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秉憲
Wu Ping-Hsien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自治市實施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影響之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董秀蘭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0
中文關鍵詞: 審議民主政治效能感願景工作坊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efficacy, scenario workshop, action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與公共參與意願之關係。藉由文獻探討審議民主與政治效能感內涵,並分析組成構念後將二理論作關係對應連結,以取得研究立論依據。
    研究歷程藉由行動研究取徑為方法,以國中自治市學生為對象,研究目的共有期望能發展適用國中階段學生之審議民主實踐模式、探究學生自治的實踐歷程、分析審議民主對學生政治效能感影響、瞭解學生對研究歷程的觀點與評價與提供審議民主融入教育之參考五部分。
    研究實施採願景工作坊作為審議民主實踐模式,實施時力求符合文獻探討所歸納之審議民主特色與盡力避免已知缺點,盡可能排除無關因素以確認研究實施後,審議民主與政治效能感的關係。審議題目以「一次自治市規劃的學生聯歡活動」為審議主題,經觀察、訪談法獲取研究資料後進行資料編碼分析。
    願景工作坊討論結束之後,協助學生實踐活動,並於活動完畢之後進行第二次訪談,以獲取學生政治效能感心理變化資料。經分析後發現審議民主所強調的平等互惠、理由公開性與學生內在效能感有相當大的關連,而審議民主對決議的約束力與保持結果動態的特色,也能夠對學生外在效能感產生影響。

    The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actic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n students’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and attitudes towards public affairs engagement. The researcher applies theorie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s research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means of action research. The participants a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members of school municipality. Th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ar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develop a process model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to detect students’ practice of municipality,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n students’ political efficacy, to understand students’ viewpoints of research process, an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for future reference.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scenario workshop. It attempts to conform to the essen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void shortcomings known beforehand, and eliminate irrelevant factors to ensure 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olitical efficacy. The topic of deliberation is “A Get-Together Party Hold by Members of School Municipality.” The researcher observes the whole process, interviews students, codes obtained material, and analyzes data.
    After the discussion in scenario workshop, the researcher assists students hold the activity and interviews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s in terms of political efficacy. It is found that the equalization and reciprocation on which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mphasizes are influencial on students’ inner efficacy. In addition, the constraint of deliber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it are effective to students’ outer efficac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2 壹、多樣的民主內涵 2 貳、民主的難題 5 參、以審議濟民主之窮 6 第二節 研究動機 8 壹、瀰漫著對參與冷漠的氛圍 8 貳、行禮如儀的自治市 8 參、改變現狀的契機 9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1 壹、研究目的 11 貳、研究問題 11 第四節 名詞界定 12 壹、審議民主 12 貳、學生自治市 12 參、政治效能感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壹、研究範圍 14 貳、研究限制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審議民主的立論及其限制 16 壹、審議民主的概念 16 貳、審議民主的特點 18 參、審議民主的限制 24 肆、小結 27 第二節 審議式民主實踐模式的比較 30 壹、公民會議 30 貳、願景工作坊 32 參、學習圈與公民對話圈 33 肆、公民陪審團 34 伍、開放空間 36 陸、小結 37 第三節 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影響 40 壹、政治效能感 40 貳、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的相關影響 41 參、小結 46 第四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整理與探討 48 壹、國內審議民主相關研究 48 貳、國內政治效能感相關研究 51 參、國外探討審議民主與政治效能感二者關係的研究 54 肆、小結 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62 壹、研究設計 62 貳、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65 壹、研究場域 65 貳、研究參與者 6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69 壹、研究方法 71 貳、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74 壹、資料蒐集 74 貳、資料分析 75 第五節 願景工作坊設計內容 77 壹、擬定討論主題 77 貳、撰寫劇本 78 參、成員編組與分組會議 78 肆、第一次全體會議 78 伍、第二次分組會議-好點子初選 79 陸、第二次全體會議-好點子決選 79 柒、第三次全體會議-決議其他事項 79 捌、保持結果的動態 7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81 壹、自願 81 貳、保密 81 參、平等互惠 82 肆、誠實 82 第七節 研究時程 83 第四章 研究實施 85 第一節 試驗 86 壹、先導研究介紹 86 貳、先導研究發現 87 參、對先導研究的修正 92 肆、小結 95 第二節 築基 97 壹、發軔-立於知情 97 貳、定章-勘界議題 101 參、始動-審議發進 102 第三節 啟進 103 壹、熟悉 103 貳、難題 105 參、小結 106 第四節 論理 107 壹、分組會議 107 貳、全體會議 118 參、小結 125 第五節 實踐 127 壹、舉能 127 貳、退出 128 參、摩擦 129 肆、挫折 130 伍、衝刺 132 陸、完成 133 第五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135 第一節 結果分析 136 壹、審議提供學生人生重要經驗 136 貳、參與影響學生自我評價 143 參、相互尊敬的氛圍增進學生自我信心 151 肆、自我實現是參與最強有力的動機 159 第二節 結果討論 164 壹、審議民主的發展歷程 164 貳、審議民主的實踐歷程 172 參、審議民主對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177 肆、學生對審議民主的評價 18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結論 186 壹、研究之實徵意義與發現 186 貳、研究省思 191 第二節 建議 193 壹、對教師的建議 193 貳、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94 參考書目 196 中文資料 196 附錄 203

    中文資料
    Susan Chen & 蔡淑芳譯(無日期)。打開空間,讓秩序浮現。取自http://www.frontier.org.tw/ost/20030307.htm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市:聯經。
    江汶聆(2006)。網路政治民意論壇使用者之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新北市。
    吳文傑(無日期)。 WHAT is OPEN SPACE?何謂開放空間?。取自http://www.frontier.org.tw/ost/paper1.htm
    林火旺(2001)。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火旺(2004)。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 29, 103-143。
    林國明、林祐聖、葉欣儀(2005)。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操作手冊。「2005青年國是會議」,台北市文化大學。
    林水吉(2005)。從政治參與觀點探討公民投票的立法建制。通識研究集刊,8,111-148。
    林火旺(2007年12月)。審議民主與公民養成。沈六(主持人),審議式民主在公民養成中的重要意義。審議式民主與公民養成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國明(2007a)。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台灣民主季刊,4(3),191-1。
    林國明b(2007年11月1日)。公民會議: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取自http://www.ptcf.org.tw/ptcf2/modules/myproject/case.php?cat_id=49
    林子倫(2007)。行政民主之實踐:社區型議題審議民主公民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RDEC-RES-095-003),未出版。
    林國明(2008)。行政民主之實踐:全國型議題審議民主公民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RDEC-RES-095-003),未出版。
    林子倫(2008年11月)。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海峽二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林國明(2009)。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思想,11,181-195。
    施正仁(2004)。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2004總統大選的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新北市。
    周豔輝(譯)(2009)。Elster, J主編。協商民主:挑戰與反思,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洪淑女(2004)。臺北市大學生政治功效意識與選舉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台灣民主季刊,7(1),65-105。
    陳俊宏(1998)。永續民主與發展:審議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9,85-122。
    陳陸輝、耿曙(2003年11月)。分立政府下的政治賦權:以2002北高市長選舉為例。「2002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政大綜合院國際會議廳。
    陳春梅(2003)。台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陳東升、林國明(2004年2月)。公民投票與審議民主。「公投民主在台灣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智庫。
    陳東升、林國明(2005)。審議民主、科技與公民討論:台灣的實作經驗。科技、醫療與社會。3,1-49。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3(1),77-104。
    陳陸輝、連偉廷(2008)。知性、黨性與資訊: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台灣民主季刊,5(3),56-121。
    陳東昇(2009)國家、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公民會議在台灣的發展經驗。台灣社會學,17,161-217。
    許國賢(2000)。商議式民主與民主想像。政治科學論叢,13,61-92。
    張卿卿(2002)。大學生的政治媒介認知、政治媒介行為與其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選舉研究,9(2),37-63。
    張錦華(2006)。從審議民主觀點分析『非常光碟』之相關報導的公共溝通品質。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3-2414-H002-017),未出版。
    張菁砡(2006年12月1日)。「開放空間會議技術」的溝通魅力【電子報】。取自http://epaper.hrd.gov.tw/65/EDM65-0603.htm
    張麗萍(2007)。審議民主學習圈模式應用於高中生公共參與學習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張倢妤(2007)。審議式班會對學生民主行為能力之影響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張曉敏(譯)(2009)。Fishkin, J & Lasleft, P主編。協商民主論爭。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無作者(2007年7月)。二十一世紀台灣公民願景工作坊議題手冊目錄。「二十一世紀台灣公民願景工作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無作者(2008年12月)。縣市型議題審議民主公民參與。取自http://thinktank.nat.gov.tw/fp_sys.asp?xItem=663&ctNode=146&mp=1
    曾國祥(2007)。審議民主的道德限制。台灣民主季刊,4(4),71-108。
    楊志彬(無日期)。對於審議民主的社區實踐幾點觀察。取自http://guidance-blog.tcc.edu.tw/gallary14/20090226172146。
    黃信豪(2005)。台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選舉研究,12(2),111-147。
    黃信豪(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台灣民主季刊,3(2),119-158。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
    黃東益、李翰林、施佳良(2007)。「博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5(1),39-71。
    黃東益(2008)。審議過後:從行政部門觀點探討公民會議的政策連結。東吳政治學報,26(4),59-96。
    黃競娟(2008)。女性主義對審議式民主之支持與批判。台灣民主季刊,5(3),33-69。
    黃莉宜(2008)。審議式班會增進國中生民主實踐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基隆市九年級班級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黃相懷(譯)(2009)。Benhabib, S主編。民主與差異:挑戰政治的邊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廖俊松(2008年10月)。審議民主的實踐:台灣與大陸經驗分析。「第三屆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澳門大學。
    劉孟奇(2005)。公民對話圈簡介。「2005青年國是會議」,台北市文化大學。
    魯俊孟、張正良(2009年11月)。民主治理下課責機制之檢驗。「兩岸社會政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社區大學。
    謝宗學、鄭惠文(譯)(2006)。Gutmann, A & Thompson, D著。商議民主,台北:智勝。
    簡乃欣(2008)。高中職種子教師對審議民主融入課程的觀點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西文資料
    Bandura, A. (1993).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8(2), 117-148.
    Benhabib, S. (1994 ). Toward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Democracy Legitimac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tical & Democratic Theory, 1(1), 26-52.
    Benhabib, S. (1996). Communication and the other: Beyo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S. Benhabib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pp. 67-94):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ohman, J. (1998). Survey Article: The Coming of Ag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6(4), 400-425.
    Burns, N., Kinder, D. R., Rosenstone, S. J., Sapiro, V., & study, N. E. S. A. n. e. (2000).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y, 2000: Pre- and Post-Election Survey (pp. 1-29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Political Studies.
    Elster, J. (2002). Introduction. In J. Elster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p. 1-18):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Guttman, A., & Thompson, D. (1998). Deliberative Democracy. Liberal Education, 84(1), 10-18.
    Guttman, A., & Thompson, D. (2002).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eyond proces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10(2), 153-174.
    Gastil, J. (2004). Adult civ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national issues forums: Developing democratic habits and dispositions through public deliber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54, 308-328.
    Gastil, J., & Dillard, J. P. (1999). The aims, methods, and effects of deliberative civ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National Issues Forum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8, 179-192.
    Harriger, J. K., & McMillan, J. J. (2008). Contexts for Deliberation: Experimenting with Democracy in the Classroom, on Campus, and in the Community. In R. D. John, L. Grattan & H. Dienstfrey (Eds.), DELIBERATION & the Work of Higher Education (pp. 235-265). Dayton, Ohio: Kettering Foundation Press.
    Joshua, K. H. (n. d.). Why do people vote?, from https://host.genesis4100.net/thepresidency/Publications/fellows2008_book.html.
    Sunstein, R. C. (2002). The Law of Group Polariz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10(2), 175-195.
    Nabatchi, T., & Staniševski, D. (2008). Social inclusion: Building political efficacy with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PSA Paper, 1-39.
    Morrell, M. E. (2003). Surve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a reliable and valid measure of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7, 589-602.
    Morrell, M. E. (2005). Deliberation,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and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Behavior, 27(1), 49-69.
    Young, M. I. (1996). Communication and the other: Beyo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S. Benhabib (Ed.),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pp. 120-137):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Young, M. I. (2001). Activist Challenges to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Theory, 29(5), 670-69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