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怡姍 Yi-Shan Hsiao |
---|---|
論文名稱: |
南島‧繁花‧勝景-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與《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研究 Formosa, Flowers and Scenery–A Study of the “Pictures of famous flowers of Taiwan” and the “Twelve pictures of Taipei famous places” by Gobara Koto (1887-1965)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17 |
中文關鍵詞: | 鄉原古統 、膠彩畫 、東洋畫 、麗島名華鑑 、台灣美術 、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 |
英文關鍵詞: | Gobara Koto, glue color painting, Toyo painting, “ Pictures of the famous flowers of Taiwan ”, Taiwan Fine Art, “ Twelve pictures of Taipei famous plac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從台灣東洋畫的發展源流探討,日本長野縣出生的畫家鄉原古統(1887-1965),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自1917年來台,到1936年返回日本,長達二十年的在台生涯,鄉原古統不但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促成台灣美術展覽會的開辦,連續擔任九屆台展東洋畫部審查員,並且在教學之餘積極參與各種畫會、展覽會活動,更於藝術的創作路途上不遺餘力。
本論文試圖以宏觀的角度,梳理豐富且龐雜的資料,研究現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鄉原古統的《麗島名華鑑》與《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此兩件作品,不同其以往於台灣美術展覽會展出的大型作品,以特殊形制結合浮世繪的元素,圖繪台灣特有植物和台北風景。
本論文首先關照鄉原古統的生命歷程,釐清他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定位。其次,藉由實作調查、文獻探討、風格與圖像學、鑑識科學與統計分析等方式,發現鄉原古統於台北第三高女的學生,以及栴檀社成員在當時臺展的植物花卉作品入選中引領風潮。梅村米三郎、小林松僲、高橋月海、石川欽一郎、國島水馬和鄉原古統的名所繪分別展現日治時期不同階段的臺灣風光,也反映畫家的心境。從這些綰結於鄉原古統的議題,重新對於日治時期植物花卉作品與名所繪產生新的詮釋觀點,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發展,也重新理解鄉原古統的《麗島名華鑑》與《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與藝術的意涵。
To study the origin of the Toyo painting of Taiwan, we know that Gobara Koto (1887-1965) born in Nagano-ken Jap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He came to Taiwan in 1917 and went back to Japan in 1936. In these 20 years, he not only worked hard on painting but also on art educa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many of studios and exhibitions. Furthermore, he established the Taiwan Official Art Exhibition, and served as judge of 1st to 9th in the Toyo painting part of Taiwan Official Art Exhibition.
This article is about Gobara Koto’s works, “ Pictures of the famous flowers of Taiwan” and “Twelve pictures of Taipei famous places”, which are collections of the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hese works, different from huge works in Taiwan Official Art Exhibition, used special skills to combine elements of Ukiyo-e, drawing the unique Taiwan plants and Taipei scene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obara Koto’s life at first, defining his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art. Secondly, through documents, iconology, forensic science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find that Gobara Koto’s students, Taipei Thir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members of Sen Den Club, lead the trend of the plants and flower works in Taiwan Official Art Exhibition. Umemura Yonesaburou, Kobayashi Shousen , Takahashi Gekkai, Ishikawa Kinichiro, Kunishima amenbo and Gobara Koto‘s pictures of famous places present Taiwan’s scenery in the different stage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We do the research on“ Pictures of the famous flowers of Taiwan ” and “Twelve pictures of Taipei famous places”. Then, we could have the totally new point in plants, flower and pictures of famous places work in Taiwan art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一、中文部分
(一) 專書及畫冊
王少濤,《王少濤全集》,台北縣 :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
王白淵撰;陳才崑譯,《王白淵 : 荊棘的道路(下)》,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5。
王行恭,《臺灣畫家東洋畫圖錄 : 臺展第1—10回、府展1—6回》,出版項不詳,1992。
王庭玫主編,《千濤拍岸 : 臺灣美術一百年》,台北:藝術家,2001。
心岱,《台灣植物園》,台北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2007。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東洋畫探源》,台北 :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台北 :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日本浮世繪特展》,台北 :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0。
台灣日本畫協會,《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1927)》,台北 : 台灣日本畫協會,1928。
台灣教育會,《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1928-1929)》,台北 : 台灣教育會,1929-1931。
台灣觀光協會,《臺灣觀光協會成立廿週年紀念特刊》,台北:台灣觀光協會,1986。
台灣總督府編,《公學校理科書》,台北市 : 台灣總督府,卷一,1936;卷二,1929;卷三,1936。
石守謙,《台灣美術全集2陳進》,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1992。
矢內原忠雄撰;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曾淑卿、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 : 日本女人在台灣》第1-4冊,台北市 : 時報文化,2007-2009。
何培齊文字編撰、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日治時期的臺北》,台北:國家圖書館,2007。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 :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2005。
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
李秀蓮,《中國化妝史概說》,台北市 : 揚智文化,1999。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小說選集》,台北:明潭,1979。
李瑞中,《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台北市 : 南天,2007。
李欽賢,《浮世繪大場景 : 江戶市井生活十帖》,台北 : 雄獅圖書, 1993。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李賢文等編輯,《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林柏亭,《台灣美術全集9郭雪湖》,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1993。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 : 博楊,2006。
林瑋、陳宏偉、李鳳鳴,《台灣美術家名鑑》,臺北市 : 藝術家,2006。
莊永明,《台灣鳥瞰圖 : 一九三〇年代台灣地誌繪集》,台北市 : 遠流,1996。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1930-1931)》,台北 : 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1-1932。
施世昱,《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媒材篇 膠彩藝術》,臺北市 : 行政院文建會,2003。
施淑宜,《見證台灣總督府1895-1945(上)、(下)》,台北 : 立虹出版,1996。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輯委員會編輯,《烽火歲月 :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史料特展(上)、(下)》,2003,南投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國立台灣美術館,《美麗新視界 : 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與時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 : 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美麗之島:台灣古地圖與生活面貌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國島水馬畫、戴寶村解說,《漫畫台灣年史》,台北市 : 前衛,1999。
曾肅良,《張萬傳魚畫研究》,台北市 : 三藝文化,2008。
翁美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展論文集》,台中:台灣美術館,2007。
許雪姬等撰文,《台灣歷史辭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陳炎鋒,《日本「浮世繪」簡史》,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社出版,1999。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 : 現代性與臺灣史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陳佩周,《台灣山岳傳奇》,台北 : 聯經出版公司,1996年。
陳樹升總編輯,《膠彩畫之淵源、傳承及影響學術硏討會論文專輯曁硏討記錄》,台中市 : 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
黃武達編著,《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發展地圖集》,臺北市 : 南天書局,2006。
葉立誠,《台灣服裝史》,台北:商鼎文化,2001。
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1993。
廖瑾瑗,《四季 彩妍 : 郭雪湖》,台北市 : 雄獅,2001。
廖瑾瑗,《膠彩 雅韻 : 林之助》,台北市 : 雄獅,2003。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 : 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市 : 雄獅,2005。
鄭武燦、國立編譯館主編,《台灣植物圖鑑(上)、(下)》,臺北市 : 茂昌,2000。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台灣人士鑑》,台北市 : 臺灣新民報社,1934。
蕭瓊瑞,《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7。
蕭瓊瑞,《島嶼測量 : 臺灣美術定向》,台北 : 三民,2004。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4。
薛燕玲,《變異的摩登: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5。
賴和,《賴和全集 小說卷》,台北市 : 前衛出版,2001。
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98。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1998。
顏娟英,《台灣美術全集21呂基正》,台北市 : 藝術家出版,1998。
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下)》,台北:雄獅,2001。
顏娟英,《水彩 紫瀾 石川欽一郎》,台北 : 雄獅,2005。
魏德文,《測量臺灣 1895-1945 : 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臺北市 : 南天 ; 臺南市 : 史博館,2008。
羅秀芝,《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 : 文化、殖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二)期刊論文
王一剛,〈台展、府展〉,《台北文物》,3:4(1955年3月),頁65-69。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8卷3期,1997年09月,頁161-216。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2003年09月,頁1-85。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2005年12月,頁115-184。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0,2002年12月,頁1-5+7-57。
王秀雄,〈日據時代台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頁287-327。
王飛仙,〈在殖民地博物館展示歷史 : 以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為例(1908-1945)〉,《政大史粹》2卷,2000年06月,頁127-145。
五十殿利治著,陳譽仁、顏娟英譯,〈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2009年4月,頁1-52。
立石鐵臣文,顏娟英譯,〈第五回府展記〉,《雄獅美術》307,1996年9月,頁151-154。
立石鐵臣文,顏娟英譯,〈台灣美術論〉,《雄獅美術》307,1996年9月,頁147-150。
立花義彰文,顏娟英譯,〈從一八六○年代到一九三○年代來臺畫家筆下的臺灣〉,《雄獅美術》307,1996年9月,頁102-103。
丘延亮,〈日本殖民地人類學「台灣研究」的重讀與再評價〉,《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45-171。
立石鐵臣著,顏娟英譯,〈臺灣美術論〉,《雄獅美術》,第307期,1996年9月,頁147-150。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台灣「學術探險」之展開〉,收入黃富三等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 : 回顧與研究》,台北 : 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頁23-40。
吳政憲,〈日治前期臺灣的電燈應用與社會變遷-以「臺灣日日新報」為討論中心(1895-1937)〉,《歷史教育》,第1期,1997年6月,頁103-124。
吳政憲,〈油燈、瓦斯燈、電燈」-近代臺灣照明工具之變遷(1860-1920) 〉,《臺灣風物》,上 : 第48卷第4期, 1998年12月,頁51-90。;下:第49卷第1期, 1999年3月,頁17-50。
呂理政,〈從台展、府展圖錄中整理出來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95(1979年1月),頁52-75。
呂紹理,〈從《臺灣人事鑑》看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層的休閒傾向〉,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編,《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台灣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年5月。
呂紹理,〈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博覽會之研究〉,收入《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頁325-356。
李玉瀚,〈時代容顏—近代台灣城市風景〉,《台灣美術》,2006年7月,頁56-65。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第45期,1992年12月,頁54-59。
李進發,〈日據時期官辦美展下臺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第61期,1995年8月,頁55-69。
李賢文,〈立石鐵臣特輯之一-臺灣民俗圖繪〉,《雄獅美術》,第109期,1980年3月,頁102-107。
林玉山口述、柳悅孝紀錄,〈參加第一回台展的回憶〉,《藝術家》,第199期,1991年,頁250-251。
林如薇,〈石川欽一郎第一次在臺灣的活動〉,《藝術家》241,1995.6,頁350-360。
林如薇,〈石川欽一郎第二次在臺灣的活動—一九二四年二月至一九三二年三月〉,《藝術家》243,1995.8,頁326-336。
林柏亭,〈「寫生」在畫史上之轉變〉,《台灣美術》,第13期,1991年7月,頁51-58。
林柏亭,〈再會台灣美術史 : 後90年代的學術場景與研究趨向〉,《典藏今藝術》,2003年3月,頁43-45。
林柏亭,〈無限風光在險峰 : 從全國博碩士論文看歷年台灣美術的研究趨向〉,《台灣美術》,第59期,頁4-21。
林柏亭,〈台灣東洋畫的興起與台、府展〉,《藝術學》,3(1989年3月),頁91-116。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台灣人類學刊》,2003年,頁1-38。
林錦鴻,〈林錦鴻美術評論選譯〉,《藝術家》,83(1978年1月),頁76-81。
范燕秋,〈醫學與殖民擴張 : 以日治時期台灣瘧疾研究為例〉,《新史學》,第3卷第3期,1996,頁133-173。
姚村雄,〈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中之「台灣女性圖像」〉,《設計學報》,第7卷第2期,2002。
姚村雄,〈日治時期的社會環境與美術設計發展〉,《台灣美術》,第54期,2003。
柳悅孝,〈台灣早期美術發展的契機〉,《藝術家》,第199期,1991年12月,頁246-334。
郭繼生,〈真實性的問題-日治時期臺灣日本畫/東洋畫的地方色彩〉,《藝術家》,第320 期,2002年1月,頁322-327。
陳炎鋒,〈日本浮世繪簡史〉,《藝術家》,144(1977.05),頁133-139。145(1977.06),頁158-161。146(1987.07),頁136-139。147(1987.08),頁104-107。154(1987.10),頁248-251。154(1988.03),頁156-159。155(1988.04),頁260-263。156(1988.05),頁260-263。157(1988.06),頁210-215。158(1988.07),頁174-179。160(1988.09),頁270-274。
富山一郎,〈殖民主義與熱帶科學:”島民”差異的學術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121-143。
鄉原古統,〈台灣美術展十周年所感〉,《台灣時報》,1936年10月。收錄於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528-531。
鄉原古統,〈台灣美術展物語〉,《台灣教育》,1933年9月。收錄於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頁505-506。
黃蘭翔,〈日據初期台北市的市區改正計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1995年2月,頁189-213。
黃蘭翔,〈昭和初期在台殖民地官僚住宅之特徵—以《台灣建築會誌》所載日式住宅資料為主〉,《臺灣史料研究》13期,1999.5。
傅立萃,〈謝時臣的名勝四景圖—兼談明代中期的狀遊〉,《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4,1997.3,頁185-222。
傅申,〈董其昌書畫船 : 水上行旅與鑑賞、創作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5,2003.9,頁205-297。
詹前裕,〈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的師承與風格〉,《現代美術》,第91期,2000年8月,頁2-16。
廖炳慧,〈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2002.3,頁84-105。
廖新田,〈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 》,第126 期,2004年1月,頁16-37。
廖瑾瑗,〈台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頁37-62。
廖瑾瑗,〈木下靜涯與臺灣近代畫壇—以臺展、府展的東洋畫部為中心〉,《藝術家》,第253期,1996年6月,頁320-334。
廖瑾媛,〈畫家鄉原古統〉連載,《藝術家》292(1999.9),頁362-375;293(1999.10),頁 512-519;294(1999.11),頁289-297;296(2000.1),頁502-515。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台展時期古統的繪畫活動〉,《藝術家》297,2000年2月,頁458-469。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古統的台展畫作與台展的變革〉,《藝術家》298(2000.3),頁396-411。
廖瑾媛,〈畫家鄉原古統—栴檀社〉,《藝術家》299,2000年4月,頁388-400。
廖瑾媛,〈畫家鄉原古統—返回日本內地的古統〉,《藝術家》301,2000年6月,頁506-513。
廖瑾瑗,〈台灣近代藝術的表徵—《民俗台灣的光與影》〉,收入《區域與時代風格的激盪—台灣美術主體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頁68-91。
廖瑾瑗,〈臺灣畫家郭雪湖的「在地」情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77,2008年4月,頁48-63。
潘襎,〈光從東方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繪畫與日本浮世繪〉,《藝術家》318 (2001.11),頁366-379。
劉素真,〈殖民地時代的圖畫教育與「官展」〉,《造形藝術學刊》 (2002/12),頁,69-87。
蔡采秀,〈從日治到戰後的台北(1895-1985)-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台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二期,1996年12月,頁5-50。
蕭瓊瑞,〈認同與懷鄉-臺灣方志八景圖中的文人意識(以大八景為例)〉,《台灣美術》,2006年7月,頁4-15。
賴明珠,〈日據時期台灣東洋畫的啟蒙師—鄉原古統〉,《現代美術》,第56期,1994年10月,頁56-65。
賴明珠,〈日治時期台展、府展評論選輯序〉,《藝術家》,1999年10月,頁520-522。
賴明珠,〈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地方色彩」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 〉,《視覺藝術》,第3期,1990年5月,頁43-74。
賴明珠,〈近代日本關西畫壇與臺灣美術家-一九一0至一九四0年代〉,《藝術家》,312號(2001年5月),頁272-285;313號(2001年6月),頁358-369;314號(2001年7月),頁420-431;315號(2001年8月),頁434-445;316號(2001年9月),頁258-256。
賴明珠,〈台灣總督府教育機制下的殖民美術〉,《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頁200-229。
賴毓芝,〈伏流潛借 : 1870年代上海的日本網絡與任伯年作品中的日本養分〉,《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4,2003.3,頁159-242。
薛燕玲,〈變異的摩登-從地域觀點呈現殖民的現代性〉,《聯合文學》,第244期,2005年2月,頁148-150。
謝世英,〈由鄉原古統〈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看日治台北現代化生活〉,《歷史文物》,第197期,2009年12月,頁70-81。
顏娟英,〈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研究的回顧〉,收於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合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與展望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1989年9月,頁1511-1517。
顏娟英,〈寫生與自畫像—現代美術的萌芽〉,《雄獅美術》,第227期,1990年1月,頁87-91。
顏娟英,〈一九三○年代美術與文學運動〉,收於臺灣大學歷史系編,《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1993年6月,頁535-557。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頁469-610。
顏娟英,〈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台灣?台灣近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雄獅美術,1997年,頁17-37。
顏娟英,〈觀看的眼睛與思索的心靈〉,《視覺藝術》3,2000年5月,頁33-42。
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2000年9月,頁179-206+240。
顏娟英,〈臺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藝術家》,2001年2月,頁322-333。
顏娟英,〈營造南國美術殿堂—台灣展傳奇〉,《風景心境》(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2001),頁174-187。
顏娟英,〈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2002年12月,頁625-663。
顏娟英,〈傳統與學習之間—日治時期林玉山的素描作品〉,《典藏古美術》170,2006年11月,頁82-89。
(三)學位論文
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論文,1991。
蔡厚男,《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 1895-1987》,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王淑津,《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藝術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邱琳婷,《1927年「台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邱琳婷,《1927年「台展」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前後資料為主》,國立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1997。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台灣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曾一珊,《從《民俗臺灣》看1941-1945間立石鐵臣的版畫創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惠雯,《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沁源,《臺灣常見睡蓮之種苗繁殖》,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7。
吳政憲,《日治時期臺灣的電燈發展,1895-194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惠菁,《九重葛扦插繁殖,栽植方式及落花現象之探討與改進》,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景欣,《臺府展畫家—蔡雲巖之藝術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方瓊華,《「美術」概念的形成—以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展覽活動為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麗雲,《山的脈動─臺灣山岳畫與山岳畫家呂基正》,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蘇碩彬,《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鄭宇航,《展示與觀看:1927-1930台灣美術展覽會活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洪千鶴,《畫家的左手 : 日治時期台灣創作版畫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學穎,《台府展的形貌、題材與思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麗夙,《日治時期臺灣電力設施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陳譽仁,《生活與創作 : 台灣美術展覽會的靜物畫與現代生活的成立》,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賴允慧,《扶桑花扦插繁殖技術之硏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劉方瑀,《被選擇的台灣—日治時期台灣形象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竹君,《記憶的編纂—台灣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玉惠,《日治時期休閒景點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瑩慧,《真實與想像之間—郭雪湖《南街殷賑》的創作思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家丘,《草枕:日治前期日本來台書畫家的創作與遊歷(1908-1927)》,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朱家瑩,《臺灣日治時期的西式雕塑》,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婉甄,《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 : 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周湘雲,《日治時期台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徐盛凱,《日治時期台北高等學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黃采瀅,《日治時期1895-1945城市公園圖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
葉晏如,《齋藤月岑的《江戶名所圖繪》》,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王湘婷,《日治時期女性圖像分析-以《臺灣婦人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曾久晏,《摩登映像—1930年代臺灣花界女性顯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10。
徐佑驊,《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曹慧如,《觀看淡水-風景意象的形成與風景畫》,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二、日文部分
(一) 專書及畫冊
千田稔,《風景の構圖》,京都:地人書房,1992年。
山田教彥、上田譽志美,《風景の成立-志賀重昂と「日本風景論」》,大阪:海風社,1997年。
山川武、吉田千鶴子編集 解說,《東京美術学校卒業制作日本画》京都市 : 京都書院,1983。
山川朝章,《臺灣風景寫真帖大正十四年》,臺北市 : 統計時報社,1925。
山田武夫編,《佐佐木信綱集 金子薰園集 尾上柴舟集 太田水穗集 窪田空穗集 若山牧水集》,東京都 : 筑摩書房,1967。
山根有三,《風俗画と浮世絵師》,東京都 : 小学館,1990。
小林忠,《浮世絵 : 江戶の絵》,東京都 : 講談社,1991。
中村文生編,《在臺の信州人》,臺北:日本公論社臺灣支局,1925。
中島力,《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同窓會會員名簿》,臺北 : 臺北第二中學校同窓會,1938。
中島力,《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同窓會會員名簿》,臺北 : 臺北第二中學校同窓會,1939。
中島力,《臺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 創立二十周年紀念 同窓會會員名簿》,臺北 : 臺北第二中學校同窓會,1943。
中島春甫,《北投草山溫泉案內昭和五年》,臺北 : 台南新報社台北印刷所,1930。
永田生慈監修、執筆,《北斎美術館 名所繪》第4冊,東京都 : 集英社,1990。
石沢清等編集執筆,《長野县美術全集 : 第四卷 信州に聳える日本画の山脈 : 中央画壇で活躍した人びと》,長野県松本市 : 鄉土出版社,1995。
石沢清等編集執筆,《長野县美術全集 : 第八卷 信州の水彩画と版画艺術 : 斬新な才気と多彩な美術運動》,長野県松本市 : 鄉土出版社,1993。
田中一二編,《台北市史》,台北:台灣通信社,1931。
田村剛,《臺灣の風景》,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不詳。
安藤廣重,《広重 名所江戶百景》,東京都 : 岩波,1992。
有山輝雄,《海外觀光旅行の誕生》,東京 : 吉川弘文館,2002。
吉田千鶴子,《近代東アジア美術留学生の研究 : 東京美術学校留学生史料》,東京都 : ゆまに書房, 2009。
多木浩二、藤枝晃雄監修,《日本近現代美術史事典》,東京都 : 東京書籍,2007。
伊藤武夫,《台灣植物圖說 正篇》,三重縣 : 台灣植物圖說發行所,1927。
伊藤武夫,《台灣高山植物圖說》,三重縣 : 台灣植物圖說發行所,1929。
志賀重昂撰、志賀富士男編,《志賀重昂全集 第四集》,東京 : 志賀重昂全集刊行會,1928。
沢田章,《日本畫家辞典 人名篇》,京都 : 大学堂書店,1970。
赤羽義洋等編集執筆,《長野县美術全集 : 第五卷 大正.昭和の日本画家たち : 信州に足跡をのこした作家点描》,長野県松本市 : 鄉土出版社,1995。
佐藤健二,《風景の生產‧風景の解放》,東京:講談社,1994年。
武澤贇太郎,《臺灣旅行案內》,臺北 : 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38。
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會,《臺灣教材寫真集教科書》,臺北 : 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4。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 : 民眾公論社,1932。
松本郷土出版社,《松本の美術十三人集》,松本 : 鄉土出版社,1982。
河北倫明,《近代日本美術事典》,東京:講談社,1989年。
東京国立文化財研究所,《今日本の美術史學をふりかえる―文化財の保存に関する国際研究集会》,東京 : 東京囯立文化財研究所,1999。
萩島哲,《名所空間の發見 : 地方の名所図録図会を読む》,福岡市 : 九州大学出版会,2005。
高橋將人發行,《長野縣美術全集》第1-12卷,長野:鄉土,1993-1997。
宮地硬介,《臺灣名所案內 : 郵便名勝スタンプ付》,臺北 : 宮地硬介,1935。
朝倉治彥等編集,《日本名所風俗図会》第1-12卷十,東京都 : 角川, 1979-1988。
楢崎宗重著,《東海道五十三次》,東京都 : 講談社,1964。
野間清六,《下村観山 川合玉堂》東京都 : 講談社,1963。
新集社編;井上靖、河北倫明監修,《美しい日本 : 風景画全集》,東京都 : ぎょうせい,1988。
黃蘭翔,《台灣都市の文化的多重性とその歷史的過程に關する研究》,日本京都大學博士論文,1993。
廖瑾瑗,《台灣にわける近代日本画の研究》,日本廣島大學博士論文,1997。
臺北第二中學,《臺北州立臺北中學校一覽》,1938。
臺中中學校,《臺灣公立台中中學校一覽表》,出版 : 台中中學校,1918年。
臺北市役所,《昭和八年度 台北市教育要覽》,臺北市役所,193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学校創立滿三十年紀念誌》,臺北 :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1935。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臺北第三高等女学校創立三十五周年紀念誌》,臺北 :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1933。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臺灣總督府學事第十二年報》,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部1917。
臺灣總督府文書課,《台灣寫真帖》,臺北 : 臺灣總督府文書課,1908。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台灣人士鑑》,臺北 : 台灣新民報社,1934。
橋本白水,《臺北市町名改正案內》,南國出版協會,1922。
オギュスタン‧ベルク著,條田勝英譯,《日本の風景‧西歐の景觀-そして造景の時代》,東京:講談社,1990年。
キャロル,シャンケル,藤澤紫,樋口利之編,《浮世絵風景画名品展 : ホノルル美術館所蔵》,東京都 : 国際アート,2003。
くもん子ども硏究所編集,《浮世繪の子どもたち》,東京都 : くもん子ども硏究所,2000。
(二) 期刊報紙
十人展同人,〈風景台灣を語る〉,《文藝台灣》,1940年5月,頁200-204。
中村義一,〈台展、鮮展と帝展〉,《京都教育大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紀要》,75號A(1989),頁259-276。
中村義一,〈鹽月桃甫論-ある地方畫家の運命〉,《宮崎縣地方史研究紀要》,10(1983),頁111-124。
台灣總督府,〈舉辦台灣美術展的意義〉(台灣美術展開催の意義),《東方美術》,1939.10,頁11。
吉田千鶴子,〈東京美術學校の外國人生徒(後篇)〉,《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紀要》,34(1999.5),頁122。
三、西文部分
Clunas, Craig. Superfluous Things :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Urba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四、電子資源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hanji.sinica.edu.tw/
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99/index.htm
林業試驗所日治時期林業文獻資料庫
http://literature.tfri.gov.tw/atlas/main.html
国立国会図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http://www.jacar.go.jp/
南國美術殿堂-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
武井真澄電子資料館
http://www.jca.apc.org/~kaymaru/Takei_Shincho/TSDA.html
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典藏閱覽
http://www1.tmoa.gov.tw/collections/?m1=1&m2=1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http://www.tbmc.com.tw/chinese_version/taiwandata/taiwan_20.html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https://sotokufu.sinica.edu.tw/sotokufu/query.php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http://db2.lib.nccu.edu.tw/view/
臺北市立美術館數位資料庫
http://www.tfam.gov.tw/download/outfrm.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