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淳安 Tsai, Chun-An |
---|---|
論文名稱: |
「感應義」的聖與俗-以初唐《道教義樞》為探討核心 「感應義」的聖與俗-以初唐《道教義樞》為探討核心 |
指導教授: |
鄭燦山
Cheng, Tsan-Shan |
口試委員: |
林永勝
羅鈴沛
鄭燦山
Cheng, Tsan-Shan |
口試日期: | 2021/12/10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0 |
中文關鍵詞: | 《道教義樞》 、感應 、重玄 、自然哲學 、開劫度人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3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2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感應」一義為統貫縱軸,並以「神聖」與「世俗」兩個維度作為橫軸,闡述初唐《道教義樞》此部宗教經典對「感應」思維的淵源承接與創新發揮。主要分為「自然哲學的感應」、「開劫之感應」、「度人之感應」三大主軸,「自然哲學的感應」屬世俗哲學的探討,而「開劫」與「度人」的感應分別展現道教創世紀神學及救度應化的神聖感應思維。以下茲就分章內容,進行摘要分述:
第一章緒論,首先闡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和目的,並介紹筆者所掌握的一手文獻資料,同時對前人研究成果進行剖析,藉此提出前人研究成果中帶給筆者的啟發和省思,以及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的議題。並且對研究範圍進行界定,接著說明本文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最後扼要說明本文的章節架構。
第二章〈自然哲學之感應〉,主要考證《道教義樞》中世俗域的感應思維。首先,展現佛道交涉的萬物運化觀,其中包含了孟安排法師對道氣運化之混元義的詮釋,以及融合佛道思維明辨萬法之假實義,將中國本土哲學的「氣論」與佛教所開展的生命哲學相互融攝;再者,則是呈顯自然現象的「類應思維」,其不僅承接了《易經》、《易傳》的感應原理,更將此種聯想的思維運用在解釋抽象的「哲理」中,展現出一套獨樹一幟的自然哲學感應觀。
第三章〈「開劫」之感應〉,旨在論述道教創世紀神學的感應概念,試圖體現《道教義樞》中宇宙創建的圖式。首先,為鎔鑄佛道思想的時間觀。《道教義樞》對於「災劫」的內涵詮釋,汲取了佛教五濁惡世、三災和劫的思想,並揉合道教的「劫運說」,更進一步承襲漢代自然哲學中「五運」的氣化創生概念,開展出螺旋式的「五劫」時間觀。接著,當迎接新世界的來臨,神聖空間的建構便是最大的聖顯。《道教義樞》對於道教空間的構築,最大的特點在於雙重空間的建構,包含了創生式感應的天地觀,以及因果式感應的天界地獄觀;且除了天地空間的築設之外,更將日月星之自然天的運度落實於人身修煉工夫上,形成一特有的宗教實踐概念,展現道教徒通過洞察天際進而達到外境與人身內冥的修煉境界。
第四章〈「度世」之感應〉,主要聚焦於探究《道教義樞》中聖凡連結的感應模式。首先,由於《道教義樞》受到玄學和佛學的影響,因此,其以高度哲學化的術語和論證方法對「聖人應化」一義作闡揚,以致形成了「神哲學式」的聖人應化觀。孟安排法師以「動靜」、「本迹」、「體用」等哲學概念組對聖人如何應世作闡發,其中還牽涉到聖人「法身」的議題,雖說哲學意味濃厚,但卻在在體現「至道」、「聖人」皆有著「憐憫」、「慈悲」的宗教特性,得以「接引凡眾」、「應化眾生」;再者,道教「聖人」除了以形相感化眾生,更須與蒼生達到具體的感應。是故,「聖人」還需開設教法救濟眾生,而此議題便涉及道典生成與傳授之感應神話,透過描繪眾生感應道典之因緣與道經傳承的感應神話,將道教經典創成的神聖性展露無遺,使得聖人「應化」的思維更為完整。最後,不論是三清顯化,抑或是聖人開立方便法門示眾,皆需以重玄之法進行超脫歸於重玄之境,與重玄之境達到冥會與感應,此亦是《道教義樞》這部經典的最高宗旨。
第五章結論,主要將《道教義樞》中的感應理論進一步系統化,試圖透過以世俗自然哲學和神聖宗教學二條進路進行分析、歸納,對道教信仰進行更加深刻的沈澱和反思,並進一步證承此二條脈絡得以相互交融,體現以「感應」思想為緯,「聖」與「俗」為經所延伸出的《道教義樞》中不同的義理向度。
關鍵詞:《道教義樞》、感應、重玄、自然哲學、開劫度人
參考文獻
一、 傳統文獻
(一) 一般古籍
〔周〕至〔戰國〕撰者不詳,〔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及補正》卷1(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民國86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魏]王弼:〈老子王弼注〉,收錄於《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著:《周易兩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郭彧彙校:《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唐〕姚思廉撰,陸費逵總勘:《梁書》(臺北:台灣中華,1965年。)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元〕杜道堅:《玄經原旨發揮》卷下第十,收入於《正統道藏》第2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董文郁點校:《七緯》(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二) 道經
〔東漢〕《太平清領書》,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7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漢〕河上公撰:《道德真經註》卷三,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9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1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太上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上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1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上清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1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檢五老寶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1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上清外國放品青童內文》,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1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太上洞玄靈寶諸天靈書度命妙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太上洞玄寶元上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太上老君中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東晉〕《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天地運度自然妙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太上洞玄靈寶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3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宋文明:《道德義淵》,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宋文明:《靈寶義疏》,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收於〔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十,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9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洞玄靈寶本相運度劫期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南北朝〕《太上老君開天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隋〕劉進喜、〔唐〕李仲卿:《太玄真一本際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道門經法相承次序》,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史崇玄等編撰:《一切道經音義妙門由起》,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無上秘要》,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閭丘方遠:《太上洞玄靈寶大綱鈔》,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4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王懸河:《三洞珠囊》卷七,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8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黎興、方長:《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5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王玄覽:《玄珠錄》,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6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唐〕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錄於蒙文通輯校:《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六卷)(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唐]孟安排,王宗昱校勘:《道教義樞校勘》,收錄於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北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卷三,收錄於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29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三) 佛典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十六,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姚秦]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鳩摩羅什譯:《中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東晉〕支道林:《大小品對比要抄序》,收錄於《出三藏記集》,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東晉〕僧肇:《肇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十一,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三十二,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梁〕僧祐撰:《弘明集》卷三,〈喻道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梁〕僧祐撰,《弘明集》卷八,〈滅惑論〉,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隋〕三藏法師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十一,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9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隋〕三藏法師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唐〕釋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0年。)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王葆玹:《玄學通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冊)(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朱曉海主編:《新古典主義》(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2014年。)
李健:《魏晉南北朝的感悟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李中華:《神秘文化的啟示──緯書與漢代文化》(北京:新華出版,1993年。)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李亦園、古偉瀛、黃俊傑、鄒理民、蔡英文、蔡英俊等審訂:《觀念史大辭典──自然與歷史卷》(臺北:幼獅文化,民國77年。)
冷德熙:《超越神話:緯書政治神話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屈大成:《佛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17年。)
洪修平釋譯:《肇論》(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印行,1998年。)
卿希泰主編,詹石窗副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卿希泰主編,詹石窗副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出版社,民國87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九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陳其榮:《自然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臺北:佛光出版社,民國90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民國77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7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劉貴傑:《佛教哲學》(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
劉屹:《六朝道教古靈寶經的歷史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劉屹:《敬天與崇道──中古經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1990年。)
鄭燦山:《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關於道德經與重玄思想暨太玄部之討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 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盧桂珍:《境界˙思維˙語言──魏晉玄理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蕭登福:《六朝道教靈寶派研究》(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2000年。)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8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2010年。)
謝世維:《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中的佛教》(臺北:臺灣商務,2013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日〕小林正美撰,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太玄真一本際經』の成立と思想》(京都市:平樂寺書店,1999年。)
〔日〕吉岡義豐:《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五月書房,1985年。)
〔日〕吉岡義豐:《道教と佛教》卷一(東京:國書刊行會,1970年。)
〔日〕坂出祥伸先生、井川義次先生:《老子と道教》(京都:人文書院,2001年。)
[日]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都 : 平河出版社,1990年。)
[日]砂山稔、尾崎正治、菊地章太所編:《講座道教‧第一卷‧道教の神マと經典》(東京:雄山閣出版,1999年。)
[日]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1999年。)
[日]楠山春樹:《老子傳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9年。)
〔日〕福永光司:《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2年第四刷。)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公元前384-前322)撰,吳壽彭譯:《形而上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二卷《科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鄧小松譯:《金花的秘密──中國生命之書》(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A Chinese book og life)(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法〕佛朗索瓦˙于連(François Jullien)著,閆素偉譯:《聖人無意:或哲學的他者》(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年。)
〔法〕Isabelle Robinet,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Taoism:Growth of a Relig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德〕Friederike Assandri,“Beyond the Dao De Jing:Twofold Mystery in Tang Daoism,”Magdalena,NM:Three Pines Press(2009)。
〔美〕坎伯(Joseph Cambray)撰,魏宏晉等譯:《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Synchronicity:Nature and Psyche in an Interconnected Universe)(臺北:心靈工坊,2012年。)
〔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孫奇、田禾、謝一峰、林心儀譯:《道教研究論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15年。)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美〕史泰司(Stace,Walter Teren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民國87年。)
(二) 單篇論文
王潔:〈理與氣──《道教義樞》道論的雙重進路〉,《商丘師范學院學報》第10期(2015年)。
王承文著:〈論古靈寶經對佛教「劫」的觀念的吸收和改造──以《靈寶五篇真文》與「劫運」的關係為中心〉,《宗教學研究》(2020年第2期)。
呂慧鈴:〈唐初《道教義樞》中的〈道性義〉思想研究〉,《鵝湖學誌》45期(2010年)。
王宗昱撰:〈道教的六天說〉,收入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王維城:〈老子化胡說考證〉,《北京大學國際學刊》第四卷第二期(1934年)。
江淑君:〈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中的心性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 36期(2014年)。
杜保瑞:〈《河上公注老》的哲學體系之方法論問題檢討〉(上),《哲學與文化》廿九卷第五期(2002.5)。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收錄於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李豐楙:〈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2008)。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得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9月)。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收錄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李豐楙:〈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東華漢學》第九期(2009年6月)。
李剛:〈《道教義樞》 論 「有無」〉,《宗教學研究》3期(1997年)。
李剛:〈《道教義樞》中的自然觀簡析〉,《宗教學研究》1期(1997年)。
李剛:〈《道教義樞》論本迹與體用〉,《江西社會科學》第8期(1997年)。
李剛:〈成玄英論「本迹」〉,《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6年)。
李剛:〈孟安排《道教義樞》的教義思想〉,收入於《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國道教協會,2002年。)
李剛:〈道士成玄英的動靜觀〉,《社會科學研究》第3期(1997年)。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學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42卷2期(2012年)。
林永勝:〈從才性自然到道性自然-道教自然說的興起與轉折〉,《臺大文史哲學報》71期(2009年)。
林永勝:〈佛道交融視域下的道教身體觀──以重玄學派為中心〉,《輔仁宗教研究》第二十七期(2013年)。
林朝成:〈六朝佛家美學──以宗炳暢神說為中心的研究〉,《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臺南:靈鷲山出版社,1992年。)
林東毅:〈唐以前重玄「道、性、心」思想詮釋-以《太上洞玄寶元上經》、《無上內秘真藏經》、《太玄真一本際經》為例〉,《興大人文學報》59期(2017年)。
高永旺:〈《道教義樞》中「道性」意蘊與佛性思想〉,《宗教學研究》2期(2004年)。
宗慧:〈兩晉南北朝佛教感應思想〉,《佛學研究》第二十期(2011年)。
孫亦平:〈論道教宇宙論中的兩條發展線索──以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為例〉,《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2006年)。
強昱:〈元氣論對佛教緣起論的融匯〉,《中國哲學史》4期(2004年)。
陳鼓應:〈王弼道家易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八期,(2003年5月)。
陳麗桂:《《淮南子》的感應思想》,《道家與道教˙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應文集(道家卷)》,(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紅兵:〈論僧肇佛學的有無論與動靜觀〉,《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0年)。
陳平坤:〈《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感應思維〉,《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三十二期(民國95年)。
陳秋宏:〈「類思維」與「感應」之聯繫──西漢以前,以「類」為關鍵字的文化考察〉,《文與哲》第三十二期(2018年6月)。
曾春海:〈《易》哲學中的感應與亨通〉,《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4期(2002年4月)。
溫韌:〈《淮南子》感應新探〉,《哲學研究》第12期(1997年)。
黃俊威著:〈試論部派佛教時代的人類來源說──以《長阿含˙世紀經》〈世本緣品〉作為討論中心〉,《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2002年)。
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
喬根鎖:〈論中國古代早期自然哲學〉,《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科版》第一期(1999年)。
廖雅慧:〈探析《道教義樞》中「有、無」的思想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六期(春季號2014年3月)。
廖雅嫻:〈《道教義樞》〈道性義〉對佛性思想的吸收與轉折〉,《漢學研究》35卷1期(2017年)。
劉貴傑:〈支道林思想之研究〉,《華崗佛學學報》第四期(臺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民國69年)。
劉屹:〈論〈老子銘〉中的老子與太一〉,《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民國92年)。
劉國鈞:〈老子神話考略〉,《金陵學報》第四卷第二期(1934年)。
鄭燦山:〈唐初道士成玄英「重玄」的思維模式——以《老子義疏》為討論核心〉,《國文學報》第50期(2011年12月)。
鄭燦山:〈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以其老子疏為討論核心〉,《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
鄭燦山:〈從諸子傳說到道教聖傳──先秦兩漢老子的形象及其意義〉,收錄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
謝聰輝:〈東晉上清經派仙傳敘述內涵與特質析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16年)。
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
〔日〕神塚淑子:〈開劫度人說之形成˙上〉,刊於《東洋學術研究》第27卷別冊(東京:財團法人東洋哲學研究所,1990 年。)
[日]麥古邦夫:〈道教における天界說の諸相〉,《東洋學術研究》第27期(1998年)。
〔日〕麥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87年。)
〔日〕坂出祥伸:〈「開劫度人說」與「氣」──天地雖崩壞,「氣」仍長存〉,《第二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中文系,1993年。)
〔法〕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撰,呂鵬志譯:〈超越的內在性:道教儀式與宇宙論的洞天〉,《法國漢學》第二輯(2002年)。
〔法〕索安(Anna Seidel)著,王宗昱譯:〈早期道教救世主義中的聖君形象:老子和李弘〉,原載History of Religions,9(1969-1970)。
(三) 學位論文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林東毅:《唐代重玄思想研究—從道論到心性論》(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
呂慧鈴:《重玄與道性:唐代老子學詮釋向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蔡佳玲:《《周易˙繫辭》感應論》(臺東: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研究所論文,2018年。)
蕭如耘:《唐初《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思想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