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俊儀
Chun Yi Wu
論文名稱: 應用專題導向學習在高中生活科技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以水壓式步行器之教學為例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ng High-School Living Technology us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model-in case of instructing Hydraulic Vehicles
指導教授: 陳繁興
Chen, Fan-Hsin
莊謙本
Chuang, Chien-P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專題導向學習高中生活科技學習成效
英文關鍵詞: Project-based Learning, Living Technology cour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Learning Effective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基於合作學習及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來探討專題導向學習在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並且以生活科技課程當中能源與運輸此一類別的活動-水壓式步行器為例。研究者以台北縣某國立高中一年級4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成二十組,進行為期五週的教學活動;資料分析方面,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該班學生經過專題導向學習後,在成就測驗與問題解決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分析三位教學對學生作品的評分是否一致;而後,透過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考驗該班不同生活科技、物理成就的學生在成就測驗與問題解決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將專題導向學習應用在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後,40位學生對於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習滿意度呈正向反應;而學習成效方面:學生經過專題導向學習之後在能源與運輸成就測驗的表現有明顯進步;在問題解決態度問卷的表現亦達到顯著的差異;在實作方面,透過三位教師評分以及學生學習心得、訪談內容三方面綜合分析,大部分學生的作品是有自己的創意注入,而且能夠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valuat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living technology instruction at high school. It was taught with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and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 unit of ‘Hydraulic Vehicles’ was selected as a subject for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Fourty first-grade students in a high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al sampl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enty groups and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 within five weeks.

    Paired-sample t test was used to test the learning effects with statistic data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Kendall’s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 and ANCOV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ncordance and difference between small group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Most students gave positive feedback to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learning living technology course.
    2.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s obviously improved by conducting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
    3.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blem solving attitude after this experiment.
    4. In terms of practice aspect, the originality, team work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are improved vastly in this stud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evaluation and depth-interview.

    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謝誌 Ⅲ 目錄 Ⅳ 表目次 Ⅵ 圖目次 Ⅷ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高中生活科技課程之內涵 10  第二節 專題導向學習之內涵 15  第三節 專題導向學習的理論基礎 26 第四節 專題導向學習之相關研究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8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2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6  第一節 不同生科物理成就的學生對於能源與運輸-水壓式步行器的理解分析 56  第二節 不同生科物理成就的學生對於問題解決態度的分析 61  第三節 高中一年級學生於水壓式步行器教學實驗之實作能力分析66  第四節 高中一年級學生對於水壓式步行器教學實驗之滿意度分析 7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能源與運輸-水壓式步行器預試測驗 94 附錄二 能源與運輸-水壓式步行器預試題目分析表 98 附錄三 能源與運輸-水壓式步行器前測 101 附錄四 能源與運輸-水壓式步行器後測 103 附錄五 問題解決態度問卷 106 附錄六 水壓式步行器之學習滿意度問卷 108 附錄七 水壓式步行器教學活動設計簡案 110 附錄八 水壓式步行器學習單 113 附錄九 水壓式步行器評分表 114 附錄十 水壓式步行器活動參考資料 115 附錄十一 水壓式步行器照片精選 122 附錄十二 水壓式步行器設計圖精選 125

    壹、中文部分
    王靖璇(1999)。專題導向科學學習之教學研究:以國中學生學習「彩虹」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閔瑤(2001)。應用資訊科技於國小課程統整專題導向式學習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子玲(2003)。運用合作學習於程式設計專題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與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余俊樑(2002)。二階段專題導向探究模式對國小科研社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韻婷(2001)。應用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於國小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多元智能智能教學網站。2004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spc/mi/homepage.htm
    李登隆(2003)。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青宜(2003)。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尚芸(2004)。國二學生實施「專題導向式合作解題活動」之歷程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鳳文(2002)。以專題導向的教學來提昇國小學童基本能力的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婉鈴(2003)。思考風格對大學生進行專題導向學習之態度與學習成就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今(2003)。應用專題導向學習來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學習成效-以水動力火箭和火藥式火箭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雅惠(2003)。「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2003)。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縣:精華書局。
    陳運正(2000)。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中融入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活動-兩個個案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杉吉(2001)。國小學童在網際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環境中行為歷程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許素(2002)。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穗(2004)。資訊融入專題式學習之教學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17期.頁107-116。
    張新仁(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志豪(1999)。高中生活科技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班論文。
    曾玉芬(2003)。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實施專題導向學習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裕(2004)。STS教學策略融入國中生活科技課程之研究-以「運輸科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班論文。
    黃菁琴(2001)。高中電腦科實施專題式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明信(2001)。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詹雅婷(2000)。網路化專題導向學習於教育學程之實施與評鑑。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
    鄭竣玄(2002)。高中生活科技課程採用STS教學模式之實驗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金婷(1998)。專題導向式電腦輔助學習策略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上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蔡芳遠(2001)。在網際網路專題導向學習的環境中思考風格對學習遷移影響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謝佩君 (2003)。職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專題導向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大定(2003)。專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程式設計課程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論文。
    魏炎順(2003)。解決問題取向創意思考教學對師院勞作課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顯勝(2004)。專題式合作學習在行動學習環境中之研究:以科技教育為例。
    蘇英子(2004)。專題導向式學習應用於國小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lumenfeld , P. C. , Soloway, E. , Marx , R.W. , Krajcik , J . S . , Guzdial , M. , & Palincsar , A.(1991)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6 , 369-398.
    Buck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d.) .Introduction to project based learning. Retrieved January 10, 2005,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bie.org/pbl/pblhandbook/intro.php
    Chard, S. (2000). Project Definition. In The Project Approach. Retrieved January 9,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project-approach.com
    Challenge 2000 Website Project-Based Learning & Multimedia Web Site。(n.d.)Steps for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a PBL+MM Project. Retrieved January 9,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pblmm.k12.ca.us/PBLGuide/Guide/Steps.html
    Gary and Jerri-Ann Jacobs (n.d.).Project-Based Learning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Retrieved January 9,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hightechhigh.org/index.php
    Hadj Batatia(1999)A model for an innovative project-base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Johnson & Johnson(1987).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Krajcik, J., Blumenfeld, P., Marx,, R. W.,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helping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5), 483-498.
    Marx, R. W., Blumenfeld, P. C., Krajcik, J. S., & Soloway, E. (1997).Enacting project-based scienc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7(4), 341-358.
    Peter W.G.Morris & Irene Loch.(2002).project based learning:Learning issue in project.Centre for Research in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s (CRMP)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olman, L., Joseph. (2000) Designing Project-Based Science.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Von Glasersfeld, E. (1990). An exposition of constructivism: Why some like it radical. In Davis, R. B., Maher, C. A., & Noddings, N. (eds.) Constructivist Views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NCTM.
    Wu.Ju.L Oehlberg and L.Leifer.(2004).project based learning for experimental design research.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design education conferenc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