”. These events also brought the tourism landscape rapidly into public view. In Taiwan’s large-scale urban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equates to economic growth which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what once wa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mmunity into an industrial society. Set against this backdrop, ‘’Landscapes’’ are not only a manifes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but also proof of Taiwan’s period of Modernization.
This novel landscape has captivat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inspired many artists. Different elements related to landscapes appear in the painter’s works. 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have attracted artists to go outside to sketch the natural, and produce distinct themes of tourism landscape.
My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 is to conduct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tourism landscape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and analy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ourism landscape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art industry. Furthermore, I aim to use semiotics theory, iconography theory and cultural theory to illustrate how an artist gives special symbolic meaning to their work by depicting tourism landscapes. The results seek to explain images with tourism landscap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一、中文
(一) 專書
Barhes, Roland著,熬軍譯,《流行體系》,臺北:桂冠圖書,1998年。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2004年。
Bill, Laws著,古又羽譯,《改變歷史的50條鐵路》,臺北:積木文化出版,2018年。
Erva, Chambers著,李宗義、許雅淑譯,《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臺北:游擊文化,2019年。
Fiske, John著,張錦華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2002年。
Foucaul, Michel著,劉北成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
Hidegger, Martin著,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Juliana, Mansvelt著,呂奕欣譯,《消費地理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16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René Wellek著,《近代文學批評史1750-1950》,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Saussure, Ferdinad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Taine H. A.著,傅雷譯,《藝術哲學》,臺中:好讀出版社,2004年。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Urry, John著,江芊綺譯,《消費場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Urry, John著,黃宛瑜譯,《觀光客的凝視3.0》,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小田俊郎著,洪有錫譯,《臺北醫學五十年》,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王同茂,《美麗之島-臺灣古地圖與生活樣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
王佐榮,《看見李火增Ⅲ:這些人與那些人.臺灣1935~1945》,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1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1998年。
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年。
王詩琅,《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篇》,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王慧君,《臺北歷史・空間・建築》,臺北:左岸出版社,2019年。
未光欣也著,辛如意、高泉益譯,《臺灣歷史: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臺北:致良出版社,2012年。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文獻會,1998年。
白雪蘭,《石川欽一郎師生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年。
白雪蘭,《礦城・麗島・倪蔣懷》,臺北:雄獅美術,2003年。
白適銘,《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第一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9年。
白適銘,《日盛・雨後・木下靜涯》,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7年。
白適銘,《世外遺音—木下靜涯舊藏畫稿作品資料研究》,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7年。
白適銘主編,《台灣美術通史(中英文版)》,臺北:麗文圖書出版社,2022年。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江衍疇,《礦工・太陽・洪瑞麟》,臺北:雄獅美術,1998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乾郎,《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遠流,2003年。
李欽賢,《俠氣・叛逆・陳植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年。
李欽賢,《斯土繪影1895-1945》,臺北:立虹出版社,1996年。
李欽賢,《臺灣風景繪葉書》,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李銘輝、郭建興,《觀光遊憩資源規劃》,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1958年。
林育淳,《油彩・熱情・陳澄波》,臺北:雄獅美術,1998年。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地區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95年。
林曼麗,《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美術,2015年。
林曼麗、顏娟英、蔡家丘等人著,《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圖錄》,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20年。
林淑慧,《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林麗雲,《山谷跫音-臺灣山岳美術圖像與呂基正》,臺北:雄獅出版,2004年。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臺北:雄獅美術,2004年。
邱琳婷,《臺灣美術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
施淑宜,《海國圖索:臺灣自然地理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出版社,1996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洪致文,《珍藏世紀臺灣鐵道・地方鐵道篇》,臺北:時報文化,2001年。
洪致文,《珍藏世紀臺灣鐵道・幹線鐵路篇》,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洪致文,《臺灣鐵道印象:鐵道歷史》,臺北:南天出版社,1998年。
洪致文、古庭維,《百年輪轉・臺灣鐵道》,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5年。
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徐逸鴻,《圖說日治臺北城》,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3年。
許悅玲,《旅遊與觀光概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惠玉,《鄉園・彩筆・李澤藩》,臺北:雄獅美術,1994年。
陳榮華,《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傅朝卿,《日治時期臺灣建築》,臺北:大地地理,1999年。
富田昭次著,廖怡錚譯,《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臺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臺灣SHOW》,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黃光男,《鄉情・美學・藍蔭鼎》,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年。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1989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地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2002年。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廖瑾瑗,《在野・雄風・張萬傳》,臺北:雄獅美術,2004年。
趙毅衡,《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舜仁,《臺灣七大經典車站建築圖集》,臺北:文建會,2001年。
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書房,2010年。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4年。
鄭芳和,《勇者・精進・楊啟東》,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年。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伯亞出版社,1990年。
蕭瓊瑞,《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臺北:藝術典藏家庭,2000年。
蕭瓊瑞,《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年。
顏娟英,《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臺北:雄獅美術,2005年。
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美術,2001年。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美術,1998年。
顏娟英,《臺灣美術全集1-陳澄波》,臺北:藝術家,1992年。
顏娟英、黃琪惠、廖新田,《臺灣的美術》,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年。
羅秀芝、連森裕著,《臺灣美術發展史全集-新竹、苗栗地區》,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蘇明如,《文化觀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蘇昭旭,《臺灣鐵路車站圖誌:全臺294個現有車站完整記錄》,臺北:人人出版社,2002年。
蘇碩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臺北》,臺北:群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年。
(二) 學位論文
川村洋介,《日治時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的臺北市意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江明惠,《觀光・凝視・阿里山:以日治時期臺灣漢詩文與圖像為分析場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仁傑,《阿里山林業鐵道研究(1896-191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品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臺灣鐵路站體考證研究 —以「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為出發點》,臺中:靜宜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林文通,《日治時期始政三十年紀念展覽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淑華,《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之研究(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林雅慧,《「修」臺灣「學」日本:日治時期臺灣修學旅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煥嘉,《異化風景-都市中的懸疑與逐漸隱沒的軌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2016年。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臺北圖像與城市空間》,臺北: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治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所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1993年。
張世朋《日治時期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俊翔,《臺灣鐵道文化資產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彰化扇形車庫為例》,臺中: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2009年。
張倩容,《日治時期臺灣的觀光旅遊活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雅綿,《失衡的森林:戰爭體制下的太魯閣林業開發(1941-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莊家懿,《布雷根茨音樂節藝術觀光:臺灣觀光客的文化消費與實踐》,臺北:師大觀光所碩士論文,2019年。
郭淇緯,《消費凝視,凝視消費-以凝視奇觀進行的收編與實踐: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為例》,臺北: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志梧,《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宜蘭地景個案》,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論文,1998年。
陳宜君,《旅遊圖像的建構與複製-以「北歐旅遊書籍」為例》,臺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2011年。
陳衍秀,《日治時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風景論述:一個考古學的閱讀》,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瑛璟,《視覺消費:以觀光凝視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黃俊融,《日治時期鐵道餐旅文化之研究(1908-1945) -以「鐵道餐飲」與「鐵道旅館」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2012年。
黃舒品,《帝國觀看下的「臺灣」:日本文化人旅遊紀行中的權力論述、地方與性別》,臺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頌英,《觀光圖像下的地方建構與再現》,臺北: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潘郁雯,《臺灣「始政紀念繪葉書」文化意涵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蔡家丘,《草枕:日治前期日本來臺書畫家的創作與遊歷(1908-1927)》,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榮任,《一種傅科權力技術的歷史建構-從臺灣日治神社到戰後忠烈祠》,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蔡龍保,《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鄭孟喬,《日治時期臺籍西洋畫家圖像中的產業轉變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西洋美術史組,2013年。
盧建成,《臺灣觀光地景的建構與意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蕭怡珊,《南島・繁華・勝景—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與《臺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謝明峰,《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車站類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建築學系,2000年。
(三) 期刊論文
王白淵,〈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第3期第4卷,1995年3月,頁42-43。
白適銘,〈「寫生」與現代風景之形構― 陳澄波早年(1913-1924)水彩創作及其現代繪畫意識初探〉,收錄於《阿里山之春:陳澄波與臺灣美術史研究新論》,創價藝文中心委員會編輯部編,臺北:勤宣文教基金會,2013年,頁 92-131。
白適銘,〈都市化、現代生活與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當代書寫〉,《臺灣美術》第81期,2010年7月,頁18-39。
池田敏雄文,〈新版臺北風物圖繪-萬華〉,《文藝臺灣》,2卷5期,1941年,頁18-19。
宋玉真、陳怡玲,〈文法解讀-日治時期臺灣鐵道車站空間的形式與機能〉,《建築學報》第86期,2013年,頁33-49。
李美玲,〈「故鄉」與「異鄉」-論陳永森和林之助膠彩畫中臺灣風景〉,《臺灣美術》第113期,2018年7月,頁49-68。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7期,2014年,頁123-240。
凌宗魁,〈「辰野式」的源流與影響—臺灣近代建築中紅白橫條帶飾風格的世界譜系〉,《建築學報》第85期,2013年,頁57-75。
留啟群,〈神魂到國魂:日治到戰後臺灣都市地景塑造與都市圖像中的國家意識〉,《臺灣美術》第82期,2010年10月,頁22-39。
高鼎翔、劉舜仁,〈治時期臺鐵官舍建築平面構成法則之初探〉,《建築學報》32,2000年,頁65-86。
張家綸,〈評介《折射的現代性:日治時期 臺灣的視覺文化與認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1期,2009,頁223-244。
張碧君,〈古蹟地景、國族認同、全球化-以新加坡中國城為例〉,《地理學報》第71期,2013年,頁29-47。
盛鎧,〈《圓山附近》與《南街殷賑》中的審美意識和空間意涵:郭雪湖畫藝的現代性〉,《臺灣美術》第75期,2009年1月,頁4-19。
盛鎧,〈裏町人生:臺灣日治時期美術與文學中的後街風貌美〉,《臺灣美術》第85期,2011年7月,頁4-19。
盛鎧,〈臺灣美術中城市街景現代性與反現代性:從陳澄波到侯俊明〉,《臺灣美術》第98期,2014年10月,頁22-45。
郭澤寬,〈「空間」與「地方」:「省政府文藝叢書」中外省作家的臺灣經驗書寫〉,《東華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頁121-155。
陳宗文,〈社會學之眼:在馬內的《鐵路》中重新發現社會學〉,《歐美研究》第四十九卷第一期,2019年,頁75-141。
陳美靜,〈帝國城邊風景-日治時期大稻埕裡的「後巷」風景畫探析〉,《臺灣美術》第110期,2017年10月,頁47-68。
陳凱雯,〈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收入於《臺灣學研究》第十期,2008年12月,頁75-96。
黃淑玲,〈國族打造與國家品牌化:臺灣觀光論述的本土化〉,《中華傳播學刊》第31期,2017年6月,頁79-115。
楊永源,〈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3期,2008年,頁73-129。
楊杰儒,〈臺灣都市之現代化構建:論日治時期郵戳、繪葉書中的新式地景〉,《傳播文化》第21期,2021年12月,頁70-90。
葉龍彥,〈1908年臺灣觀光史上的意義〉,《臺北文獻》第151期,2005,頁103-135。
廖新田,〈主體與溝通:臺灣美術的後殖民思考〉,「東南亞與臺灣:視覺藝術的現代性與後殖民表現」國際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
廖新田,〈再現臺灣—臺灣風景畫的視覺表徵〉,《臺灣美術》65期,2006年,頁16-31。
廖新田,〈陳澄波藝術中的摩登迷戀〉,《雕塑研究》第14期,2015年,頁1-41。
廖新田,〈殖民時期「自然」臺灣和「文化」臺灣的轉變:以椰子樹圖像為例〉,「文化行動,重塑風景-【後植民計畫】展覽論壇」,臺北當代藝術館。
蕭怡珊,〈異域風土的觀察—日治時期日籍畫家臺灣名所繪〉,《臺灣美術》94期,2013年,頁42-57。
賴明珠,〈日據時代臺灣東洋畫的啟蒙師—鄉原古統〉,《現代美術》,卷56,1994年,頁56-65。
謝世英,〈由鄉原古統「臺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看日治臺北現代化生活〉,《歷史文物》,第1卷197期,2019年,頁71-81。
顏娟英,〈日據時代臺灣美術史年表〉,《藝術學》第八期,1992年,頁57-98。
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年,頁179-206。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的旅遊活動社會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年6月,頁167-209。
(四) 公文檔案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7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2。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史(上卷)》,東京: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0。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名所案內》,臺北:江里口商會,1908。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史(下卷)》,東京: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史(中卷)》,東京: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1。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大正13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4。
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影饗:臺灣老照片圖集》,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
(五) 報刊史料
《臺灣日日新報》
1899年12月16日,許又銘,〈共進會日記〉。
1901年5月24日,汪式金,〈內地觀光日記〉。
1903年6月19日,劉鴻光,〈東遊日記〉。
1907年3月6日,小林松僲,〈花不見日記〉,第5版。
1907年10月26日,林維朝,〈日光探勝〉。
1915年8月21日,〈博物館之新〉,第6版。
1924年11月30日,夕刊2版。
1925年4月12日,石川欽一郎,〈臺北建築物(上)〉,第3版。
1925年4月13日,石川欽一郎,〈臺北建築物(下)〉,第3版。
1927年8月1日,第4版。
1927年8月27日,第4版。
1929年11月,井手薰,〈臺北の都市美〉。
1934年6月9日,〈新竹市の特種演習豫行〉,夕刊版2。
1937年7月,尾崎秀真,〈臺灣四十年史話〉。
1937年7月,尾崎秀真,〈臺灣四十年史話〉。
1940年4月8日,石川欽一郎,〈小南門〉,第5版。
《東京日日新聞》
1927年6月12日,第2版。
《郡志》
年代不詳,作者不詳,〈雜記志〉外紀卷十二。
《文藝臺灣》
1941年3月,濱田隼雄,〈公園之圖〉。
1941年8月,池田敏雄文,〈新版臺北風物圖繪-萬華〉,2卷5版。
《臺灣時報》
1932年5月,石川欽一郎,〈薰風榻〉。
1933年10月,作者不詳,〈臺灣博物館見物〉。
1935年6月,石川欽一郎,〈臺灣風光的回想〉。
1937年7月,西川榮一,〈臺灣鐵道驛列傳〉。
1940年6月,立石鐵臣,〈臺北素描-車站〉。
1927年1月,石川欽一郎,〈東西閑話〉。
《臺灣教育》
年代不詳,立石鐵臣,〈美術常設館の設立其の他〉, 388號。
(六) 網路資源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北美館館藏資料庫
https://www.tfam.museum/inde×.asp×?ddlLang=zh-tw
南美館廣藏資料庫https://www.tnam.museum
國美館館藏資料庫https://www.ntmofa.gov.tw
國家文化資料庫系統http://nrch.cca.gov.tw/ccahome/photo/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
臺展資料庫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jsp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臺灣歷史珍藏e點通http://jdlib.ntl.gov.tw/
認識陳澄波 -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https://chenchengpo.dcam.wzu.edu.tw/AboutCCp_intro.php
二、外文
(一) 專書
Brendon Piers, Thomas Cook:150 years of popular tourism, London: Secker & Warburg. 2010.
Peter Burke, Eye witnessing: The Use of Image as Historical Evidence,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01.
志賀重昂,《日本風景畫論》,東京:岩波出版,1995年。
(二) 期刊論文
Judith Adler, "Origins of Sightseeing,"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16 (1989), pp.7- 29.
John K. Walton, "The Demand for Working-Class Seaside Holidays in Victorian England, "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 34, No. 2 (1981), pp. 24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