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明謙 Shen, Ming-Cian |
---|---|
論文名稱: |
釋德清莊學思想體系重構 |
指導教授: | 顏崑陽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釋德清 、莊子內篇註 、詮釋方法 、觀老莊影響論 、以佛解莊 、體系重構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02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0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試圖以釋德清的莊學思想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中構築莊學研究或莊學史書寫的方法學意識。現有相關莊學經典詮釋研究或莊學史書寫,普遍存在方法學缺乏或援借外國理論(如詮釋學)的現象,但作為現代化的學術研究,方法學乃不可或缺的基礎;然而中文系對此卻沒有足夠的訓練,因而在論文寫作時,僅能採用如文獻對比法、義理對比法這類基本研究方法。本論文試圖以顏崑陽先生的「完境理論」為方法學的理論基礎,在操作方面則採用三序脈絡化方法,希冀能為莊學研究或莊學史書寫構築一可被利用的方法學,並藉此刺激後起的論文寫作者針對自身的研究議題,創構具理論基礎和操作方法之方法學。
除此之外,本論文還意圖重新反省封閉文本研究存在的問題,開啟不同的釋德清莊學研究視角。釋德清莊學研究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即研究者多採用封閉文本的研究方式,也就是以文本所透露的訊息來解讀文本本身,構成詮釋循環,例如觸及釋德清為何要注解《莊子》時,就以《觀老莊影響論》的文獻來回答。這樣的研究方式是長期以來的基本模式,好處是忠於文本,壞處是將文本與其產生的歷史存在和社會文化斷開,造成失根的狀況,則詮釋效力端看研究者是否能給予合理的解釋,卻缺乏一客觀有效之印證。本論文認為必須考量釋德清的三重存在,透過脈絡化的方法,使釋德清之文本與思想具備歷史語境,由此豐富釋德清論述的意義,並賦予客觀有效的歷史判準,進而有助於精確詮釋釋德清的意旨。
最終,本論文希望回歸到研究文本與研究對象的歷史性,也才能更精確建立中國經典詮釋知識的規律。畢竟每個詮釋者都是站在自身的時代,與當時的思想家和透過閱讀前行詮釋者的作品,不斷反思與提出問題,嘗試對文本提出一套具備體系的觀點和詮釋核心思想,並將自身的理解滲透到其間。而身為研究者的我們,若能深入研究對象與研究文本的歷史性,就能更深切理解他們為何發言、為何撰述,進而省察到自我的歷史性,理解自身研究的原因動機與目的動機,深化並拓展自我觀看理解世界的視域。
一、古籍原典(依時代先後排列)
(後秦)鳩摩羅什等撰:《佛藏經•裴相發菩提心文•性相通說•入楞伽心玄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
(後秦)僧肇:《肇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15刷。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2月。
(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8月15刷。
(唐)釋道宣:《廣宏明集》,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吉藏著,韓廷傑校釋:《三論玄義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3月。
(唐)法琳:《破邪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法琳:《辯正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法藏:《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清涼澄觀:《華嚴懸談(華嚴疏鈔會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12年6月。
(唐)清涼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圭峰宗密:《原人論》,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唐)般剌密帝譯,(元)天如惟則會解:《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景印清末常州天寧寺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五代)永明延壽:《宗鏡錄》,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普濟編,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宋)釋契嵩:《鐔津文集》,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蘇軾撰,張志烈、馬德富等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
(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齊物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林希逸撰,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文馨出版社,1972年12月。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淨善重集:《禪林寶訓》,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明)朱得之:《莊子通義》,《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影印明嘉靖四十四年浩然齋刻三子通義本)第95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李攀龍:《滄溟先生集》,《明代論著叢刊》第33冊,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明)陸西星撰,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明)焦竑撰:《莊子翼》(景印明萬曆十六年王元貞刊本),《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60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明)李騰芳:《李宮保湘洲先生集》(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類》第173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明)釋袾宏:《竹窗隨筆》,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2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明)釋袾宏:《正訛集》,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2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明)釋真可:《紫柏老人集》,趙恆惖等編:《中華大藏經》第2輯第86冊,臺北:修訂中華大藏經會,1983年。
(明)釋德清撰,(明)福善日錄:《憨山大師夢遊全集》,《中華大藏經》第2輯第88冊,臺北:中華修訂大藏經會,1968年。
(明)釋德清撰,(明)福善日錄:《憨山大師夢遊全集》,《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明)釋德清撰,(清)錢謙益等編纂《憨山老人夢遊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12月1版4刷。
(明)釋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77、137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釋德清:《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四庫全書未收輯刊》第3輯第2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3月。
(明)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97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道家類》第257冊,臺南:莊嚴出版社,1995年。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解憨山註 莊子內篇憨山註(附觀老莊影響論一名三教源流異同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4年12月初版5刷。
(明)釋德清:《法華通義》,楊文會編:《釋氏十三經註疏》,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月。
(明)釋德清:《楞嚴懸鏡、首楞嚴經通議合刊》(景印光緒二十年金陵刻經處本),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12年12月。
(明)釋德清:《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明嘉興大藏經》第1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明)釋德清:《大乘起信論疏略》,《明嘉興大藏經》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明)沈一貫:《莊子通》(影印明萬曆二十四年八閩書林鄭氏光裕堂刻本),《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第95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陶望齡解,(明)郭明龍評:《解莊》(影印天啟元年刊本),《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24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明)陳深:《莊子品節》(據明萬曆十九年刊本影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明)譚元春撰,陳杏珍標校:《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影印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補修本),《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7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馮夢禎撰,丁小明點校:《快雪堂日記》,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1月。
(明)福善記錄,(明)譚貞默(福徵)述疏:《憨山大師年譜疏註》,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1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明)釋正勉、釋性𣻢輯:《古今禪藻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1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西懷了悳、興宗祖旺、景林心露等撰,簡凱廷點校,廖肇亨校訂:《明清華嚴傳承史料兩種──《賢首宗乘》與《賢首傳燈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年2月。
(清)錢謙益撰,(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3次印刷。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7月。
(清)張廷玉:《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82年。
楊文會:《楊仁山居士遺著》,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3年12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解蔽》,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0月修訂再版。
二、近人研究(先依姓名筆畫先後排序,再依出版時間排序)
(一)專書
于凌波:《唯識三論今詮》,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玲月:《憨山大師的生死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11月。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4月第3次印行。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增訂三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增訂3版。
王紅蕾:《憨山德清與晚明士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3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修訂版9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9刷。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3月。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12月。
江燦騰:《曹溪之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5年。
江燦騰:《晚明佛教改革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
李延倉:《道體的失落與重建──從《莊子》、郭《注》到成《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李懿純:《憨山德清註《莊》之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2編第27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9月。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潘美月、杜潔群編:《古典研究輯刊》第3編第19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0月再刷。
馬曉樂:《魏晉南北朝莊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2月。
夏清瑕:《憨山大師佛學思想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8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73年5月。
崔大華:《莊學研究──中國哲學一個觀念淵源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3刷。
崔森:《憨山思想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3輯第2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4月。
陳玉女:《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1年6月。
陳永革:《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年。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5月。
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陳松柏:《憨山自性禪思想之理論基礎與核心論題》,《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14編第33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2月3版。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2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熊鐵基主編,劉韶軍、錢奕華、湯君合撰:《中國莊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蔡金昌:《憨山大師的三教會通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6月。
劉海濱:《焦竑與晚明會通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4月重印三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修訂1版。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6年4月。
羅琤:《金陵刻經處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0年7月。
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臺北:法鼓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11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1994年11月。
(日)荒木見悟:《陽明學の開展と仏教》,東京:研文社,1984年。
(日)荒木見悟撰,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9月。
(日)荒木見悟:《雲棲袾宏の研究》,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5年。
(日)荒木見悟撰,周賢博譯:《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袾宏之研究》,臺北:慧明文化公司,2001年12月。
(奧)舒茲(Alfred Schutz)撰,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臺灣: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11月初版3刷。
(二)學位論文
王闖:《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碩士論文,2012年。
白憲娟:《明代《莊子》接受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朱繼臣:《憨山德清以「宗」解「教」的思想》,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晚明三教論者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李雅嵐:《《莊子》「內聖外王」說疑義商榷》,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李懿純:《晚明注《莊》思想研究──以沈一貫、釋德清、釋性通為核心》,新北市: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1月。
沈明謙:《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思想體系詮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周祥鈺:《憨山大師禪修思想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郭建云:《憨山德清《莊子內篇註》之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4月。
曾瓊瑤《憨山治妄工夫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月。
馮劉飛:《憨山德清三教關係思想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4月。
張玲芳:《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許中頤:《釋憨山《觀老莊影響論》的義理研究》,新北市: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趙春蘭:《從憨山德清思想探討其夢遊詩──以〈山居詩〉為重心》,新北市: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顏樞:《《莊子》養生論體系之重構》,臺灣: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釋念如:《憨山大師對《妙法蓮華經》佛性思想之詮釋──以《法華經通義》為研究依據》,臺灣: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釋會雲:《釋德清三教會通思想之研究──以《莊子內篇註》為中心》,臺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Sung-peng Hsu: 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b-Shan Te-Ch’ing.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9.
(三)期刊論文
王双林:〈憨山大師的判教思想論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16-121。
王双林:〈明末三教融合思潮之原因再剖析〉,《理論界》2014年第2期(總第486期),頁107-110。
王双林:〈憨山德清「道」與「心」概念的統一〉,《理論界》2014年第4期(總第488期),頁102-105。
王紅蕾:〈憨山德清注《莊》動機與年代考〉,《北方論叢》2007年第2期(總第202期),2007年,頁32-35。
王紅蕾:〈緣起與本根:佛教與道教宇宙觀的衝突與調和──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注‧齊物論》研究〉,《哲學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頁29-32。
李大華:〈論憨山德清的莊子學〉,《學術研究》2014年第4期,頁13-18。
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論〉,《安徽史學》2001年第1期,頁16-19。
李曦:〈釋德清《莊子內篇注》研究〉,《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3期,1994年,頁16-28。
李懿純:〈憨山德清「唯心識觀」試析──以〈觀老莊影響論〉,《問學集》第12期,2003年6月,頁138-157。
李懿純:〈晚明佛門解《莊》的發展脈絡──以釋德清到釋性通之師承考辨為例〉,《書目季刊》第47卷第1期,2013年6月,頁57-77。
何松:〈明代佛教諸宗歸淨思潮〉,《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1期,2002年,頁52-55。
沈明謙:〈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與《莊子內篇註》互文詮釋方法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37期,頁51-78。
邱敏捷:〈憨山《莊子內篇注》之特色〉,《中國文化月刊》第258期,2001年9月,頁69-95。
林文彬:〈釋德清《觀老莊影響論》初探〉,《文史學報》第31期,2001年6月,頁15-33。
林順夫:〈推門落臼:試論憨山大師的《莊子內篇注》〉,《清華學報》第34第2期,2004年12月,頁299-326。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09-130。
洪燕妮:〈德清與智旭對《中庸》的詮釋〉,《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頁158-163。
高齡芬:〈憨山大師《老子解》之道論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2010年6月,頁191-205。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5-45。
夏清瑕〈從憨山和王陽明的《大學》解看晚明儒佛交融的內在深度〉,《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1年,頁10-14。
夏清瑕:〈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佛學研究》2002年(2002年),頁183-190。
曾瓊瑤:〈憨山德清「解脫」書寫中的禪觀與意境──以《夢遊集》為中心〉,《成大中文學報》第43期,2013年12月,頁127-164。
張學智:〈憨山德清的以佛解老莊〉,《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8月校訂一版,頁339-350。
張洪興:〈論明代中後期莊子學的勃興及其表現特徵〉,《蘭州學刊》2012年第1期,頁169-172。
黃紅兵:〈釋德清和釋性通二人的莊學思想及其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10年3月,頁116-128。
黃國清:〈明末憨山德清的《法華經》思想詮釋〉,《正觀》第59期,2011年12月),頁5-52。
陳堅:〈晚明「四大高僧」禪教關係論比較〉,《五臺山研究》1998年第4期,頁3-5。
陳永革:〈知、善之詮釋──以王陽明與釋德清之解《大學》為中心〉,洪漢鼎編:《中國詮釋學》第2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頁247-259。
陳松柏:〈憨山老學之思考方式與世間特質〉,《南開學報》第7期上卷,2002年6月,頁45-61。
陳松柏:〈憨山老學中「道」之多義性指涉與終極關懷〉,《南開學報》1卷1期2003年9月,頁135-148。
陳松柏:〈憨山《道德經解》中「道」之詮釋特質與價值定位〉,《南開學報》2卷2期,2004年9月,頁223-238。
陳松柏:〈《老子道德經憨山注》「以禪解老」之詮釋模式與通識教育啟示〉,《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9期,2012年6月,頁149-178。
陳松柏:〈德清楞嚴思想之「此在」解讀與通識智慧〉,《南開學報》第10卷第2期,2013年,頁13-27。
許志信:〈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遊集》之「真心」與「圓融」思想研究〉,《圓光佛學學報》第13期,2008年6月,頁111-168。
廖肇亨:〈慧業通來不礙塵──從蒼雪讀徹《南來堂詩集》看晚明清初賢首宗南方系發展歷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6期,2015年3月,頁1-29。
潘桂明:〈晚明「四大高僧」的佛學思想〉,《五臺山研究》1994年第4期,頁17-23。
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第3期,2006年12月,頁211-234。
鄧克銘:〈憨山德清論莊子的道、真宰與成心〉,《鵝湖學誌》第50期,2013年6月,頁39-69。
雒少峰:〈四十卷《憨山老人夢遊全集》編纂敘說〉,《學灯》第28期,電子全文出處: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5775。
劉怡君:〈釋德清《老子》學義理內蘊探析──兼論「以佛解《老》」的詮釋向度〉,《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7期,2007年12月,頁265-294。
劉海濤:〈憨山德清注《莊》時間相關問題再論──兼與王紅蕾博士商榷〉,《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2008年,頁23-26。
劉海濤、謝謙:〈明代《莊子》接受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頁183-187。
鄭燦山:〈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7月,頁151-178。
韓煥忠:〈高僧能解南華意──憨山德清的《莊子內篇注》〉,《五臺山研究》,總第103期,2010年2月,頁26-31。
簡光明:〈當代學者以「寄言出意」為郭象注《莊》方法的檢討〉,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6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頁159-186。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43-68。
顏崑陽:〈中國古代原生性「源流文學史觀」詮釋模型之重構初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頁231-272。
顏崑陽:〈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13-154。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6-13。
蘇曉旭:〈《南華發覆》與《莊子內篇注》釋義比較及成書年代考〉,《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10年5月,頁26-29。
三、工具書
(清)永瑢、紀昀編修:《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88年。
(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潘重規:《中國善本書目提要》,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12月。
嚴靈峯:《老列莊三子知見書目》,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5年10月。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6月5版。
(英)戴維‧賈里(David Jary)、朱利婭‧賈里(Julia Jary)撰,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5月初版5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