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旻君
論文名稱: 異質性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於高中視覺藝術網路教學之研究
Applications of Heterogeneous Cooperative-Learning to the Curriculum of Web-based Art Education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羅綸新
Lwo, Lwun-Sy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台灣當代藝術網路教學異質性分組合作學習
英文關鍵詞: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Web-Based Curriculum, Heterogeneous Group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1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透過網路發展異質性合作學習模式,建構一個以臺灣當代藝術為課程內容之整合性網路教學平台,並以高中一年級學生作為對照實證研究,探討使用此環境教學之成效。在取得實施之學習成果與回饋後,進行課程實施成果之分析與討論,以審視學生藉由異質性的合作學習策略學習台灣當代藝術課程之實施成效為何,藉之推估課程之可行性。本研究提出以下結論:
    (一)、異質性合作學習策略在視覺藝術網路教學上的成效與影響
    異質性的合作策略使得高/低能力的異質組合對學習產生有利契機,低能力學生從高能力學伴處得到較多的照顧,促使積極參與學習。異質的方式給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不同的學習對象與他人溝通不同的創意與想法、分享彼此的美感經驗,學習從多元的觀點欣賞藝術作品。
    (二)網路教學環境提供教師客觀地建立個別化檔案資料庫
    網路學習環境中,藉由分析電腦所記錄的學習者的學習歷程與個別化檔案,瞭解學生對於教學活動的反應,教師可將大部分的精力集中於視覺藝術課程的安排及教學策略的擬定,更能有效地指導學生。
    (三)、網路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視覺藝術的意願
    藉由網路系統與多媒體生動活潑的畫面做引導,透過視覺圖像或影片來認識台灣當代藝術的形象,比起透過文字的學習方式更為具體而實際,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而系統設計的專家討論、合作學習機制、學習即時評量等模式,讓學生有機會展現獨立的判斷思考與表現能力。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and web-based education platform with the curriculum of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by using heterogeneous cooperative learning. First grade stud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are taken as a case control study. Their learning results by using this platform are discussed. Aft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we can inspect the outcomes and expect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heterogeneous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the curriculum of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s:
    (1) Outcomes and impacts of heterogeneou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web-based education
    The heterogeneous cooperative strategy brings positive chance to the students with heterogeneous combination of good and poor learning abilities. Students with poor learning ability will become more aggressive in learning after receiving more care from their classmates with good learning ability. Heterogeneous cooperation brings the students more chance to know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communicate their different thoughts, share each other’s experiences and think in diverse point of view.
    (2) Teachers can objectively construct individual database under web-based education circumstance.
    Under web-based education circumstance, teachers can understand the reactions of students in education activities after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histograms and individual files of the students recorded in computer and focus their energy on the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design of strategy and efficient administration of students.
    (3) Web-based education promotes the learning intentions of students.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ofile of contemporary art of Taiwan by optical images or films, which are guided by the vivid screens of web system and multi-media, can promote the learning intentions of students and is more concrete and realistic than the one by learning from words. Modes of expert discussions by system design,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real-time assessment of learning will bring students the chance to show their abilities of independent judgment and behavior.

    目 錄 目 錄 Ⅳ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Ⅷ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名詞釋義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9 第一節、合作學習的定義與類型 9 第二節、網路情境學習 23 第三節、建構網路合作學習環境 35 第四節、台灣當代藝術教學實施 60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實施 79 第一節、研究方法 79 第二節、研究場域 79 第三節、研究程序 80 第四節、研究工具 82 第五節、學習評量 100 第四章、資料分析 105 第一節、樣本資料分析 105 第二節、學習成效分析 112 第三節、使用問卷與滿意度分析 115 第四節、綜合討論 123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24 第一節、研究結論 124 第二節、研究者的省思 126 第三節、研究建議 128 參考資料 131 中文部份 131 西文部分 136 網路資料 137 附錄 139 附錄一:後期中等教育四階段分段目標與學生能力指標…………… 139 附錄二:台灣當代藝術線上資料庫教材……………………………… 141 附錄三:臺灣當代藝術學習內容評估問卷調查…………………… … 152 附錄四:台灣當代藝術線上系統測試評估之意見分析………… ……155 附錄五:實驗組教學簡案…………………………………… …………157 附錄六:台灣當代藝術學習單………………………………………… 161 附錄七:對照組 教學簡案…………………………………… …………171 附錄八:對照組合作態度評量表……………………………………… 175 附錄九:台灣當代藝術課程評量試題庫……………………………… 176 附錄十:台灣當代藝術課程取樣試題………………………………… 182 附錄十一:家長同意書附錄…………………………………………… 184 圖 目 錄 圖1 團體探究法教學流程…………………………………………………… 15 圖 2 鷹架教學模式圖………………………………………………………… 28 圖 3 透過觀察楷模來進行學習的過程……………………………………… 30 圖 4 網路教學系統的參考模式……………………………………………… 46 圖 5 Dick&Carey系統化教學設計……………………………………………47 圖 6 整合式網路教學的教學與學習活動對應流程………………………… 49 圖 7 階層式的教學設計架構設計…………………………………………… 58 圖 8 研究期程………………………………………………………………… 81 圖 9 教學系統建置之雛型…………………………………………………… 88 圖10 第一階段課程設計……………………………………………………… 91 圖11 第二階段課程設計流程………………………………………………… 92 圖12 進入台灣當代藝術學習網站流…………………………………………94 圖13 台灣當代藝術學習網的動態畫面………………………………………94 圖14 台灣當代藝術的首頁畫面………………………………………………94 圖15 登入個人基本資料畫面圖………………………………………………94 圖16 進入專家分級檢定的測驗畫面…………………………………………94 圖17 獲得專家身分畫面………………………………………………………95 圖18 進入專家討論室畫面……………………………………………………95 圖19 先備知識大考驗畫面……………………………………………………95 圖20 前測結束畫面……………………………………………………………95 圖21 與同等級的專家進行交談畫面…………………………………………96 圖22 瀏覽線上教材畫面(一)……………………………………………… 96 圖23 瀏覽線上教材畫面(二)……………………………………………… 96 圖24 瀏覽線上教材畫面(三)……………………………………………… 96 圖25 線上測驗畫面…………………………………………………………… 97 圖26 測驗解析畫面……………………………………………………………97 圖27 第二階段評量流程圖……………………………………………………101 圖28 第一階合作行為表現分佈………………………………………………119 圖29第二階合作行為表現分佈………………………………………………121 表 目 錄 表1 學者專家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分期……………………………………72 表2 台灣當代藝術分類………………………………………………………75 表3 進行系統測試評估之專家名單…………………………………………87 表4 異質性分組說明…………………………………………………………89 表5 對照組教學進度表………………………………………………………99 表6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 …………………………………………… 103 表7 問卷鑑別度題項評鑑參考表………………………………………… 105 表8 台彎當代藝術問卷合適度檢定表…………………………………… 106 表9 受試學生每週使用電腦的時數分析表……………………………… 109 表10 受試學生實驗前之電腦使用能力比較分析………………………… 108 表11 受試學生電腦使用能力比較調查之共變數分析………………………109 表12 受試學生實驗前之合作互動態度調查分析……………………………110表13 受試學生先備知識調查比較分析表……………………………………111 表14 兩組學生先備知識調查之共變數分析…………………………………112 表15 學習測驗題目信度分析 ……………………………………………… 113 表16 學習測驗題目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檢定………………………………113 表17 各次學習成效評量的平均值與標準差…………………………………114 表18 學習成效變異數分析……………………………………………………115 表19 學習動機變異數分析……………………………………………………116 表20 實驗组學生於課程進行後對系統滿意度調查數據分析………………117 表21 第一階各專家討論室線上合作機制行為表現的次數…………………118 表22第二階各小组線上合作機制行為表現的次數…………………………120 表23 第二階段各小組發言次數統計…………………………………………122

    參考資料
    一、中文部份
    1. 支紹慈(1999)。合作學習在綜合高中資訊應用學程規劃運用的探討。技職教育雙月刊,49期,頁38-42。
    2. 王千倖(1998)。web-based網路教學管理系統,資訊與教育,67期,頁3-11。
    3.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期,頁31-39。
    4.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5),頁31-40。
    5. 王千倖(2002)。網路學習社群。視聽教育雙月刊,44( 3 ),頁2-1 6。
    6. 王秀雄(2000)。「克里歐美術」與「之間理論」:資訊社會衝擊下的美術創作與美術鑑賞教育。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7.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 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603卷,頁33-39。
    8. 王嘉冀(2003)。〈在奇觀社會中突圍--兼論對臺灣當代藝術的期許〉,《典藏今藝術》,124期,1,頁116-117。
    9. 北美館編輯,《一九四五~一九九五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北美館,
    10. 田耐青(1999)。「由電腦樂高談新世紀的學習:一個科技支援之建構學習環境實例」,教學科技與媒體,44期,頁24-35 。
    11. 石瑞仁主持、張端君紀錄(2003)。影像時代與科技社會中的臺灣當代藝術觀察--臺新藝術獎2002藝術趨勢年終論壇輯要。台北:典藏今藝術,125(2),頁58-61。
    12. 安‧寇克藍著、張婉真譯(2002)。法國當代藝術。台北:麥田。
    13. 朱則剛(1994a)。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的迷思:兼論其對認知心理學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13期,頁1-14。
    14. 朱則剛(1994b)。建構主義知識論與情境認知對教育科技的意義。視聽教育雙月刊,208期,頁1-15。
    15.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一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16. 羊文漪(1995)。他者的超越-台灣當代藝術的轉折與再造。台北:藝術家,238期,頁215-227。
    1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科學教育學門資源整合規劃小組(1996)。科學教育。學門資源整合規劃資料。
    18. 吳宏龍(2001):高雄市國小教師E-Learning教學信念及教學效能之研究
    19.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20. 吳福元譯、Piaget Jean 原著(1987)。兒童心理學。臺北市:唐山。
    21. 吳慧珍(1999)。探討學生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合作學習對其科學過程技能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巫靜宜(2000)。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2000之教學為例。私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李春雄、蔡宗翰編著(2000)。ASP互動式網頁製作與應用。台北,全華圖書公司。
    24. 李道明(民89).回顧歐美電子影音藝術的發展。美育雙月刊,1l5期,頁12-21 .
    25. 沈中偉(1994)。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視聽教育,36(6),頁12-25。
    26.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7. 周君蘭(2002):電視收視與價值觀認同之關連性分析--以「飛龍在天」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周惠文(1999)。網路合作學習環境對英語拼音學習成效之影響。資訊與教育雜誌,72期,頁57-76。
    29. 林甘敏(1999)。建構式電腦網路輔助教學器材的選擇與設計原則。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私立逢甲大學。
    30. 林伯欣(2003)。近代台灣的前衛美術與博物館形構:一個視覺文化史的探討。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1. 林佳禾執行編輯(1995)。美術高雄當代篇一九九五。高雄:高美館。
    32. 林奇賢(2000)。虛擬學校之建構與應用。臺南:中小學網路學習環境設計與應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55-62。
    33. 林珊如、劉旨峰、袁賢銘(1995)。高職學生電腦態度之研究: 以台北市一所公立高職為例。資訊與教育,頁44-53。
    34. 林傳生(1992)。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頁1-13。
    35. 邱世宗(1999)。網路教學系統之功能分析與設計。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姚瑞中(2002)。台灣裝置藝術1991-2001。台北,木馬文化。
    37. 姚瑞中(2003/10)。錄影藝術30年。台北:典藏今藝術,133期。
    38.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台北:華彩軟體公司。
    39. 洪榮昭、劉明洲(1997)。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40. 洪瑾琪(2002)。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網頁式鑑賞課程之教學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胡馨文(2000)。國小學童使用不同網路溝通機制進行合作學習之探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倪再沁(1991)。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台北:雄獅美術,242期,頁114-133。
    43. 倪再沁撰文(2004)。台灣當代藝術之美。台北市:典藏出版社。
    44. 孫春在(2000)。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第一屆大學教學方法與網路課程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頁48-54。
    45. 孫春在、任萬萍(2000)。網路合作學習策略:小組合作設計。迎接新世紀-開放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空大,頁115-128。
    46. 書英工作室編著(1999)。HTML & JavaScript 實用寶典。台北,全華圖書公司。
    47. 袁賢銘(2001)。推廣網路同儕互評系統於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之經驗談。 資訊與教育,57期,頁114-126 。
    48. 袁賢銘、王尉任、劉旨峰、邱繼弘、賴雅惠(1999)。第三代信天翁:網路建構學習系統。1999年第三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澳門:澳門大學,頁339-348。
    49. 高碧玉(1995)。網路學習環境與小班教學課程規劃。「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頁17-33。
    50. 張全成(2001)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資訊與教育,77期,頁36-47。
    51. 張恬君(2000)。高度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發展。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52. 張基成(1998)。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規劃及其預期效益與挑戰。教學科技與媒體,40期,頁31-42。
    53. 張基成、童宜慧(2000)。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之評鑑與效果分析之研究。遠距教育,16期,頁98-111。
    54. 張清濱(1995)。合作學習的正用與誤用。研習資訊,12(4),1-7。
    55.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教學評量。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
    56. 梁雪萍(2004)。電腦影像處理科技輔助視覺藝術概論教學對學生學習自我效能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許綺玲譯、Walter Benjamin原著(1998)。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58.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頁271。
    59. 郭繼生主編(1991)。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
    60. 陳年興(1998)。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資訊與教育,64期,頁2-13。
    61. 陳年興、石岳峻(2001),「新世紀教學架構與教學設計」,資訊管理學報,7(2),4,頁81-101。
    62. 陳年興、石岳峻(2002)。網路學習度教育改革之影響及未來發展。資訊與教育,92期,頁32-42。
    63. 陳佳賢(2001)。美國企業線上學習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台北:資訊與電腦,頁248。
    64. 陳瓊花(2001c)。從美術教育的觀點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4期,頁97-126。
    65. 陸蓉之(1997)。台灣當代藝術跨世紀展望—東方主義的新世代。藝術家,260期,頁363-364。
    66. 程上修(2000)。運用合作學習及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策略於高一氣象學習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7. 黃冬富(2001)。視覺藝術教育史概述。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1。台北:桂冠
    68. 黃有川(2003)。高職程式設計課程網路學習環境建置與應用。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論,頁82。
    69. 黃政傑(1996):創思與合作的教學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70.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71. 黃淑玲(2000)。網際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中學習互動型態與認知風格對學習效果之影響--以二次函數之教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72. 楊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2002”e”起來-台中市國小資訊教育展望研討會,頁20-32。
    73. 葉謹睿(2003)。藝術語言@數位時代。台北市:典藏藝術家。
    74. 路況、尤傳莉、林建成等著(2003-2004)。台灣當代美術大系1-24。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75. 廖明玲(2002)。概念化網路統整課程在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發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76. 趙惠玲(1997)。美術鑑賞。台北:三民。
    77. 劉秀瑛(2001)。建構主義在高職資訊教學之應用。資訊與教育,75期,頁60-66。
    78. 劉建宏(2004)。知識服務導向之推薦暨領航機制研究-以數位學習平台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9. 劉惠如(1999),整合式網路教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0.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期,頁59-96。
    81. 蔡崇元(2001),網路教學者教學互動策略之研究─以大學推廣教育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2. 鄭夙珍(2002)。小組探究教學結合網路學習成效初探。教育研究資訊,10 ( 5 ),頁111-136。
    83. 謝東山主編(2002)。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84. 謝銀旺(2002)。網路教學系統課程體與評量之設計與建置-以高職經濟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5.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1998)。班級經營-科際整合取向。台北市:師大書苑。
    86. 魏婉琪(2003):網路合作學習研究虛擬企業情境教學個案。科學教育,28期,頁34-42。
    87. 羅綸新(2002)。多媒體與網路基礎教學: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博碩文化。
    88. 饒桂香(2001)。音樂科網路學習社群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89. 樂為良譯,Rosenberg, M. J.著(2001)。E-Learning—提升個人競爭力、強化企業優勢的終極學習策略。台北:麥格羅.希爾。

    二、英文部分
    1. Slavin,R.E.(1985).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Needham Heights,MA:Allyn&Bacon,p.23-36.
    2. Ngeow,K.,&Kong,Y.S.(2001).Learning to learn: Prepar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 ERIC Digest.p.40-43.
    3. O’Donnell,A.M., & Dansereau,D.F.(1992).Scripted cooperation in student dyads:A method for analyzing and enhanc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In R. Hartz-Lazarowitz & N. Miller (Eds), Interaction in cooperative groups: The theoretical anatomy of group learning.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20-141.
    4. Slavin, R.E.(1995).Cooperative Learning(2nd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5. Slavin, R.E. (1989).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grouping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ducational Le adership, 46 (1), p.67-77. Johnson,D.W.,Johnson, R.T. & Holubec, E.(1994). Advanced cooperative learning.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p81.
    6. Webb, N. M. (1980). A process-outcome analysis of learning in group and individual setting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5, p.69-83.
    7. Hooper, S. (1992).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mputer-Bbased Instruc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 (3),p21-38.
    8. Carroll, J. B.(1989).The Carroll model-A prospective 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18(1),p.26-31.
    9. Johnson,D.W.,Johnson, R.T. & Holubec, E.(1994). Advanced cooperative learning.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p.77。
    10. Von Glasersfeld, E.(1989).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In T.Husen. & N. Postlethwaite(eds.).The international i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Supplementary 1,p.162-163.
    11. Cazden, C.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an, NH: Heinemann, 3, p45-48.
    12. Soloman,J. (1987). 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pil’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4,p.63-82.
    13. Brown,J.S., Collins,A. & Duguid,P.(1988).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8,p.32-41.
    14. Holmberg, B. (1983). 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D. Sewart, D. Keegan, & B. Holmberg (Eds.), Dista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Croom Helm.
    15. Owston,R.D.(1997).The world wide web: A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p.27-33.
    16. Robert Gagne & Leslie Briggs(1979).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p.82-86。
    17. Shih, Yueh-Chun, Nian-Shing Chen,(2000).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vist Web-based Instructional System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p.500-504。
    18. Wolcott,J.R., & RobertsonJ.E.(1997).The world wide web as an environment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 experiment in graduat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3(2/3),p219-236.
    19. Wilson ,B.(1997A).The quiet evolution:Changing the face of arts education.Los Angeles:The Getty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the Arts,p.60-72。
    20. Mc Greal, R.,(1998).Integrated Distributed Learning Environments(IDLES)on the Internet: A Surv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2,p.25-31。
    21. Clark, R. E.,(1985)“Confounding i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p137-148。
    22. Marjorie Wilson(2000).The Text the Intertext,and the Hypertextual:A Story.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論文發表於國立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究所主辦之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23. Freedman,K., & Hernandez,F.(Eds.)(1998).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rt Education. New York: Albany State University,p.137-139。

    三、網路資料
    1. TANET2003:取自http://www.ccu.edu.tw/TANET2003/scheduel/paper_abs/J110.html(2002年5月1日瀏覽)。
    2. 台北市教育局(2001)。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九十一年~九十三年【公告】。台北市:教育局。取自http://163.29.37.136/it/index.htm(2001年4月5日瀏覽)。
    3. 行政院(2004)。挑戰二OO八.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 /plan/92year.htm)(2004年2月15日瀏覽)。
    4. 沈慶珩(1988)。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原理與實施。取自http://www.mcu.edu.tw/admin/future/educlass/shen.htm(2002年5月1日瀏覽)。
    5. 周淑卿(2002)。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發展的理念與作法。取自http://www.teacher945.com. tw(2002年5月1日瀏覽)。
    6. 林甘敏(2001a)。建構式電腦網路輔助教學教材的選擇與設計原則。取自http://acbe.tku.edu.tw/iccai8/84/84.htm(2004年月9 日8 日瀏覽)。
    7. 張全成(2002)。後現代主義中的國小美術教育趨勢研究取自http://www.iest.edu.tw(2002年5月1日瀏覽)。
    8. 教育部學習加油站。取自http://content.edu.tw(2002年5月1日瀏覽)。
    9.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取自:http://pck.bio.ncue.edu.tw/pckweb/c&t/issue1-8/v1-0.htm(2004年月9日8日瀏覽)。
    10. 郭重吉、江武雄、王夕堯(2000)。從理論到實務談建構主義。取自http://pei.cjjh.tc.edu.tw/sci-edu/edu_3_17.htm(2004年月9日8日瀏覽)。
    11. 陸蓉之(2004)。前衛美術與台灣意識、環境的互動-時代背景、重大事件或美術思潮舉隅。取自http://sql.tmoa.gov.tw/art/html/2-5/main-1.htm(2004年月9 日8 日瀏覽)。
    12. 陸蓉之(2004):前衛美術與台灣意識、環境的互動-總論篇取自http://sql.tmoa.gov.tw/art/html/2-5/main-1.htm(2004年月9 日8 日瀏覽)。
    13. 鄭慧華(2004)從四屆台北雙年展看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取自http://www.arch.nctu.edu.tw/courses/DFL1301/94/w14_biannual.doc(2004年2月15瀏覽)。

    QR CODE